|
时政 》 权利赢家 》
第10节:布莱尔工党神童冠英伦(1)
王志俊 Wang Zhijun
布莱尔(英国)“工党神童”冠英伦
在1997年5月1日的大选中,英国工党以排山倒海之势,获得压倒性胜利,结束了保守党 18 年来的执政地位,并使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成为自1812年首相利物浦伯爵之后英国最年轻 的首相。对工党来说,这一巨大成功就像多次流产的母亲终于听到了新生婴儿的哭声,喜悦 之情难以自禁。布莱尔对极度兴奋的支持者说:“难道这不是新的曙光出现了吗?这道曙光 是美丽的。” 托尼·布莱尔是沐浴这道“美丽的曙光”的幸运儿,1997年5月6日即他入主唐宁街10号首 相官邸4天后迎来了自己44岁的生日,与过去不同的是,他获得的生日礼物是主宰英伦三岛 的 国家权力。 到了2005年5月6日,布莱尔再度双喜临门,连任英国首相。52岁的他成为工党历史上第 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人。 “工党神童” 1953年5月6日,托尼·布莱尔降生在英国北部重要城市爱丁堡一个温暖的中产阶级 家庭, 布莱尔上有哥哥,下有妹妹。父亲雷欧·布莱尔早年辍学,后经过发奋自学考入大学并获得 法学博士学位,当了律师和大学讲师。他热衷于政治,被选为地方保守党支部书记,雄心勃 勃地希望能在政坛有所作为。 布莱尔的童年生活幸福,衣食无忧。然而就在他11岁生日那天, 阴云开始笼罩在他的心头 :40岁的父亲突然中风,后虽然抢救过来,但
失 去了自理能力,只得长年卧病在床,家中的 负担从此全部落在了母亲哈泽尔肩上。布莱尔也被迫告别了安逸时光,当别的伙伴们节假日 随父母去外地旅游观光时,他却不得不一趟又一趟地往医院跑,去看望困在病榻上的父亲。 家道中落和生活艰辛使他早熟,所经历的世态炎凉和对未来的担忧对他影响很大,也是他成 年后加入工党的主要原因。他很感谢母亲,她那坚忍不拔、任劳任怨、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 的品格,使他懂得了人生就是一场残酷的奋斗。 尽管家中生活困难,但父母还是设法送布莱尔到爱丁堡最好的私立学校费蒂斯寄宿学校学 习,该校被誉为苏格兰的伊顿公学,素以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教学质量闻名。然而少年布莱 尔既聪明又顽皮,被一些老师认为顽劣不可教。有一次甚至被误指为小偷遭警察拘捕:他在某晚拉上两名同窗溜出校门游玩,直至深 夜玩罢归来时,学校所有大门都已关闭,他们情急之下找到一个木梯爬入学校。正当布莱尔 爬上木梯时,一辆出租车路过,司机误以为是发生盗窃案件,便立刻报警,直到事情澄清后 方交校方处理。 1972年,布莱尔考入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法律。此前他已在家“休息”了一年,并利 用这段时间进行了“社会实习”,曾先后去了伦敦和法国,当过招待、建筑工人和保险公司 职员,还涉足了音乐。进了大学校门后,他沉浸于书本、酒和摇滚乐中,是个典型的现代派 青年,喜欢长发披肩,身着奇装异服,充任了学校一个名为“丑陋流言”摇滚乐队的领队。除了参加那些令人癫狂的演出外,他还时常怀抱吉他在校园的树阴下弹奏一曲。由于打扮得 像个嬉皮士,他的家人来看他时,竟一时认不出来。不过,他学习优良,从不吸毒,很是招 女生喜爱。他还是当时人称“奶油草莓小组”的一员,身着宽条法兰绒上衣,头戴狭边草帽 ,爱玩爱闹,对足球的兴趣远远超过政治。不过,为了一个“想追求的姑娘”,他曾去过牛 津的学生联合会这个政治团体一次。 1975年后,布莱尔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从牛津大学毕业两周后,母亲因喉癌去世 ,这打击让他几乎不能自控。他选择了律师这一行当,只是为了想多赚些钱,因为少年时经 历的清贫和磨难给他留下的记忆太苦涩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英国哲学家约翰·麦 克默里,这位学者信奉以基督教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模式,深深地影响了布莱尔的成长道路。 布莱尔加入了以社会主义为纲领的工党,并开始向政坛迈进。 1982年,布莱尔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决心放弃前景看好的律师职业去参加下院补选,结 果因不谙政治而失败。但他并未气馁,终于在翌年5月的大选中当选为议员,时年30岁。而 此时的工党正陷入危机之中,工党在下院的650席中仅占209席,创战后最低纪录。 踏上仕途后的布莱尔可谓意气风发,平步青云,被誉为“工党神童”。1985年他开始成为 工党领袖金诺克的财政发言人,其组织才能深得金诺克的赏识和信任,两年后,即被任命为 工党的工业贸易发言人,主要同工会和商界打交道。他在政策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消了 “强迫入会制”,并逐渐形成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1988年他开始进入工党的“影子内阁 ”,担任能源国务部长,次年被任命为就业大臣。1992年工党在大选中再次败北后,布莱尔 升任“影子内阁”内务大臣,呼吁“革新和重建国家,建立一个团结、肯定家庭生活的强而有活力的社会”。他提出“严厉打击犯罪,减少犯罪诱因”及“充分就业,人人机会 平等”的主张,深得人心。加之布莱尔英俊潇洒,朝气蓬勃,思维敏锐,口才极佳,演 讲颇具鼓动性,脸上经常浮现动人的微笑,因此成为英国公众关注的风云人物,并随之使 工党在有关法律和秩序的民意测验中获得的支持率首次超过执政的保守党。布莱尔因此被冠 以工党“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并在党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4年5月12日,英国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因心脏病突发猝然逝世,这为布莱尔提供了 大好机会。在人们看来,他和“影子内阁”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是最有希望出任党魁的。早 在布莱尔当选议员之初,他和布朗就曾在一间办公室工作,比他大两岁的布朗在政治技巧上 对他多有指点,两人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布朗在工党中也被看成是一颗正在升起 的“新星”,布莱尔也认为他才是最可能的新领袖,然而经过工党内部多次讨论,布朗终于 顾全大局,宣布支持布莱尔参加领袖角逐。这样,布莱尔一马当先,报纸已经用“候补工党 领袖”来称呼他了。 7月21日,工党选举结果揭晓,托尼·布莱尔脱颖而出,以57%的得票率当选为工党新领袖 。面对着支持者的掌声,41岁的布莱尔一脸灿烂。 瞄准唐宁街 对于布莱尔执掌工党舵轮,舆论界给予很高评价,将他与前工党领袖哈德·威尔逊 ,甚至 与美国的约翰·肯尼迪总统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说如果他当上了首相,将会使英国发生像19 45年或1979年那样历史性的变化。保守党也感到了惊慌,其副主席马普雷斯曾警告说:“ 如果布莱尔的能力和他的长相一样好的话,那么我们将遇到麻烦。” 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并非偶然。首先,作为工党右翼“现代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 张对工党本身及英国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彻底革新,这正好顺应了当前英国公众 对现状不满、要求变革的心理。其次,工党早就想把唐宁街10号的金钥匙夺回来,这就必须 设法争取占选民总数2/5的中产阶级的支持,还要在保守党处于优势的南部地区打开局 面。而布莱尔出身中产阶级,毕业于牛津大学,又曾任高级律师,这些背景对于中产阶级选 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民意测验表明,布莱尔当选后,工党在中产阶级的支持率已首次超过 了保守党。虽然他是苏格兰人,但其“柔和的伦敦口音”对于南部选民也显得格外亲切。从 大选着眼,工党推出布莱尔势在必行。布莱尔虽与工会的关系不睦,但根据新的“一人一票 ”的选举制度,工会对工党的控制已削弱,而且,一些工会为了维持与工党的关系,也不得 不转而支持夺魁呼声甚高的布莱尔,这使得他在工会会员中的支持率出人意料地高达52? 3%。另外,41岁的布莱尔正值年富力强,形象良好,与新闻界的关系也很不错,这使他受益 匪浅,从而一举成为英国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也是历届工党领袖选举中得票率最高和 英国历史上主要政党级领袖所获支持率最高的。 布莱尔果然不负众望。他上任伊始就打出“新工党、新英国”的旗号,突出“新”字,大 刀阔斧改革党组织,并提出前所未有的新主张,轰动了英国政坛,造成一股强烈的冲击波, 人称“布莱尔现象”。这为英国沉闷的政治空气以及工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首先打破工党的“禁区”,提议删除工党1918年党章中的“工党有责任推行社会主义经 济”的条款,这是工党前几任领袖想做而不敢做的,因为它是工党社会主义的标志。布莱尔 为此力排众议,做了许多说服工作,在1995年4月底举行的工党特别代表大会之前,布莱尔 还是心中没底,内心十分紧张,和手下对发言稿反复修改,把新条款规定为:工党 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一种“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充满活力的经济”,承诺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 一个开放的民主政体和一个健康的环境,这是工党历史上最大胆的改革设想。他在大会发言 结束后,与会者全体起立,向他热烈欢呼,以表支持。 这直接为工党政策由左转中作了重要铺垫。布莱尔乘势锐意改革:改变了依靠工会的传统 ,宣布代表多数中低收入阶级的利益;主张实行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保证改革教育、紧 缩财政开支和不增加所得税等,并打算在政治和外交问题上进行温和的改革。用布莱尔自己 的 话说,新工党已不是原来意义的左翼政党,也不是新的右翼政党,而是一个肩负着真正激进 使命的工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河南文艺出版社 |
|
|
第1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1) | 第2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2) | 第3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3) | 第4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4) | 第5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1) | 第6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2) | 第7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3) | 第8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4) | 第9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5) | 第10节:布莱尔工党神童冠英伦(1) | 第11节:布莱尔工党神童冠英伦(2) | 第12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1) | 第13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2) | 第14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3) | 第15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4) | 第16节:普京莫斯科的铁腕主人(1) | 第17节:普京莫斯科的铁腕主人(2) | 第18节:普京莫斯科的铁腕主人(3) | 第19节:施罗德穷孩子叩开总理府 (1) | 第20节:施罗德穷孩子叩开总理府 (2) | 第21节:施罗德穷孩子叩开总理府 (3) | 第22节:贝卢斯科尼黯然下台(1) | 第23节:贝卢斯科尼黯然下台(2) | 第24节:他信大亨总理直面法庭(1)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