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画 》 陳丹青最鐘愛作品:紐約瑣記 》
第10節:我的畫室(3)
陳丹青 Chen Danqing
除了蘇荷區,紐約藝術傢租用畫室比較集中的地段是東、西格林威治村,以及西十四街一帶和布魯剋林。地處中城曼哈頓心髒地區的時代廣場縱橫一二十條街面,既是繁華的商業區,又是百老匯歌舞劇劇場和紐約時裝公司聚集地帶。然而各種動物總能覓得棲息出沒的場所:時代廣場西端,第七、第八大道之間的四十二街,二戰前有好幾傢著名百老匯劇場,夜夜笙歌。60年代嬉皮士運動後不知怎麽一來沒落了,漸漸成了“成人文化”(即色情業)店鋪集中點,也曾是毒販、流鶯兜生意的地段。嚮西去中國領事館,朝東進入時代廣場,都得經過這條街。白日裏看不出什麽異常(沒有“成人文化”的中國成人倒是常來此地盤桓),晚上呢,其實紐約到了晚上哪兒都難保不出事(中國畫傢林琳即是在時代廣場附近被歹人打死的)。市政府對這條街頭疼多年,苦於沒錢整治——沒錢的藝術傢於是鑽了這條街房産貶值、房租低廉的空子。
233號樓總管巴巴拉先生每天氣宇軒昂站在大門口,同時和好幾位熟人生客插科打諢兼招呼。全樓共有六層,兩架電梯。上下進出的人物看來真是藝術傢,準確地說,還未成名發跡的藝術傢——疲倦,亢奮;沮喪,驕傲;心事重重卻了無牽挂;目光冷漠但眼神熱情;懶、隨便,又顯然緊張而工作過度;氣質是單純的,精神則天然地頽廢。美式英文的招呼禮節從來簡潔,彼此擦肩而過,門一關,美國所有的樓道差不多全都空無一人。
畫畫。畫室裏很快攤得一塌糊塗。記者問培根,是否刻意從畫室的零亂無序之中畫出“有序”,培根回答:“是。”在畫室裏能這般理性嗎?收音機開着(剛占據畫室,接上電源樂音彌漫時,真像開了新紀元)。樂麯有序,我無序地聽。這裏不作興串門聊天,“幹活的地方”就是幹活的地方。一天,有人猛敲門,衝進兩個警察兩個便衣。三人直奔大窗口朝步話機急速講話,留一位解釋:朋友!要抓人,藉個監視點,對不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藝術教育(1) | 第2節:藝術教育(2) | 第3節:藝術教育(3) | 第4節:繪畫的觀衆(1) | 第5節:繪畫的觀衆(2) | 第6節:繪畫的觀衆(3) | 第7節:繪畫的觀衆(4) | 第8節:我的畫室(1) | 第9節:我的畫室(2) | 第10節:我的畫室(3) | 第11節:我的畫室(4) | 第12節:我的畫室(5) | 第13節:我的畫室(6) | 第14節:我的畫室(7) | 第15節:我的畫室(8) | 第16節:藝術與良心(1) | 第17節:藝術與良心(2) | 第18節:藝術與良心(3) | 第19節:藝術與良心(4) | 第20節:藝術與良心(5) | 第21節:藝術與藝術傢 | 第22節:藝術與自由 | 第23節:美術館(1) | 第24節:美術館(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