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约在公元940年(五代十国时期)传入日本,并在日本栽培演化出多个品种,中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日本引回菜用牛蒡开始广泛种植。牛蒡在中国长期药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在日本牛蒡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保健菜。它可以与人参相媲美,因此被称作东洋参。牛蒡系列产品其独特的香气、纯正的口味、丰富的营养价值,已引起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营养推演】
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磷、铁
【瘦身指数】70%
牛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做成牛蒡茶随时饮用,长期服用。
【饮食禁忌】
选购牛蒡时,表面光滑、顺直、无叉根、无虫痕、表皮无损伤的为好。鲜牛蒡储存需存放阴凉处,温度0-10度为宜,并要采取防脱水措施。冰箱冷藏不超过1个月。牛蒡属于碱性植物,表皮破损见空气后易氧化变黑。因此在做菜时,用清洁球或去皮刀快速将外表皮去掉,迅速改刀后投入清水(或滴入几滴食醋)盆中待用,以防变黑。牛蒡富含天然纤维,在炒制时爆炒几下即可。中医认为牛蒡性寒而滑利,有滑肠通便之弊,故脾虚腹泻者应慎用。炒用寒性略减。另外牛蒡是很强的碱性食物,患接触性皮炎或湿疹的人,最好少用。
【特别贴士】
牛蒡富含菊糖和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二位。比胡萝卜高280倍,蛋白质和钙含量为根茎类蔬菜之首。粗纤维含量高于各种蔬菜,其综合营养价值远远超出各种蔬菜,因此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
中国《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权威药典中把牛蒡的药理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有促进生长作用;第二,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第三,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经常食用牛蒡根可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肠胃垃圾、防止人体过早衰老,润泽肌肤、防止中风和高血压,清肠排毒、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并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因牛蒡根中含有菊糖),对类风湿、抗真菌有一定疗效,对癌症和尿毒症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剂,台湾民间把牛蒡作为补肾、壮阳、滋补之圣品。
【素食推荐】
清炒牛蒡
材料:
牛蒡300克(带皮)、干尖椒3个、熟的白芝麻1大匙、白醋1大匙、糖1小匙、酱油2小匙、味醂1小匙
做法:
1. 牛蒡整根刷洗干净(由于牛蒡的香味存在于皮与肉之间,可将皮保留);横切成约4公分长的小段,放入白醋和水比例为1:100的淡醋水中泡15分钟以上,以免变黑,使用前用清水过洗;
2. 干尖椒从蒂部剪口,泡水至软。挤去辣椒籽,切成细丝。酱油,味醂,水和糖调成汁备用;
3. 锅内入油,辣椒丝爆香,加牛蒡大火略炒,倒入调味汁,改中小火煮至汁水收干。装盘,洒适量芝麻上桌。
时蔬天妇罗
材料:
红萝卜30克、南瓜30克、地瓜30克、牛蒡40克、鸭儿芹2支、低筋面粉20克、萝卜泥15克
面衣材料:
冷水150克、低筋面粉100克、蛋黄1个、鲜汁100克、酱油50克、味醂50克
做法:
1. 将红萝卜、南瓜、地瓜削皮后,切成5公分长的条状,鸭儿芹切小段备用;
2. 牛蒡用刀背刮除表皮,准备1盆醋水,将牛蒡用削铅笔的方式削入醋水中浸泡;
3. 面衣材料拌匀,留一些面粉不拌入;
4. 将酱汁拌匀后,煮开备用;
5. 把牛蒡捞起,沥干水分,撒上少许低筋面粉,再和红萝卜、南瓜、地瓜、鸭儿芹混合,将面衣适量加入混合拌匀备用;
6. 起油锅,烧热至180℃,再用平勺子舀取适量的材料,放入油锅中炸至酥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