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胡思乱想的日子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你还会哭泣吗
王跃文 Wang Yuewen
关于哭泣,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有段千古奇论:“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象也,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
有位西方人类学家研究发现,现代人正逐渐丧失三大本能:出汗、打喷嚏和放屁。说法似乎有些不雅。看了这个研究结果,有人也许会发笑,可这绝非儿戏。人类若不警醒,必将招致灭顶之灾。
我最近忽发杞人之忧,担心哭泣也许会是人类正在失去的第四大本能。
有年家乡暴发大洪水,良田万顷顿成泽国,无数百姓家园被毁。目睹灾民惨状,县长禁不住泪水长流。一位本地作家在他的报告文学中写到了这位县长的哭泣,读之叫人无不唏嘘。可是,居然有人嘲笑道:他哭什么?哭有什么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人性的真诚和善良被人漠视和责难。我的家乡是屈原曾经长歌当哭的流放地,那里文气很重,浪漫的文化人都愿意相信这是因承了屈子遗风。但屈子之风却绝不是轻飘飘的浪漫二字,我意象中的屈原总是双眼饱含泪水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学习班。一位教授在讲台上痛陈官场腐败种种,竟不能自已,失声痛哭。全场惊愕,面面相觑,似乎这位教授的哭泣好没来由。这个学习班是培养后备干部的,这些人只要学会点着头微笑,过不了几年就会飞黄腾达。我最终躲进书房成一统,多半因为在很多情形下笑不起来。我怀疑自己的泪腺太发达了,耳闻目睹很多事情,总是想哭。可我不敢让眼泪流出来,往往仰天摇头,听凭一种酸楚的感觉顺着鼻腔和喉咙落到肚子里去。现实的生存空间其实是容不得你想哭就哭的,别人会说你懦弱、幼稚,或干脆说你有毛病。
我曾经同几位作家朋友去湘西凤凰看望了沈从文先生,沈先生是永远活着的。我们先看了沈先生故居,然后去了他的墓地。在故居,凝视着那些我早就熟识了的沈先生照片,真的宛如天人。墓志铭是黄永玉先生书写的,选的是沈先生作品中的一句话:“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要不回到故乡。”人都只可能有一种命运,昨日是因,今日是果。因因果果,有果有因。正如沈先生所言,“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沈先生无意间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道尽了人生的大悲凉。最后让我想哭泣的是张兆和女士的《后记》碑刻。作为夫人,她懂得沈从文一辈子的喜怒哀乐,却并不完全了解他。她说直到斯人已逝,总算了解他了,却一切都晚了。其实,岂止夫人不完全了解沈先生?整个民族和国家,都曾漠视了他!夫人说沈先生“斯人可贵”,平平实实四个字,叫我感悟良久。作家们凑到一起本是很热闹的,可到了沈先生墓前,大家都沉默了。读着张兆和那些文字,我心头酸楚难禁,可我只得强忍着,直到眼睛发痛。离开墓地,上了车,我才猛然意识到,朋友们都没有说话。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竟需要为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感到羞愧?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竟需要掩饰自己纯真的灵性?是否终究有一天,人类不再会哭泣了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出版社 |
|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替有钱人着急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屁说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瞎想与胡说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精神原创的终结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问候的艺术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老睡不着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别是一番幽默在心头(1)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一辑-别是一番幽默在心头(2)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贾府失盗之后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你还会哭泣吗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伏尔泰和年羹尧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仁者•君子•凡人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越写越偏题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屈原的倔与迂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康熙亦有真性情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宝贝时代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贬义小资(1)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二辑-贬义小资(2)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三辑-好色的克林顿与廉洁的施罗德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三辑-萨达姆的运气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三辑-看不懂的新闻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三辑-从斯大林到普京(1)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三辑-从斯大林到普京(2) | 《胡思乱想的日子》第三辑-中国天天感恩节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