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文集 》  歷代婉約詞選     》
第十集
    
佚名 Yi Ming 
 燕山亭 (趙 佶)
 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①,輕疊數重,淡着胭脂勻註。
 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②。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③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
 無據④,和⑤夢也新來不做。
 【作者簡介】
 趙佶即宋徽宗。在位25年。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他與欽宗和宮室多人被擄北去,
 過了九年的俘虜生活而死去。他的詩、詞、畫都有名,又通音律。有《宋徽宗詞》。
 【註釋】
 ①冰綃:潔白的綢。
 ②蕊珠宮女:指仙女。
 ③憑寄:憑誰寄,托誰寄。
 ④無據:不可靠。
 ⑤和:連。
 【評解】
 這首詞以杏花的美麗易得凋零,抒發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與俘虜兩種生活的對比,
 使他唱出了傢國淪亡的哀音。上片描繪杏花開放時的嬌豔及遭受風雨摧殘後的凋零。下
 片寫離恨。抒發內心的故國之思。詞中以花喻人,抒寫真情實感。
 百折千回,悲涼哀婉。
 臨江仙 (張孝祥)
 試問梅花何處好,與君藉草①攜壺。
 西園清夜片塵無。一天雲破碎,兩樹玉扶疏②。
 誰擫③昭華④吹古調⑤,散花便滿衣裾。
 衹疑幽夢在清都⑥。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
 【作者簡介】
 張孝祥字安國,蜀簡州(四川簡陽)人,後卜居歷陽(今安徽和縣),遂被認為歷
 陽人。宋高宗時,廷試進士第一。歷任中書捨人、直學士院。在建康留守任內,贊助張
 瀎北伐,受到免職處分。著有《於湖居士樂府》,有《雙照樓景刊宋元明詞》本,凡四
 捲。他的詞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色彩,與張元幹是南宋初期詞壇雙璧。他追蹤蘇軾,詞
 風豪放,然亦有婉約之作。
 【註釋】
 ①藉草:以草薦地而坐。
 ②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③擫:用手按捺。
 ④昭華:即玉管。
 ⑤古調:指笛麯《梅花落》。
 ⑥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評解】
 此詞藉賞梅抒寫愛國情懷。上片寫月夜對酒賞梅,是實景。下片寫忽聽《梅花落》,
 不禁夢繞清都,是虛景。張孝祥詞以雄奇奔放稱,風格近蘇軾。但此詞卻清幽含蓄,雖
 婉約名傢亦不能過;而寄意收復中原,情真調高。
 卜算子 (張孝祥)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絶。
 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①梅花發。
 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
 冷豔孤光照眼明,衹欠些兒②雪。
 【註釋】
 ①月底:月下。
 ②些兒:一點兒。
 【評解】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則光景清豔。惟三者難以一時兼備,故今歲與去歲相
 較,不能無憾。此詞即景抒懷,貌似衝淡,卻藴含無限今昔之感。前人謂張孝祥詞有
 “瀟散出塵之姿,自在如神之筆”,誠然。
 西江月 --- 題慄陽三塔寺 (張孝祥)
 問訊湖①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②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註釋】
 ①湖:指三塔湖。
 ②寒光亭:在三塔寺內。
 【評解】
 此詞係作者重來江南時所作。史稱張孝祥“年少氣銳”,至作此詞時,已歷盡宦海
 風波、熟諳世態炎涼,故觸景有感,流露出一種淡然的閑適之情。末兩句的意境,與晉
 代詩人陶潛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相近。
 菩薩蠻 --- 回文 (張孝祥)
 堵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
 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
 淡妝秋水鑒①。鑒水秋妝淡。
 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註釋】
 ①鑒:照。
 【評解】
 回文為倒順、回環可讀的一種詩體,雖涉文字遊戲,亦頗可見巧思,非嫻熟於語言
 藝術、駕馭自如者則不能為。詩中之回文體,魏晉已有;引入詞中,此首是創例。全詞
 八句,上下句均成回文,全詞亦可回讀,比通常回文詩衹能全首回讀者更為精巧。
 菩薩蠻 (張孝祥)
 [諸客往赴東鄰之集]
 庭葉翻翻①秋嚮晚。涼砧敲月催金剪②。
 樓上已清寒,不堪頻倚欄。
 鄰翁開社甕③,喚客情應重。
 不醉且無歸,醉時歸途迷。
 【註釋】
 ①翻翻:飄墜狀。
 ②涼砧:指搗練之砧。催金剪:古代縫製寒衣,先搗練帛使柔熟,故句云“催金剪”。
 ③社甕:社酒之甕。社,指秋社,古代風俗,於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祭社神酬謝秋收。
 【評解】
 上片寫時令,渲染出晚秋光景,“不堪頻倚欄”一句用意深婉。下片寫題意“赴東
 鄰之集”,“不辭”兩句,彌見主人邀客情重,設辭有味。
 浣溪沙 --- 書虞元翁畫 (蘇 庠)
 水榭①風微玉枕涼,牙床②角簟③藕花香。野塘煙雨罩鴛鴦。
 紅蓼渡頭青嶂遠,緑蘋波上白鷗雙。淋浪④淡墨水雲鄉。
 【作者簡介】
 蘇庠字養直,灃州(湖南灃縣)人,伯固之子。初以病目,自號眚翁。後徒居丹陽
 (今屬江蘇)之後湖,更號後湖病民。紹興間,居廬山。與徐俯同召不赴。卒年八十餘。
 有《後湖集》。他一生淡於名利,故其詞境亦極瀟疏,有塵外之音。
 【註釋】
 ①水榭:臨水樓臺。
 ②牙床:雕飾精緻的小床。
 ③角簟:以角蒿編織的席子。
 ④淋浪:筆墨酣暢淋漓。
 【評解】
 這是一首題畫小詞。它以形象化的文字,再現了原畫的色彩、佈局和意境,使未睹
 其畫的讀者,猶如身臨畫前。末句點題,綰結入妙。
 鷓鴣天 (蘇 庠)
 楓落河梁①野水秋,淡煙衰草接荒邱。
 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天杳杳②,路悠悠③,鈿箏④歌扇等閑休。
 灞橋楊柳年年恨,鴛蒲芙蕖⑤葉葉愁。
 【註釋】
 ①河梁:橋梁。
 ②杳杳:深遠幽暗貌。
 ③悠悠:遙遠。
 ④鈿箏:嵌金為飾之箏。
 ⑤芙蕖:荷花的別名。
 【評解】
 此詞寫秋景,抒離情。上片寫秋風落葉,淡煙衰草,醉眠小店,夢倚高樓。下片寫
 離別之後,天遠路遙,鈿箏歌扇,早已捐棄。惟見灞橋楊柳,年年牽恨,鴛浦芙蕖,葉
 葉含愁。
 全詞情景交融,委婉含蓄。詞中佳句深得唐人妙處,為宋詞中罕見之作。
 昭君怨 (萬俟詠)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①花信②。
 小雨一番寒,倚欄幹。
 莫把欄幹頻倚,一望幾重煙水。
 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作者簡介】
 萬俟詠,號雅言,自號詞隱。四川崇寧人。善詞,充任大晟府樂製撰。與晁次膺按
 月律進詞。著有《大聲集》,周美成為之作序。黃山𠔌稱贊萬俟詠為一代詞人。王灼記
 雅言行實雲:“萬俟詠雅言,元祐詩賦科老手也。”
 【註釋】
 ①燈期:指元宵燈節期間。
 ②花信:指群花開放的消息。
 【評解】
 這首詞描述閨中人春日怨情,也是作者藉以自況之作。上片寫春候,下片抒怨情,
 明寫春信,暗抒怨情。春雪雖盡,春雨猶寒,花信已傳,人事未動,所以倚欄悄然。而
 “怨”從“莫把”一語傳出。倚欄一望,煙水重重,伊人何在?暮雲靄靄,京華被遮,
 不言怨而怨自深。含蓄藴藉,委麯細膩。
 減字木蘭花 --- 題雄州① (蔣興祖女)
 驛朝雲橫度,轆轆②車聲如水去。
 白草黃沙③,月照孤村三兩傢。
 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
 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作者簡介】
 蔣興祖女,宜興(屬江蘇)人。能詩詞。據《宋史·忠義傳》載,欽宗靖康年間,
 金兵南侵時,蔣興祖為陽武縣令,在城被圍時,堅持抗戰,至死不屈,極為忠烈。他的
 妻、子均死於此。其女年輕貌美,被金兵虜去,押往金人京師——中都(今北京)。途
 經雄州驛,題《減字木蘭花》詞於壁。
 【註釋】
 ①雄州:河北雄縣。
 ②轆轆:車聲。
 ③白草黃沙:指北方邊遠地區的荒涼景象。
 【評解】
 此詞作者抒寫亡國喪傢、被虜北行的深哀巨痛。如泣如訴,感人至深。上片寫被虜
 途中的情景,下片寫“回首鄉關”的悲痛心情。全詞情景交融,凄楚哀婉,字字血淚,
 句句生悲。用語精當,化典自如。
 黃金縷 (秦 覯)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
 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①輕敲,唱徹黃金縷。
 夢裏彩雲無覓處,夜涼明月生南浦。
 【作者簡介】
 秦覯,字少章,江蘇高郵人。少遊之弟。元祐六年進士。調臨安主簿。工詩詞,頗
 能繼芳其兄,詞風相近。無專集流傳。
 【註釋】
 ①檀板:即拍板。
 【評解】
 這首詞把人與物、情與景融為一體。上片寫梅雨時節的景色。下片寫當年相聚的情
 景,微含惜別之情。全詞輕柔婉約,含蓄藴藉,抒情細膩,描景清麗。
 千秋歲 (謝 逸)
 楝①花飄砌,蔌蔌②清香細。
 梅雨過,蘋風③起。
 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④翠。
 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說。
 修竹畔,疏簾裏。
 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
 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
 【作者簡介】
 謝逸字無逸,北宋臨川(今屬江西)人,屢舉不第,一生沒有做官,以詩文自娛。
 有《溪堂詞》。他的詞遠規“花間”,近逼溫、韋。既具“花間”之濃豔,復得晏、歐
 之婉柔。他曾作蝴蝶詩三百多首,中多佳句,便被稱為“謝蝴蝶”。現存詞60餘首。
 【註釋】
 ①楝(liàn):落葉喬木,初夏開花。
 ②蔌蔌:形容楝花落下的聲音。
 ③蘋風:微風。
 ④吳峰:浙江一帶的山。湘水、吳峰:泛指遙遠的山水。
 【評解】
 這首詞通過江南景物的描繪,表現了夏日環境的清幽,隱含着懷人的幽思和閑逸的
 生活情趣。上片寫環境的幽靜,委婉地抒寫了“夢繞吳峰,情隨湘水”的情思。下片從
 往事的回憶寫到眼前的情景。而詩人“密意”深藏,“幽恨”滿懷,歌舞散後,惟見遠
 天如水,新月如鈎。以景結情,不露痕跡。
 全詞淡淡着筆,輕輕點染,抒情細膩,清新婉麗。
 蝶戀花 (謝 逸)
 豆蔻①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
 紅日三竿簾幕捲,畫樓影裏雙飛燕。
 攏鬢步搖②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蝶兒顫。
 獨倚闌幹凝望遠,一川煙草③平如剪。
 【註釋】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開花。詩詞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搖:古代婦女首飾。以下三句皆寫婦女的首飾。
 ③煙草:形容草色如煙。
 【評解】
 這首詞明寫春景,暗抒懷人之情。上片寫景。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畫樓雙燕,
 幕高捲。下片寫人。凝妝登樓,倚闌遠望,惟見“一川煙草如剪”。全詞含蓄、宛轉,
 餘意不盡。
 卜算子 (杜安世)
 尊前①一麯歌,歌裏千重意。
 纔欲歌時淚已流,恨更多於淚!
 試問緣何事,不語渾如醉。
 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
 【作者簡介】
 杜安世字壽域,北宋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亦是當年一位慢詞作傢,且能自度新
 麯。詞集有《壽域詞》一捲。
 【註釋】
 ①尊前:在酒尊之前。
 【評解】
 這首詞描述一次宴會上的情景,表現了難以訴說的哀愁。
 上片寫歌者的悲凄。尊前一麯,含意千重。未歌而淚先流。下片寫聽者的深切同情。
 此情此景,令人不忍聞問。全詞通篇抒情,深沉哀婉,含蓄細膩。隱含着離愁別恨。
 如夢令 (王之道)
 一晌凝情無語,手捻梅花何處。
 倚竹不勝愁,暗想江頭歸路。
 東去東去,短艇淡煙疏雨。
 【作者簡介】
 王之道字彥猷,濡須(今安徽合肥)人,宣和進士,歷任朝奉大夫。詞集有《彊村
 叢書》本《相山居士詞》二捲。以《如夢令》為最清雋幽倩。
 【評解】
 這首抒情小詞,着意人物心理和情態的刻畫,語言精妙,委婉含蓄地抒寫了傷離惜
 別之情。全詞融情於景,清新淡雅,平易自然。
 如夢令 (曹 組)
 門外緑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
 睡起不勝情①,行到碧梧金井②。
 人靜,人靜,風動一枝花影。
 【作者簡介】
 曹組字元寵,潁昌(今河南許昌)人。宣和三年,登進士第。以閣門宣贊捨人為睿
 思殿應製,敏於應對。工詩文,每出長短句,膾炙人口。有《箕潁集》。樂府雅詞錄其
 詞31首。
 【註釋】
 ①不勝情:此謂禁不住為情思所擾。
 ②金井:指裝飾華美的井臺。
 【評解】
 濃陰匝道,黃鵬囀林,點染出一片初夏景象;睡起慵懶,情不自勝,庭前漫步,儼
 然有一段心事縈繞心頭。午後人靜,風動花影,愈見環境之幽隱靜謐。詞人觸景有所追
 憶?或有所期待?不自言明,留予讀者以無限想象天地。
 點絳唇 (曹 組)
 雲透斜陽,半樓紅影明窗戶。
 暮山無數,歸雁愁邊去。
 十裏平蕪①,花遠重重樹。
 空凝伫②,故人何處,可惜春將暮。
 【註釋】
 ①平蕪:平曠的原野。
 ②凝伫:有所思慮、期待而立着不動。
 【評解】
 這首詞通過春景的描寫,抒發作者懷人的情思。上片寫景。斜陽穿窗,暮山歸雁,
 已經是黃昏的時候了。下片寫惜春懷人之情。平蕪遠望,樹木重重,春色將暮,故人何
 在?宛轉細膩地透露了無限懷念之情。全詞清新幽雅,委婉多姿。
 憶少年 (曹 組)
 年時酒伴,年時去處,年時春色。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
 念過眼光陰難再得,想前歡、盡成陳跡。
 登臨恨無語,把闌幹暗拍。
 【評解】
 這首傷春詞,實抒念舊懷人之情。上片從“清明又近”,抒寫對往事的回憶,不勝
 今昔之感。開頭三句,連用三個“年時”,加重了感情色彩。下片寫韶華易逝,光陰難
 再,往事如過眼雲煙,盡成陳跡。無言登樓,益增惆悵;滿懷心事,嚮誰訴說!全詞語
 言平易精煉,意境清幽。於淡雅中抒濃郁真摯之情。深沉哀婉,情韻悠長。
 人月圓 (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年年樂事,華燈①競處,人月圓時。
 禁②街蕭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
 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作者簡介】
 李持正字季秉,宋徽宗政和五年進士,歷知德慶、南劍、潮陽三郡,以朝請大夫終。
 他的詞仍有北宋初期自然的情調。
 【註釋】
 ①華燈:彩飾華美的燈。
 ②禁:古時稱皇帝居住的地方。禁街:即禦街。
 【評解】
 東風輕柔,春上桃枝,元宵燈節又到了。仕女們羅衣新試,攜手同遊,華燈輝映。
 這首詞的上片寫觀燈的盛況,下片寫節日的歡騰與喜悅。全詞情景交融,含蓄藴藉,生
 動地表現了節日氣氛。
 小重山 (何大圭)
 緑樹鶯啼春正濃,釵頭青杏小,緑成叢。
 玉船風動酒鱗紅。歌聲咽,相見幾時重①?
 車馬去匆匆,路隨芳草遠,恨無窮。
 相思衹在夢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樓東。
 【作者簡介】
 何大圭,字晉之,廣德(屬安徽)人。宋徽宗宣和八年,進士及第。仕為秘書省著
 作郎。工詩詞。他的小重山詞,極為臨邛高恥庵所贊許。
 【註釋】
 ①相見幾時重:幾時重相見。
 【評解】
 這首詞抒發傷離惜別之情。上片寫暮春送別,鶯啼、歌咽,無限眷戀。下片寫別後
 相思。芳草路遠,幽恨無窮。月照小樓,撩人相思。全詞以景襯情,思緒綿綿。造語婉
 妙,餘味悠長。
 更漏子 (趙長卿)
 燭消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
 鴉喚起,馬馱行,月來衣上明。
 酒香唇,妝印臂,憶共個人春睡。
 魂蝶亂,夢鸞孤,知他睡也無?
 【作者簡介】
 趙長卿,自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四庫提要》雲:“長卿恬於仕進,觴詠自
 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著有《惜香樂府》。其詞仿張先、柳永,頗得其
 神。故能在豔冶中復具清幽之致。生平作品頗多,為柳派一大作傢。
 【評解】
 這首詞寫離景,抒別情。上片寫“一衾冷落”,“月下登程”的凄涼況味。下片寫
 別後的相思相憶。“知他睡也無”,含藴無限眷戀之情。全詞着意抒情而以景相襯,情
 思纏綿,意境幽凄。
 瀟湘夜雨 (趙長卿)
 斜點銀釭①,高擎蓮炬②,夜深不耐微風。
 重重簾幕捲堂中。
 香漸遠、長煙裊穟③,光不定、寒影搖紅。
 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為虹。
 紅裳呈豔④,麗娥一見,無奈狂蹤⑤。
 試煩他纖手,捲上紗籠。
 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⑥凝空。
 丁寧語⑦、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
 【註釋】
 ①銀釭:銀燈。
 ②蓮炬:指蓮花燈。
 ③裊:煙篆繚繞上騰貌。穟:同“穗”,本為禾穗,這裏藉指燈燭芯。
 ④紅裳呈豔:形容燈燃得好。
 ⑤“麗娥”兩句:指飛娥狂撲燈火。
 ⑥金粟:指燈花呈金黃色顆粒狀。
 ⑦丁寧語:結燈花時,有小爆炸聲,好象丁寧語。
 【評解】
 這是一首詠物詞。上片寫油燈點燃的情景。寫出了華燈初張、燈火照明、光焰正旺
 等情況。下片寫燈花結彩。飛蛾撲焰,銀花黑夜。末以“丁寧語”兩句,藉俗傳喜兆作
 結。全詞語言形象,對仗工麗,描寫細膩,意境優美。
 柳梢青 (趙長卿)
 [過何郎石見早梅]
 雲暗天低。楓林凋翠,寒雁聲悲。
 茅店兒前,竹籬笆後,初見橫枝。
 盈盈粉面香肌。記月榭、當年見伊。
 有恨難傳,無腸可斷,立馬多時。
 【註釋】
 ①何郎石:何郎即梁代詩人何遜,其《詠早梅》詩極有名:石在何處不詳。
 【評解】
 這首詞藉詠梅而抒懷舊之情。天氣漸冷,楓林凋翠,寒雁聲悲。而茅店外,竹籬邊,
 出現了梅花的倩影。上片寫“初見橫枝”的情景。下片所詠,似花似人,亦花亦人,朦
 朧得妙。“無腸可斷”句,命意穎秀,言久已腸斷,今則無可復斷矣。續以“立馬多時”,
 更見踟躕悵惘,難以言宣。
 如夢令何處一聲鳴櫓?驚起滿川寒鷺。一著畫難成,雪霽亂山無數。且住。且住。
 數遍溪南煙樹。
 【評解】
 鼕日漢江上本極靜謐,忽然船槳擊水,寒鷺驚飛,與積雪的遠山相映,平添不少江
 山生趣,這景色實難描畫,遂使詩人留連忘返。末句“數遍溪南煙樹”,狀不忍遽去之
 情宛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