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才华横溢的薄命君王:李煜传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6)      Tian Jujian

  久受徐知训欺侮和压制的徐知诰,得到镇守扬州附近蒜山渡口的心腹马仁裕的急报,星夜引兵渡江入城控制局势,接替徐知训执掌吴政,解了长期郁积心头之恨。因为在徐知训的心目中,徐知诰是迟早要除掉的政敌。徐知训平日极度蔑轻徐知诰,称他为“乞子”。不屑与他以手足之情相待。有时乘徐知诰到扬州觐见吴王之机,邀请徐氏兄弟痛饮美酒,徐知诰恐其居心不良,回避不至,徐知训使直言不讳地说:“‘乞子’不欲酒,欲剑乎?”一次,徐知诰应邀到场饮酒,徐知训又事先设下埋伏,欲趁机使人杀之。幸亏良知未泯的徐知谏暗中以足碰撞徐知诰的足踝,徐知诰才借口如厕逃脱。而穷凶极恶的徐知训却不依不饶,又命杀手刁彦能前去追杀,刁彦能不忍加害徐知诰,中途而返。屡涉险境的徐知诰,终于等来了化险为夷的时机。
  吴仍称唐天十六年(公元919年),徐温为了改变自己权重位轻的处境,一再鼓动文武同僚拥戴杨渭称帝。杨渭身不由己,宣布正式立国,举行大赦,改元武义,建宗庙、社稷,置百官、宫殿,文物制度均用天子礼仪,只是不称帝号。同时,拜徐温为大丞相,都督中外军事,封东海郡王;授徐知诰为左仆射,参知政事。又立诸子弟为各郡郡公。庐江郡公杨颇有才干,不甘寄人篱下,对其兄所为愤愤不平,慨然叹息道:“父辈创业历尽千辛万苦,而今家国为何拱手让于他人?”紒紡矠
  翌年五月,杨渭病危,召徐温自金陵入朝商议立嗣大计。杨渭说:“当年蜀先主刘备临终时,曾向丞相诸葛亮托孤:‘嗣子不才,君宜自取’。……”未等杨渭说完,徐温便言不由衷地回答:“吾王此言差矣!臣当初假如有意窃位,当在诛杀叛逆张颢时信手轻取,何须拖延至今?杨氏天下不容他人染指,即使无男,有女亦当拥立。朝内倘有图谋不轨者,定斩不赦!”紒紣矠于是,他便以杨渭的名义下诏,迎丹杨公杨溥来扬州监国。不久,杨渭病逝,杨溥正式嗣位,但傀儡地位未变,仍被徐温操纵在手中。
  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徐温病故。徐知诰秉承徐温衣钵,又拥杨溥称帝,改元乾贞。尔后故伎重演:自镇金陵遥控吴政,命其长子景通留守扬州辅政。吴天祚元年(公元935年),杨溥迫于徐知诰权倾朝野,又加以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进封齐王,备殊礼,特准他以升、润、宣、池、歙、常、江、饶、信、海十州之地建立国中之国。随后追加“九锡”,即古代帝王赐给有大功、有权势诸侯的九种礼物。据《公羊传》何休注说:“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铁钺,九曰鬯。”封大国,受九锡,享殊礼,这是西汉王莽始创的“禅让”前奏曲。徐知诰也是先受九锡,随后禅代的。吴天祚二年(公元936年),徐知诰正式建立大元帅府,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盐铁官。吴帝被迫下诏,以金陵为西都,默认徐知诰与他平起平坐。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他在杀掉长于弓马的吴国宗室、临川王杨以后,便授意杨行密时代的勋旧周本、李德诚率众臣上表,请吴帝册命徐知诰扮演“受禅老臣”角色,领衔主演一出迫使杨溥“禅位”的逼宫戏。先是更名为“徐诰”,以示有别于徐氏兄弟,并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王”;继之正式称帝,定都金陵,国号曰齐,建元升元。为了收买人心,追封义父徐温为“义祖”,以示不忘徐氏收养培育之恩。又堂而皇之,封杨溥为“让皇”。转年凶相毕露,派兵将杨氏家族自扬州强行迁往润州丹阳宫。紒紤矠杨溥在乘舟南行时百感交集,吟了一首凄惨悲戚的七律《渡江》:
  江南江北旧家乡,二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榭亦荒凉。
  烟迷远岫愁千点,雨打孤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回首细思量。
  为了稳坐江山,号令天下,知诰即位后更煞费苦心寻“根”觅“祖”,与李渊建立的大唐王朝赓续家谱,自认唐室吴王李恪后裔,复易姓更名为李,并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追尊其高祖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曾祖李超为成宗孝平皇帝,祖父李志为惠宗孝安皇帝,父李荣为庆宗孝德皇帝。
  南唐的缔造者李,字正伦,因为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又被呼为彭奴。史书称之为南唐烈祖或先主。
  李自幼家境贫寒,六岁丧父,八岁又丧母,从童年开始就成为一个“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流浪儿。紓紛矠在唐末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他曾一度栖身濠州名刹开元寺。该寺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故而得名。寺内潜龙殿,则因李幼年寓居于此而得名。紓紜矠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杨行密攻取濠州得胜,特到开元寺拜佛布施。在禅房留宿期间,他发现服侍他的小和尚相貌英俊,神态机灵,在同老僧的交谈中又得知他老实勤快,孤苦无依,于是便同该寺住持商量,为这个剃度的孩子赎身,收为养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目录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2)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3)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4)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5)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6)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7)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8)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9)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0)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1)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2)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3)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4)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1)第二章花月正春风(2)第二章花月正春风(3)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4)第二章花月正春风(5)第二章花月正春风(6)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