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抄艳情 》 英雲夢傳 》
第九回 再遊杭緑堤鬆詠 復吳門西席蘭篇
鬆雲氏 Song Yunshi
詩曰:
湖邊曉色揭山青,柳畔鶯簧隔樹鳴。
畫槳輕翻春水碧,波光映帶晚霞明。
題鬆爭訝驚人句,以酒相酹快士情。
一韻一觴通契闊,絳幃自此播纔名。
話說臧新不知刁奉去嚮,叫傢人四處找尋,並無下落,臧新大怒,連白從也怪在裏邊,埋怨道:“都是你叫他去,如今拿了綾帕,不知到哪裏去了?”白從見臧新埋怨於他,衹得陪笑道:“大爺不必發怒,待我去尋他。若尋他不見,我想一個良策,務要謀這天小姐與大爺成親。”臧新聞言,回嗔作喜道:“老白,你有甚麽計策?白從道:“這非一時一刻的事,也要隨機應變,豈可草草?”臧新信以為實,遂丟過一邊,和白從玩耍不題。
卻說王云在傢守孝,度過殘年,又不便出門遊戲,終日在傢納悶。一日想起夢雲的綾帕,要取出來玩賞一番,遂嚮舊時書箱內翻遍也尋不見,心中着急,各處找尋不見,又問丫頭小廝們道:“誰曾開這書箱?”奴僕們回道:“一總無人敢動。”王云不見了綾帕,更加惱悶,想道:“這帕去年在浙回來也來曾檢點,不知被何人竊去,莫若還到浙省一遊,打聽下落。”主意已定,遂吩咐王三料理傢事,將幾個大丫頭俱已嫁去,衹留玉奴,王三夫婦守傢,其餘傢人都已打發出去。安頓已畢,帶了錦芳,雇衹小船,主僕登舟。不幾日,復到杭城,打發來船,上岸竟投鄭府。錦芳進去稟報,少頃,鄭乾同夫人出來,王云拜見,坐下,道:“二位大人風光依舊,康健如初。甥自去歲別後,不幸父母俱已去世,承姨父母遠賜隆儀,謝之不盡。”鄭乾道:“嚮聞賢甥被盜劫去,又值尊椿萱遭變,老夫日夕挂懷,今得賢甥到捨,又少慰鄙懷。外日理該親來作吊,奈去歲罷官,又不得其名,又受署印官之纍,因氣惱相感,至於殘傷賤體,未能到府,甚為失禮。”王云道:“承大人挂念,則感無地,何敢當大人賜領,罪於甥也。”夫人垂淚問道:“不想外甥父母有此大變,今得外甥來捨,又少慰老身之意。”遂叫傢人將東廂收拾,與王云安歇不題。
到了次日,王云去候錢、何二人,又帶些禮物送與兩傢。有錢、何二人自答拜之後,時常來閑話,王云到不為寂寞。一日何霞來訪王云,王云接入書房,禮畢坐下。何霞道:“明日是三月三,西湖不可不到。小弟治得一樽在舟,候兄去一遊,亦不敢具柬。”王云道:“小弟到貴府就要叨擾,甚為不當。”何霞道:“兄休得見笑。”說罷遂起身回去。到次日,何霞收拾完備,亦無他客,就來邀了王云同錢祿二人,出城竟到西湖,登舟遊玩。看那往來遊舫,士女紛紛,岸邊桃柳雜笙簧,湖光蕩漾載遊歌,看不盡西湖的景緻。正是:
六橋畫舫舉春觴,間緑施紅芳草香。
燕剪睛雲輕蕩蕩,風翻弱柳態颺颺。
三人在舟中玩景,傢人擺下酒餚,遂就坐席。三人飲酒猜拳行令,飲個多時,船泊至岸,何霞又叫傢人換席,可擺在大松樹下去,遂邀二人登岸,到各處去遊玩了一遍。回來正要坐地之時,衹見一少年遠遠而來,漸漸走近,方知是吳璧,也同幾個朋友在舟中遊玩,他自己上岸偷閑,卻又遇着錢、何二人,皆是同學朋友,上前作揖。何霞道:“玉章兄來得正好,卻少一位酒客。”吳璧道:“小弟在此相擾,卻也甚妙,奈何也有幾位友人在舟等弟。”何霞道:“且由他們去。見兄不去,他們自然回去,兄與弟等一同回府罷。”吳璧不能推托,見了王云,就問何霞道:“此位兄尊姓?未曾識荊過。”何霞道:“這位兄姓王名雲,表字清霓,姑蘇人氏。鄭天昆年伯的姨外甥,可稱當今才子。”吳璧道:“小弟不知,失敬了。”遂與王云揖畢。王云接問何霞道:“此位兄尊姓大名?”何霞道:“姓吳名璧,字玉章,就是吳文勳年伯的令郎。”王云道:“久慕大名,尚還欠拜。”吳璧道:“豈敢。”王云心中想道:“原來就是吳璧,不知夢雲小姐可曾配親否?若與其兄相交,或者得際,也未可知。”何霞遂斟酒來,王云推道:“小弟不能飲了。”何霞道:“酒未曾敬,怎麽說個‘不能’二字?”各各斟滿,盡興暢飲了一會。吳璧見王云有服,問道:“清霓兄,尊製是何人的?”王云道:“不幸先父母去鼕俱已辭世。”吳璧聞言,亦覺慘然,又道:“室中自有尊嫂了?”王云道:“尚還未聘。”吳璧道:“蘇郡及文墨之邦,清霓兄自然博學。今日集此,美景幸會,請教一佳章如何?”王云道:“小弟學淺才疏,恐不能應命。若玉章兄有興,自當領教。”何霞道:“玉章兄也脫不得白。”吳璧道:“小弟是不能,衹好請教清霓兄。”王云再三推托,經不得他三人相促,王云道:“務要小弟拋磚,請命題。”吳璧道:“清霓兄,請隨意罷。”王云道:“無題無句。”吳璧道:“春山兄來。”錢祿道:“小弟不能,就是兄出個題罷。何必衹管推托。”吳璧道:“務要小弟放肆。”想道:“若出即景,皆是容易的,莫若將此老鬆為題。”遂道:“新時新景,諒清霓兄常作,今將此虯鬆為題罷。”錢祿道:“此題大妙。”王云想道:“出此題目,其人也不巧。倒未曾做過這詩。”傢人送過文房四寶,王云就拂彩箋,不加思索,一揮而就。吳璧見王云詩成,先已驚奇。王云將詩遂送在吳璧面前道:“勉力應教,望乞恕笑。”吳璧道:“豈敢。”遂接過來看,上面寫道:“《詠虯鬆》一律,應玉章兄之命。”詩曰:
形怪長鬆半接天,歲寒歷遍已千年。
回枝勢若竜盤影,蒼樹高標鶴唳躚。
山𠔌野朋惟日月,石林散發衹雲煙。
滿身鱗甲飛騰象,和動春風聚酒仙。
吳璧念完道:“極盡形容,真仙纔也。”錢、何二人亦各稱賞不已,遂斟酒賀王云。王云道:“小弟已獻醜,諸兄們亦要賜教了。”吳璧道:“清霓兄珠玉在前,小弟等不如不獻醜為妙。”三人竟自賴過,王云亦不過強。又各飲了片時,遂下山登舟,吳璧的船果然已去。又在舟談笑了一會,各各致谢散訖,何霞亦上岸回傢不題。
且說吳璧回傢,心中想道:“若我妹擇婿,得如是之士足矣。奈他此時落魄之際,母親未必肯允。待他得志功名,言之未晚,前日母親要與文弟覓師,看來王清霓倒也合宜。不知他可肯坐館,待我去與何霞商議。”遂迤邐行來,已是何宅,進去問時,傢人回道:“傢相公纔到鄭府去了。”吳璧聞言,竟到鄭府,見門上無人,一直竟走到廳上,聞得笑語喧嘩,竟在東廂。吳璧就走進去,何霞同王云見了,迎上道:“兄何由至此?”遂揖畢坐下。吳璧道:“小弟纔到尊府致谢,欲煩兄引弟來候清霓兄,誰知兄已在此。”王云道:“小弟尚未造府,倒反勞玉趾,甚為罪矣。”吳璧道:“豈敢。”遂邀何霞起身,在一旁說道:“小弟有一事相托。”何霞道:“長兄有何見諭?小弟無不領教。”吳璧道:“小捨弟要請一位先生,我想清霓兄傢中並不挂礙,倒也合宜,二則他也可以讀書。煩兄與他一言,未識可能俯就?”何霞道:“待弟與他說看。”二人復坐下,王云問道,“二兄談的甚麽私房話?”何霞道:“不是甚麽私房話。適間玉章兄托小弟嚮兄說,彼有一位小令弟,欲請一位西賓,想到長兄甚為合宜,未識長兄尊意若何?倘能俯就,我兄也可以讀書。”王云道:“小弟所學甚短,承玉章兄見愛,恐不能為人師長。”吳璧道:“清霓兄不必過謙,衹恐捨下蝸居有屈,望海涵些。”王云道:“豈敢。”遂想到夢雲身上,正無門可入,不料有此機會,豈有不允之理?當下應允。吳璧同何霞二人別去。王云就進內與鄭乾言及此事,鄭乾道:“賢甥閑居,未免荒疏儒業,若是坐館,倒也合宜,衹是要丟開少年氣概,方成師長之道。”王云道:“大人之言誠然有理。”次日,吳璧就着傢人送了關書聘禮來。王云收下禮物,擇三月十五進館,打發來使去訖。
不幾日就是望日,錢、何二人來送王云進館,吳璧着轎來接。王云不坐轎,叫人挑了行囊書箱,一面打發錦芳回傢,說與王公。又到裏面辭別了姨父母,遂同錢、何二人步到吳府中來。吳璧已在門前相候,見他三人已到,就迎接進廳。各各禮畢坐下,茶罷,遂邀王云到書房內坐。為何吳府傢人一個也不認得王云?原來嚮日這些傢人總跟吳斌在任,近日這些傢人俱是隨吳璧來的。外邊有兩個傢人雖是原舊的,見王云又姓王,又有服,一時也難辨別。王云見無人認得,更加一倍喜興。至書房坐下,吳璧叫傢人進去請公子出來,傢人進去請文郎,誰知文郎在傢獨喜綉珠抱,此刻不要傢人,務要綉珠同去。綉珠道:“先生在那裏,小公子,我是不去。”文郎見綉珠不肯同他去,就哭將起來。夢雲在旁說道:“文弟不要哭,看先生聽見羞。我叫綉珠同你去。”綉珠衹得同了到書房來。
四人見文郎出來,遂起身,傢人鋪下紅氈,吳璧請王云上坐,王云道:“不消行此禮,可叫令弟揖罷。”吳璧道:“師生之禮,豈可廢乎?”王云西嚮而立,吳璧着文郎下拜,王云忙來扶,被吳璧阻住,受了兩禮。吳璧又與王云為禮。王云命綉珠帶進小公子去,明早出來讀書。綉珠遂同文郎進去,一頭走着,暗想道:“好一個小先生,年紀還不到二十,就生得這樣風流俊秀。身上不知穿的何人的孝?”進來就將自己暗誇的好告訴夫人,夢雲喝道:“賤人多言!”綉珠暗暗而退。
卻說王云見綉珠送文郎出來,存心觀視,看來倒有春風滿面,雖在青衣之列,日後未必在人之下。舊歲聞綉翠言小姐身畔還有一個,後問其名,他說叫綉珠,不知可是他?若然是他,小姐之事少有門路矣。
不題王云心上思想,傢人排席在廳,來請坐席。四人就起身,次序坐下,觥籌交錯,整整盤桓了一日,剋盡賓主之歡。錢、何二人謝別不題。王云就榻在館中,次早,還是綉珠送文郎至館中,王云命文郎參拜了聖人,作了先生揖,然後與他起諱,喚作吳珍。綉珠看吳珍上了書,方纔進去,心上十分慕愛王云。王云此時還假裝老成,不看綉珠。
不覺光陰迅速,又交初鼕天氣,朔風凜凜,瑞雪飄飄。王云常思夢雲姻事,嘆恨未遂。況且綉珠落後出來得也稀了,是夫人不許他出來,縱然間或出來,又有人同來,不能通一言半語,王云心中好生煩悶。一日想起慧空來,道:“我到此終日碌碌,未曾立候他,他也不知我來。此人乃多情這輩,若不去走走,日後曉得,以我為無義之人。”主意定了,隔了一日,天氣睛朗,吳璧到館中來,王云嚮吳璧道:“小弟今日要到傢姨夫宅一往,有些小事,特與兄道及。“吳璧道:“先生有尊事請往,何必又嚮小弟說!”王云別了吳璧,不到鄭宅,一直竟到福雲庵。庵門未閉,王云見寂寂無聲,步入佛堂中,小女童在裏邊出來,看見王云,遂施禮道:“王相公來了。”王云回揖道:“令師何在?”女童道:“傢師在房嚮爐。”女童進去報說,王云隨後進來。慧空一見,喜顔相接,施禮坐下。王云道:“年餘相別,師兄德容如故。”慧空道:“自賢弟蘇旋,杳然無信,未免渴慕。今幸駕臨,少慰愚懷。”又問道:“賢弟身上尊服是何人的?”王云垂淚道:“一言難盡。”遂將舟中被劫,父母去世的情由細述一遍。慧空聞言,亦淚下道:“年半之別,不料賢弟有許多的苦楚。”又問道:“賢弟幾時到此的?”王云道:“實不瞞師兄說,小弟還是春間到貴府的,每欲來候師兄,奈何碌碌棲身,一點不得脫身,故此望遲,乞師兄寬恕。”慧空道:“賢弟好人也,春間到此,連信也不帶一個來!目下尊寓還在鄭府麽?”王云道:“若在傢姨尊那裏,來會師兄久矣。不期被吳府請去坐館,一刻也不能脫身,故爾延至今日。”慧空道:“又是哪一傢吳府?”王云笑道:“就是去年被逐之傢。”慧空道:“哪有這等事,怎生進身?那吳老爺豈不認得?”王云遂將吳斌出使封王,吳璧西湖之會,因此請為西席細說一遍。慧空笑道:“如此看來,賢弟已得妙人矣。”王云蹙額道:“莫要提起,音響全無,兩邊渾然不曉,如之奈何?”女童捧上茶來。二人茶罷,慧空道:“我前番也曾會過夢雲小姐來,相貌果然生得好,怪不得你這般癡想。”王云道:“師兄可是真麽?”慧空道:“豈有造言之理。”王云道:“你看小姐生得如何?”慧空道:“若說小姐的相貌,真真西子重生,色勝海棠,金蓮二寸,不施脂粉,自生成月貌花容。”王云聞言,惟有垂首沉吟。慧空見王云這般情狀,遂問道:“賢弟是何意思?”王云嘆道:“一身孤泊,豈無嘆乎!”慧空道:“賢弟何出此言?雖則椿萱去世,待服滿之後,名標金榜,那就不是得意之日?”王云道:“功名易取,吳小姐姻事難成。其中或師兄去通一綫之音,與弟成其姻好,感恩不淺矣。”慧空笑道:“原來賢弟為着吳小姐,故此愁悶,真好癡也。你日後脫白挂緑,央媒來說,無有不允之理。”王云道:“師兄總說的寬心話,若待成名之日,他傢小姐豈肯守着我麽?”慧空道:“不然,賢弟意欲何為?”王云道:“此事還要師兄周全。”慧空笑道:“我出傢人,焉能管你這事?”王云道:“適纔師兄所言會過吳小姐來,倘若再會吳小姐,見機而作便了。”慧空道:“難。”王云道:“這有何難?”慧空道:“我出傢人,那裏管這閑事?”王云見慧空不肯,就深深作一揖來,道:“還要師兄幫襯。”慧空見王云求告,方纔道:“賢弟不要心急,待有巧處,自當意關心照看他動靜,再當奉復如何?”王云道:“若得師兄用情,沒齒不忘。”
不題王云在庵,卻說夢雲是日午後閑坐,想起綉珠之言,誇這先生少年英俊,為何父母一旦雙亡,亦是苦情無寄,少年性情,那裏坐得住館?倒也難得。正想之間,文郎進來玩耍,扯着夢雲的手跳。夢雲道:“文弟今日為何不上學,在此皮面?我去稟先生。”吳珍笑嘻嘻的道:“姐姐羞!那先生今日傢去了,到晚纔來哩。”夢雲知哥哥也去會友,遂起身道:“文弟,我同你到書房裏去看看來。”吳珍扯着夢雲手,一徑來到館中,不與夫人知道。夢雲到館,見書史齊楚,筆硯精良,象個文人書室,遂坐在椅子上翻王云的詩稿,看得篇篇錦綉,眉宇齊舒道:“王生真纔士也!若得如是之人為配,足我平生之願矣。”翻到後面,見夾着一幅牙箋,抽來看時,上面題《秋夜感懷》,詩道:
天闊秋雲白,孤鴻繞漢清。
蟾宮青女夢,客苑素生情。
翠竹風聲動,蒼梧月色明。
綾書珠玉杳,日恨隔蓬瀛。
夢雲將詩吟了幾遍,不解其中之意,因想:“客情、青女,可有所懷;翠竹、蒼梧,乃寂寥夜景;綾書、珠玉,事有可疑。但我之綾帕係雲生所得,這王生詩中之意,又何以關?真令人莫解。恨隔蓬瀛,是遠是近?莫非知我而懷?亦不可料。”心上疑惑,不能參透原由,將詩文放好,起身叫吳珍,不知去嚮。夢雲恐王生回來,遂起身往外走。卻卻事又遇巧,卻值王云回來,纔到書房門首,兩人撞個滿懷。夢雲杏臉漲紅,三腳兩步走到自己房裏坐下,自己懊悔道:“千不合萬不合到書房中去,被他看見,視我為輕蕩之輩。”又想道:“原來王生這樣青年,果然人物出衆。”
不說夢雲在房中自悔自想,且說王云見一女子在書房中走出來,細看方知是夢雲小姐,遂進書房,喜的手舞足蹈的道:“今日得見小姐芳容,我好僥幸也,豈不令人想煞。”細看書史依然,想道:“小姐不知曾看我的詩否?若不看還好,看了豈不出醜?小姐此行又無人相隨,甚為奇怪!”
不說王云在書房中千思萬想,卻說慧空受了王云之托,刻刻在心,無由得便,不覺殘鼕已度,又是新春到了二月中,乃是觀音聖誕,托這機會,換了福衫,竟到吳府中來。此時王云已在館中,慧空竟往後堂,卻遇夫人,忙施禮道:“夫人萬福。”夫人答禮道:“慧師今日何閑暇來捨下走走?”慧空道:“一則來候夫人、小姐,二來這十九乃是觀音聖誕,特來請夫人、小姐到小庵隨喜。”夫人道:“理該到寶庵拈香纔是,因老身心上不奈煩,小女年幼,衹好奉香資罷。”慧空道:“夫人大駕不往,小尼焉敢強請?小姐為何不見?”丫環道:“小姐在花園裏哩。”慧空道:“小尼正要到寶園一玩,不識夫人相容否?”夫人道:“還恐候慧師不至,何出此言?衹是纔身不能奉陪,叫丫環送慧師去,有小女在園相陪。慧空聞言歡喜,遂同丫環到園中。衹見小姐在花亭上坐着玩花,慧空道:“小姐好作樂也!”夢雲見是慧空,遂道:“慧師到亭上來坐。”慧空即上亨施禮坐下。夢雲見慧空青年秀雅,到卻合機,遂問道:“慧師至捨,有何尊事?”慧空道:“小尼輕造,並無他事。十九日是觀音聖誕,求請夫人,小姐到小庵隨喜。不料夫人不肯去。聞說小姐在園中,所以特來奉候,二則瞻仰寶園。”夢雲聞言,起身道:“既如此,我同慧師一玩如何?”慧空欣然相從,夢雲、慧空兩手相輓,走下亭來。慧空觀園中景緻,好不繁華,但見那:
花開花落,雕欄麯畔,徑填彩王進。小桃枝紅,愛梅殘柳緑,紗窗垂幕,屋宇生春。試看燕語鶯聲弄,望遊魚晱影水波津。牡丹亭,一枝枝方吐,芍藥相親。見山疊素蠃可意,又那翠柏鬆椿,這李白來襯,竹修桐嫩,蕉陰鮮杏,露潤風純。綉毯珠玉,蘭馨透好,戲蝶狂蜂采蕊新。須臾香惹衣衿,情盛俏麗主人。
右調《洞庭春色》
慧空在園中遊賞,觀之不足,羨慕不已,行到假山深處,翠竹叢中,慧空同夢雲坐下,綉珠同衆丫環們皆去尋花覓果,不在面前,慧空見無人在側,以言挑夢雲道,“小姐,如此春光,豈不撥亂人心情,在小姐若何?”夢雲笑道:“慧師乃出傢人,再言凡俗,惜當年誤入空門,而今悔之晚矣。似區區日對名花,時臨山水,惟吟詠以取樂,計此之外,更無所思。”慧空道:“小尼乃無心之言。”夢雲道:“言出於心。”慧空道:“小尼失言,詒笑於小姐。”夢雲道:“我也是無稽之談,慧師不要認真。”慧空道:“小尼也是戲言,焉敢認真。小尼另有一言相告,望小姐恕責,小尼方敢奉察。”夢雲道:“慧師有言,請教何妨。”慧空道:“小姐正在青春,未逢折桂之郎,因爾敢與小姐作伐,望小姐莫作閨中之態,以致有誤終身。”夢雲聞言,唯唯不答,慧空遂告別起身,夢雲留住道:“奴未答師者,有所思耳。”自想道:“關於終身,也害不得許多羞。”遂問道:“慧師所言,必有原故。”慧空道:“並無他故。小尼見小姐乃人中之風,擇配纔上纔是。因小尼有一個義弟,他是蘇州人氏,翰林之子,前歲來到小庵,與小尼結拜的。那公子前歲曾在府上做過記室的。”夢雲道:“做記室的,可是雲生?”慧空道,“雲姓是他改姓,實是姓王。說也奇怪,聞得去年復到府上坐館,不知可是否?”夢雲聞言,奇道:“捨下館中先生卻是姓王,也是姑蘇人氏,難道前歲記室雲生就是他麽?”慧空道:“然也,小姐不知其細,王生知小姐久矣,托名記室,亦為小姐而行;來做西賓,也為小姐而至。如何小姐反倒茫然,將一個多情才子棄於度外?豈不幸負王生慕纔求美之恆心?”夢雲聽了慧空一番言語,如醉初醒,似夢方覺,嘆而失言道,“無怪於我,奴不知也。”慧空已知夢雲之心,遂道:“小尼今日造府,亦是王生相托。請問小姐主意如何?”夢雲自知失言,遂轉口道:“此言休嚮我說,婚姻之事,憑媒妁之言,遵父母之命,奴傢豈能如何?慧師不必多心。”慧空見夢雲言語,欲依不依,假言道:“小姐既是這樣說,小尼也是為人所使,看來事不能諧,不如面絶王生,另作求凰之想。”又要告辭。夢雲道:“慧師且住着。”又自沉吟道:“這禿奴可惡,明明難我,叫我如何回他?若由他去了,又恐失此一段美緣。”慧空見夢雲躊躇不語,促道:“小姐有何臺諭?望乞見教,小尼庵中有些小事要去料理。”夢雲道:“煩慧師致于王生,據言有意而來,可將前歲所拾綾帕一方叫他取來還我,則諧姻好。”慧空道:“小姐這有何難,承小姐已允諧姻,以後莫要更改。”夢雲道:“豈有此理。”慧空聞言,遂起身同夢雲步出園來,綉珠也正來請他兩人去吃午飯。綉珠見他二人已來,迎着道:“請師父同小姐去用午膳。”遂同到後堂。夫人道:“慧師在內玩了這半日。”慧空道:“名園美景,莫說半日,就是半年也不厭。”夫人道:“慧師請用午齋。”慧空道:“到府就要相擾。”夫人道:“便飯不恭。”慧空道:“好說。”遂飯罷。夫人封了五兩白銀,付慧空為香燭之資,慧空收了,謝過夫人,小姐出來。到廳上,卻遇王云同吳璧飯後閑譚,見了未免施禮。王云不能同慧空言語,心中怏怏。慧空嚮王云打了一個照會而去。
且說王云見慧空至此,必然為我之事而來。隔了一日,托事故竟到福雲庵,與慧空相見坐下,王云道:“前日師兄在吳府探事如何?今日特來相問。”慧空道:“惶恐,惶恐,枉受賢弟之托,不期勞而無功。小姐說你落泊書生,未知才學真假,閨中兒女不能專主。”王云聽了啞口無言,悶悶不悅,惟有長嘆而已。慧空見王云如此光景,不覺好笑起來。王云見慧空笑,遂問道:“師兄,你莫非戲我?”慧空道:“我見你如此癡想,所以好笑,並無他意。”王云道:“實指望師兄去一言,事有八九,誰知竟成畫餅!叫我這腔愁緒怎生消遣?”說罷就欲告辭。慧空道:“賢弟且少待,還有一言相告。”遂笑道:“我實對你說了罷,小姐雲你前歲拾他一方綾帕,若將綾帕還他,大事則諧;若無綾帕,莫想姻緣之分。”王云聞言,一喜一優,喜的是小姐相允,憂的是綾帕失卻。慧空道:“賢弟聞此綸音,為何反倒煩惱?莫非綾帕不見了?”王云道:“卻被師兄猜着,此帕久已被人竊去,怎生有綾帕還小姐?此事還要師兄在小姐面前方便一言。”慧空道:“此言大謬。那小姐前日斬丁嚼鐵講得明明白白,若無綾帕,叫我休去見他。知道你將這綾帕送與何人,倒來說這話?倘然小姐知你將綾帕失落,越發不重你了。”王云道:“如此作何計較?”慧空道:“別的計策無用,有綾帕則成,無綾帕則休想。”王云聞言,悶悶不悅,遂別了慧空,來至館中,凝愁不展。
不覺光陰容易,又是初鼕,真個日積月纍,懨懨成病,竟臥床不起。吳璧見王云恙重,衹得將轎送至鄭宅調理。鄭乾同夫人聞得送外甥來,說是有病,心上着急,遂榻王云在內室,請醫調治,終不霍然。一日鄭乾問王云道:“賢甥之恙,病源因何而得?”王云道:“甥因失志功名,少年落泊,感慨而成。”鄭乾道:“賢甥差矣!汝正少年英傑,還該奮志嚮前,異日成名,顯宗榮祖,那纔是少年志氣,何得鬱鬱成病?老夫想賢甥年已弱冠,尚未聯姻,一嚮存心訪求,淑女難得。衹有前歲鼕間,老夫往府前有事,見一人行走,袖中墜下一綾帕,上有詩句,乃是女子之作。若得如是之閨秀,可配賢甥矣。未知可有這女子?”王云聽說綾帕二字,心中驚奇,遂道:“是帕可在?”鄭乾道:“怎麽不在,待老夫取來。”起身嚮書櫥內取出,付與王云。王云接來一看,就喜得眉開眼笑,病竟霍然,當時下榻。鄭乾見王云看了綾帕,猛然下地,喜道:“賢甥一見此帕即能下床,病也無了,是何緣故?”王云道:“不瞞大人說,此帕原係甥者,是前歲所拾,放在書箱內,不知被何人竊去。聞得就是東君吳文勳令愛所作,今要此帕,是有聯姻之意,奈未得其時,又失卻此帕,故爾煩惱成病。幸喜大人又拾着,所以喜則忘病。”鄭乾聞言,呵呵大笑道:“原來賢甥意中有美,若待吳文勳回朝,老夫必要與賢甥作伐。”王云道:“承大人作伐(原書下缺)”
不說王云在鄭府養病,且說夢雲聞得王云有恙,已送回鄭府,心上甚放不下,慧空自嚮去後又無音信,心上衹管切切思思,未免食減愁眠,竟有些想思的樣子。且說王云病好,度過殘鼕,又到新春,吳璧來請去,仍復教吳珍書。夢雲聽得王云復至,心上少安,已知王云即是雲生,欲叫綉珠打探一個消息,又怕母親、哥哥知道。綉珠進房來,見小姐面帶憂容,這幾日茶飯不思,容顔消減,遂問道:“小姐,你終朝納悶,卻是為何?可說與賤婢,倘能分憂,亦未可知。”夢雲道:“我傢館中之王生,據慧空言,就是當年的雲生。”又將慧空問答之言說了一遍。綉珠聞言道:“怪不得王生去年有病回去,原來是小姐所使。”夢雲道:“賤人,怎麽是我之使?”綉珠道:“小姐熟通書史,這些小之事就諒不出來?小姐索他綾帕方肯允親,若此帕在,即忙送來。他延後至今不題者,必然綾帕失落,故此憂悶居病:豈不是小姐所使?如今好而復來,待賤婢去問個消息,就知分曉。”夢雲道:“惟恐夫人、公子知道不便。”綉珠道:“小姐放心,賤婢托事而出,隨機應變,斷不致誤事。”夢雲不語。
且說王云在館中,一時想起慧空去歲之言,幸喜綾帕又在,意欲送進去,又無可托之人。小姐前番既有口風,我待便而行也罷。正思想之間,衹見綉珠送出吳珍來,想道:“綉珠多時不出來了,今日為何又來?其中必有緣故,待我問他一聲,看事如何。”遂道:“姐姐一嚮不見,今日得暇送公子出來。”綉珠見王云相問,遂道:“傢裏無人,小姐使我來的。”王云聽綉珠的來言,好似雙關,又道:“姐姐是小姐房中的麽?”綉珠道:“正是。”王云道:“聞說小姐有纔,可是真否?”綉珠笑道:“先生所問得奇,我傢小姐生於當今之世,纔富五車,人人皆曉,非一人所知也。”王云聞言,瀋吟不語。綉珠受了小姐之托,正要問王云一個底細,遂道:“先生躊躇不語,若有所言,不妨見教。”王云道:“小生有一事相告,恐關耳目。”綉珠道:“公子年幼,外而無人,但說不妨。”王云道:“小生有心於小姐久矣,諒小姐亦知之。所慮者落泊書生,未敢啓齒於夫人之前。然則世間淑女難求,去歲曾托慧空與小姐面敘,不期小姐要索嚮日的綾帕,此綾帕那時已被人竊去,無得原物還小姐,因此惱感成病。誰知天緣有定,竊去之人又遺落街坊,是傢姨夫拾得,仍付與小生,小生纔得心安病愈,正慮着無人傳進,今得姐姐到此,敢勞帶與小姐。”綉珠道:“綾帕既在,可付與妾帶去,恐有人來。”王云急忙在書箱內取出付,與綉珠,又作一揖道:“此帕小生重之如珍,今付與姐姐,須要仔細。”綉珠還禮笑道,“先生既愛此帕如珍,在前為何失落?”說罷裊裊而去。
來到夢雲房中,嚮小姐笑嘻嘻不言,夢雲道,“你笑甚來?那生可有話說?”綉珠道:“王生別無言語,就說小姐無情。”夢雲驚道:“他怎說我無情?”綉珠道:“反復三年,那一刻不思慕小姐?而小姐竟為不知,所以常時感嘆。”夢雲道:“書生好不情癡!我又素昧平生,未常一面,怎生曉得?好不奇怪!這些閑話也不要題他,綾帕之事可曾說起?”綉珠道:“我前日所料不差,他的綾帕已被人竊去,故感思成病。”夢雲嘆道:“書書薄幸,一方綾帕也收藏不住!此事衹好罷了。”綉珠笑道:“還有緣故。說來也奇,誰知竊帕之人又失落在路上,巧巧遇着他姨夫拾得還他,方得病好,今已付我拿在此。”遂在袖中取出,遞與小姐。夢雲接過來,喜之不勝。及至看時,驚奇道:“此帕仿佛似我者。”又看上面的詩款,乃是許英娘詠落花之句,觀此詩情,倒是個纔女,未識英娘是何處女子?自然同王生會過,他既得佳人,為何又來煩絮?”又想道:“或者也是拾的,亦未可料。”綉珠見小姐觀帕驚疑,遂道:“小姐為何躊躇?”夢雲道:“你看這帕,不是我的,他不知將何人的來搪塞我。”綉珠道:“這定是拿錯的,王生豈肯將別人的送與小姐。待賤婢明日再去與他要小姐的原帕。”夢雲允諾,就收起此帕。衹因綾帕一錯,又有分教:時下書生局促,後來信達佳人。正是:
今日纔聯紅葉緣,才華同調兩周全。
雙綾幸汝傳消息,故有蘭詞到案前。
畢竟綉珠怎生去與王云索帕,且看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弁言 | 第一回 玩春光山塘遇美 尋秋色玄墓贈金 | | 第二回 慶元宵善言滕武 進天香巧遇吳娃 | 第三回 訪佳人空門結義 晤良友道路聞名 | | 第四回 托記室引針尋綫 得青衣寄玉傳香 | 第五回 遣書生村兒竊帕 會契友羽士留情 | | 第六回 赴科場江中遭禍 報恩德寨內存身 | 第七回 俏書生連傳詞藻 美英娘密訂終身 | | 第八回 王府中椿萱遭變 吳衙內惡棍強婚 | 第九回 再遊杭緑堤鬆詠 復吳門西席蘭篇 | | 第十回 赴秋闈儒生登榜 進京都難女逢仙 | 第十一回 聞兇耗書生下第 強逼嫁寨女離山 | | 第十二回 占春魁權姦妒事 封列侯仙丈傳情 | 第十三回 辭月老春園計會 懇冰人綉戶佳期 | | 第十四回 香閨內花神夢兆 錦堂前桂子雙生 | 第十五回 錦衣歸頑樞劣棟 脫凡居雪鳳花鸞 | | 第十六回 登金榜雙成合卺 慶齊眉各受皇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