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與文明 》
2.穿井取鹵(2)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關於????井的選址,自貢有一個這樣的傳說。說有一口井已經開鑿了多年,雖然已經打到很深了,可一直不見期望中汩汩冒出的鹵水。????主眼見已經血本無歸,絶望中賣掉井場的一盤大石磨,準備請工人吃一頓“散夥飯”。工人們被感動了,决定飯後再幹一陣子,結果恰恰是這最後一下,竟然奇跡般的鑽出了鹵水和天然氣,成為“古今第一大火井”。
因為這眼井的開鑿成功與那盤石磨有關,所以人們給它起了個好記的名字,叫“磨子井”。
自貢過去的????井,現在還能看到保存較好的有三口井。
它們是海井、達德井和東源井,這三口井是自貢的驕傲。
海井坐落在阮傢壩山下長堰塘一側,這是一眼同時擁有黃鹵、黑鹵、岩????和天然氣的井,開採數百年不衰,在自貢井????開採史上創下了紀錄。
海井開鑽於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歷時3年。看上去整套鑽井設備好像比較簡單,由碓架子、踩板、吊環、鞭棒和扶手構成。運用杠桿原理,由數人站在碓架上,他們是固定的碓工,一腳一腳蹬踩衝擊打井的木碓架,鑽具依靠重力衝擊井底岩石,一直鑽到鹵水或天然氣為止。
在鑽鑿海井過程中,自貢????場逐步製作出完整的頓鑽工具群。當時鑿井工序分為確定井位、開井口、下石圈、鑿大口、下木柱、鑿小眼六個流程,為適應穿鑿不同岩層的鑽頭達20餘種,加上修井設備,數量達數百種之多。這些形式、規格、功能各不相同的器具,在自貢????工的口語中叫“銼子”、“掏耳”“偏肩”等等。
海井采用了石圈和木柱固井,木柱下伸深度為64米,井徑在距離井口125米以上段為114毫米,以下至井底均為106.7毫米。井深1001.42米。這口井既産鹵水,又産天然氣,同時解决了煮????燃料的問題。
海井竣工之日,曾出現了令人激動的井噴現象,場面十分壯觀。當時鹵水自噴量每日約14立方米,日産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氣,可煎????14噸。海井竈曾經幾度更名,先為元昌竈、榮華竈、幹元竈、四義竈,後改名過益記德新竈、新記同森竈、君記同森竈、益記同森竈、金和德星竈、福記同益竈、建記同森竈7個竈名。最後定名為海井,是因為井中天然氣産量突出,取之不盡。
海井的成功開鑿,開啓了深井鑽鑿的歷史,自此以後,超千米的深井陸續出現。由此自貢????市大興,海井周圍????井蜂擁而起。在周圍1平方多公裏的地方,先後鑽井198口,呈現出一派天車林立、鍋竈密佈、梘管縱橫的興盛景象。
在海井井口的右面建有一座有16架大車的車房,圓柱形的大車用硬木綁製,直徑達4.5米,高2.5米,用於提撈鹵水。用牛推鹵是????場的一大傳統特色,趕牛的人叫“打牛腳桿的”。在牛的牽引下,大車百年旋轉不止。
距今已170多年的海井,到後來鹵水量逐漸減少,可天然氣卻源源不斷,現在仍然日産8500立方米。現在每班有幾位????工操作,一個班出産原????2噸左右。
在不久前的一個濃霧籠罩的秋日,我特意去參觀了海井。這海井現在已是身處自貢城中,高高的井架依然聳立在那裏,一看就讓人覺得有一種滄桑感。雖然衹有我一個旅客,現場的工作人員還特地為我進行了提鹵表演。所有的提鹵工具都是古風的再現,唯有動力改作電機牽引,所以我沒能看到水牛們用力推車的身影。看到從深井提出的鹵水,我感到非常驚訝,眼前的這座古跡,居然還煥發着它頑強的生命力。進到了産????的竈房,我看到了冒着蒸汽的大燒鍋,看到了産出的白花花的????粒。
川人愛泡菜,一般泡菜用????,均要選用深井鹵水按傳統生産工藝製作生産的????。這種????有粒度大、色度好等特點。按照當地民間的說法,衹有海井的????纔是泡菜的最理想品種,用它泡菜不臭,不生花。
我不是川人,但也愛泡菜酸酸的滋味。那一次沒有吃到海井????做的泡菜,也不知道是否曾經在某個餐館吃到過這樣的泡菜。
上一頁
[返回目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玄滋素液(1) | 1.玄滋素液(2) | 1.玄滋素液(3) | 1.玄滋素液(4) | 1.玄滋素液(5) | 1.玄滋素液(6) | 1.玄滋素液(7) | 1.玄滋素液(8) | 2.穿井取鹵(1) | 2.穿井取鹵(2) | 2.穿井取鹵(3) | 2.穿井取鹵(4) | 2.穿井取鹵(5) | 2.穿井取鹵(6) | 2.穿井取鹵(7) | 2.穿井取鹵(8) | 2.穿井取鹵(9) | 3.煮海熬波(1) | 3.煮海熬波(2) | 3.煮海熬波(3) | 4.陽光産品(1) | 4.陽光産品(2) | 4.陽光産品(3) | 5.造????者:????丁(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