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小说 大明奇俠傳   》 第九回 雁公子云府避禍 雲太師南嶺封王      佚名 Yi Ming

  詞曰:
  老漁翁,一釣竿,靠山莊,傍水泫。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點輕波遠。
  荻港瀟瀟白晝寒,高歌一麯斜陽晚。一霎時波搖金影,猛擡頭月上東山。
  右調(西江月)
  閑言少講,詞歸正傳。話說那雁老夫人聽得傢人稟說,雁老爺徵西兵敗陣羌,他一唬,心中一急,不覺氣塞咽喉,昏絶於地。慌得公子和傢人、婦女救了半回,方纔回醒。嘆口氣駡道:“老賊,你自徒投降羌也罷了,倘朝廷曉得,豈不來拿全家治罪?老身一死猶可,殺了孩兒,豈不絶了雁門之後代?老天殺的呀,你寧可戰死沙場,也落得個英名,流芳百世。你如今降羌,便是不忠不孝,遺臭萬年了。你去也罷了,衹是纍及老身和孩兒受罪,那裏說起!”老夫人就駡個不止,哭個不住。公子在旁勸道:“母親休要驚慌,此事據孩兒看來,必無是事。我想爹爹一生為人耿直,既然兵敗,也衹有一死,豈肯自甘屈膝降羌?這一番言語莫非有詐?等我到外邊打聽打聽,母親收拾些細軟,吩咐傢人不要聲張出去,倘有兇信,好預備想法。三十六着,走為上着,要緊要緊!”夫人道:“我兒小心。倘有兇信緊急,你便走罷,莫要回來顧我了。”
  公子答應,出得門來,悄悄的先到吏部衙前打聽。衹見街坊百姓三三五五相聚一處,不敢高聲,低低道:“恨殺人,把這個好人,門官叫他出去平羌,聽得說如今兵敗降羌了。”又一個道:“鬍說!雁老爺豈肯降羌?這都是街上的謠言罷了。”又一個說道:“真真不是這言。我有個朋友張老三,他如今現在刁千歲府中出門戶,上日曾見他說,邊報已到,說雁老爺兵敗,已經投羌去了,衹候本章一到,刁國舅就要奏聞聖上,拿他傢屬呢。”又一個嘆道:“可惜,可惜,也是沒奈何!”那些人不敢高聲,悄悄的說個不止,不提防雁公子在旁,打聽明白。正是好不利害,招架不住,小人打聽路旁說話,大巧處有人在此。那雁公子一聽得這個消息,衹唬得死不附體,叫聲“不好,刁國舅是我傢對頭,他一奏過.就來拿了,豈不是滿門遭殺!事不宜遲,速早走的為妙。”他一氣跑轉府中,說與一切傢人,進後門、奔火巷,到母親房中,將上項事細細說了一遍。
  夫人唬得戰戰兢兢,無法可治,哭道:“我兒,你快些走罷,莫要因為娘的害了你。”公子哭道:“母親休慌,孩兒思想雲太師與父親相好,爹爹臨行,曾說過投他的。不免孩兒去求他商議,救我們一傢。”夫人道:“他如今致仕歸林,不比往日,他怎生救法?”公子道:“不妨,他縱不能救我,我就躲在他傢,也可逃一時之災。”夫人道:“你如今已是叛黨了,誰敢留你?”公子道:“且去走一遭,看是如何。”遂不帶傢人,改了裝,獨自一人悄悄的出後門,往落賢莊去了。你道他如何認得路徑?衹因他是將門之子,一生莽撞,他平日走馬射箭,是走慣城外路的,所以認得,竟自去了。夫人戰兢,衹在傢守信,不表。
  再言刁國舅傳說流言計遂,改了兒子刁竜顧事,朝內百官各顧身傢,不敢多言,衹得任他去了。不表衆官無言,單言刁國舅領了聖旨,好不歡喜,退出朝門,登時上馬,來到刑部大門,張賓接住。宣過聖旨,隨即回傢,換了戎裝,同刑部張賓,帶了五百羽林軍,一個個馬披鈴、人挂甲、刀出鞘、弓上弦,擺齊隊伍,奔雁府而來。正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那滿城百姓聽得此信,人人嘆息,個個傷懷。不一時到了雁府,一聲炮響,刁發將五百兵團團圍住雁府前後門。刁發道:“張大人,你把住門,我要進去搜拿。”張賓答應。刁發帶了四十名劊子手、八個侍尉、十數名傢將親自入內。
  中堂宣過聖旨,便喝叫拿人。那些劊子手不論好歹,兩個綁一個,一齊動手,可憐那些傢人、小廝、婦女、丫鬟,一個個鴉飛鵲亂,鬼哭神嚎。雁老夫人並一衆傢眷共三十一口,衹不見了公子雁羽。刁發喝問夫人道:“你那逆子往那裏去了?”夫人道:“隨他父親出徵去了。”刁發道:“想是藏了,要搜一搜方信。”夫人道:“請搜。”刁發親自前前後後搜尋三遍,並無蹤跡,便道:“就是走了十五歲的孩子,諒也害不了大事。”遂將一幹人犯,都齊推往雲陽市口而來。一個個跪在街心,衹聽得一片啼哭之聲,真真可慘。
  那刁國舅揚揚得意,點點人數,使問刑部道:“張大人押好犯人,讓我去請旨開刀。”張賓答應。刁發遂上馬加鞭,來至午門,下馬入內,稟內監奏過聖上,內監引刁發於偏殿見駕。山呼已畢,刁發奏道:“奉旨拿雁翎傢眷,衹不見他兒子雁羽,據他母親言,已從父出徵去了。請旨定奪。”皇上道:“既是如此,就斬現在人犯便了。”刁發領旨,辭駕出朝奔午門,上馬加鞭,來到雲陽市口。會了張賓,吩咐開刀。那些劊子手聽得吩咐,炮響動手。正是:孤燈一盞看看滅,誰是添油送火人?
  話說那刁國舅吩咐開刀,賞了劊子手花紅,叫聲:“開炮”,一聲未完,忽見西南上一片嘈嚷,兩騎馬奔入法場,往上衝來。羽林軍不敢攔擋,看看到面前了。衹見前面馬上那人將官打扮,後面馬上一人,紫袍、金帶、烏紗,手端朝笏,飛馬而來,口內大叫:“刀下留人!”近前一看,不是別人,乃是雲太師。
  原來雲太師因雁公子於昨晚到莊上,將上項事訴說了一遍,求太師教他。太師大驚,即將雁公子藏在府中,他就次早來馬入朝見駕,卻好進得城來,聽得這個消息,他就飛馬衝入法場,高叫一聲:“張先生、刁賢侯,刀下留人,老夫入朝見駕去了!”就把馬一夾,啪刺刺衝過去了。刁發怒道:“這老頭兒又來多事!莫管他,開刀便了。”刑部張賓道:“不可。倘若聖上準他的奏,那時怎處?”刁發沒奈何,衹得候信不表。
  再言雲太師一直跑到午門下馬,回了皇門官,轉稟了內監。那內監知道雲太師是皇上的心腹老臣,雖然告老歸林,天子時常召見他,怎麽敢怠慢?隨即入內啓奏。天子聞奏,降旨宣見,內監傳旨出來,引太師入內見駕。山呼已畢,天子道:“老卿此來,必有緣故?”太師奏道:“臣適見雁翎傢眷綁在市口,不知所犯何罪?”天子將上項事說了一遍。太師奏道:“據臣愚見,事有可憐,且有可疑。臣見雁翎平日為人忠直,豈肯降羌?他豈不念傢眷妻子被戮?萬裏傳文,豈可便信?且雁翎乃忠勇之將,又擁重兵,倘一知傢眷無辜被滿門殺戮,那時不反也逼反矣!倘若裏應外合,搶進三關,將何阻擋?依臣愚見,且軟禁雁翎傢眷,慢慢訪察,若雁翎未降,即便加封,以買人心,倘雁翎果已降歸羌人,即拿他傢眷,押在邊城,轄治雁翎,使他不能進攻,豈非一齊轄治、一舉兩得?”天子被太師一片話提醒,大喜道:“若非卿明於運籌,幾誤朕之大事。即依卿所奏。”隨降旨道:“就煩卿到市曹,放了雁翎傢眷,着刑部官軟禁在傢,不可有誤。”
  雲太師得了聖旨,滿心歡喜,即出午門,上馬加鞭,飛到法場之內,大叫道:“聖上有旨:着刑部官放了雁翎傢眷,帶到私衙軟禁,不可有誤!”這一聲真是喜從天降,衆百姓聽了,無不手舞足蹈。歡喜非常,衹是氣壞了佞臣。刁發無可親何,衹得將衆人放了綁,一同押到刑部衙中,交代清白.然後三人一同入朝復旨各回不表。
  且言雲太師復旨之後,又親到刑部衙內,囑托張賓照應雁府傢眷,然後回府。雁公子接着太師,太師告訴一遍,公子大叫一聲,登時氣倒。太師連忙救醒,叫聲:“賢侄不要傷悲,聲張出去,恐刁賊拿你。你且躲在我傢,慢慢設法。”雁公子聽了,雙膝跪下道:“要求恩伯救出母親纔好。”太師道:“這個自然。”遂吩咐傢中大小人等,衹稱雁公子為二公子,早晚同雲文在書房。自此,雁公子在雲府潛身,不表。
  不覺光陰茬苒,早有一載有餘。那刁國舅也就知些風聲,曉得雁公子躲在雲府,衹是太師難惹,不敢下手。思想:除非把雲太師撮將出去,方好下手。終日思想,實是沒法。那日刁發朝散回傢,忽有傢人呈上邊報一封。刁發拆開一看,乃是南嶺南粵王新立太子,率領南粵諸國來進貢,要討天朝封贈。刁發大喜道:“有了!候南粵進貢之後,天子自然差官去封王,那時我上他一本,叫這老厭物封王過海,遣去此人,豈不是讓我行事!”
  不言刁發歡喜,且言那嶺南邊地一帶地方官連夜報進京都,御史大堂申奏天子,天子大喜。不幾日,那南粵王進貢使臣來到京都,哄動一都,軍民都來爭看。一個個身穿羽服,耳墜金環,捧着寶貝---珊瑚、犀、象、珠玉之類,齊奔午門。天子登大寶,文武兩班朝賀已畢,到前門外引番使上殿。通便呈上表章,獻上貢物,天子命內監收了,賜宴款待,留番使盤桓數日。天子命大臣道:“這南粵諸蠻,非素有名譽大臣,不能前去壓服。”有刁國舅奏道:“臣保一人,能當此任。”天子問道:“何人?”刁發道:“大學士雲定,智德雙全,又是老臣,此去必好。”天子準奏。旨意一下,即刻往桃花店落賢村,來召雲太師早朝見駕,要命他到嶺南封王,內監捧旨飛馬而來。正是:無端風浪起,釣出是非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慶景星才人降世 夢明月玉女臨凡
第二回 雲太師無兒繼子 鐘御史愛子聯姻第三回 雁都統城邊巡姦隱 刁國舅宮內討人情
第四回 刁國舅買囑三司 雲太師會同六部第五回 刁國舅恃權誤國 雲太師告老歸林
第六回 報私仇一計害三資 盡公心孤身行萬裏第七回 雁翎降守西關 鐘佩身羈北寨
第八回 都統無救陷姦謀 國舅流言害忠勇第九回 雁公子云府避禍 雲太師南嶺封王
第十回 雲文私通國舅 刁虎強聘千金第十一回 刁相公獨探桃花店 雁公子一鬧太平莊
第十二回 雲小姐女扮男裝 雁公子改名換姓第十三回 文翠瓊私定終身 刁國舅求偕佳偶
第十四回 文翰林考纔擇婿 刁國舅設計強求第十五回 雁公子二鬧太平莊 文翰林三上辭朝本
第十六回 雁公子獨闖西羌 鐘相公私奔北直第十七回 雲文設計害鐘生 刁虎通謀差季德
第十八回 季德行兇錯殺人 雲文使賄先鳴狀第十九回 鐘林雲問罪充軍 紅元豹半途相救
第二十回 鐘公子西湖賣畫 章小姐南院撫琴第二十一回 題詩偶逢好友 買劍結拜良朋
第二十二回 鐘相公客邸傳書 雁公子途中射雁第二十三回 董傢莊雁羽安身 烏風洞紅光落草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