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六小齡童品西遊(下) 》
第10節:《西遊記》吳承恩的創作過程(1)
六小齡童 Liu Xiaolingtong
《西遊記》吳承恩的創作過程
吳承恩在中國文學史上産生巨大影響的是他的長篇小說《西遊記》。《西遊記》是一部傑出的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的故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吳承恩是在歷代民間傳說和幾代作者創作的基礎上,經過整理、加工、改造和再創作,同時註入他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和認識,最後纔寫出這部絢麗多彩、為廣大人民所喜愛的具有現實意義的神話小說。
《西遊記》雖然采用了傳統題材,卻是時代的産物。吳承恩生活的時期,統治階級荒淫腐朽,社會矛盾日趨尖銳,政治上十分黑暗,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出現。市民階層壯大,市民思想意識逐漸活躍。吳承恩對當時的社會狀況十分憤慨,深表沉痛感嘆。
在《二郎搜山圖歌》中,他對殘害人民的妖魔表現了強烈的憤恨,而對追捕妖魔的二郎神表達了熱情的贊美,呼喚斬邪除妖的英雄人物出現。由此可見,吳承恩是想藉神話故事以批判現實。這就形成了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思想基礎。《西遊記》正是他這一創作思想的最成功的實踐。
作為《西遊記》主體部分的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是由歷史上的真人真事發展演化而來的。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青年和尚玄奘獨自一人赴天竺取經,歷盡艱難險阻,至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足足用了十七年的時間,取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並在長安設立譯場,進行翻譯。他的行為和見聞本身就具有不同尋常的傳奇色彩。玄奘奉詔口述西行沿途見聞,介紹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由弟子辯機寫成《大唐西域記》。之後,他的弟子慧立、彥琮又寫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這本書記述了玄奘西行取經事跡,作者為了宣傳佛教並頌揚師父的宏偉事跡,插入了一些帶神話色彩的傳說。此後取經故事就在社會上廣泛流傳,愈傳愈神,以致離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愈來愈遠。在《獨異志》、《大唐新語》等唐人筆記中,取經故事已帶有濃厚的神異色彩。據歐陽修《於役志》載,揚州壽寧寺藏經院有玄奘取經壁畫,可知取經故事在五代時已廣為流傳。到宋代,“說話”藝術興起以後,說話人(說書人)用它作為題材,進行創造。“說話”的形式有唱有說,近似唐五代時“講唱經文”的“俗講”,內容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刊印於南宋時期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是取經故事發展的重要階段,書中出現了孫行者和深沙神,這兩者就是《西遊記》中孫悟空和沙僧的前身,但還沒有豬八戒。書中也描寫了一些阻撓取經的妖魔和其他奇遇,雖然有些描寫荒誕不經、不近情理,但已初步具備了《西遊記》故事的輪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遊記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序Ⅰ鄭淵潔推薦 | 第3節:序Ⅱ王石推薦(1) | 第4節:序Ⅱ王石推薦(2) | 第5節:序Ⅲ馮軍推薦 | 第6節:《西遊記》著作權之謎 | 第7節:《西遊記》吳承恩的生平(1) | 第8節:《西遊記》吳承恩的生平(2) | 第9節:《西遊記》吳承恩的生平(3) | 第10節:《西遊記》吳承恩的創作過程(1) | 第11節:《西遊記》吳承恩的創作過程(2) | 第12節:《西遊記》的章回分析 | 第13節:《西遊記》尋遊孫悟空的“老傢” | 第14節:吳承恩故居與《西遊記》 | 第15節:吳承恩墓的發現(1) | 第16節:吳承恩墓的發現(2) | 第17節:《西遊記》“西天”究竟在哪兒?(1) | 第18節:《西遊記》“西天”究竟在哪兒?(2) | 第19節:《西遊記》吳承恩創作出的天宮(1) | 第20節:《西遊記》吳承恩創作出的天宮(2) | 第21節:玉皇大帝為何要設個“弼馬溫” (1) | 第22節:玉皇大帝為何要設個“弼馬溫” (2) | 第23節:《西遊記》老子與太上老君 | 第24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之謎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