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民國的才子佳人:現代作傢的婚戀與創作   》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5)      王鳴劍 Wang Mingjian

  三年後,蘇雪林將積滿心中的母愛,幻化為自傳體小說《棘心》。小說題目取自《詩經·凱風》中的詩句“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她還在扉面上寫道:“我以我的血和淚,刻骨的疚心,永久的哀慕,寫成這本書,紀念我最愛的母親。”《棘心》不僅是蘇雪林紀念母親之作,而且是一部“寫實主義”的作品,有着她“自己的身世和人生經驗”。
  安葬母親後,蘇雪林回到了上海夫傢。由於住處與張寶齡上班的江南造船廠相距30餘裏,張寶齡每天早出晚歸,賦閑在傢、又性喜自然的蘇雪林,終日枯坐,不免抑鬱煩悶。此時,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任教的恩師陳鐘凡,到蘇州東吳大學講學,聽說昔日女師大的愛徒蘇雪林回國了,便舉薦她到景海女子師範學校和東吳大學任教。
  1926年春,蘇雪林赴蘇州任職,住景海女校,張寶齡在節假日也偶爾來蘇州探望妻子。或許是小別勝新婚,這個期間,是他們夫妻感情最好的時光。
  蘇州的幽靜和江南水鄉的美景,使張寶齡着迷。不久,張餘三將傢産一分為三,三個兒子各得一份。張寶齡分得一份傢産後,就想在蘇州置屋安傢。東吳大學得知他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就聘他為理科主任。萬事俱備,好事成雙,張寶齡於1926年9月,離開造船廠來到蘇州。東吳大學安排他們夫妻住天賜莊。天賜莊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前面還有一個大園圃,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一處居傢和做學問的好地方。
  蘇雪林和張寶齡在蘇州的二人世界裏,加深了彼此的瞭解、溝通與磨合,婚前的芥蒂也漸漸泯滅。夫妻倆在教學之餘,共同治理傢務,一同烹飪美食。張寶齡還在東吳大學後面買了一塊地——葑門12號,並將自己建造的房子設計成船的模樣。蘇雪林感受到了婚姻生活中從未有過的溫馨與美好。正是這種甜蜜的感觸,使她放飛了文學的紀實與想象。而此時,她又看到她在北京讀書的友人章廷謙(筆名川島)為紀念自己的新婚,寫了一本美文體裁的散文集《月夜》,便仿效他,以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口吻,將自己婚後的生活,在紀實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愛情理想,以美文寫出,化名為緑漪,發表在《北新周刊》。後來結集為《緑天》,1928年3月由北新書局出版發行。
  《緑天》共收散文6篇,計有單篇散文《緑天》、《收穫》和《小貓》,14篇通信組成的《鴿兒的通信》,7篇相對獨立的散文構成的《我們的秋天》,以及由6節故事演繹而成的《小小銀翅蝴蝶的故事》共同組成,全書約4萬餘字。再版過十幾次,葉聖陶先後將《扁豆》和《收穫》分別編入《高小國文》和《初中國文》課本。
  1950年代,蘇雪林在《緑天·自序》中,解釋《緑天》受讀者喜歡的原因是:“由於作者那顆永久‘童心’所流露的單純的思想,和真摯的情感,能夠引起世故不深的青年讀者心弦之共鳴。”《蘇雪林文集》第一捲,第218頁。此言不假,《緑天》謳歌的自然,表現的婚姻生活,都充滿着“率真”與“單純”。
  蘇雪林在《緑天》的扉頁上寫道:“給建中——我們結婚的紀念”,開宗名義地嚮世人宣稱,《緑天》是寫她和張寶齡的婚姻生活的。事實上,《緑天》並非全是紀實,也有虛構的成分。《小小銀翅蝴蝶故事》是長篇寫實小說《棘心》童話版的縮寫,真實地再現了蘇雪林結婚前後的經歷和真實感悟。文中的銀翅蝴蝶、飛蛾和蜜蜂,實際上就是現實生活中蘇雪林、秦風和張寶齡的化身。文中的金蛾、虺蜴、天牛等,在現實生活中都確有其人。
  銀翅蝴蝶奉母命與蜜蜂訂婚後,秉承對愛情的堅守,委婉地拒絶了蟬、蠹魚、飛蛾等愛慕者。她的心境“未嘗不發生一種經微的,難以言說的惆悵”。她“獨自飛來飛去”的個性,她未婚夫蜜蜂性情中的“孤冷”和為人的“實用”,以及未婚夫藉“工藝還未學畢”,不能前來與她相會的絶情等等,都昭示着他們在婚前已芥蒂叢生。銀翅蝴蝶奉母命完婚後,最初兩年,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還是不錯的。“但蜜酒裏常摻有苦汁”,因彼此間性格的差異,使之家庭生活在日復一日的平常生活裏“不甚協調了”。銀翅蝴蝶天然本色,又文秀可愛,而蜜蜂雖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但“他的頭腦不免也變成了機械化”了。他的工作就是生活,他的人生“衹是工作——一刻也不停的工作”和“儲蓄”。不僅如此,蜜蜂對銀翅蝴蝶“久未生育”,反而將“津貼”拿去負擔自己的親屬(同胞姊妹黃裾蝶母子三人和亡兄的未亡人及遺孤)的生活很是不滿。“蝴蝶雖柔情萬種”,仍然感動不了蜜蜂“那顆又冷又硬的心”。因為蜜蜂是“自己有現成幸福不知享受,卻怕見別人幸福”的那種人。因此,蜜蜂的“實利主義”和蝴蝶的“綺麗的幻想”,造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蘇雪林:“精神貞操之重要,更在肉體之上”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1)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2)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3)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2)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3)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5)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6)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7)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8)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9)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0)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1)
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3)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1)二、“愛在右,同情在左”(2)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3)三、“愛了一個人,即永久不改變”(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