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第三章如何修法报化三身      Na Huaijin

  这次的课的缘起,主要是因为许多西方人迷信密宗,结果都走了岔路,包卓立为了帮助他们,提出来研究实验做功夫这个课题。那么佛法到底是什么呢?在中国文字中,佛法的代号很多,佛、如来、菩提、般若、法身等等,这些名词都代表了那个东西。用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佛就是宇宙众生一切生命的本体。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一切众生,只要觉悟了就是佛,因此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没有宗教的形式,没有形象,也不是盲目的崇拜。
  那个本体也叫如来,它没有来也没有去,它没有动也没有静。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智慧就叫般若,这个大的境界就叫涅槃。所以追求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才是佛法的真义。拿宗教哲学来讲,这就是宇宙的第一因、初因、最基本的东西,你叫它神也好,阿拉也好,总之它就是那个东西。用西方哲学的语言,这属于本体论。这是你们首先要了解的。所以真正修行就是要找这个东西。按佛学名词来讲,成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体(本体),没有形相。报身是本体的显现,有形相。报身也叫报应身,有善报、恶报、不善不恶报。成佛得法身的人,为度众生而重新来到世间或者其他众生的世界,那个叫应化身。所谓应化,就是因有所“感”而有所“应”的意思。好比说你们有问题问我,我就讲了这个课,这也是应化。化身是一个变化的作用,所以中国人讲化有千百亿化身。修行就是要找回法身成佛,那才是大成就。佛法本来是破除一切迷信,破除一切偶像崇拜,一切究竟皆空。但是到了后期,佛法受到释迦牟尼以前就存在的,多神印度文化的影响而有了很大变化。印度人崇拜很多神,有很多密法和修持方法,龙树菩萨等,把这些各种各样的修法系统化,像灌香肠一样融于佛法之中,根据这个新的教法,毗卢遮那佛代表了法身佛,是本体,一切佛,包括释迦牟尼佛,包括阿弥陀佛,乃至一切众生一切万有,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它的报身是色界天的卢舍那佛。从这里产生了后来的密宗。
  化身代表了变化,变化就是轮回,变化就是一定是无常,不是永恒。中国道家把这个宇宙万有叫作造化,也就是这个意思。比如我们人类,自卵子受精后,就根据父母的遗传基因不断生长变化,我们随时都在生长,我们随时也都在死亡。我们靠食物、水、空气、日光等生存,我们变化万物,万物也变化我们。
  中国唐朝有一位年轻的道家神仙,名叫谭峭,他写了一本书,叫《化书》,用我国当时所了解的物理原理,讲解了宇宙的造化作用。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大的化学锅炉,我们的生命不过是锅炉里的一分子,随时都在与其它分子互相变化。他说:抟空为块,见块而不见空;粉块为空,见空而不见块。把虚空捏拢来就变成块,等于说我们生命从虚空中来,但是一旦基因精虫卵子变成了人,我们见块(见人)而不见空了;不过,当我们把这块物质的东西打碎变成了虚空,我们就见空不见块了。这个宇宙一切万有都在变化之中,没有停留,没有永恒,一切无常。在变化的就是那个本体法身的功能,它是无相、无声的,看不见也摸不著。
  从现象认识本体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了解那个本体的功能呢?我们是通过本体功能变化所带来的有形有相的现象来认识本体,认识法身与化身的关系。就像我们刚才引用的谭峭的话,不管我们见的是空还是块,都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有形有相,这个现象就是报身。
  其实就是那么一个东西在三个层面上轮转。这是显教、密宗、道家的大原则,你们不要被一些宗教的外形迷惑了。就像人,变成白人的样子,看上去就是白人,变成黄皮肤,看上去就是东方人的样子,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变的,不要因为样子不同你就不认识了。
  话虽如此讲,但本体是无形无相的,无所在无所不在,你怎么能抓得住那个本体呢?你怎么去求证那个本体呢?所以释迦牟尼佛到最后传禅宗法门的时候没有讲话,只是拿著花微笑了一下就讲完了。这就是禅宗的教法,当时大家都不懂,只有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懂了,佛也知道了,这就是禅宗有名的“拈花微笑”。换句话说,我们生命的本体、清净法身本来如此,从来没有动过。
  禅宗祖师们走的路线是“直取无上菩提”。本体掌握以后,还要留个舍利子作什么呢?身体发光等等,这些也都不过是狗屁事情。轮回死亡都没有什么可怕了,死与生不过是昨天与今天,进房间与出房间一样普通,本体从来就没有动过,生命涅槃一切皆空。这是禅宗的路线。
  龙树菩萨怎么讲本体呢?他写了一部《中观论》,里面讲了有名的中观“八不”,也叫中观正见:“不生不灭”,没有生过也没有死过;“不去不来”,“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也没有两样,其实仔细讲起来不止八个啦,比如说不善与不恶,不空也不有,等等。有了这个正见,什么功夫啦、妄想啦,一概放下就是了。所以《大乘起信论》讲了两样东西:妄想与真如。没有妄想了就是那个东西,起了妄想了,本体就动了。就像水,起了波浪就不是水了,但是波浪是水做的,等波浪没有了,还是回归到水。成功了以后还会不会死呢?当然还是会死,会不会生呢?当然还是会生,不过生与死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悟道的人说:“涅槃生死等空花。”得到清净境界是唯心所造,混乱的境界及烦恼痛苦也是唯心所造,只要心放下了,就接近那个本体了。所以佛在《楞严经》中,开头就告诉阿难:“现前纵得九次第定,犹是法尘分别影事”,你即使现在得到了各种三昧,各种定境,甚至你可以放光动地,那也不过是心理思想功能的一种变态,不是真的。换句话说,假如说你修到可以在空中飞,你去美国还要不要买机票呢?恐怕还是要买,否则太累了,偶尔飞飞还可以。再比如你身体会放光,你恐怕还是需要装电灯。至于说临死时化为虹化,那种神通又有什么用?舍利子也不过是烂骨头,佛之所以留下舍利子,不过是为了向你示现一下,表示确实有这么回事,法身有这么个功能。
  凡是你修成功的东西,就一定坏得了,不修就没有了。而佛的境界是不生不灭的,不修也不坏,这到底是什么呢?你找到这个东西才是大彻大悟。
  法身本体是本来空、彻底空,空也是空。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听课,五十年以后你还在这里吗?这个房子还有吗?你说你修持好,神通高,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神通最大的目连尊者,比密勒日巴、甘波巴神通还高,那又怎么样呢?佛说:神通没有用啊!你会放光动地,但是你逃不过一个东西,那就是无常,最后一切还是会归于没有的。那些圣人,那些会飞的、放光动地的,而今何在啊?都会过去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法身本来清净,管它未来与过去!该生就生,该死就死,不生不死就不生不死,都不过是偶尔玩玩的,是水上的泡影。佛在《金刚经》上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菩萨也不过是梦幻泡影,一个大魔术师而已啊!他的魔术比我们演得好一点,是法身境界。法身可没有三摩地哦!三摩地是法身的用和相,它本身没有三摩地,一切三昧都是唯心所造。
  三身的修法
  以我们以来讲,我们的心意识是最无常的,我们的思想情绪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永远不会停留。但是我们对每一个思想情绪都有知觉,这是法身变成报身所起的作用,是唯心的。所以禅宗祖师临济大师说:“赤肉团上有一位真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没有位子的真人(人的那个根本的人);“常从汝等面门出入”,每天在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里跑进跑出,找不到自已的本来。所以云门大师也说:“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我有一个宝贝,被这个身体限制住了。柏拉图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把世界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精神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法身本体功能起作用以后,一方面产生了我们的思想意识,一方面产生了我们的四大肉体。所以法身形成了宇宙万有,包括众生生命。法身有这样的功能,可见不是空的,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再回转来改变自己的身心,这是修报身化身的原理。那么修持的方法呢?戒、定、慧。几乎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圣贤都是走的这条路。所谓戒就是从我们的心理、生理、思想与行为入手,去恶为善,达到最后无恶无善,毕竟清净的境界,接近法身。所谓定,就是把散乱无常的心宁静下来,归到清净本来的境界。戒定圆满后,你就可以自然见到万物的本体,回到本体的功能,与本体合一,慧是自然产生的。
  宇宙生命的本体是空的,但可以生万有,空与有是同一个根源,是一体的两种功能。心与物也是同一根源,物能转心,心也能转物。现代人很可怜,精神思想都受物质的影响和左右,而修行就是用本体的功能去转物。现在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化身,因为我们各人的心理思想、行为、个性以及业力不同,所以我们的化身也不同,但是我们的根根统统是一样的。修行就是要转变我们的受苦受乐,以及受不苦不乐的受报之身,最后证得法身。为了让大家对三身了解得更清楚,给大家打个比喻。清净法身就好比是不起波浪的大海水,报身就好比是大海水所起的波浪,而波浪上面的水泡和泡沫就好比是化身。我们现在就是波浪里面的水点。修行就是回到本来清净的地方。药师佛修成佛了,所以有了东方药师佛,等将来弥勒菩萨修成佛了,就会有一个弥勒佛。修成后,菩萨们还会发愿回到这个世界上来度众生。
  赵教授:我本来是海底的一颗水珠,不知道是谁把我推上来变成水花了。
  怀师:(指著一位做过船员的同学)他在海底做了很久的海精,大概是他把你推上来的(众笑)。告诉你吧,是因缘聚会,是因缘所生。
  四禅八定
  前面我们把法报化三身的修路线和原则,以及显教密宗等等,作了一个简略的归纳。要证得宇宙万有的自性,不能光在理论上转圈,要经过实际求证才可以。世界上各国宗教及圣贤,都有他们修持求证的方法。所以佛说众生烦恼八万四千,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诸佛菩萨的方便法门(修证法门)也有八万四千,各有各的三昧(三摩地)。要想求证到本体成佛的境界,必须从身心两方面著手,佛法尤其偏重于心,要使心没有烦恼妄想,达到清净,得到定境。这里的定属于功夫,每一个定境,佛学中也叫三摩地,都有它的境界和现象,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现象。佛所讲的原则是共法,是其他外道以及一切宗教共通的(共有的),不是佛法里独有的方法。佛法特有的方法叫不共法,不共法就是菩提、涅槃。修定的共法,也就是修定的那个原则叫四禅八定,加上佛法小乘大阿罗汉的灭尽定,叫九次第定,不论是对大、小乘,还是显、密教,四禅八定都非常重要,东南亚流行的南传佛教尤其推崇这个。
  关于四禅八定,我已经给大家讲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大家好象都听了,但是没有真正作研究,没有真正听懂,都漏掉了,所以你们大家修的是漏尽通,都是漏尽的菩萨。其实佛法已有几千年了,现在全世界也有很多人研究佛,都知道这个名词,但都只是跟著佛的嘴巴,拿佛的口水讲一讲而已,几乎没有人真正做到,真正成就的。初禅就是“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心专一在一点上,思想境界都专一了,变成习惯了,然后有分离解脱之感而生出喜和乐。拿出教理来讲,“喜”是心理的境界,“乐”可以说是身体的境界,但是喜与乐几乎是不可分的,生理与心理是合一的,我们这里只是勉强作一个分类。
  修行也叫“修为”,有修持有作为;也叫行持,有坚持不断的行为和动作的意思。达到初禅境界的人,已经超越了欲界,进入初级色界天人的境界了。配合这个功夫,如果同时转化和减轻了心理的结使和五见,可以进入小乘罗汉的境界了,可以说得到初果罗汉的果位了。这在佛学中叫“预流果”,预流果就是预备候补的意思。“结使”是佛学的专有名词,就是心理的贪嗔癡慢疑根本烦恼的习气(师手作结绳状)。结使的“结”就好比是我们用线结的一个结子,“使”是指有那么一个意念,指使我们的心理、个性和情绪,我们自己作不了主。这个“结”不仅仅是这一生打下来的,它多生多世都在那里,我们的理性不想这样作,但被它驱使去作,所以叫结使。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结使来的。所谓五见就是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譬如我们修行学佛,把六根放清净,闭眼或者开眼盘腿打坐,我们说:“哎呀,他入定了!”那是开玩笑的,盘腿打坐勉勉强强可以说是“习定”,练习定的境界。盘腿打坐只是练习定的一个方便,一个方法而已,其实,各种宗教的祷告也都是打坐的一种形式。佛法打坐的形式主要是七支坐法,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等以后再讨论。
  什么是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有三个层次:身(身体),口(嘴巴),意(意识思想),三者都要进入专一境界。之所以用打坐这个方式,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习惯于动,甚至坐在那里都要歪著坐,眼睛没有事地要东看西看,打坐至少是让你的生理有一个假装的静相。打坐的时候,嘴巴也休息了,不说话,意识也要专一于一个东西。有的方法要求嘴巴唸咒、唸佛号或者唸佛经,但那也是为了让你得止。这是修定的基本原则,所有的修法,不管是佛法还是外道,都要遵循这个路线。譬如说修白骨观,嘴巴不说话,身体站著、睡著、或者盘腿坐著,意识观想自己为一个白骨。这个法门也须要专心一致、心一境性哦!心专一了,不理会别的什么思想和感觉,把它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境界,这才叫白骨观,谁做到了?现譬如说呼吸法门,修安那般那,你要专一的听自己的呼吸,要把心理和风大的呼吸配合,把二者统一。心就是呼吸,呼吸就是心,其他杂念妄想丢开,把这种境界变成一个习惯,谁做到了?
  譬如念佛,你用嘴巴或者在心里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至整个心里都是这个佛号,其他杂念不起。将这种专一念佛号的境界变成一种习惯,心一境性,谁又做到了?你们修行打坐还要问一问,你今天坐了几次啊?我坐了两次啊,三次啊。我就笑你们,坐了一次,你就好象对得起祖宗十八代了,好像打坐都是为了别人。
  打坐的时候,你要静下来,思想都宁静了,心专一了,自然感觉到一个清净状态,并把这种境界变成一种习惯。所谓变成一种习惯,不是说只有打坐的时候才这样,要做到不管是走路也好,睡觉也好,做事也好,时时刻刻都在这个境界中,那才是心一境性。
  我们再看密宗,他们是身口意三方面一起来,手里叫你拿著杵啊,摇著铃啊,嘴巴里叫你唸著咒语,心里面还要观想四臂观音、曼达拉等等。我们前面研究的移喜磋嘉、密勒日巴、甘波巴等都是用这种方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首先都必须要做到专一,心一境性,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行住坐卧都在那个境界上才可以。中国禅宗标榜的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号称没有方法的方法。但到后来就慢慢演变为参话头了。所谓参话头就是提起一个怀疑的话头在心中研究。譬如说:“生从那里来?”“死了有没有?”“念佛的是谁?”“哪里来?哪里去?”等等,就叫做话头。话头也要参到心一境性,然后才能谈得上开悟不开悟,这也是初禅的第一步。
  再譬如说我们一般人学静坐,或者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的祷告,也都是要心一境性。譬如有人不用任何方法,只是闭目养神,思想来去也不管,一切清清楚楚,这个叫空心静坐。至于它的价值与好坏,它的般若智慧与功力,我们暂且不谈,这也属于一种定,也要心一境性。甚至像哲学家、科学家,他们用思想研究一个问题,会专心到忘我的地步,心中除了他们的问题外,没有任何别的杂念。道家有个词,形容得很好,叫“精思入神”,精密的思想已经到了进入神话中那个神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定了。所以管子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用很专一的思想来思维,到最后突然灵感发了,什么都知道了,这也是一种境界哦,接近初禅了!所以讲,有成就的人都有他定的修养的一面,这样给你们讲你们就可以了解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要达到心一境性这个状态,并把它变成习惯,忘记了时间和空间,永远在那个境界。但是世界上谁做到了?有些人想钱、名利、男女,到了发疯的境界,那也是专一啊,但那不是道,那是病态,他是走岔了路,我们叫他神经病。中国武侠小说有个名词,叫走火入魔,那也是专一啊。所以佛说四禅八定是共法,是佛道以及外道共同的一个法和原理,但并不是佛法。我们用现代化的逻辑的办法,把显教、密宗给你们分别讲清楚了,也告诉了你们心一境性的道理。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前面讲的那些祖师们,他们证道非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不可。你们大家也在学静坐,你们大部分不过是坐在那里闭眼休息一下,等于睡眠,不是静坐修道,大家要反省一下自己了。
  我们前面介绍的那些男女祖师们,乃至中国一般修禅的,都是真正下过功夫后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的。不经过这样的修证功夫而想要证悟成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经过这样的功夫,你一生所学都是枉然,没有用。你可能会说,有些人智慧很高,像六祖啊,中国其他的禅宗大祖师啊,包括像有些密宗的大祖师们,他们似乎没有经过这些经历就悟道了,那是因为他们多生累世所积累的戒定慧根基深厚了,在道理上一下就悟道了。注意哦!他们那个空是般若的空,不是空无边处定的那个空;他们的心一境性是大乘的心一境性,比一般的心一境性要高很多,这是我们对心一境性的研究分析。所以我经常讲,一般人都不懂,把显教、密宗跟普通的佛的教理都分开了,其实,显教就是密宗,密宗就是显教,你懂了学理就明白这一点了。
  中国有四个字“好学深思”,要深入研究。叫你证得空性,不是叫你不用大脑。修行证道如果不用头脑,会越来越笨,来生变猪,猪也变不上,都变昆虫了。这是很严重的事,不要搞错了,往畜牲道去修了。正确的修持方法再加上时间,当你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时,你的身心,包括气脉,当然要起变化。要达到那种境界,也许要几十年,也许一百年,也许三、五天,这就要看各人的根器,看你前生所种的种子了。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弟子听他说法后,当下就得阿罗汉果。唯识有两句话:“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多生多世修行的种子,生出你现在的情形,你身心的变化也许很快,也许很慢,不是呆定的。身心的变化也许伴随著痛苦,也许伴随著快乐,身体有时候痛苦,有时候是舒服,总之会有各种反复的变化。前面讲的西藏那些修行人身心变化的境界,很令人响往,但也令人望而却步,“哎呀,我怎么受得了那种苦行,我没有那么多功德啊!”
  初禅——离生喜乐
  初禅是“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心一境性我们刚讲过了,那么什么叫“离生喜乐”呢?“离”就是对人世间的厌离心,对人世间有脱离之感,这是初步。然后,慢慢气脉打开了,你可以得喜乐了。这个喜不是普能发了财,或者讨了一个好老婆,或者嫁了一个好男人那种喜,是法喜充满,无比的快乐。到了这个程度,你有分离之感,身心可以分离了。如果身体衰老了,不想留在人世间了,也可以马上走,如果再想来,找一个身体投胎就是了。佛把什么都告诉你了,可是一般研究佛学的人,甚至研究唯识学的人,只知道在嘴巴上讲讲四禅八定,而不经过各种各样的修持,所以永远不能了解佛法的深意。佛法越来越衰没了,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普通人懂了一点佛法的道理,或者有一点体会,也会很高兴快乐。但这只是一种心理上偶然的反应,也是很好的,对现有的生命也会有帮助。但要想修证做功夫,这个是不算数的。你看那些有成就的祖师们,都曾经离开尘世去专修,也许即生成就,也许两生,也许很多生,不一定的。如果走大乘的路线,修菩萨道,一方面有家庭,有事业,一方面还要修持,那需要大智慧,大功德,大气派。修菩萨道要一边入世做事情,一边随时有慈悲心,在大愿,利世利他。这个比出世专修还要难,也许成就比小乘还要快还要大。
  要达到初禅境界就要修持,或者叫行持,在大乘叫行愿。行愿所培养的功德必然会引发身心的变化。在密宗他们是用修气修脉修拙火的方法。如果自己的拙火发动不起来,也可以用修火观的方法。至于说哪种方法更适合你,没有一个呆定的说法。但有一点,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要想有成就都需要修持自身的功德,这个功德包括自己心理行为的转化。功德到了的人,不修气脉,拙火也会发动起来,四加行里面的“煖、顶、忍、世第一法”的境界,也都会来。有些人初步有一点功夫,他的傲慢心就来了,而且脾气瞋恨心就越来越大,越来越讨厌别人,看不起别人,这样就走向外道魔道了。所以说修定是共法,就是这个道理。孟子说:“人之患、好为人师”,不是说不可以为人师,传道是应该的,但是要做到不受人家恭维,不被这些事影响了自己的静修,所以这句话里戒定慧包含了。如果你有功夫以后,更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得到的一切,不过是众生本有的自性功能,因而发起更多的慈悲心、布施心,那就是佛法了。
  同样的道理,修密宗的人寻找上师,要对上师很严格的考察,如果一个人吝啬没有慈悲心,就不是一个好的上师。换句话说,上师对弟子也要作严格的考察,看这个人有没有资格作学生。四禅八定加上佛法小乘境界,以及大阿罗汉的灭尽定,都不是究竟,这不过都是法尘影事而已。
  欲界的喜与乐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真正修证做功夫的事,不是普通的学理,所以需要把显教密宗融会贯通起来研究。如果拉开来讲,这个课题涉及到人体生命科学的很多方面。但简单的归纳起来讲,“喜”是心理方面的境界和现象,“乐”是身体生理方面的反应。喜乐的境界有大有小,我们普通讲的喜乐都是欲界的事。譬如饮食,看到好的菜,心里很高兴,就是喜,吃得很舒服就是乐。但吃饱了以后又生病,不舒服。如果拿男女作比喻就更清楚了,两个人情啊爱啊抱在一起,有了性欲就性交做爱,就会高兴、有快感,喜乐都包含在里面了。男女性高潮的快感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喜乐都过去以后,两人身心都空空洞洞的,严重的甚至有虚脱的情况,因为这是普通的喜乐。一切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离苦得乐,包括修道成佛也是这个目标。譬如欲界天人也和我们一样,仍有男女饮食的欲望,他们交合还是五欲(色声香味触)之乐。但是与我们人相比,天人的修养层次高一点,他们的福报大一点,喜乐也比我们高一点强一点。欲界天分六层,人道以上的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以及再上面的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以性这个问题来讲,四大天王和三十三天的喜乐比我们高了,但是和我们人一样,还是从“笑视交抱触”中得喜乐。眼睛要看漂亮的,耳朵要听好听的,像“我爱你”啊、“达令”啊之类的,还要闻气味对不对,还要接吻呀等等,总之身心都要接触在一起。天人境界比我们高,福报比我们大,因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与我们不同,至于说有没有悟道,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在三十三天以上的欲界天,就不一定是笑视交抱触了。焰摩天的天人是“执手为乐”,手一握住就达到喜乐的最高境界了。再高一点的天人,连手、身体都不用接触了,笑一笑就达到那个最高境界了。再高一点到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眼睛一看,甚至连看都不需要看了,意识一沟通就可以了。所以说天人境界比我们高,不像我们,要身心合一才能达到很短暂的一点点喜乐。我们人类的性交需要精气神合一,比我们高一点的天人境界是精交,再高一点的是气交和神交。所以说密宗的欲乐定的修法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不是佛法中最高最了不起的,但也可以变成最高最了不起的,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智慧了。
  这是为了要让你们了解禅定之乐而对一般的喜乐作的一个补充,要详细讨论的话,涉及到生理学医学的知识,我们就省略了。
  戴教授:到达初禅境界还有身见吗?
  怀师:到初禅还是有身见。你们要注意,我们现在研究的禅定境界都在讲功夫这一块,而有否身见是思想境界的问题。譬如我们很生气,要跟人家打架,那时你可能忘了自己,暂时忘了身见。五见都属于慧的见解范围,不是功夫的境界,这个逻辑上的差别你们要搞清楚。再譬如你初步得喜乐的时候,都还在身心两个方面,偶然也可以忘记身见。如果你能通过慧的见解真正忘了身见,你的初禅的禅定就会更大一点了。
  李居士:色蕴、受蕴解脱了是不是就可以去掉身见了?
  怀师:不一定,身见的根根在心意识的第七识上面。等于说你可能没有性行为了,但那并不代表你淫根已经断了,因为你心理可能还有性欲。
  轻安的境界的喜乐
  不同天人境界的喜乐,其程度也不同。在佛学中我们只是用喜乐二字来说明那种不同的感受,其实这两个字并不能准确的表达那个境界,所以你们不要执著于这两个字。“轻安”也可以说是一种喜乐,得到轻安境界的人,已经过了拙火发动的境界,但用轻安来描述那种境界,也不是很准确。初禅的喜乐比天人喜乐还要高,其实清净的定境本身就是一种喜乐,而欲界的喜乐有点执著于其中的意思。打坐的喜乐与性交所发出的喜乐不同,打坐时,气脉打通的地方就会有喜乐的感觉。
  包卓立:轻安的境界有清凉的感觉,可是拙火发动不是暖的现象吗?
  怀师:暖是轻安的前奏,清凉也是轻安的前奏。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里说,你用功打坐时,头顶有清凉之感,这个算轻安了。不过由头顶发起的轻安有时会退掉的,如果清凉从脚底或者海底发起,一直通到上面就不会退掉了。这种都还只能算是小轻安,大轻安就不得了了,身体的气脉拙火都过了,整个身体是轻灵的。所以说轻安有大小程度的不同,真到了广大的轻安的境界是可以得神通的,身体可以飞了。一个月前,一个南普陀的和尚来看我,他在东南亚学了安那般那呼吸法门,和四禅的修行秘诀。据他老师说,身体某部位有觉受是初禅,某部位是二禅,某部位是三禅,某部位是四禅。他说这是南传佛法。
  我听了笑一笑,不好讲他对不对,其实也不能讲对不对,真修安那般那呼吸法门,开始是鼻子呼吸,慢慢功夫深了以后就不用鼻子呼吸了,变成零呼吸了,到达那个程度,你身心的感受也不同了。等呼吸到达住的时候,就更不同了,再达到歇,就又不同了。所以说不能说他不对,但如果说这里是初禅,那里是二禅,那里是三禅,那里就是四禅,那就不对了。这里为大家总结一下初禅境界。要达到初禅喜乐的境界,需要经过很多修持和苦行,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靠智慧,靠自己行为功德的修持,靠转变贪瞋癡慢疑的心理结使。借用中国古代大禅师的一句话,“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夜迷巢”,理路不通,道理不通,就会像迷巢的飞鸟一样,找不到自己的窝了。有时境界会突然出现,可是要保住那个境界却非常难。
  二禅三禅四禅
  二禅是“定生喜乐”。注意哦,虽然不谈心一境性了,实际上还是心一境性哦。心一境性的境界很多,你可以定在空无边处定,或者识无边处定等等。心一境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离生喜乐的境界,二禅当然还在心一境性的境界上,心本来就是清明的,所以进入二禅后就不提心一境性了,不过这个新的层次和境界又不同了。四禅八定的这个翻译法历代都没有动过,大家都没有异议,只有玄奘法师把“禅”翻译成“静虑”,把四禅译成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和第四静虑。不过不管是静虑也好,定也好,都是从儒家《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来的。这是学理方面,我们不再多讲。定生喜乐,注意这几个字,二禅这个“定”,有定的境界,比初禅大了,所生出来的喜乐也比初禅更进一步了。这个二禅的喜乐连佛菩萨,连那些祖师们也只能讲到这里,没有更好的形容词来解释翻译了。我们只能勉强地说,二禅的喜乐境界比初禅更清净、更伟大。有同学曾经对我说:“我得了这个境界以后,好像过几天就没有了。”我说:“其实你都在那个境界里啊!只是你自己不了解而已。”这好像一个穷人忽然挖到宝,高兴得三天三夜都睡不著觉。慢慢钱越来越多了,他就不会睡不著觉了,这时的烦恼是怕钱少了才睡不著觉。
  喜乐、轻安境界得到了,大家自己不知道。所以我经常用古人的一个比喻,一个人挖井,第一天、第二天……第一个礼拜,嚇,成绩好得很,挖出好多泥巴。等你挖出一丈、两丈深的时候,你就惨了,挖了好几天才一筐泥,其实这个成绩同你刚开始是一样的,而且更深、更细、更难,只是你自己没有感觉而已。喜乐的境界跟这个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二禅定生喜乐比初禅更定,喜乐的境界更扩大、更严重了。二禅已是色界天天人的境界,包括三个层次: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都在光中。讲到这里,要提醒大家研究三界天人表。
  前面讨论的修行人做功夫的报告,尤其是修密宗的人的报告,都是与离生喜乐和定生喜乐的境界有关,禅定的喜乐境界和禅定本身的境界,包括四禅八定以及第九次第定,都是意识状态所造成的。意识与五蕴配合,或者说与色阴、受阴、行阴配合,就会发生这种境相,这个原则首先要把握住。二禅的境界是天人境界,是意识状态和受阴配合所产生的。三禅是离喜妙乐,包括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的境界。到三禅,已经超过了喜的境界,只有乐的境界。这种乐与欲界天的饮食男女之乐不同。四禅是“舍念清净”,舍掉了烦恼、假想、妄念,这个已经超过了那些喜乐的境界。换句话说,有喜有乐还是受阴的感受,还是念的作用。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如果拿佛学唯心的道理来看,色受想行识都是一念,到了四禅“舍念清净”的境界,这些喜乐感受的念都没有了,完全是清净的境界。注意,清净并不是空哦!这种清净境界已到了色界天的最高层。配合天人境界共有九层,分别是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称有顶天),不同天的三摩地境界也不同,但都属于舍念清净。普通人以为心境清净了,就是四禅的舍念清净境界,这是完全错误的。须要说明的一点,舍念清净不是空定,不是小乘的空定,更不是般若空的境界。另外,舍念清净还是意识的境界,还没有离开意识的作用。所以说三界都没有跳出意识的范围,你看,意识有这么大。如果意识修持到能舍一切杂念妄想而得清净,那也是很大的功德哦,但还不是佛法。所以说四禅八定是共法,是佛法与一切外道等的共法,道理也就在这里。其实,做到舍念清净已经很难了,一切神能、一切生命的特异功能,都还是从这些禅定出来的。普通人,乃至学佛的人,有几个真修到了这个境界呢?四禅都离不开意识状态,这一点要首先认识。这是四禅,下面我们讨论四定。
  空无边处定
  佛学的很多境界都有很微细的差别,比方佛学讲到,唯识的无心位(这里的心是指意识心)分五种:睡眠、闷绝、无想定、无想天、和灭尽定。无想定是三摩地的境界,无想天是无想定所得的天人果位。再比方密宗红教讲的“大幻化纲境界”,里面提到五、六种中阴境界。人死后到投胎之前的这个阶段是一个中阴,是生死的中阴;从醒到睡眠是另一个中阴;呼吸的出入气之间是一个中阴等等。所以中阴境界也有很多微细的差别。我们研究打坐、学佛、做功夫,就要学习认识自己定的境界。四禅八定里的四定,就是四种三摩地的境界,属于三界天里的无色界,已经超越了色界。无色界,顾名思义,已经超越了物理(色界)、物质(欲界)世界,完全是精神世界的现象。四禅八定里面的四定,就是空无边处定(也叫色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需要了解的一点是,从四禅到四种定,不一定是像楼梯一样,非要一层一层上不可。你可以修空无边处定进入初禅,再由初禅到四禅,或由初禅到三禅、到二禅或任何一个境界,都没有一定的。不过,四种禅定的境界,在功夫修行的层次上不同,有非常微细的差别。那么,空无边处定的“空”是什么呢?给大家作个比方,一个人学佛、打坐用功,有时候会说:“哎呀,我今天念经念咒,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了,好像进入了空的境界。”这只是偶然之间忘了色阴和受阴而已,还不是这里讲的空的境界。再比如,有人研究念头之间显现的那个阶段,会说:“刚才好像没有我了”,实际上,一瞬间那个没有我的境界也是受阴,仍然是意识范围之内。所谓空无边处定,确是一种空,硬是做到有个空的境界,当然离不开意识的指导。比方我们坐飞机,当飞到三万公尺以上时,看到天空的那个感受。假想没有坐飞机,而是你就在那个高空,这个空的境界,比较我们坐在这个房间里空的境界,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个物理的空的境界。空的力量很大,这个原理用于武器研究,就能造出毀灭性很大的原子弹。但是空也有生长万物的功能,正如佛早就说过的,“空”包含了地水火风空觉识等七种东西。过去佛学讲到这里,大家都不从物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只是一带而过了。
  如果你真想修这个空无边处定,打坐时,两腿一盘,什么都不管,将自己身体丢掉,进入地球外面太空的那个空的境界就可以了。这时你的意识当然还是清楚的。所以佛经翻译时,也会把空无边处定译成色无边处定。这个境界里有光明,可是灰濛濛的,也可以有各种顔色,不一定是亮光,但有个光明的境界。等于我们在高空中看到的那个虚空,虚空也是个东西,但不能叫它物理的或物质的。这就是空无边处定的道理。
  识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这个名词在佛经上只是提了一下,不管是显教还是密宗,均没有作详细的解释,好像忽略了,但是它很重要。识无边处定是意识境界,连带包括第七识及阿赖耶识的作用。这个识不是我们平常所指的:思想能感觉,耳朵能听,嘴巴能说,眼睛能看等等意识相互配合的作用。识无边处定的这个“识”,是精神境界的范围,不是“空”的了。换句话说,空无边处定是个“空”的境界,有个空,是虚空的境界;而识无边处定是个“有”的境界。我们不用去观,不用去观想一个什么佛像、空之类,而只是把我们的精神意识合于物质的作用,把它放到无量无边的伟大境界里头,这个就是识无边处定。换句话说,我们的身心都没起作用,可是有个知性,知道一切,在虚空中有个虚空的知觉,都知道。这个是识无边处定。宋朝理学家程明道(颢)有两句诗讲:“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位理学家也是讲究静坐的,也有其伟大的境界。这个境界接近识无边处定,也可以说就是识无边处定的境界,有思,但不是不是想。这是“有”的这一面,不落在空无边处定的“空”的那一面。这个境界没有喜乐,什么气脉也都不在话下了。
  无所有处定
  无所有处定,中国古代的大善知识们,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这个翻译。从表面意思来看,“无所有”不就是空吗?不是已经有一个空无边处定了吗?无所有,什么都没有了,对不对?这个无所有同“无想定”又有什么差别呢?无所有不是什么思想都没有吗?由此我们想起明末清初的大哲学家顾亭林的一个比喻。顾亭林也曾研究过佛学,他的理解是佛学没什么好研究的,它就是两个桶,一个桶空的,一个桶有水,佛学就是把那桶水倒过来倒过去,倒来倒去还是那么一桶水。乍一听好像满有道理,智慧高的人听完只是一笑,你说倒来倒去还是一桶水,但到底还是两个桶啊,一个是空一个是有,可见你不懂,还是个笨桶。
  要修无想定,硬是需要用意识修练,把它变成无想、没有思想,等于是把思想包住了、压住了。修到无想还是外道,不过修到无想也不容易,无想定是色界天高层的天人境界呢。无所有处定比无想定还要高一点,是无色界的境界。无所有处定等于《庄子》第一篇<逍遥遊>里描写的一个境界,其中讲到,北冥有条鱼化为鸟,从北极飞到南极。《庄子》这里是比喻气脉,讲的是物理的变化,大家以为他只是比喻而已,其实,他是比喻又不是比喻。<逍遥遊>的最后两句是:“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什么都没有了。用佛法的四禅八定来讲,这个讲法就是无想的,无所有处定了。《庄子》这句话很妙,很有学问。“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无边的虚空,无边际的空,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初看起来和空无边处定差不多,其实很不同。无所有处定是意识自然达到的境界。用言语只能表达到这里了,需要大智慧才能了解。无想定是把思想排斥掉而达到无想,人的身心如木石,但有知性,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是无想。在这个无想定的境界,这个知也是无想。得到无所有处定的境界也是很伟大、很了不起的。这都是三界天人的境界,当然已经超过物理现象的色界了。
  这里我们顺便补充一个文学典故。一个人修到“无何有之乡”的境界,连大沙漠都没有了,当然还有自己,那个情景一定如唐朝大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所写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中文字没有那么多的词汇,所以只能用无想定、无所有处定等等,来描述这些不同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第一个学的就是无想定,以他的聪明和能力,修了三年才修到。然后他说这个不是道,就抛弃了。你说你不学这个,你学得到吗?要达到这个境界不容易啊,这个境界的果报是无想天,那是无色界的高层呢!
  非想非非想处定
  再来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定”。非想,不是一般的思想,没有了思想,不知道了。非非想,并不是不知道。
  这个定境是什么?与识无边处定有什么差别呢?非想就是说不用很强烈的分别意识思想,但是它有知,有知性、知觉。非非想,这个没有空,也不谈有,是这么一个境界。严格讲,这个同独影境差不多。比如当我们睡下,将睡非睡的时候,或者走路时,一件事情忘记了,脑子里忽然显现出另外一个思想,不是用心来的,这个就是独影显现出来的意识境界,跟非想非非想有类同之处。再好比说,你很疲劳了,回家就靠在沙发上,说你没有睡,其实你睡著了;说你睡著了,你又知道,叫你时你还会回答:“我没有睡呀!”这也类似非想非非想这个境界。再举例说,假设你观想一个菩萨或一个佛,修到身心皆忘,但又不是很清明的时候,没有用心,又好像知道这么一个境界。所以观想时也会产生非想非非想的境界。我们有时候修行作观想,作曼陀罗,认为到达了观想成就,其实是落入这个境界里,自己还搞不清楚。实际上观想与识无边处定是相通的。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先修了三年的无想定,修成后,讲了四个字:“知非即舍”,知道这个不是道,只是一种功夫,用心理作成的功夫,它修得成就坏得了。因此他走了,找到更高明的老师,修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定,又花了三年。修成后又是四个字:“知非即舍”,这个也不是道,还是心理造成的一种状况,没有离开意识思想。因此他又离开,去修其它的外道。接著他修了六年苦行,二、三十岁的人饿得像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但苦行仍不是道。直到最后,抛掉所有这一切,证得菩提,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这里暂时不讲了。
  现在我们研究这个四禅八定的境界,初禅、二禅、甚至三禅,都还未离开生理的色阴和受范围,离不开气脉的感觉状态。到了四禅定的境界,已经不谈气脉了,气脉已经通了。但是,达到这个境界是否就是成佛得道了?还不是。所以佛在《楞严经》上告诉阿难:“现前纵得九次第定,犹是法尘分别影事。”意思是说,现在,你就是修到九次第定,也还不过是意识的境界。“法尘”,与第六意识相对的叫法,包括一切思维、知觉、和感觉;尘,外面的灰尘,还不是本身。“分别影事”,心意识的分别所产生的,由思想功能变化而来的,还只是道的影子,不是道的体。释迦牟尼佛当时对阿难讲:你不追寻生命功能的本体,只在这些功夫境界上转,距离道还呢!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一切贤圣、阿罗汉,一切菩萨,他们的功夫都到达一定的境界了。当然有些禅宗祖师们,不走功夫的路线,直取无上菩提也是有的,这里不谈这个路线。但到底他们只是了解了最好的,最清净、美丽的,真善美的一面。相反的,不是真善美的那一面你还没有去见,没有走完全程。要走过全程,必须要渐修四禅八定,任何一程都要走到,直到菩提,这才是了不起的事。
  阿罗汉的灭尽定
  我们把四禅八定给大家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小乘阿罗汉境界的灭尽定。
  罗汉进入涅槃时,会跳到虚空现十八变给你看,完了以后,自己用三昧真火,在空中引起定中的火大,把自己化掉,不用汽油或瓦斯。罗汉成就最后走的时候有四句话: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所有的生命,到这一生已达到尽头,该做的事已经做了,人世间欠的帐该还的已经还了,不再回来了,证得灭尽定,一切智慧都不用了。灭尽定是证得涅槃境界的一种现象,而涅槃是道体。以大乘菩萨、佛的境界来讲,罗汉境界是“有余涅槃”,并非佛菩萨境界的无余涅槃。所以,罗汉进入灭尽定涅槃境界,八万四千劫后非出定不可,出来以后重新修行,回心向大,走大乘路线,最后成佛,得无余涅槃。得了灭尽定还没有跳出三界外,以禅宗来讲,得了灭尽定是“担板汉”,走到了“空”的一边,还不能起妙有。换句话说,这个境界只能让你避开八万四千劫,最后出定,重新走大乘路线才究竟。得到灭尽定的人,气脉当然已经通了,所以他可以调兵遣将一样,随意调动自己的四大,要想调动火大当然可以做到。罗汉分两种,一种兼修神通,一种不兼修神通,所以罗汉不一定有神通。由此再回转来看那些密宗祖师们,大部分都是走四禅八定小乘的路线,最后,充其量不住灭尽定的涅槃,往生他方佛菩萨的国度去了。对于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都有点逃避的味道,因此都被禅宗祖师们列入半吊子的范围里了。
  四禅八定与四加行
  四禅八定是共法,既然是共法,你要学佛求证形而上道这个本体,自然也离不开这个共法,你不要认为是共法就看不起。不管是显教还是密宗,都是从我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那儿来的。释迦牟尼佛本身的修证,就是从共法开始的,这是第一点要了解的。释迦牟尼佛以后的那些密宗大祖师们,不管是红教、白教、黄教、还是花教,都曾经过严格的禅定修持。他们记录下来的那些境界,都属于禅定的范围,都离不开气脉的变化。修气脉修拙火充其量都是在初禅、二禅,最高不过三禅的境界,但这样说并不代表做到这点很容易。这是第二点总结。前面讲到很多人的入定经验,像有名的憨山大师山上入家和在弟子家入定,慧持法师入定好几百年,以及现代的广钦老和尚入定的经验。他们入定后身心皆忘,甚至不知道入定有多少天,都是靠引磬才出定的。什么都不知道的定境也有很多差别,一种是无想定,一种是无所有处定,一种是昏沉,不包括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还有空的境界。其实昏沉不是定,把它算作定境的一种是我讲话的方便。那么这些案例都是什么定呢?是无想定还是无所有处定?还是昏沉定?现在一般人学佛打坐第一个困扰是思想停不了,好像每个人都想入定,其实你问他入定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清楚。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叫作定呢?难道佛法的目标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吗?如果这就是佛法,那我还何必学呢?吃安眠药就可以了,再不然学成木头石头一样,那不是比我们讲的那些定的境界还厉害吗?山门外的那对狮子在那里一千多年了,那是成佛得道了吗?所以“定”是一个大问题。
  我提出这些问题是叫你们参究,要大家懂得教理。光知道呆板的打坐而不通教理,就是外道,就是魔道。所谓外道就是“心外求法”,到本心以外去找佛法。所谓魔道就是被迷糊住了,被魔闷住了,自己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再其次,像憨山大师、广钦和尚那样证到什么都不知道,一入定就是好多天也很难啊!他们的气脉总应该有点通了,否则,一个身体有障碍不舒服的人,别说入定好几天,就是让他连睡三、四十个种头他也做不到。打坐不一定是“定”,打坐是练习进入一种定的姿势。“定”的境界在佛法中也叫三摩地,旧译中简称三昧。三摩地有很多种,所以佛讲有“百千三昧”。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可以进入对应某一种烦恼的三摩地。因为烦恼不是有意修持来的,所以烦恼不叫三摩地,只有修持的成果才叫三摩地。比如作水观的人,把身心都融化为水的现象现前,那是水观的三摩地;作火观的人整个身心进入很深的定境,别人只能看见一团火光,火光里面还有身体的形象,这是火观的三摩地。
  佛法真正的修定修止观之路,与四禅八定有什么关系呢?每一个禅定过程都有四加行的暖顶忍世第一法,因此弥勒菩萨特别讲了一部《现观庄严论》,讲解四加行的重要。四禅八定里面的四个定境,用现代的话来说,属于精神状态,跟生理有关联但又不同。实际上四禅八定都没有离开第六意识的范围。笼统来讲,可以说修气脉、得初禅、二禅、三禅比较偏重于生理的色阴、受阴区域。四定修好了,你的气脉一定也有一点通了,否则你无法得定。四加行是这些定的前奏,没有四加行的基础你无法得定。其实,暖顶忍世第一法,也在那个定境里面,就好像我们今天晚上喝的汤里面放了酱油、盐、白糖、辣椒,你觉得很好喝,你也不会去管里面是酱油还是盐,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其实那个汤包括了所有这些成分。
  四禅与四定没有什么固定的搭配,四定其实也是一个方法,可用在四禅的任何一禅里面。
  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入定,出定后好像忘记了一切,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入定几十天,也有类似的情况。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时候出定后连人都不认识了,你们没有真实修持经验,不懂。但是严格来讲,这种定不是正定,属于唯识讲的昏沉的无心,等于一种睡眠和闷绝。憨山大师是明朝的大师,我不好公开讲,你们文字上最好不要记载,记载了很多人要骂我的。我倒不怕骂,祖师自己也知道那不是清明的定境界。所以,你们不管是学密也好,学显教也好,都要把般若中观唯识三样搞清楚。但是很可惜,一般人都把唯识当成哲学研究了,其实唯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讲修证用的书。红教六种中有,,我们有的同学修过红教,红教里面讲六种“中有”(生死中有、梦境中有、妊娠中有、禅定中有、法性究竟期、转生中有)。比如说,我们人从死后到重新投胎是一段中有,这段的中有身也叫中阴身,死后灵魂重新投胎,变成胎儿出来。我们活著的这一段也是中有,从白天醒著到夜里睡著了,这个中间又是一个中有。所以我常常问一般参禅用功的人,你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著的吗?注意啊,当你靠有枕头上要睡著的那一刹那是什么样,你知道吗?一般人听了我的话就去注意了,结果又睡不著了。不注意呢,就又昏沉了,一般人就是这样。
  我们的念头在梦与醒之间也是一段中有。一个念头过去了,后一个念头还没有生起,有时候好像楞住一样,这一段也是中有。我们呼吸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中有,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告诉我们,有个“中间息”,指的就是这个。修安那般那修止息,我所以常常骂你们修数息观都在乱修,不是叫你光数呼吸啊!又不是学会计!中有认识清楚之后,你就可以把握昏沉与散乱中间是什么了。如果拿本体来讲,散乱不是定,昏沉也不是定,散乱与昏沉都是本体来的,就好像黑暗与光明都是一个东西所变的。不过我们现在是讲功夫,不管你本体不本体,黑暗就是黑暗,光明就是光明。那么在黑暗与光明中间是不是也有一段中有呢?那个好像亮又好像不亮的东西是什么?认识清楚这个,你就懂得用功了,上起路来就快了。
  铁牛定禅师公案
  现在我用禅宗的方法,叫你们参一个公案,注意,不是参话头。我特别把《大事因缘》这本书印了,希望你们大家注意。书中有这么一个公案,有一位叫铁牛持定的禅师,很用功,已经参禅很久了。有一天,大家在禅堂打坐,都很严肃,他老兄却躺下来睡觉了。这可不得了,按禅堂的规矩,这样做是犯规矩的,要打棒子,不是打屁股,是打背。严重的时候,一个香板打下来膀子就脱掉了。不过师父都有本事,马上就可以给你重新把膀子接起来。如果没有这个本事的话,千万不要随便拿香板打人啊!他师父晓得他已经领悟了,把他叫起来问他:“怎么可以犯规矩呢?你说,你的心在那里?”铁牛持定就作了一个偈子:
  铁牛无力懒耕田,带索荷犁和雪眠,大地白银都盖覆,德山无处下金鞭。
  他说,我好像一条牛在耕地那么辛苦,带著身上的绳索和犁地的铁犁,倒在雪地里就睡了,整个世间都被一片白色覆盖,德山师父向那里打我呢?嘿!大悟了,不处罚了,你们参参这个公案。
  凡夫定与顽空定
  刚才有同学问到,如果有人入定十几天,醒来以后所有的事都记得,这算不算一种定?答案是,不一定。不过要了解这一点,需要看五蕴解脱的道理,这个我们马上就要讲到,现在只作一个初步的说明。佛在显教的经典里讲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制心一处就是一种定的初步,凡夫也可以做得到。佛有一次作过一个试验,叫国王找一位被判死刑的犯人来,令犯人头上摆一盆洗脸水,手里拿两盏灯,如果犯人能三天三夜不动,油灯不熄,就恕犯人无罪。如果犯人头动了,洗脸盆倒下来,油灯就会熄,犯人就失去了这次免罪的机会,就要被处死。这个犯人很感谢,结果三天三夜没有动。所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是一种定境,是凡夫的定境,也是一种功夫,不过不是般若,不是修道的禅定。所以,我常常说,任何功夫,不管是练武功也好、气功也好,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假以时日,自会成功。
  现在给你们讲一个我个人的经验。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个阶段,自己试验顽空定的境界,这个境界不是无想定,不是空无边处定,就是拿一个空的观念,把其他都丢掉。结果,三个月以后,拿起笔来一个字也不会写,所有写过的书,看过的东西,也都忘记了。嘿!这个境界太可怕了。慢慢的,通过思想回忆,五天以后都恢复了。这个也说明记忆这个东西是非断非常,你若想把它断了,则什么都没有了,你要把它提起来,则什么都有了。这些都是实际求证的经验。总而言之,不要以为进入定境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常入这种定,死后来生的果报是畜牲道,变猪,这点要特别搞清楚。换句话说,你为什么智商主低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与脑有关,左脑的某一部分,如果长期不用,会达到白癡的境界,活著是白癡,死后变畜牲,这样的修行不如不修。
  另外,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里也再三提到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但是你们不要听了就不敢打坐,不敢入顽空定了。哎呀,我拜托你,你能入顽空定我还向你顶礼呢,你们是连顽空也顽空不了啊,尤其像那些脑筋时时刻刻活动的人,能做一天白癡也不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出版说明第一章拙火经验分析第二章移喜磋嘉与莲花生大士
第三章密勒日巴与甘波巴的修行第四章死亡禅病修持第五章唯识法相--密宗的基本理论
附录第一章大乘广五蕴论第二章密宗有关的修行
第三章如何修法报化三身第四章五蕴解脱修证次第附录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