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岩鬆看日本   》 第10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2)      白岩鬆 Bai Yansong

  目黑區立東山小學副校長久保榮開始通過擴音器嚮全校發佈地震警報:全體師生註意了!剛剛接到地震警報,我們所在的城市有地震的情況出現,請大傢馬上做好避難準備!做好應對準備!
  聽到地震警報後,二年級四班的老師馬上下達躲避的口令,學生迅速鑽到桌子下面。一年級四班的教室裏,代課男老師馬上停止上課,並且指揮學生們迅速的鑽到課桌下面,等待老師的下一步指令。我們發現,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在聽到地震警報後,都用最快的速度避難,而從聽到地震警報到實施躲避,都是在一分鐘內完成的。與此同時,防災演習總指揮--久保榮副校長又下達了因為地震已經引起火災的警報,教室裏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馬上嚮操場的空曠地帶集合。我們看到,學生們開始排着隊往操場集合,這些孩子頭上還戴着一個帽罩,主要是用來防煙火。很快,所有的學生都整齊的聚集在了操場中央,校長櫻橋賢次先生總結了這次防災演習的情況。就這樣,一場毫無準備的防災演習在短短5分鐘裏就完成了全過程。在這次防災演習過程中,讓我們驚訝的不僅僅是全校1000多名師生在5分鐘內就全部集合完畢的速度和效率,還有他們在整個過程中始終如一的安靜、沉着、以及良好的秩序。我在現場采訪了幾位小學生。當地震發生之後,你應該做什麽?目黑區立東山小學生甲:"首先我要保護自己的腦袋,然後註意周圍有沒有火,如果有火,先要熄滅。"學生乙:"我覺得如果發生火災的話,通常都是吸進去煙纔昏倒的,所以不要站着。而是要爬着出去。"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災難,會不會害怕?學生丙:"因為我們平時經常做這樣的訓練,所以發生情況時我衹要按照平時訓練的要求來做就可以了,所以我不怕。"
  當地震、火災等災難發生的時候,目黑區立東山小學還是政府指定、提供給周邊居民的第一避難所。這個寫着防災資材倉庫的鐵皮房子,就是災難發生時給人們提供避難物資的專用倉庫。東京目黑區區政府防災科科長崛井和孝說:目黑區總體上現在需要5萬人避難的物資,全區一共有40個避難所,所以說每一個地方大約是1250人的份量。
  真是沒想到,這個外表並不起眼的小房子裏竟然儲藏着災難來臨時刻能夠給予人們生存保障的物資。崛井和孝科長介紹說,倉庫裏儲存的食品保質期是5年,一般到第四年的時候就會更換,而更換下來的食品又會在進行各種防災演習時讓人們吃掉,所以不會造成浪費.另外,倉庫裏還備有照明取暖設備和發電機等電力設備,還有可以組裝的便攜式厠所。這樣看起來,避難物資已經足夠豐富了,然而又該如何保障這些物資在災害發生後的最短時間內就能投入使用呢?崛井和孝說:"在目黑區,這些人員都是區政府指定的工作人員。即使住的離這個區域比較遠,最晚也要在一個小時之內到達。發生災難的時候,這些工作人員馬上就可以到學校來,馬上就可以進行組裝,所以用的時間會很短。"
  像這樣的災難體驗館,據說在日本各地很多,幾乎每個城鎮、每個區都有,學校的學生每年都來這一類的體驗館接受一次親身的體驗。由此,自然會聯想到日本作為一個多地震國傢,這個民族的防災意識有多麽強烈。這種從小培養出來的防災意識,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確實非常奏效。幾年前在哈爾濱一傢名叫白天鵝的餐廳發生火災,當時有一半的日本旅客在裏面就餐。突發火災,日本人全部逃生,三十多位國人遇難。同樣的災難,不同的反應,這的確反映出了兩國國民的差異,反映了日常的防災意識和訓練的不同。
  此外,日本有3000多個市、區、町、村,他們的自主防災組織率大約為60%,多數家庭加入其中。日本最重要的防災組織是"消防團",各地都有類似"民兵聯防"組織的消防體係和財政撥款,消防團的成員都是由精幹的青壯年出任。他們經常訓練,形成了地區防災和互助的骨幹力量。在日本,大街小巷都不難找到用來防災避難的場所。許多居民社區,還會經常發佈各區政府指導居民進行日常防災訓練與防災活動的通知和安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華藝出版社
第1節:東京:日本初印象第2節:靖國神社:極端的日本二戰史觀(1)
第3節:靖國神社:極端的日本二戰史觀(2)第4節:和平博物館:一種理性的聲音
第5節: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1)第6節: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2)
第7節:日本媒體怎樣看中國第8節:衝突與希望
第9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1)第10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2)
第11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3)第12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1)
第13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2)第14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3)
第15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1)第16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2)
第17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3)第18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4)
第19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5)第20節:道頓堀:走進天下廚房
第21節:村上竜:我衹為少數人寫作第22節:慄原小捲:與表演藝術的一世姻緣(1)
第23節:慄原小捲:與表演藝術的一世姻緣(2)第24節:感受動漫神話(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