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类 》 花滿朝聖路 》
第10節:讓生命奴役死亡
華姿 Hua Zi
事實上,衹要你還活着,你就不知道死是什麽。衹要你還能呼吸,還能走路,還能打開大門到屋子外面去曬太陽、看風景,你就不可能知道死是什麽。
奧修說,死亡唯有在一個所愛的人死的時候才能碰到。如果沒有深愛,你不可能真正經驗到死。
在日本,天皇問一個叫愚堂的禪師:"人死時嚮什麽處去?"
愚堂答道:"不知。"
"為何不知?"天皇又問。
"因為我還沒有死。"愚堂說。
一個人在死到臨頭時,為什麽還不想死?為什麽?因為他不知道死是什麽。
關於死,莊子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麗姬嫁給晉獻公的時候,傷心得把衣服都哭濕了。但等到了晉國的王宮,睡在柔軟的床上,吃着四海的美味,纔知道自己出嫁時哭泣有多愚蠢。死亡也是這樣,人人都怕死,但誰知道死了後會不會後悔為什麽要生?
讓生命奴役死亡
有一會兒,我站在他的床前看着他,他也看着我。這時,我發現,他的眼睛完全是一個嬰兒的眼睛,無知、無助,單純、恐懼。一個非常自我心高的人在死亡臨近時會變成一個嬰兒,這是我在任何書上都沒有讀到過的。
我知道他不想死。他一直都在堅持,即使死已經到了門前。他一直就是一個執著於生的人。死亡已經來臨,但是他沒有準備好。恐懼、留戀,都是由執著而産生的。
也許打敗死亡的惟一辦法,就是平靜地迎迓他。讓生命去奴役死亡,而不是讓死亡來奴役生命。
在他死的前一天中午,他開始發作--渾身抽搐。我們站在他的床邊,手足無措。既不能使他的痛苦停止,也不能為他分擔。這時候,即使我們的手中捏着一個億的美金,那也是無濟於事的。
情急之中,我想到了海口的陳路得牧師。她是一個受到過上帝祝福的人,她是一個心中有愛的人,任何時候任何人的求助,她都不會拒絶。衹要你敲門,那門就會為你打開。我知道她不可能使那種抽搐停止,但是我相信她能夠把一種寧靜送到一個垂死者的心中。
像我爸爸這個年紀的人,生命中最成熟的階段是在毛澤東時代度過的,毫無疑問,那個時代的氣息會籠罩他整整一生。雖然他衹是一個農民,但他一直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神論者,一個唯物者。
因此,在我靠近他,把陳牧師的話說給他聽時,我看見他堅定地搖了搖頭。抽搐還沒過去,他正在痛苦,但他居然還想到要搖頭。死亡已經臨到,我知道他在害怕。但這害怕仍然不能使他改變。
我軟弱地退到一旁去。
如果真的有一個神存在呢?真的有一個天堂和地獄存在呢?他的接受就意味着他已得救。而這個接受,不需要他付出任何的代價,他衹要點頭就行了。但他不肯。他衹是搖頭。他就是這麽一個人。他認定了的事,他就一定會堅持,堅持一生一世,沒有誰能夠改變。
那是一個唾手可得的好處--信,就可得拯救,不信,就將落入地獄。我在許多書裏讀到,為數不少的人,有些甚至是非常優秀的人、傑出的人,就是在死亡迫近時放棄一生的信念而接受神的。但他根本不在乎這個好處,他衹是這個世上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人呵。而且我知道,在當今這個世上,有多少教徒皈依上帝,與其說他們是出於一種堅定的信念、信仰或愛,還不如說他們是為了上帝的承諾--那份來自彼岸世界的報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塵囂中的微笑 | 第2節:棉花開了一朵 | 第3節:土地提供的快樂 | 第4節:晚風永遠在吹 | 第5節:陽光的香味 | 第6節:大自然的祝賀 | 第7節:理想的別墅 | 第8節:把死亡變成一個慶典 | 第9節:死不是湮滅 | 第10節:讓生命奴役死亡 | 第11節:死亡是一個頂點 | 第12節:消失前已變成另一個人 | 第13節:我堅信他還在那裏 | 第14節:入土為安 | 第15節:生命是一本無限的書 | 第16節:白色獨木舟 | 第17節:鼕天濤響裏的月光之旅 | 第18節:眺望東湖 | 第19節:大地之外的風景 | 第20節:緑色到了夏天就成熟 | 第21節:不可逃避的嚴峻 | 第22節:更深的沉落 | 第23節:郊外的夜晚 | 第24節:天堂在哪裏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