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类 失落的約櫃 The Lost Ark of the Covenant   》 第10節:宮殿,地下墓室和方尖碑(2)      葛瑞姆·漢卡剋 Graham Hancock

   考古學家當時挖掘出土的東西,以及我們現在花時間探索的東西,其實曾是一座精工建造的宏偉大廈,有砌得很好的圍墻、深深的基座和一個令人吃驚的排水係統。
  我們看見了一片完好無損的石板地面,澤列列甫說它當初是一間放置寶座的屋子。我們還看見了幾個天井,不止一個上部出口的地方都有這樣的天井。這裏還有幾個十分考究的私人洗浴區,以及一間保存完好的廚房,其中有兩個磚石砌的爐竈。
  路的另一側,正對着這座宮殿的空地上,我們又看見了幾塊經過粗鑿的石板,其中一些矗立着,高約15英尺,另一些則倒在地上摔碎了。大多數石板上都沒有裝飾,衹有那塊最大的石板上刻着四條水平方框,每個方框上部都有一排浮雕圓環,好像是搭在一座木石建築上的過梁。
  澤列列甫告訴我們,當地人認為,這座初步鑿成的方尖碑是示巴女王墓的標志。不過,人們還沒有對它地下進行過挖掘,那片空地現在完全由當地農民耕作,為阿剋蘇姆駐軍提供口糧。就在我們說話的時候,恰好有兩個農民的孩子趕着牛,朝我們這邊走過來,牛還拉着一架木犁。他們根本不在乎四周土地的歷史價值,也不在乎我們的出現,開始在這塊地上播種。
  我們拍了照片、做了記錄以後,便驅車返回了阿剋蘇姆內城,然後又嚮東北方向另一片宮殿建築群開去。這座宮殿建在一個小山的山頂上,從那裏可以俯瞰整個地區。這座建築設計成正方形,邊長大約200英尺。宮墻早就坍塌了,但可以表明當初四角上曾各有一個塔樓,這大概就是被6世紀的那位僧侶考斯馬斯描述為“裝飾着四衹黃銅獨角獸”的尖塔。
  在這座城堡底下,澤列列甫帶着我們走下很陡的石階,來到幾個地下走廊和廳室裏。它們的頂部和墻上都有巨大的花崗石塊,全部精確地接成一體,其間沒有任何泥灰。
  澤列列甫說,根據當地的傳說,這個涼爽幽暗的地下室曾經是卡列布皇帝(公元514年一542年)和他的兒子加布萊一馬斯卡爾使用過的寶庫。我們藉助手電筒的光,看見裏面有幾個空石箱,它們被認為曾裝過大量的金銀珠寶。一些地下室還沒有被挖掘,從那裏伸嚮小山的方向,被那些厚厚的花崗岩石墻擋住了。
  我們離開這座山頂城堡,準備沿着一條碎石路回阿剋蘇姆城中心去。在小山腳下,我們停下來為左邊一個深深的露天大水地拍照。它是在小山下的紅色花崗岩上鑿出來的,帶有粗鑿的梯道。它被叫做“麥?沙姆”,顯得非常古老——澤列列甫說它當初是示巴女王的浴池,從而印證了我們的這個印象:“至少我們的人這麽認為。從基督教時代初期開始,它就一直被用來進行慶祝生顯節的洗禮儀式,我們把這個儀式叫做‘提姆卡特’。當然,農民們每天也到這裏打水。”
  似乎是要證實他最後那句話,他指着一群婦女,她們正頭頂着葫蘆,小心翼翼地走下這些被時光磨硬的石階。
  到此刻為止,我們誰都沒有註意到已經過了很長的時間,而現在已經將近傍晚了。澤列列甫催我們快一點,並提醒我們,按照原先日程,我們次日就要坐第一班飛機回阿斯馬拉,因為還有更多的地方要參觀。
  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很近,就是所謂“石碑苑”。它其實是阿剋蘇姆考古考察的興趣焦點。我們在這裏考察和拍攝了許多令人驚異的巨型方尖碑,都是用堅固的花崗岩石板做成的。其中最宏偉的一座已經倒塌斷裂了,據說在一千多年前就倒了。不過,在它的全盛時期,它高聳到110英尺,想必是整個地區最高的建築。我想起曾在飛機上讀到過,這座方尖碑的重量估計大約有500多噸。它被認為是古代世界成功開採並竪立的、最大的整塊岩石。
  這塊倒塌的石碑的雕工實在是苦心孤詣,它的樣子就像一幢又細又高的13層大樓,每層都雕着模仿窗口和其他細節的圖案,並且都通過一排象徵性的過梁與下一層區分出來。在石碑底部,可以分辨出一扇象徵的門,門上還雕着門環和門鎖,做工都十分精美。
  澤列列甫告訴我們,還有一座倒塌的方尖碑比這座小得多,但沒有破碎。1935—1941年意大利人占領期間,這座石碑被墨索裏尼偷走,並被費盡氣力地運到了羅馬,竪在了君士坦丁拱門附近。那座石碑的雕刻也很精美,具有巨大的藝術價值,因此,埃塞俄比亞政府正在努力把它要回本國。
  幸運的是,與此同時這個石碑苑裏還有第三座方尖碑原封未動,也是用整塊岩石做成的。
  我們這位嚮導興奮地指着這座高聳的細長石碑,它高達七十多英尺,其頂石的形狀就像半個月亮。我們走過去仔細觀看,發現它就像旁邊那座巨大的石碑一樣,外觀也很像一座傳統建築——如同一座九層塔樓。同樣,它正面的主要雕刻也很像一些木質窗口和過梁,都象徵性地嵌在墻壁上。每層之間的空隙由象徵性的圓木柱尾區分出來,一扇象徵的門則使石碑更像座樓屋。
  這座精工紀念碑周圍還有幾座大小不一的石碑,顯然都是一種先進的、有組織的繁榮文化的産物。在非洲西撒哈拉地區,沒有一個地方存在着哪怕與這些石碑稍微相似的石碑,因此,阿剋蘇姆便顯得十分神秘,沒人知道它的起源,也沒人記得它的靈感來自何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節:海外評論摘錄第2節:中文版序第3節:第一章 序幕(1)
第4節:第一章 序幕(2)第5節:《聖經》裏的最大奧秘第6節:1983年:一個遍地戰火的國傢
第7節:進入阿剋蘇姆城(1)第8節:進入阿剋蘇姆城(2)第9節:宮殿,地下墓室和方尖碑(1)
第10節:宮殿,地下墓室和方尖碑(2)第11節:聖堂禮拜堂(1)第12節:聖堂禮拜堂(2)
第13節:第二章 幻滅(1)第14節:第二章 幻滅(2)第15節:塔波特:約櫃的復製品
第16節:埃塞俄比亞的黑種猶太人(1)第17節:埃塞俄比亞的黑種猶太人(2)第18節:埃塞俄比亞的黑種猶太人(3)
第19節:最後的打擊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