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老子的幫助   》 第五章 天地不仁(2)      王蒙 Wang Meng

  再說聖人不仁呢,就更復雜、更敏感了。
  第一層意思,聖人是有道行的人,他掌握的遵循的是大道,是無為而治不言而教的道行。他不需要婆婆媽媽、婦人之仁,更不會在仁的名義下去幹擾、去妨礙對於真理的認知,去幹擾百姓的正常的自然而然的生活。聖人無為而無不為,不言而自教。他的不仁是最大的仁,無情是最大的情:有利於而不是有害於百姓的生活幸福自在。
  第二層意思,孔夫子辛辛苦苦地講仁,是不是講出了一大堆矯揉造作、假仁假義、條條框框、競相標榜、互相責備、勞民傷財、口焦舌燥呢?還不如少說假大空話,多讓老百姓自自然然地過日子呢。
  第三層意思,聖人是大人物,大人物做的是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大事,而不是我愛你、我同情你、我心疼你、我是你親兄弟姐妹等的感情用事。聖人辦大事的過程中,不是不知道要付出代價,不是不知道要奮鬥就有犧牲,死人的事情常常發生,但是如果因此就心慈手軟、纏纏綿綿,該出手時不出手,還算什麽聖人?衹能算是廢物。聖人的不仁,方是大仁:這就是不仁者大仁也的解釋。
  第四層意思,老百姓不能指望天地的憐憫、聖人的憐憫,不能嗷嗷待哺望穿雙眼地指望得到仁愛得到賞賜得到溫馨得到援手。老百姓要做好一切準備,艱難困苦,忍辱負重,好自為之,自己幫助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不靠天地,不靠聖人,這就是解放自身的開始。
  老子的許多言語是教人柔弱(至少是表面上)而不是教人剛強的。然而,經過天地與聖人兩個“不仁”的殺戮與洗禮,你客觀上會變得成熟些、堅強些。
  認真讀《老子》的人,雖然未必因了老子而堅強雄壯,卻也不會因了老子而柔弱到哪裏去。原因在此。
  天地不仁與聖人不仁,這兩句話是相當殘酷的。然而通觀老子,他並不兇惡,講起戰爭兵法,他頗有仁義之心。那麽對他的“殘酷”,我稱之為智慧的殘酷。這與人性惡中的殘酷不是一回事。
  老子個人未曾做過什麽殘酷的事,但是他看穿了人性中的醜惡,看穿了仁義道德的無力,看穿了多言衹能數窮,不管你講出多少花朵雲霞。他還看出了百姓的沒有力量,聖人的沒有可能過於仁慈,天地的不聞不問,仁愛有些時候的無濟於事。他看出了如黑格爾所說,你想進這間房子,結果衹能是進那間不同的房子。他看出了許多美善的幻想都僅僅是一相情願。他的智慧有可能衝擊了善良,衝擊了(對於天地與聖人的)信念,破壞了溫馨浪漫。他看出了許多人對於美善的願望,恰恰在推動着他們做一些緣木求魚、南轅北轍、徒勞無功、適得其反的蠢事。他看出了多少人把蠢事當做大事、好事、聰明的事、非做不可的事,得意揚揚、熱火朝天地做着。他明明知道自取滅亡的人常常自以為是背起了十字架;異想天開的人自以為是在扭轉乾坤;好勇鬥狠的人自以為是在垂範千古。想着一步登天的人衹能是滾入泥沼,也就是如西洋哲學家所講的:由於某種走入天堂的願望,而把自己推進地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華夏出版社
前言:老子的幫助第一章 衆妙之門(1)第一章 衆妙之門(2)第二章 知美即惡(1)
第二章 知美即惡(2)第三章 虛心實腹第四章 和光同塵(1)第四章 和光同塵(2)
第五章 天地不仁(1)第五章 天地不仁(2)第五章 天地不仁(3)第五章 天地不仁(4)
第六章 𠔌神玄牝第七章 無私成私第八章 上善若水第九章 功遂身退(1)
第九章 功遂身退(2)第十章 如嬰兒乎(1)第十章 如嬰兒乎(2)第十章 如嬰兒乎(3)
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1)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2)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第十三章 寵辱無驚(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