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 碎句與短章   》 第10節:謙虛和驕傲      周國平 Zhou Guoping

  10
  學者的社會使命不是關註當下的政治事務,而是在理論上闡明並且捍衛那些决定社會基本走嚮的恆久的一般原則。正如哈耶剋所說,當一個學者這樣做時,就意味着他已經采取了某種明確的政治立場。我不反對一個學者在他自己認為必要時對當下某個政治問題表態,可是,如果他始終衹做這種事,不再做係統紮實的理論研究,那麽,你可以說他是一個政論傢、時評傢、記者、鬥士等等,但無論如何不能說他是一個學者了。如果我們的學者都去這樣做,中國的政治生活也許會顯得比較熱鬧,但理論的貧乏必定使這種熱鬧流於表面和無效。學術的獨立並不表現為學者們頻頻發表政治見解,獨立的前提是要有真學術,即建立起一個堅實的學術傳統。正如自由主義傳統對於西方政治的影響所表明的,一個堅實的學術傳統對於政治現實的影響是長遠的、根本的,基本上也是不可逆轉的。
  11
  在我的朋友中,有一些人很看重學術界同行對他們的評價,以及他們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這一考慮在他們的課題選擇和工作計劃中發生着很重要的作用。我無意責備他們,但是,我的坐標與他們不同。我從來不面嚮學術界,尤其是當今這個極端功利的可憐的中國學術界。我不會離開自己的精神探索的軌道去從事瑣細的或者時髦的學術研究。我所面對的是我的靈魂中的問題,並帶着這些問題去面對人類精神探索的歷史,從這一歷史中尋找解决我的問題的啓示。我不過是出自自己的本性而不得不走在人類精神探索的基本道路上而已,我甚至不關心我在這個歷史上能否占一席之地,那麽,就更不會去關心在當今可憐的學術界占據什麽位置了。這便是我的謙虛和驕傲。
  12
  好的知識分子文化與好的大衆文化之間的距離,遠遠小於好的知識分子文化與壞的知識分子文化之間的距離。
  13
  有一些人的所謂做學問,不過是到處探聽消息,比如國外某個權威說了什麽話、發表了什麽文章之類。我不否認瞭解最新學術動態的好處,但是,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這裏,那就衹是扮演了一個學術界的新聞記者的角色而已。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也許會聽到各種蕪雜的消息,卻無法討論任何一個問題。
  14
  學術規範化的前提是學術獨立,真正的學術規則是在學術獨立的傳統中自發形成的,是以學術為志業的學者們之間的約定俗成。在學術具有獨立地位的國傢和時代,或者,在堅持學術的獨立品格的學者群體中,必定有這樣的學術規則在發生着作用。相反,如果上述兩種情況都不存在,則無論人為地製定多少規則,都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學術規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精神生活第2節:靈魂是什麽第3節:信仰和道德第4節:精神創造
第5節:愛國的尺子第6節:哲學第7節:人生的心靈第8節:宏觀視野
第9節:文化和學術第10節:謙虛和驕傲第11節:智性的快樂第12節:關註靈魂
第13節:寫作之路第14節:寫作第15節:一種自信第16節:生命變成真理
第17節:讀書第18節:讀永恆的書第19節:超越民主第20節:個人態度
第21節:思絮第22節:對人生負責第23節:擁有“自我”第24節:成為自己的朋友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