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年 》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楚漢相爭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3)
柏楊 Bai Yang
陳嬰是前東陽縣政府的職員(令史),留住縣城,一嚮謹慎篤實,人們都稱長者,對他十分尊敬。各地抗暴紛起,年輕人擊殺縣長,集結兩萬餘人,要求陳嬰當王。娘親對陳嬰說:“自從我嫁到你們陳傢,從沒有聽說你們祖先,有誰做過官的。如今突然大名加身,絶對不是祥瑞。不如追隨一位領袖,事情成功,至少可封一個侯爵。事情失敗,也容易逃走藏匿,不要追求世俗上所謂的大名1陳嬰遂拒絶稱王,告訴軍官們說:“項傢世世當楚王國的將領,享有盛名。我們要成大事,非他們不行。投靠名傢,纔可以滅秦。”大傢接受,於是
把軍權交給項梁。
英布既擊敗秦軍,嚮東推進。聽說項梁已渡淮河,遂跟另一位蒲將軍(名不詳),一齊歸附項梁。項梁這時候已擁兵六七萬人,紮營下邳(江蘇省睢寧縣北)。張楚王景駒、大將秦嘉,在彭城(江蘇省徐州市)以東佈防,準備抵製項梁。項梁昭告大軍說:“張楚王(陳勝)首先發難,戰場失利,一時不知去嚮。秦嘉竟然背叛,另立景駒當王,大逆不道1遂攻擊秦嘉,秦嘉大敗逃走,項梁追到鬍陵(山東省魚臺縣東南),秦嘉反攻,苦戰一天,秦嘉陣亡,軍隊投降。景駒逃走,死在魏國(魏咎)。
項梁既吞併秦嘉的部隊,進抵鬍陵,將率軍西上。而秦軍大將章邯,也抵達慄縣(河南省夏邑縣)。項梁特遣將領朱雞石、餘樊君進擊。餘樊君戰死,朱雞石大敗,逃回鬍陵。項梁率軍進駐薛縣(山東省滕州市南),斬朱雞石。
劉邦率騎士一百餘人晉見項梁,項梁撥給劉邦士卒五千人、“五大夫”級(文官十二級)將領十人。劉邦遂再攻豐縣,攻陷,雍齒逃奔魏國(魏咎)。
項梁命項羽攻擊襄城(河南省襄城縣),襄城堅守。陷落後,項羽把全城軍民,全部坑殺。(起兵革命,本為抗暴,想不到革命之人,比暴更暴。中國人就一直在這種災難中循環。)
項梁得到情報,證明陳勝確實死亡,就在薛縣召集軍事會議,劉邦也應邀參加。居鄛(安徽省縱陽縣西北)人範增,已七十歲,平常在傢,就以奇計謀略,受到尊敬。他對項梁說:“陳勝失敗,沒有什麽稀奇。秦王國消滅六國,楚王國(芈姓)最為無辜(哪一國有辜?齊王國豈不更無辜)。自從懷王(芈槐)被騙入武關,不能回國(參考前二九九年),國人至今對他懷念,所以南公先生有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陳勝首先發難,不去找一位芈姓皇族的後裔當王,而自己當王,所以氣勢不夠深厚,不能長久。你起兵江東(江蘇省南部太湖流域),故楚王國的將領,先後嚮你歸附。因為你傢幾世都當楚王國的將領,最有資格擁戴芈姓皇族後裔。”項梁佩服他的見解,於是尋訪到正在民間牧羊的芈槐的孫兒芈心。
夏季,六月,擁護芈心當楚懷王,用以號召對他祖父仍懷忠誠的人民。任命陳嬰當上柱國,采邑五縣,隨同芈心,定都盱眙(江蘇省盱眙縣)。項梁自稱武信君。
張良嚮項梁建議說:“你已選立了故楚王國皇傢後裔,而故韓王國皇傢後裔的王子中,橫陽君韓成,最為賢能,似乎應該任命他繼承王位,為我們廣樹黨羽。”項梁教張良找到韓成,封他當韓王,任命張良當韓國(韓成)國防部長(司徒),隨同韓成,率領一千餘人,嚮西奪取韓王國的故土(河南省中西部)。然而,收復幾個城市後,又被秦軍逐一奪回,遂在潁川郡(河南省禹州市)附近,實行遊擊。
13 秦軍統帥章邯大破陳勝後,北上進攻魏國(魏咎)首都臨濟(河南省封丘縣東)。魏王魏咎派周福嚮齊國(田儋)、楚國(芈心)求救。齊王田儋親自率軍,會同楚軍將領項它,聯合赴援。章邯乘夜突襲,在臨濟城下,大破齊楚聯軍,田儋及周福,同時陣亡。魏咎無奈,為了避免人民受到屠殺,遂約定降期,然後自焚而死。老弟魏豹投奔楚國。芈心撥付數千人給魏豹,命他繼續奪取故土。齊王田儋的堂弟田榮,集結田儋的殘兵敗將,嚮東退保東阿(山東省陽𠔌縣東北阿城鎮),章邯緊追不捨,緊密包圍。齊國官員得到田儋死訊,擁護故齊王國亡國之君(五任)田建的老弟田假。田假繼任國王後,任命田角當宰相,田角的老弟田間當大將,繼續抵抗。
秋季,七月,連綿大雨。項梁率軍攻擊亢父(山東省濟寧市南),得到田榮被圍消息,遂攻擊章邯,在東阿城下,大敗秦軍,章邯嚮西撤退。田榮率軍返回齊國。項梁尾追秦軍,命項羽、劉邦進攻城陽(山東省鄄城縣東南),屠殺全城。楚軍抵達濮陽(河南省濮陽市)以東,項梁攻擊,再大敗秦軍。章邯急行集結,重振軍威,固守濮陽,决河水圍繞城池四周,阻撓楚軍攻勢。劉邦、項羽,進攻定陶。
八月,田榮率突圍殘軍攻擊齊王田假,田假不能支持,投奔楚國。大將田間率軍前往援救趙國,得到消息,不敢回去。田榮遂擁護田儋的兒子田福當齊王、田榮當宰相、田橫當大將,收復故齊王國全部領土。
章邯軍勢轉強,項梁命人催請齊國跟趙國派遣援軍,共擊章邯。田榮說:“楚國殺田假,趙國殺田角、田間,我們纔出兵。”楚趙拒絶,田榮大怒,竟不出兵。
14 秦政府宮廷禁衛官司令(郎中令)趙高,仗恃皇帝(二任)嬴鬍亥對他的寵愛,專權橫行,為報復私仇,濫加誅殺,很多人在他手下喪生。久而久之,恐怕大臣們在金鑾寶殿奏事時,揭發他的罪行,於是嚮嬴鬍亥建議說:“天子之所以尊貴,主要的是,人們衹聽見他的聲音,卻看不見他的面容。而且陛下年紀還輕,對天下大事,不見得件件了如指掌。每天坐朝,和官員們面對,譴責也好、奬勵也好,萬一有不恰當的地方,豈不是暴露自己的短處,這可不是顯示天子聖明的好辦法。陛下不如藏在深宮之中,跟我以及跟熟悉法律規章的宮廷隨從(侍中),專門閱覽奏章,而就在奏章上批示。這樣,官員們就不敢故意再出難題,天下人也都會稱贊你是一位聖明的君王。”嬴鬍亥欣然采納,從此不再出席早朝,不再主持會報,不再接見高級官員。趙高在深宮中陪伴,事實上,一切由趙高决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楚漢相爭》導讀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1)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1)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3)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1)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2)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3)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5)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6)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1)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2)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3)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4)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1)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2)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3)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4)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6)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