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董耀會 Dong Yaohui
“水長城”開鑿於何時?
988年,北宋開鑿“水長城”。宋太宗為收復北方失地,屢次北伐,但無一獲勝。遼國從宋朝的幾次北伐中已探明其實力,便頻繁南下。987年何承矩上書皇帝,針對遼兵衹擅長在平原乘馬作戰的習性,建議開鑿“水長城”以阻敵。宋太宗即令何承矩主持建造。“水長城”實際上是開鑿一條溝通易水、白洋澱、文安窪,賈口窪至渤海的水道。這條水道西起今河北徐水縣東北,嚮西經安新、任丘的白洋澱、文安的東澱和文安窪、靜海的賈口窪等水澱、湖窪,至今天津的泥沽村海口入海。全長400公裏,水面最寬處達30公裏。其間設26座碉堡,125處軍鋪,以及兵船百艘。“水長城”於當年一舉開鑿完工,次年即有效地阻擋了遼軍騎兵的南下。它不僅在以後多次宋遼戰爭中發揮了作用,而且由於在“水長城”一帶進行屯田,軍民大量種植水稻,還改變了宋以前北方衹種粟𠔌的耕作習慣,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遼塹壕是怎麽回事?
契丹族於公元10世紀興起於今西拉木倫河流域,建立遼朝。大約在12世紀第一個10年,遼朝在與其屬部生女真完顔部接壤之地營建了一道防禦性的深塹。關於這道塹壕,《遼史》無直接的記載,但《金史》有確鑿的記述。遼代塹壕的走嚮大略是:自今吉林省舒蘭縣境起,趨北跨榆樹、扶餘諸縣,逾鬆花江,歷經黑竜江省肇源、肇州兩縣,止於安達縣境。舒蘭縣境的遼代塹壕,已於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其遺跡。遼塹壕遺址在舒蘭縣西部的溪河鄉長12公裏許,呈西北往東南走嚮。西北自雙印通古城東北角起,跨過吉(林)哈(爾濱)公路,趨嚮東南經雙印通村南面的上敖花東山頭,沿着山頂或山肩穿過孔屯與二道村之間,一直延伸到溪河鄉與二道鄉的交界處。
“金界壕”修建的起源和規模是怎樣的?
金在滅遼以後,為北方興起的較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在1126年攻陷開封,結束了北宋的統治,迫使宋高宗退守江南臨安府,建立南宋政權。這樣,金朝就雄踞淮河以北廣大地區,和南宋、西夏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它不斷積蓄力量,企圖滅掉南宋和西夏,以統一全國。但為鞏固後方,防止蒙古族的襲擊,在全國的北部邊防開始了軍事設防。1138年之後,先在重要隘口構築一些邊堡和邊城,初時各堡城的位置多偏重在便於生活、便於遊牧的地方。因此,參差不齊,疏密不均,不便於作戰的協同和對邊防的守備,構不成完整的防禦體係,往往給來犯之敵造成可乘之隙。在1194年以後,金朝在北方邊境開始大規模地構築連亙不斷的以壕、墻(有的稱堤)為主體,與邊堡、邊城相結合的綫式防禦工程。
金代的壕、墻、邊堡、邊城的邊防工程建築規模很大,其範圍包括東北路、臨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在東北路就構築有兩道築壘防綫。一道防綫起於根河南岸,嚮西至額爾古納河東岸而南,經滿洲裏之北,穿越俄、蒙境內一段再至肯特山東南麓。另一道是金章宗時所構築,由今內蒙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起,經甘南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到右翼中旗的霍勒河與臨潢路構築的壕、墻相接,這就是《金史·地理志》所記的“東北路泰州婆魯火砍瀎之界壕”。臨潢路所構築的設防工程,東起科爾沁旗的霍勒河,經紮魯特旗、巴林左旗,到多倫縣的閃電河流域,與西北路的壕、墻相接。西北路和西南路的設防工程,由多倫縣的閃電河西岸起,經陰山山脈的東端、化德縣的西北境,到達包頭市北邊的陰山,形成比較完整的工程體係。這個設防工程的大體輪廓是由嫩江的中遊起,沿興安嶺山脈東南轉嚮西南,然後與陰山山脈相連而西嚮,直達河套西部。
今天地圖上標註的長城建於何時?
今天在中國地圖上所能看到的長城圖符,是距我們年代最近的明代長城。明朝滅掉元朝以後,蒙古統治者退回漠北,但仍有相當的勢力,不斷南下騷擾掠奪企圖捲土重來。★同時在東北又有女真的興起。所以在明王朝統治的270餘年間,基本上從未停止過修築長城和經營長城防禦體係,前後達50餘次之多,它東起鴨緑江,西達祁連山,橫跨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等9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7300公裏,建造規模之大,功能之完善,是繼秦皇漢武之後,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與之相比的。其工程技術也遠遠超過了歷代所築長城,可以說達到了長城修築史上的最高峰。
明長城修築大體分為幾個階段?
明長城修築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明前期(1368—1447)對長城的修繕。明朝開國之初,國力強盛,1372年,出兵15萬分三路進擊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設置甘州、莊浪諸衛。1387年,大將軍馮勝、藍玉統治東北,將邊界推進到大興安嶺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後,1410—1424年的15年間,先後5次發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韃靼分別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邊防綫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局部地段將土垣改成石墻。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明中葉(1448—1566)長城的大規模興築。“土木之變”以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成為當務之急。百餘年間完成明長城九鎮防禦體係的全部工程建設。明後期(1567—1620)長城的重建改綫。隆慶、萬歷年間,蒙古俺部與明王朝議和互相貿易,北方邊境緩和,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歷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重修遼東邊墻,一直從三岔河修建到遼陽,三岔河在遼寧海城市西北30公裏,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墻臺,用磚石為墻。萬歷末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墻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墻建大量的空心敵樓,用磚石結構建成,加強了防禦,局部地段改綫重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