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今注今译   》 卷二 为政(1)      王云五 Wang Yunwu    毛子水 Mao Zishui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
  [今注]
  ①为政,是执行政治的事务。德,指德行;和诈术、威力相对。
  ②北辰,就是天的北极。我们想象,通过地球中心而连地球南北极作一直线,叫做地轴,地轴和地球的赤道圈成正交。地球以外,我们好像看到一个“日月星辰系焉”的天球;我们的地球,就在这个天球里面正中间浮着,而地球的中心,亦就是我们所想象的天球的中心。从地球的两极直向太空引长地轴而假设这个引长的地轴各遇天球于一点:从地球的北极引长的地轴遇着天球的那一点是天的北极;从地球的南极引长的地轴遇着天球的那一点是天的南极。天轴即地轴的引长;天的赤道即地球赤道的放大。地球每二十四点钟自转一周,但我们住在地球上的人不觉得地球在动,只看见在我们周围的日月星辰在动,亦可以说整个天球在动。在晴天的夜里,我们静看众星在天空旋运,可以觉得愈近北极的星,所循行的圆周便愈小;若正在北极有一颗星,它必是完全不动的。就人类目力讲,现在的北极所在实没有星可以看见。天文学家所称为“北极星”的,乃是一颗离北极最近的星,并不正在北极。因为这颗星离北极不到一度,仅凭目力,很难看出它的旋动。天文家所以要指定它为北极星,只是取以做北极的标识;至于普通人,自亦可借以辨方正位。这颗北极星,实在给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很大的便利。在天的南极附近,就没有这样一颗星了。凡在北半球的人,都可看到北极星。它出地平线上的高度,约和观测人所在地的纬度相同。设使观测人立在赤道上,则正北地平线上那颗明星就是北极星;设使观测人立在北极,则北极星正照在他的头顶。其余情形,自容易推知。《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李巡说:“北极,天心;居北方,正四时,谓之北辰。”郭注:“北极,天之中。”“天心”和“天中”,都含有不动的意义,又叫“天极”或“天枢”。这些都是异名而同实的。《朱子语类》:“南极、北极,天之枢纽;只是此处不动,如磨脐然。”
  ③释文:“共,郑本作拱,俱勇反。”《说文》通训定声:“共,假借为宫。《论语》:‘而众星共之。’按读如‘大山宫小山’之宫。”(《尔雅·释山》注:“宫,谓围绕之。”)按:郑本共作拱。何休《公羊僖三十三年传》注:“拱,可以手对抱。”拱有围绕的意义,当由对抱的意义引申而得。
  [今译]
  孔子说:“用德行来搞政治,像天的北极,静居在它的地位而满天星斗都环绕它运行。”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③”
  [今注]
  ①“诗”就是我们现在的《诗经》。“诗经”可以说是这部书的“俗名”,这个俗名很早就有,但元以前学人的书里似没有称诗(或“毛诗”)为《诗经》的。汉以来传世的《诗经》有305篇;可能孔子所见到的诗,也和现在的《诗经》一样。孔子常说“诗三百”,这当是就大数来讲的。
  ②这里的“蔽”,有涵盖或概括的意思。(集注:“蔽,犹盖也。”但即就“盖”字讲,亦可有两义:一是说,诗虽有三百篇,而大意不外乎使人思想入于正;一是说,诗虽有三百篇,学得“思无邪”的道理,就可以说学得全诗最好的道理了。两说都可通。)
  ③“思无邪”,是《鲁颂·■》篇的一句。依照诗序,■篇是颂鲁僖公的诗。郑笺释“思无邪”说:“思遵伯禽之法,专心无复邪意也。”不管这句诗原来的意思怎样,孔子引用这句诗,应当是把它解作“用心不违于正道”(或“心里不生邪念”)的意思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

【资料来源】重庆出版社
编纂古籍今注今译序《论语今注今译》新版序自序《论语今注今译》凡例
卷一 学而(1)卷一 学而(2)卷一 学而(3)卷一 学而(4)
卷一 学而(5)卷二 为政(1)卷二 为政(2)卷二 为政(3)
卷二 为政(4)卷二 为政(5)卷二 为政(6)卷三 八佾(1)
卷三 八佾(2)卷三 八佾(3)卷三 八佾(4)卷三 八佾(5)
卷三 八佾(6)卷三 八佾(7)卷四 里仁(1)卷四 里仁(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