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經書淺談   》 《儀禮》      楊伯峻 Yang Bajun

  作者:王文錦
  中國歷代王朝很重視禮製。每個王朝的建立,都要物色一些精於禮學的專傢,來製定一整套禮儀。朝廷之所以重視這項工作,是因為禮製對於鞏固尊尊卑卑的等級制度,維護階級對立的社會秩序,都有很大的作用。
  從殷周到清代,幾千年來中國有自己的一係列禮儀制度。現存的古籍中關於禮製的,仍然有一大批。在漫長的奴隸製和封建製的社會裏,禮製是一種頗為特殊的上層建築。瞭解些中國歷史上的禮製,就能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認識更為具體。
  第一節成書和傳授
  禮是儒傢學說中的核心部分。先秦的六經中有《禮》,漢代立五經學官,其中也有《禮》。唐立九經,中有“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宋代立十三經,中間也有“三禮”。禮一直是古代貴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課程。過去的三千年裏,大多數士大夫的知識結構中,禮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儀禮》原來就叫《禮》,漢朝人稱為《士禮》,對《禮記》而言,又叫《禮經》。到了晉代纔稱《儀禮》,比如《晉書·荀崧傳》就有請立鄭玄《儀禮》博士的話。其實,改稱《儀禮》也不無道理,因為《儀禮》十七篇,全是禮儀的詳細記錄,這書一般光記儀節,不講禮的意義。
  《儀禮》是儒傢傳習最早的一部書。以前人們說這書是周公姬旦做的,不大可信。《史記》和《漢書》都認為出於孔子。《史記·孔子世傢》上說:“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述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後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漢書“儒林傳》上說孔子“論《詩》則首《周甫》,綴周之禮”。司馬遷說《禮》記自孔氏,班固說孔子把周代殘留的禮采綴成書。《禮記·雜記下》上也說:“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顯然,《儀禮》成書於東周時代。
  孔子本人是位禮學大傢,《史記》上說孔子從小就好禮:“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他特別留意各代各國的禮,曾“適周問禮”,註意采輯搜訪,《論語·八佾篇》上說“子入太廟每事問”,他時刻是註意禮事的。他編輯的《禮》,是傳授弟子們的一項重要課程。這門課程不光是講授,尤其重視實習。《禮記·射義》上說“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這是在演習《鄉飲酒禮》。他在魯國是這樣,周遊列國也是這樣,《史記·孔子世傢》上說,“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於大樹下”。可見他顛沛造次都不忘《禮》。
  《儀禮》一書形諸文字是在東周時期,而其中所記錄的禮儀活動,在成書以前早就有了。這些繁縟的登降之禮,趨詳之節,不是孔子憑空編造的,而是他采輯周魯各國即將失傳的禮儀而加以整理記錄的。宋代學者朱熹說:“《儀禮》不是古人預作一書如此,初間衹是以義起,漸漸相襲行得好,衹管巧,至於情文極細密周緻處,聖人見此意思好,故錄以成書。”達話是相當精闢圓通的。朱熹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儀禮》中記載的禮儀的具體細節,早在成書以前就有了,經過長期行用,逐漸充實完善而定型,後來纔整理成書。也就是說,《儀禮》一書所反映的禮節形式,不僅有東周時代周魯各國的,也含有更早一些時候的。因為禮儀也好,禮俗也好,都有很大的因襲性。就拿跪拜禮節來說,它起源於原始社會,盛行於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而它並沒有隨封建社會的結束而絶跡。
  據《孔子世傢》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授弟子有好幾千人,身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死後,“而諸儒亦講禮鄉飲大射於孔子塚。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於漢二百年不絶”。甚至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裏,孔門的儒生弟子們對於詩書禮樂的學習也沒有中斷。《史記·儒林列傳》上說,楚漢相爭時,劉邦“舉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絶”。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第一次厄運,但這種野蠻措施並沒有也不能阻止住詩書禮樂的流傳。
  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說他自己親眼看到“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傢”的情景,而留連忘返。
  《漢書·儒林傳》上說,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而蕭奮以《禮》至淮陽太守。孟卿事蕭奮,以授後倉、閭丘卿。倉授聞人通漢、戴德、戴聖、慶普。從此傳授不斷,《漢書》、《後漢書》上都記錄了傳授關係。到東漢時,學者鄭玄給這十七篇禮文作了精當的註解,達既更有助於此書的廣泛傳習了。
  第二節篇次和內容
  現存《儀禮》的篇次,是鄭玄采用劉嚮《別錄》所定的次序,即士冠禮第一,士婚禮第二,士相見禮第三,鄉飲酒禮第四,鄉射禮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禮第七,聘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徹第十七。據鄭玄的《三禮目錄》記載,西漢禮傢戴德、戴聖傳本的篇次都跟劉嚮所定的篇次不同。有些學者認為,比較起來,戴德傳本的篇次更為合理。大戴所傳十七篇的順序是:士冠禮一,婚禮二,土相見三,士喪禮四,既夕五,士虞禮六,特牲饋食禮七,少牢饋食禮八,有司徹九,鄉飲酒禮十,鄉射禮十一,燕禮十二,大射儀十三,聘禮十四,公食大夫禮十五,覲禮十六,喪服十七。為什麽說戴德傳本的篇次更為合理呢?《禮記·昏義》上說;“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奠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戴德傳本的篇次大體上就合乎《昏義》上所說的次序。清代學者邵懿辰在他的《禮經通論》裏說:“冠昏喪祭射鄉朝聘八者,禮之經也。冠以明成人,昏以合男女,喪以仁父子,祭以嚴鬼神,鄉飲以合鄉裏,燕射以成賓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覲以辨上下。”也是贊同戴德傳本篇次的。羅振玉《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中著錄一石,首行作“鄉飲酒第十”,跟鄭玄《三禮目錄》中所舉戴德的篇次吻合,可見漢朝禮學博士們的讀本,就是用戴德傳本篇次的。不過,鄭玄采用的劉嚮所編定的篇次,也不能說雜亂不合理,這個篇次是用三條綫貫穿着的,從成人、成婚到社交活動,從低級貴族到高級貴族,從生到死。排法儘管與大戴不同,係統性也是很鮮明的。
  底下我們就按照鄭玄註本的篇次,簡單地介紹一下十七篇的內容。
  第一篇士冠禮:古代貴族子弟到了二十歲,可以作為本族一個正式成員,為此而特別舉行一種加冠典禮,從而使本人和宗族都明確認定他已成人,人生的一個嶄新的重要的階段開始了。這篇禮文記載了這項禮節的詳細經過。
  第二篇昏禮:古代貴族把結婚看成為上事宗廟、下繼後世的神聖責任,這篇禮文就是記載男女雙方在傢長主持下,從納采到婚後廟見的一係列禮儀。
  第三篇土相見禮:是記載貴族與貴族第一次交往,帶着禮物登門求見和對方回拜的禮節。
  第四篇鄉飲酒禮:記載的是古代基層行政組織定期舉行的以敬老為中心的酒會儀式。
  第五篇鄉射禮:記載的是古代基層行政組織定期舉行的射箭比賽大會的具體儀節。
  第六篇燕禮:記載的是諸侯和他的大臣們舉行酒會的詳細禮節,酒會上有宮廷藝術傢的演奏和歌唱。
  第七篇大射禮:記載的是在國君主持下舉行的射箭比賽大會的具體儀節,參加比賽大會的人都是各級貴族。
  第八篇聘禮:記載的是國君派遣大臣到他國進行禮節性訪問的具體細節。
  第九篇公食大夫禮:記載的是國君舉行宴會招待來訪外國大臣的禮節。
  第十篇覲禮:記載的是諸侯朝見天子的禮節。
  第十一篇喪服:記載的是人們對死去的親屬,根據親疏遠近而在喪服和服期上有種種差別的制度。
  第十二篇士喪禮、第十三篇既夕,這兩篇記載的是一般貴族從死到埋葬的一係列的詳細儀節。
  第十四篇士虞禮:記載的是一般貴族埋葬其父母後,回傢所舉行的安魂禮。
  第十五篇特牲饋食禮:記載的是一般貴族定期在傢廟中祭祀祖禰的禮節。
  第十六篇少牢饋食禮、第十七篇有司徹;這兩篇記載的是大夫一級的貴族在傢廟中祭祀祖禰的禮節。
  第三節來源和影響
  《儀禮》中記載的一套禮儀,帶有極其明顯的階級烙印。但還不能說所有的儀節全是階級社會的産物,因為其中有些形式是從氏族製時期傳襲下來的禮俗。所以我們通讀這書,不僅能瞭解周魯各國貴族生活的一些側面,還可以從中窺探遠古的史影。
  比如冠禮,就是由遠古氏族製時期的成丁禮變化而來的。楊寬同志在《冠禮新探》個說:“成丁禮也叫入社式,是氏族公社中男女青年進入成年階段必經的儀式。按照當時的習慣,男女青年隨着成熟期的到來,需要在連續幾年內,受到一定程序的訓練,使具有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堅強的毅力,具備充當正式成員的條件……如果訓練被認為合格,成年後,便可參與成丁禮,成為正式成員,得到成員應有的氏族權利,如參加氏族會議、選舉和罷免酋長等,還必須履行成員應盡的義務,如參加主要的勞動生産和保衛本部落的戰鬥等。”到了奴隸製社會,冠禮成為貴族在本族中舉行的“成丁禮”了。貴族襲用了傳統的形式,而賦予了新的內容,舉行這種冠禮的目的是:鞏固貴族組織,加強宗法制度,從而有利於對人民的統治。成員們的權利和義務也都以此為中心。這就和氏族公社的成丁禮有着本質的不同了。
  再如鄉飲酒禮,據楊寬同志論證,認為它起源於氏族聚落的會食制度。這種禮節主旨在於尊長和養老。“周族自從進入中原,建立王朝,多數成為統治階級,其父係傢長製已轉化成為宗法制度,原來習慣上應用的禮儀也轉化為維護宗法制度和貴族特權的手段”。鄉飲灑禮就變成在基層行政組織中分別貴族長幼等次的禮節了。
  可見《儀禮》書中不僅反映了周代貴族冠婚喪祭、飲射朝聘的生活,而且它還保留了一些遠古禮俗的外殼。
  劉邦建立漢王朝,朝儀出於叔孫通之手,他本是秦朝的博士,多采用秦朝的禮儀。叔孫通擬定的那套朝儀,並沒有作為定製。他所撰的《禮儀》,後來沒有人傳習,班固就說:“叔孫通所撰《禮儀》……民臣莫有言者。”《儀禮》雖然在西漢時期立成學官較晚,不為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們所重視,但此書的傳授始終未斷。自從鄭玄為之作註以後,就更為一般士人所傳習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出了許多禮學家,《隋書·經籍志》上著錄了他們的許多的著作。士人們重視《儀禮》一書,自然不能不影響朝廷的製禮作樂的工作。那時官員們的建言、駁難等都以“三禮”為理論根據,《晉書》和南北朝各史的《禮志》、《通典》、《文獻通考》中保留了這方面的大量文字。
  儘管《儀禮》十七篇所記儀節制度,遠遠不能滿足後世統治階級的需要,然而各朝禮典的製定,大都以《儀禮》為重要依據而踵事增華。例如,我們從《大唐開元禮》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編撰者對於禮例的精熟程度,不是精通《儀禮》的人,是難以措手的。
  《儀禮》所記的儀節制度,予後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冠婚喪祭各種禮節一般都為後世承襲,衹是細節上略有增減而已,鄉飲酒禮一直到清朝道光年間纔因經費問題而廢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儀禮》中的喪服篇。從魏晉以迄清末,禮製介入了法製,各個王朝的法典,都是以儒傢學說為指導思想和立法根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根據喪服篇中的“五服制度”規定,實行了“準五服以治罪”的原則(《晉書·刑法志》)。可以說,《喪服》是篇極為特殊的歷史文獻,從幹預生活的直接性、深刻性、廣泛性、持久性這些方面來講,簡直是無與倫比的。
  隨着封建制度的覆滅,《儀禮》及其派生禮典所記錄的一係列腐朽落後的儀節就失去了社會憑藉,從而合情合理地剝奪了它實踐的可能性。不過,《儀禮》一書的史料價值並不因此而等於零。
  第四節閱讀和參考
  《儀禮》在中國古籍中屬於很枯燥難懂的一種書,但衹要認真,講求點方法,總是能懂的。特別是利用以前學者的學習經驗和研究成果,那對我們的閱讀就更有幫助了。
  第一,對書裏提到的各種名物禮器,如籩豆爵俎之類,既要細看註文,也要找有關書籍看看圖,這就更能加強印象。如果把書中提到的各種器物分類(如衣着、射具、飲食、器皿、宮室等)記出,自然更好。此外對一些常出現的比較抽象的詞彙,要弄清其含義。
  第二,辨明行禮的處所以及人和物所在的方位。閱讀時可以隨手畫畫示意圖。弄不清這點,就往往看不懂禮文。
  第三,一根竹竿是由好多竹節組成的,一套禮也是由許多儀節組成的。閱讀時要細心辨認出到哪裏為一節,節次分明了,整個禮文也就清楚了。例如,一篇《士昏禮》是由納采,問名及禮使,納古,納徵,請期,陳饌,親迎,成禮,婦見舅姑,醴婦,婦饋舅姑,舅姑饗婦,饗送者,廟見等十三個小節組成的。如果不分節,讀後就一片模糊,沒個頭緒。
  第四,《儀禮》中有許多禮例貫穿各篇禮節當中,禮文雖不明說,而其儀節都無不符合這種內在的規定性。如凡室中房中之拜以西面為敬,堂下之拜以北面為敬;凡升階皆讓,賓主敵者俱升,不敵者不俱升;凡禮盛者必先盥……。我們仔細閱讀,就可以歸納出許多條禮例來。禮例理解的越多,對這書的理解就越透。
  最後介紹幾本參考書:
  一、清人張惠言的《三禮圖》。張惠言是清代乾隆、嘉慶期間的學者,他精研《儀禮》,根據十七篇禮文編繪了六捲圖,給讀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二、清人張爾岐的《儀禮鄭註句讀》。這書把《儀禮》十七篇全部劃分了段落,標明了節次名稱,使《儀禮本身》的層次清晰地顯現出來了。
  三、清人凌廷堪的《禮經積例》。此書把《儀禮》中的禮例,進行了全面的歸納,得通例四十例,飲食例五十六例,賓客例十八例,射例二十例,變例二十一例,祭例三十例,器服例四十例,雜例二十一例,共二百四十六例。他這書堪稱是理解《儀禮》的一把鑰匙。
  四、清人鬍培翬的《儀禮正義》。鬍培翬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儀禮》正文和鄭註做了全面的疏解,這是部研讀《儀禮》不可不讀的書。
  五、近人楊寬的《古史新探》。楊氏從史學家的角度,用古社會學知識,係統地探討了古禮。這書給人不少啓發,能增加學習《儀禮》的興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導言《論語》《孟子》《孝經》《周易》《春秋》《左傳》
《公羊傳》和《𠔌梁傳》《尚書》《儀禮》《禮記》《詩經》《周禮》《爾雅》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