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逆流而上:平鑫涛与琼瑶真情告白   》 与时间赛跑(1)      平鑫涛 Ping Xintao

  第一节   台湾早期,出版史上最畅销的两本书,都是经由我全力策划、完成。   有趣的是,一本为《中国时报》出版;一本为《联合报》出版。   肯尼迪在一九六一年当选为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时,虽是一位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对一般民众而言,还是有些陌生。美国新闻处找来一本美国新出版的《肯尼迪传记》,希望由一家颇具声望的文化机构据以翻译后出版。他们选定了《中国时报》。   余纪忠先生当然乐观其成,就把这任务交给了彭中原先生。中原的中英造诣极深,在美国多年,对美国的政治情况十分熟悉,由他翻译此书,当然是最佳人选。问题在于时间非常紧迫,此书必须在肯尼迪就职典礼前一天出版。全部作业时间,不到二十天,译稿必须先送交美新处审定,耗费时日。那时候印刷业很落伍,先要用人工把铅字一个一个捡出来,再排版、拼版,校对后改正又要大费周章。印刷又是慢速半自动的平板机,手工装钉更是费时。总之,要如期赶出来,几乎是mission imposible。   彭先生向余先生建议,唯有“和鑫涛合作,才有信心完成。”余先生同意全权委托我们处理。   那时候,我还是公务员,独力维持《皇冠》已忙得不可开交,接受这任务,压力很大,但对这挑战也怦然心动。   我把一家小型印刷厂高价承租下来,排字工二十四小时待命,又派专人守候在中原家,每译完一章,立刻送美新处,审定后的稿子再由专人直接送工厂,校对也在工厂待命,边排边校。中原译得又快又好,美新处很少改动。后勤工作又配合得天衣无缝,一切顺利。这一个“不可能任务”,居然还提前两天完成。   《肯尼迪传》出版后,洛阳纸贵,十分畅销,美新处也大量订购后分赠各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时”出版的第一本丛书,但肯定是“中时”空前畅销的一本书。      第二节  不久后,我辞去了肥料公司第六厂的芝麻官职,全家搬来台北,住进东区的一幢小屋,只有二十四坪,但毕竟是我第一幢拥有的住宅。那时候,东区十分荒凉,地价便宜,我家盖在稻田中,车子只能到巷口,不能直达家门。   因为银行有房贷,又失去了公务员固定的薪水,难免有些恐慌,《联合报》的一位朋友问我要不要去担任一份周刊的主编时,欣然应命。  那是一份知识性、新闻性的周刊《现代知识》,从数据的搜集、内容的策划、发稿、看大样,只有我一人独挑大梁。周刊不像报纸那样有时间的急迫性,但比月刊紧张多了,虽然我卸下了公务员的工作,但这份工作使我更为忙碌。   但这份工作,却是另一个重要的机缘,改变了我的人生规划。   周刊的发行人是刘昌平先生,他对新闻的敏感性、见解的先进,也使我获益良深。   有一天,刘先生要我参加《联合报》的一个“重要会议”,社长王惕吾先生亲自主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王先生。他把一本英文书放在桌上,说:“这是美国政府最近解密的机密文件,是十分重要的资料!”接着,他简短而有力地说:“今天是星期一下午三点,我要在下星期一的下午三点看到此书的中文版!”   会议接着由刘昌平先生主持,他把全书分成四份,由各组分别找人去译,三天后交卷。我主编的周刊,大都是译稿,有一批翻译好手,所以我负责一组稿件。   岂止是与时间赛跑,而是与时间拼命。   这文件的英文说有多难就有多难,非但英文要好,还要熟悉政治,好在我那几位翻译高手,个个“舍命陪君子”,日夜赶译。我负责阅读初稿和统一译名等工作,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所有提神的方法,冰毛巾、浓咖啡、提神药一应俱全,甚至到医院打点滴。   三天后如期完成,交去给刘昌平先生时,他说:“对不起,有人赶不出来,拜托,你们再赶一些!”   这本书真的如期出版。发行的第一天,《联合报》门口大排长龙,竞相争购。这本书在当年确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当然引起极大的关怀。   从这本书的出版决策到完成,我看到了王惕吾先生的豪气、霸气和魄力。   也学到了怎样和时间赛跑──不,和时间拼命!      第三节  一九六三年六月,我正式进入《联合报》,主编副刊。   这是一个突来的机缘。本来的主编是林海音女士,因白色恐怖的压力下被迫离职。一时间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皇冠》经过了惨淡经营七、八年后,已进入起飞阶段,我主编的周刊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后,也日益茁壮。这些都展现了我编辑的实力,可以重膺大任。   副刊,天天见报,时间与工作的压力,比月刊、周刊大得多了。《联合报》正蒸蒸日上,士气如虹。《中国时报》也正突飞猛进,两报间全方位的竞争,如火如炽。跻身在这样的团队里,不知不觉在血液里掺进了沸腾的战斗力。   通常两报间的竞争,主力在新闻、在广告、在发行,但副刊终于也掀起了隆隆战火。   日本《朝日新闻》百万奖金征文,由三浦陵子的《冰点》荣膺首奖,是日本的一大盛事,也引起国际文坛的瞩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
在逆境里成长(1)在逆境里成长(2)
在逆境里成长(3)学习,从毕业开始(1)
学习,从毕业开始(2)“不可能”中的“可能”(1)
“不可能”中的“可能”(2)“变”,是“不变”的原则(1)
“变”,是“不变”的原则(2)与时间赛跑(1)
与时间赛跑(2)小故事,带来的启示(1)
小故事,带来的启示(2)天生懒骨VS挑战极限
没有“失去”,哪能“得到”(1)没有“失去”,哪能“得到”(2)
瑰美的传奇 永恒的停格--结缘张爱玲(1)瑰美的传奇 永恒的停格--结缘张爱玲(2)
缘起缘灭--我们的电影梦(1)缘起缘灭--我们的电影梦(2)
缘起缘灭--我们的电影梦(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们的电视生涯(1)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们的电视生涯(2)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们的电视生涯(3)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