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 孟子卷·论性善(8)      李鍌 Li Xian

  析论
  人类的嘴巴喜爱尝可口的滋味,鼻子喜爱闻芬芳的气息,耳朵喜爱听悦耳的音乐,眼睛喜爱看美丽的景观……只要口、鼻、耳、目、四肢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欲望。这些属于生理作用层次的欲望,往往使人陷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本有的善心就坠入人欲之海,载沉载浮;(新浪读书独家首发)若不及时援救,必将沉沦灭没!
  面对人欲横流的危机,孟子提出了解决之道。孟子主张人类应该减少欲望,节制私欲。寡欲的效果,在于减少外物的诱惑,更进而彰显善良的本心,使我们的生命超越生理的层次,提升到义理的境界。孟子相当含蓄地指点:一个人要是能寡欲,就算有“义理不存于本心”的情况,恐怕也是很少吧!反之,一个人要是多欲,必然深陷物质欲望之海,无法自拔;在这样困绝的地步,还能保持本心,也是很少的。如果丧失了本心,试问人和禽兽又有什么不同呢?
  当代科技急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准日增月进;而各种物质的享乐,更是花样翻新,诱惑世人!人心为之陷溺,良知因而蒙蔽,乱象纷呈,罪孽横行,比比皆是。比方说,汽、机车原是用以便利交通的,却成了某些人飙车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一时的快感!电脑原是研究学术、改善生活的利器,却成了某些人巧取豪夺、经济犯罪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个人的私欲!如果人人都能节制欲望,存养本心,必能以此善心,妙运科技,福国淑世,对人类有深远的贡献。
  (二)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①,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②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新浪读书独家首发)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④食,一豆羹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⑥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⑦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⑧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⑨与?乡⑩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一○)
  章旨
  孟子论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生、死,但是生与死应以义为取舍标准,勿因一己私欲而失其本心。
  注释
  ①熊掌熊的脚掌,又名熊蹯(fán),滋味肥美,属珍贵的食品。
  ②苟得苟且求生。
  ③辟音bì,通“避”。
  ④箪音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⑤一豆羮一碗羹汤。豆,古代木制的盛器。
  ⑥嘑尔大声吆喝的样子。嘑,音hū,通“呼”。尔,词尾。
  ⑦蹴尔用脚拨移的样子,蹴,音cù,蹋、践踏。“蹴尔”的文法结构和“嘑尔”相同。
  ⑧万钟指丰厚的俸禄。钟,量器名,容六斛四斗。
  ⑨得我即德我,对我感恩怀德。
  ⑩乡音xiàng,通 “向”,曩昔、以前。
  析论
  孟子认为“义”的言行准则是从“羞恶之心”发展出来的,而“羞恶之心”发自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心。有良心的人,就能分辨什么是公义、节操,什么是小利、私欲。生死事小,良心事大。一般人的良心常不免被私欲蒙蔽,于是见利忘义,巧取豪夺!然而,贤人君子持守义理,存养本心,不以私欲、小利为利,而以公义、天理为利,所以能养成高尚的节操和完美的人格。孟子认为人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他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这样的道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目录孟子卷·论性善(1)孟子卷·论性善(2)
孟子卷·论性善(3)孟子卷·论性善(4)孟子卷·论性善(5)孟子卷·论性善(6)
孟子卷·论性善(7)孟子卷·论性善(8)孟子卷·论性善(9)孟子卷·论性善(10)
孟子卷·论性善(11)孟子卷·论性善(12)孟子卷·论行为(1)孟子卷·论行为(2)
孟子卷·论行为(3)孟子卷·论行为(4)孟子卷·论行为(5)孟子卷·论行为(6)
孟子卷·论行为(7)孟子卷·论行为(8)孟子卷·论行为(9)孟子卷·论行为(10)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