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情到深處即為詩   》 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納蘭秋 Na Lanqiu

  王勃:生如夏花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生命如此短暫,生命之河卻如此廣袤。一葉扁舟,蕩浮於江上,撞到厄運的暗礁,霎時間天崩岸裂,詩人和那些清濁激蕩的詩歌一同灰飛煙滅。
  一切都是宿命。
  看過夏花嗎?美得讓人窒息。在南風中搖曳身姿,曼妙而華麗。臨近秋天的一場風雨,卻將繁華盡收。花瓣零落,花香飄散。燦爛和死亡如此貼近,連準備的時間都不給予。
  事實就是如此。命運準備了難以計數的意外,稍不經心,就被擲於無法騰挪的漩渦。回首人世的繁華和盛景,一切如在手際,卻萬難企及。夢已飄遠,人生難再。
  王勃在驚心動魄的一剎那,詩魂逐逝波而去。
  當死的那一刻,王勃的心裏除了驚悸,前塵往事亦浮現眼前。仿佛連幀的影像,急遽的幾秒鐘內,二十七年的光景匆匆掠過。有快樂有憂傷。痛徹骨髓。
  緊接着,窒息的感覺襲來,身體如重鉛一樣下滑,直到大海的深淵。
  那裏是故事的終結。也是歷史的開始。
  海水的鹹澀難掩風流。
  雖然衹有短短的二十七年,但對於質感的生命已經足夠。
  這樣的跌宕起伏,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會經歷。他曾經高立在枝頭,炫耀自己的絢美;曾經迎着孤傲的南風,超拔的起舞,將自己的身影印在青天碧水;曾經臨水自照,對着自己的清影,唏噓流連。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宿命使然。性格使然。如果求一份自省,或許是因為太過絢麗多姿了。天妒英才,有時是一句玩笑語,更多的時候卻是無可逆違的讖言。
  王勃不幸被讖言鎖定。他盡情的舞蹈,衹為接近那生命不堪承受的結局。
  淚水被滔滔的海水吞滅,悲聲也湮沒於喑嗚的潮音,王勃的詩魂化作大海的精靈,跳躍在浪花尖頭,嚮着寥廓的夜空招手。
  快來,傾聽詩人的心聲……
  王勃的傢世背景讓人羨慕。他的祖父是隋末大儒王通,被後世贊為"文中子"。他的叔祖王績是初唐的大詩人,"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既詩且隱的生涯,讓後人仰懷其風流。出身在這樣的家庭,王勃從小就頗著詩名。
  與他齊名的楊炯在《王勃集序》中說:"九歲讀顔氏《漢書》,撰《指瑕》十捲。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
  不僅聰穎,而且靈慧。
  十四歲的時候,王勃來到長安,便幹諸侯。
  當着右宰相劉祥道的面侃侃而談。"所以慷慨於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劉祥道嘆為神童,嚮高宗舉薦。十四歲的少年,尚是流連街頭,荒於嬉戲的年齡,到了朝堂之上,面對萬乘之君,竟然毫無懼色。高宗賞識其氣宇非凡,特授朝散郎之職。
  那是一個清散的職位,但對於一個中學生年齡的人來說,已屬意外中的意外。
  生命中的第一個意外竟然來得如此迅急。如果考慮到詩人年僅廿七的生命旅程,十四歲似乎已經劃過了半生,朝着終點逼近。
  看似尚早的東西,對於王勃來說,已經太遲了。
  王勃負有凌雲之志。受到高宗的賞識,讓他嚮着夢想走近一步。
  十四歲的朝散郎,閑居長安。
  公務是什麽東西,王勃從未着意。何況案牘勞累身形,扼殺靈感,這種自我戕害的事情,不做也罷。他的叔祖王績,終日沉醉於酒壇,公務不過是買酒的工具。王勃深有乃祖遺風,拘囿自己的事情,一概莫為。
  讀書之餘飲酒。飲酒之餘讀書。時光遂在書香酒醇中悄然而逝。
  仲春之日。細微的東風吹得杏花抖動,花落如雨。王勃處於微醉的狀態,半躺在杏花濃蔭裏,捧讀一捲古書。忽然門外嘈雜。一隊衣着華錦的人進來,後面跟着一個面目清瘦的王公子弟。
  權貴的氣息逼人而來,衝淡了杏花的香味。這會是一種什麽徵兆呢?不管後人作何感想,對於正想振翅遠翔的王勃來說,無異於如履青雲。
  來者乃是高宗的兒子沛王李賢。也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若幹年後,武則天為了得逞自己的女皇之夢,派人將一杯毒藥送到沛王貶居的蜀地,不惜將自己的親生毒死。
  慶幸的是,王勃沒有成為這場政治災難的殉難者,他因為一個小小的過失,提早離開了沛王。
  沛王對心懷大志的王勃推崇備至,徵為府上修撰,大概類似於書記、秘書之類的侍從人員,但由於得到沛王的信任,實際上是沛王的高級顧問。
  高宗時,已有盛世之兆。宗室子弟頗有鬥雞之風。諸王紛紛豢養雉雞,搏鬥取樂。王勃日夜從遊,目睹沛王往往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多被英王取笑。王勃看不過去,就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沛王因之大快其意,英王則大為光火,深懷怨憤。
  英王略施小計,嚮高宗獻上這篇奇文。高宗看後大怒,檄文者,用於徵伐招討之事,為仇傢或敵對者而作,怎可用於手足之間,殊不得體!
  王勃為自己的一時之快付出代價。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詩人的眼淚為誰而流第2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第4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第5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第6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第7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第8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第11節:王勃:生如夏花(2)第12節:王勃:生如夏花(3)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第14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2)
第15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1)第16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2)
第17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3)第18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4)
第19節:李季蘭,春心怦動(1)第20節:李季蘭,春心怦動(2)
第21節:李季蘭,春心怦動(3)第22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1)
第23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2)第24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