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家医事   》 活血化瘀广泛运用(1)      屈维英 Qu Weiying

  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两位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医学家,一位是河北省玉田县名医王清任(1768~1931)。王氏在封建礼教极为严重的清代,敢于冲破思想牢笼,在滦州(今河北滦县)一个义冢跟前,仔细观察许多被犬食残遗的“破腹露脏”的病死小儿尸体,以亲眼看到的事实,纠正了前人不少关于人体脏腑记载的错误,使我国一直发展缓慢的人体解剖学产生了一次飞跃。同时,他在“血瘀”理论的基础上,创制了“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少府逐瘀汤”等系列“活血化瘀”的方剂,从而把“活血化瘀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另一位是四川省彭县名医唐宗海(1846~1897)。这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家提倡中西医汇通,其所著《血证论》一书,对血瘀、血虚等血证的病机、病理和治疗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王、唐二位名医的创见和实践,“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清代得到长足发展,并日臻成熟。
  清宫太医院在“活血化瘀”方面也与时俱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重视血与脏腑的整体关系。中医认为,“瘀血”之发生多与脏腑亏损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清太医院在治疗瘀血证时,十分重视与其脏腑的关联,常将活血化瘀法同调理脏腑治法结合运用,体现了在重视瘀血病变的同时,亦重视导致瘀血成因的整体治疗观点。由于宫帏之中颇多隐曲,忧思悲忿,肝气郁结,情志不遂,常致肝脾不和;且帝王大臣们常常纵情声色,生活不节,肾元亦多耗损,因而宫中疾病多以肝、脾、肾失调和受损者常见。
  据光绪朝垣大奶奶(慈禧太后近侍女官之一)脉案记载:“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张仲元、姚宝生看得垣大奶奶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而近数,肝郁未和,气血凝滞。今拟用和肝宣郁之法调治:全当归四钱,酒芍药四钱,五灵脂三钱,三棱三钱醋炒,醋延胡二钱,川楝肉二钱,炒青皮二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白蔻仁一钱,生草一钱,醋川军(大黄)一钱五分,炒栀子二钱,引用郁李仁二钱研。”此案记载颇简,但据其脉象及病机推测,当有瘀血之证。因为,当归、芍药、五灵脂、三棱、延胡索等中药均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其治疗方法除活血化瘀外,合用疏肝解郁、和胃润下之品,达到脏腑与瘀血兼顾之目的。
  清宣统年间,端康皇贵妃(光绪皇帝之瑾妃)脉案记载:御医“看得端康皇贵妃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软。阴分素亏,气道欠调,以致肢体酸痛,胸膈堵闷。今议用益阴调肝活络之法调理:炙龟板六钱,全归八钱,抚芎二钱,丹参三钱,桃仁泥三钱,赤芍四钱,元胡三钱,青皮四钱,炙香附三钱,姜朴三钱,牛膝三钱,川断三钱,引用台乌三钱,赤茯苓四钱。脉证参合,知属肝郁,兼之素有肾阴不足,故调治肝、肾两脏,合以活血化瘀之品为治”。次日脉案记载:“诸证减轻,惟气道欠畅”,仍宗调补肝肾活血之法……
  二、注意邪正虚实之变化。中医认为,瘀血之证,亦有虚实之分。其血实者,多由血脉不通,气血失调,临床上多见之。血虚致瘀者,亦为数不少。因此,清宫太医院在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十分重视邪正之虚实。其血虚者,侧重于活血化瘀,而血实者,则侧重于破血通瘀。如道光朝琳贵妃脉案载:“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十一日,栾泰、曹宗岱请得琳贵妃脉息滑缓,诸病俱减,惟血虚经脉未和,稍有余滞,以致腹中不时微痛,今拟用和血养荣汤,早晚二帖调理:当归五钱,赤芍三钱,炒生地五钱,楂炭三钱,丹参二钱,香附二钱,川芎一钱,益母草三钱,引用泽兰二钱。”从中医理论来看,此方属于和血化瘀之剂,具有和而不破,寓和为通之意。两日后其脉案载:“滞血渐消,腹痛已减,惟经脉未和,正气尚弱,今拟仍照原方和血养荣汤加减。”专家认为,此案为气滞浊阻,导致血瘀,属于邪实,则活血、破瘀药同用,以使血瘀得通,腹痛得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皇家医事》目录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对太医院的完善种痘战胜天花恶魔(1)种痘战胜天花恶魔(2)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1)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广泛运用(1)活血化瘀广泛运用(2)帝王也需用猛药(1)
帝王也需用猛药(2)医疗护理方法多(1)医疗护理方法多(2)医药理论建树卓越(1)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2)药材地道要讲究地道药材为什么疗效好重视未病控病情(1)
重视未病控病情(2)中医治西人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临终救命生脉散(1)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