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大碰撞   》 第10节:一个有争议的制冷工程师(2)      Ma Guochuan

  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了分行业逐步分批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生产的进程。为配合中国政府加快淘汰氟利昂的步伐,格林柯尔集团相继在北京、广东、海南和湖北投入巨资建立了以替代氟利昂为己任的4家高科技环保工程公司。在这个阶段,格林柯尔在很多省市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公关,取得了在当地作为无氟制冷剂唯一提供商的机会。通过政府发文指定使用的形式来确定格林柯尔在当地制冷剂替换市场的领先地位,是格林柯尔的销售法宝。据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2000年年报披露,公司在2000年收入的3?64亿元中有3?18亿元来自于北京、深圳、湖北、海南4家工程公司所完成的125项替换工程。这种垄断行为,在南方各省引来了当地报纸的公开谴责。这是顾雏军重返国内后与媒体的第一次交锋,不过凭借着交警、环保等执法部门的保驾护航,顾雏军甚至懒得动嘴去解释。
  顾雏军的历史,前10年时间是顾雏军讳莫如深的孤身海外创业暴富的秘史,后5年则是国内资本市场上顾氏翻云覆雨的速成史。顾雏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做学问,做成科学家;我做企业,做成亿万富翁,谁能比我聪明!”在一些人看来,顾雏军是科学奇迹的创造者、资本魔方的控制者、濒危国企的拯救者。2000年,顾雏军在开曼群岛注册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格林柯尔),并在当年7月13日成功登陆香港创业板。从那时起,顾雏军已从一个热能工程师变成一个资本高手。2001年10月,顾雏军斥资5?6亿元收购当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科龙。这个花白头发、戴宽幅眼镜的陌生商人,被怀疑为“空手道高手”。2001年国内一些经济类媒体发表质疑文章,火力集中在顾雏军的理论悬疑、公司业绩、收购资金来源等问题上。不仅如此,格林柯尔在2002年4月底遭香港交易所质询,要求对2001年底上市公司格林柯尔与位于天津格林柯尔之间发生的一起关联交易做出解释。格林柯尔的年报显示,这笔总数约2?3亿元的款项被用于向天津格林柯尔购买未来所需的制冷剂,而香港联交所要求上市公司提供交易的更多细节,包括付运日期。这笔2?3亿元的交易发生在2001年12月,恰恰是在顾雏军宣布以个人资产收购科龙之后,因此引发了市场的种种猜测,即该笔预付款的大部分有可能被用于收购科龙支付的首批款项1?5亿元。不过,在质疑阴影中的顾雏军依然不改初衷,继续进行着其收购的步伐。
  “等我老了,走到大街上,希望听到有人喊:看,那个老头就是冰箱大王。”2003年,顾雏军摘帽“ST科龙”后,带着这个梦想开启中国冰箱业的并购大幕。2003年5月,顾雏军拥有全资股份的顺德格林柯尔,在合肥和美菱电器达成合作协议,顺德格林柯尔以2?0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成为美菱电器最大的股东。当年7月,格林柯尔旗下的科龙与杭州西泠集团签署协议,收购西泠70%的股权。同时,格林柯尔与南京斯威特集团抢食“小天鹅”,并争购“小鸭”电器。短短两年,一连串资本运作战绩,使顾雏军一跃成为引人注目的“资本狂人”。也就是在抢购“小天鹅”时,顾雏军喊出了他事后一直追悔的经典话语——“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顾雏军还将触角伸向汽车业,并加快了其整体收购的速度。在家乡扬州,顾雏军布下进入客车行业的第一颗棋。2003年12月,顾雏军以4?178亿元,通过扬州格林柯尔协议收购了亚星客车11527?3万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60?67%)。
  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标准包括影响力:他们的工作,在2003年中国经济生活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前瞻性:他们的行动体现了新观念、新潮流,预示了中国经济的某种趋势;创造性:他们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开拓出经济领域的新天地,为中国经济做出了独到贡献。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对顾雏军是这样介绍的:“2003年5月,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斥资2亿,将美菱电器20%的股份收入囊中,成为第一大股东。至今,除在香港上市的格林柯尔外,顾雏军在国内还控股拥有了科龙电器、美菱电器,拥有5个家电品牌(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恩、美菱),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已近百亿元。2003年8月17日,科龙、美菱联手举办全球采购招标,总价值100亿元,引来全球1100多家供应商。目前,格林柯尔已在顺德、营口、成都、吉林拥有4个冰箱生产基地,8条冰箱生产线,400万台的产能”。
  在颁奖现场,顾雏军与主持人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主持人:我听说刚接手科龙的时候,你收到很多员工发来的短信,都是骂你的,骂你最难听的是什么
  顾雏军:就是我拿着钱跑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不敢离开科龙,此时此刻我是科龙心目中的老总,现在所有员工都相信我们把他们领到正确的道路上,而且明年会比今年好得多。
  主持人:因为我们都知道顾雏军有一个梦想,智能化,现在这个目标有多远现在进入了汽车领域,是不是做起了汽车梦
  顾雏军:因为上海那个地方变成一个超市让我们搬出来,所以我们决定搬到华东去,后来选的是扬州,这个基地也将是最大的,在这个建设基地的过程中,扬州对我们很信任,我们小心翼翼地做了准备工作,使我们相信,亚星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严格的管理和一系列加大力度的经营方式,能够得到改进。
  主持人:也就是说捡了一个汽车梦。祝你梦想成真!
  顾雏军能够在千军万马般的企业家中胜出,当选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证明了他的“影响力”,也表明有关专家学者对他的“前瞻性、创造性”的认同。在某些专家看来,顾雏军“继价格时代、品牌时代之后,开创了中国家电业的资本时代”,俨然“可称做中国第三代企业家的领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新华出版社
第1节:书评第2节:序第3节:目录
第4节:引子第5节:郎咸平:台湾—香港—大陆(1)第6节:郎咸平:台湾—香港—大陆(2)
第7节:郎咸平:台湾—香港—大陆(3)第8节:一篇奇文第9节:一个有争议的制冷工程师(1)
第10节:一个有争议的制冷工程师(2)第11节:顾雏军发出了律师函(1)第12节:顾雏军发出了律师函(2)
第13节:经济学界集体失语(1)第14节:经济学界集体失语(2)第15节:杨帆的抱怨(1)
第16节:杨帆的抱怨(2)第17节:善待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1)第18节:善待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2)
第19节:善待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3)第20节:张文魁单刀赴会(1)第21节:张文魁单刀赴会(2)
第22节:张文魁单刀赴会(3)第23节:致中央领导的公开信(1)第24节:致中央领导的公开信(2)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