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魔志怪 》 觀音菩薩傳奇 》
第十回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
曼陀羅室主 Man Tuoluoshizhu
話說妙善公主將園中整理清潔,時屆停午,耳邊廂一陣悠悠細樂之聲,隨風送到。接着又是一片融和的笑語之聲,知道他們來了,本來就想迎上去接駕。後來心中一動,想起剛纔妙莊王說過,有兩位駙馬同來,男女有別,貿然出去相見,倒覺不妥。且看二位駙馬是否同來,再作計較。於是就在僻靜之處站定,暗中觀瞧。
衹見一隊宮女奏着細樂前導,妙莊王居中,大公主妙音,二公主妙元,各輓着駙馬的手,依次隨在後面,再後面便是一班從人,看他們一個個都是滿面春風,喜形於色。妙善公主不覺微微地籲了一口氣,暗想,人生上壽不過百年,這種榮華歡樂,能夠享得多時?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夢,又何苦呢?當下她見兩位駙馬果然同來,便一轉身,回到佛堂中去,再也不肯出來相見。我且按下不表。
再說妙莊王帶了一班人,一路嚮逍遙閣而來,卻不見妙善的影子。起初以為她總在閣上相候,不料到了閣上,依然不見,衹有保姆一人接駕。妙莊王在閣上坐定,兩位公主駙馬也賜了座,纔開言嚮保姆問道:“妙善往哪裏去了,緣何不來見我?”
保姆與妙善公主相處既久,知道她的脾氣,便咎道:“公主本則早在園門候駕,後來因見兩位駙馬隨駕同來,因避男女之嫌,這纔躲開去的。”
妙莊王道:“鬍說!這分明是她目.無尊長,故意規避。兩位駙馬是自己姐夫,相見也該的。難道就能夠永遠避面嗎?快與我去將她傳喚到此,若再如此裝模裝樣,我就着人來抓。”
保姆聽了,如何敢道個不宇,連連答應,連跌帶撞地奔下逍遙閣去,直到佛堂,將前話嚮妙善公主學說了一番。起先妙善還堅執着不肯去,經保姆再三苦勸,情知也躲不過,衹索硬硬頭皮,跟着同走。
到了逍遙閣上,參見了父王和兩個姐姐。妙莊王又叫她過去和兩個姐夫見禮,這一來,把妙善公主真窘得無處藏身,勉勉強強地各下了一禮,就退立在一旁。她又將閣上四下一瞧,衹見一共排列着四席:居中一席,自然是妙莊王:下面上首一席,是大駙馬與大公主並肩坐着,下首一席,是二駙馬與二公主並肩坐着,最下一席,卻一般設着兩個位置,都自空着沒人坐。她心中免不得狐疑萬種,正在獨自猜詳。
忽見那妙音公主扯了妙元公主,一同走到自己面前,開言說道:“好妹妹,我們自從分手之後,時常地惦記着你。又聞得你因為忤了父王的旨意,被貶謫在這園中受苦,今日相見,果然消瘦到如此地步。這雖說是父王的加罪,算來到底也是你自取的啊!你想,人生在世,為着些什麽?榮華富貴,人傢求還求不到;你有了,卻不要享,豈不是愚蒙透了嗎?況且男婚女嫁,這是禮上應得的,如何可以違背?你看我和你二姐姐,現在不是享盡閨房之福嗎?別的不說,就是同來同去,同息同遊,也就夠人豔羨!這不僅做了一個人應當如此,你不看那梁間的燕於,豈非也是雙飛雙宿的嗎?”
說到這裏,妙元公主也接口道:“是啊!大姐姐的話,說得一點也不錯。我們且將眼前的快樂丟過了不講,傳種接代也是必要的。倘使世間的女人,都和三妹妹一般見識,人類不就要因而絶滅,那時還成什麽世界呢?父王的希望,也就在於這一點上。故今天也替三妹妹設下一個雙座的席兒。你就去坐了末席,虛左以待乘竜客吧!好妹妹,你看見我們兩個姐姐面上,也不能再使性執拗了啊!”
說罷妙音妙元各牽着她一條臂膀,想送她入座。不料妙善一聽了兩位姐姐如此一番說話,不覺心頭亂跳,漲紅了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現在又見她們動手來拉扯,急得她雙手一陣亂搖,連籲帶喘地說道:“二位姐姐且休動手,聽小妹一言。兩位姐姐的話,固然是不錯,但是對尋常人說的,也就是世俗的見解,卻决不是對於修真學道之人說的。世俗之人,看不破的是榮華富貴。因為看不破,就人人都想享受這榮華富貴,於是便傾軋爭奪,甚至狡謀暗算,不惜抵死地去爭求。爭奪到的,又是百無一二,就算爭到了,又能夠有幾時的享受?轉眼都成為泡影,又何苦損德敗行地爭奪那些爭不到的呢?就寡廉鮮恥,無所不為,一切劫奪盜殺的事,都從這裏邊産生出來,造下彌天大的罪惡。可見榮華富貴,這四個宇實是迷人靈臺的毒霧,閉人聰明的魔障,也就是沉人的苦海,一墮其中,永不能自拔。
“惟有佛門廣大,佛法清靜,打破一切魔障,使人澄心絶慮。一念歸真,可以修成正覺,六根清靜,無人無我,無相無空,永遠得大自在。然後發慈悲願,為衆生說法,救度世間一切苦厄,使同歸極樂。惟我佛祖,能夠與天地並壽,這就是不慕榮華富貴的善果。
“小妹因.旨破了這些機關,故而纔立志皈依我佛,决不再墮塵世的魔障業緣,卻並非敢故違父王的意旨。二位姐姐一片真心好意,小妹衹有銘諸心版,多替兩位姐姐祈福罷了。至於那一席,委實不敢譖坐,一則不成體統,二來小妹生來即茹素,嚮來未開戒,席上都是葷腥滋膩之品,斷斷不敢下箸。請二位姐姐坐了用酒,待我來侍候父王就是了。”
妙音、妙元二人,聽了她一篇玄妙的解釋,似乎含着諷刺,心上都有些刁不悅,即便各各回座。那位妙莊王本來已帶着幾分怒氣,卻未發作,如今聽了如此說法,不由將案一拍,駡聲:“你這不識擡舉的賤骨頭!你情願做下作貨,倒也罷了,不合造出這一派鬍言亂語來惑人,還敢當面冷嘲熱諷地連自己的生身父親和兩位同胞的姐姐,也一同駡在裏邊。好一個修真學佛的公主,你幾曾看見無父無君的人,到得極樂國成得活佛來?”
妙善公主道:“父王息怒,孩兒鬥膽也不敢犯上。剛纔的話委實是從至誠中所發出來的,不料觸怒了父王,該死之極,還望恕罪。待孩兒侍候父王飲酒,替父王上壽。”
妙莊王怒氣衝衝地瞪了一眼道:“誰要你這不識擡舉的賤骨頭假殷懃,不把我氣死就夠了,提得到上壽嗎?”便命左右取了百結鹁衣,虢了隨身便服,使她換上,連鞋襪也準穿,從今日起,發往竈下去充執炊婢女的工作。每日要汲滿-卜七石缸清水,兩擔硬樹木柴,一切淘米燒火的事情,都要一身擔當,不準他人幫忙。另派一名宮女,隨時監察,如有差池或有偷懶情事,即用皮鞋責打。中間如有閑暇,還得編織細草芒鞋,不得有絲毫偷閑。
當時妙莊王打發過了妙善之後,方纔與兩位公主兩位駙馬,開樽飲酒。
你道這位妙莊王如何這般忍心,用此殘酷手段去對付親生女兒?這是他一則在氣惱頭上,不免責罰得過分些,二來也自有他的用意。他以為妙善充灌園的職司,痛苦尚輕,故還能安之若素,並且空閑時間也多,一有空閑,就不免誦經念佛,所以纔如此發放,一方面使她受到極度的痛苦,易生悔悟之心,一方面使她一天到晚,不得須臾空閑,白日裏做勞苦的工作,到晚神疲力倦,睡眠休息,再沒有誦經禮佛的機會,使與佛逐漸脫離,自然就不再會執迷不悟了。可是妙莊王這一番的心計,依然是歸於失敗。正是:立志如金石,寧為挫折渝?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二回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 | 第三回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 | 第四回物色乘竜欲傳大位 閑觀鬥蚊引動慈心 | 第五回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 | 第六回衆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 | 第七回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 | 第八回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 | 第九回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 | 第十回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 | 第十一回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 | 第十二回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 | 第十三回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 | 第十四回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 | 第十五回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 | 第十六回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𠔌安度神鴉嶺 | 第十七回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 | 第十八回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 | 第十九回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 | 第二十回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 | 第二十一回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愈痼疾 | 第二十二回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 | 第二十三回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 | 第二十四回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