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呂布刺殺丁建陽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董卓視之,此人官拜荊州刺史,姓丁,名原,字建陽。因何進降詔,遂引軍至洛陽。當日倚恃兵權,敢出抗拒。董卓大怒,叱之曰:“朝廷大臣尚不敢言,汝何等之人,輒敢多言耶!” 遂掣佩劍在手,欲斬之。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身長一丈,腰大十圍。弓馬熟閑,眉目清秀。五原郡九原人也,姓呂,名布,字奉先,官拜執金吾。自幼隨從丁原,拜為義父。當日,布執方天畫戟,立於丁原之後。李儒會意,急嚮前曰:“今日飲宴之處,不可以談國政,來日嚮都堂公論未遲。”衆人皆勸丁原上馬。呂布手執畫戟,目視董卓而出。衆皆奉送丁原上馬而去。
董卓與百官曰:“ 吾所見者,合公道否?”盧植立於筵上曰:“明公所見差矣。昔商之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岡宮;昌邑王登位,方立二十七日,造罪三千餘條,霍光告太廟而廢之。進上皇帝年紀雖幼,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汝乃外郡刺史,素不曾參預國政,又無伊尹、霍光之大纔,何敢強主廢立之事?聖人有雲:‘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汝莫不待篡漢天下耶?”董卓大怒,拔劍嚮前欲殺植。侍中蔡邕、議郎彭伯諫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遂逃難而隱於上𠔌。司徒王允出曰:“廢立之事,不可酒後商議,別日再聽約束。”於是百官皆散。董卓按劍立於園門,意欲傷害百官。忽一人躍馬持戟,於園門外往來,卓問李儒:“此何人也?”儒曰:“此丁原義兒呂布,勇極不可當也。”卓乃潛入園回避,百官因此得脫回傢。
次日,人報董卓:“丁原引軍,城外搦戰。” 卓怒,引軍馬出。兩陣對圓,卓見對陣呂布出馬,頂束發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係獅蠻寶帶,騎一匹衝陣劣馬,持方天畫戟,往來馳驟,貌若天神。卓心中驚駭。丁建陽於陣中縱馬直出,亦指卓而駡曰:“漢天下不幸,閹官弄權,以致萬民受於塗炭。爾乃涼州刺史,於國無寸箭之功,焉敢亂言廢立,侮慢朝廷?實欲反耶!”董卓無言可答。呂布飛馬挺戟殺過來。董卓先走了。建陽率軍馬一掩,卓軍大敗,走三十餘裏。
卓收軍下寨,聚衆商議。卓曰:“吾觀呂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帳前一人出曰:“主公勿憂。某與呂布同鄉,足知其人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主公,可乎?”卓大喜,觀其人,乃虎賁中郎將李肅。卓曰:“汝去說呂布,以何而進?” 肅曰:“某聞主公有名馬一匹,號曰‘赤兔’,日行千裏。須得此馬,更用金珠,以利結其心,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也。”卓問李儒曰:“此言可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卓欣然與之,更與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
李肅騎了赤兔,帶二匹從馬,三個人投呂布寨來。伏路軍人圍住,肅曰:“可報與呂將軍知道,故人來見。”軍士報入帳中來。肅與布曰:“賢弟別來無恙?”布半晌,思想不起,問曰:“足下果何人耶?”李肅曰:“鄉中故人,何故失忘?某乃李肅是也。”布下拜曰:“鄉兄,久不相見,見居何處?”肅曰:“仕於漢朝,見任虎賁中郎將之職。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裏,渡水登山,若履平地,名曰‘赤兔’。李肅不敢乘坐,特來獻與賢弟,以助虎威。”布聽罷,便牽過來,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鬃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呂布見了大喜。史官有四句詩,單道赤兔馬。詩曰:
奔騰千裏蕩塵埃,渡水爬山紫霧開。
掣斷絲繮搖玉轡,火竜飛下九天來。
布謝肅曰:“兄與此竜駒,布將何報之?”肅曰:“某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佈置酒相待。酒酣,肅曰:“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多曾會來,此馬亦不可說。” 布曰:“兄醉矣。”肅曰:“何以知之?”布曰:“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多會?” 肅大笑曰:“非也。某說今日丁刺史。”布惶恐而言曰:“在丁建陽處亦出於無奈。” 肅曰:“賢弟有擎天架海之才,而四海孰不懼怕?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布欲大展其能,恨不逢主。” 肅笑曰:“‘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佐。’青春不再,悔之晚矣。” 布曰:“兄在朝廷,觀何人為世英雄?”肅曰:“某遍觀大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為人,禮賢敬士,寬人厚德,賞罰分明,終成大事。”布曰:“某欲從之,恨無門路。”肅取金珠玉帶列於布前。布驚曰:“何為有此?”肅令叱退左右,告布曰:“此是董刺使久慕賢弟之德,特令某送禮物以獻。赤兔馬亦董公所贈也。” 布曰:“董刺史如此見愛,某將何禮報之?”肅曰:“如某之不纔,尚加為虎賁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布曰:“恨無功可往報之。” 肅曰:“功在反手之間,弟不肯為耳。”布沉吟久曰:“兄長少待,容吾到軍中殺了丁原,引軍歸董刺史,若何?”肅曰:“但恐賢弟不能為耳。”布提刀便起,徑到軍中。
丁原秉燭觀書,當見提刀而至,丁原曰:“吾兒來,有何事故?”布曰:“吾乃當世之大丈夫也,安肯為汝子乎!”丁原曰:“奉先何故心變?”布嚮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級,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殺之。肯從吾者在此,不從者自去!”軍士散其太半。
布提首級見肅。肅又曰:“某當先去報主公,來接將軍。”布一面收軍。肅報董卓。卓置酒去迎呂布,布獻了丁原首級。卓下馬,攜手入帳中。卓先下拜,曰:“卓今得將軍,旱苗而得甘雨也。”布納卓而拜之,曰:“布今棄暗投明,願以父事之。”卓大喜,重賞李肅。是日,以金甲錦袍賜布,暢飲而散。董卓又得呂布並帶來軍馬,其勢越大,乃自領前將軍事,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音戶侯,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初,李儒薦蔡邕曰:“伯喈非常人也,若主公用之,大事可就。”卓使人徵之,邕托疾不起。卓怒曰:“我能滅人九族,犯者無素休。”人報邕,邕急往。卓拜邕為祭酒,甚相敬重,恩賜不少。三日之間,周歷三臺,先補侍御史,又轉侍書御史,遷尚書。遷為侍中。
李儒勸卓早定廢立之計。卓次日於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令呂布將甲士千餘,侍衛左右。是日,太傅袁隗與百官皆到。酒行數巡,卓按劍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為治。今上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子。吾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君。汝大臣意下如何?” 群臣惶怖,莫敢對。座上一人應聲而出曰:“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昌邑有罪,霍光廢之。今上富於春秋,有何不善?汝欲廢嫡立庶,欲為反耶?”衆視之,乃中軍校尉袁紹也。卓大怒,叱之曰:“竪子!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也?”袁紹亦拔劍出,曰:“汝劍雖利,吾劍豈不利也!”兩個在筵上敵對。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