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 》
9只敢在“圣人”裤裆下跳来跳去
柏杨 Bai Yang
柏杨先生认为中国自孔丘先生之后,没有出过一个思想家。可是有人抬出谭嗣同、孙中山、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这些人来:请问柏杨先生,难道他们都是酱缸蛆?认为没有比这更强烈的诋毁。我认为这只不过是对思想家的定义和评价的问题,不知柏杨先生的高见?自从孔丘先生被皇帝封为“至圣”(第一号圣人),孟轲先生被皇帝封为“亚圣”(第二号圣人)之后,并没有封其他的人当“季圣”(第三号圣人),于是“圣人”就在中国绝了种,等而下之的只好称为“贤人”。不过,有一阵子,大约是七世纪八世纪,“圣人”忽然泛滥成灾,大头目或大军阀,往往也被称“圣人”,帝王固是“圣人”,叛军首领也是“圣人”,反正大家过瘾,也说明“圣人”和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没有政治力量支持,就“圣”不起来,孔丘必须皇帝封他一封,他才有冷猪肉可吃。知识分子一旦被帝王看中,封为“圣人”,他就成为大头目的私人宠物,谁都不敢碰,专制政府时代,谁都不敢碰孔丘。茅盾、巴金是作家,并不是思想家。孙中山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人,可惜他在革命行动中消磨了自己。而谭嗣同,如果光绪载?皇帝改革成功,他可能扮演鲁迅的角色。至于朱熹、王阳明,不过一个批注家,幸运的贤人而已。“圣人”在政治权力培育下,影响力每日成长,终于变成一根巨棒,专门打击对政治权力不满意的人,不但有势,而且有威,历代帝王对无辜的知识分子,有时下不了毒手,自另有御用“文棍”祭出孔丘杀少正卯的例子——不必有罪,不必有证据,只要你觉得他不顺眼,使你心烦,就可杀了。可怜的“圣人”,终于沦为帮凶。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竟然不敢上接《春秋》。《春秋》写到前468年,《资治通鉴》理应开始于前467年,才是正常叙述,可是司马光因为《春秋》的作者是孔丘圣人的缘故,不敢从前467年写起,故意空白一段,只敢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写起,可看出深入骨髓的奴性,连“大儒”也成了摇尾的宠物,只敢在“圣人”的裤裆之下那个小范围里跳来跳去,没有胆量,也没有智慧迈出一步。这又说回来了,假如迈出一步,有什么后果?后果确实是可怕的,轻者落魄一生,永远弄不到一个官做,重则斩首。也难怪司马光先生,宁可被斥责为奴性入骨,也不敢试探刀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
|
|
序 | 1我遗憾威胁不够 | 2诚实的人有祸了 | 3培养新的尊严 | 4扒粪运动 | 5就是学不会 | 6如果没有鸦片战争 | 7落后的烂国 | 8魔术巨棒 | 9只敢在“圣人”裤裆下跳来跳去 | 10死搅蛮缠 | 11不应总想自己的美德 | 12一窝蜂发飙症 | 13中国人都是好演员 | 14政治艾滋病 | 15有权势才算祖先 | 16孔丘和外来文化 | 17安史之乱救了日本 | 18中国只有政治文化 | 19士大夫自成体系 | 20劣质传统 | 21挣脱诅咒 | 22缺少终极关怀和终极理念 | 23鲁迅的定位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