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fēng cāng máng rénèr liú táng shì   》 èr liú táng      táng Tang Yu

风雨苍茫忆故人:二流堂纪事 何物“二流堂”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报人作家唐喻在重庆盖起一座大房,成为当时文艺界名流荟萃的所在,被戏称为“二流堂”,不想若干年后,一句文人间的调侃却成了历次运动编织罪名的理由,大批知识分子牵扯其中
何物“二流堂” 吴祖光在香港发表了题为《反右大案——“二流堂”真相》的文章,因为它同时在上海的《上海滩》杂志上发表,所以香港、上海的朋友都写信告诉我。 其时,苗子、郁风夫妇适来港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他们极力怂恿我写一篇,从我的角度来谈“二流堂”。我不敢写,因为它既无政治意识,又无学术性,刊载在那样的刊物上,不大合适。“二流堂”究竟是什么,正如祖光所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但政治庸人们对“二流堂”的宣传,却是自五十年代以来最成功的宣传范例,此后便江河日下。 戈贝尔的“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成事实”的伎俩已破产,人们已学会从反面去找出真实。 我从未渲染“二流堂”,但当友人向人们介绍的时候,我便受到不应有的肃然起敬,使我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只是这几年脸皮才厚一点。 它使得一位知名的澳洲汉文学家白杰明要以“二流堂”为内容著书立说;两位法国专家白霞夫妇声称马上就要加入“二流堂”。 一九八三年春夏之间,白杰明由《大公报》副刊主编潘际炯兄陪同到我在香港的住处,满脸不平之气,问我,“二流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要写一本书向全世界控诉这一荒唐事件。叫我怎么说呢,我只有嬉皮笑脸向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然后捡了两份刊登《砸烂中国裴多菲俱乐部“二流堂”》和《文化部为“二流堂”问题平反》的《人民日报》,几份“文革”时期的小报,还有祖光的一首诗: 中年烦恼少年狂, 南北东西当故乡; 血雨腥风浑细事, 荆天棘地作寻常; 年查岁审都成罪, 戏语闲谈尽上纲; 寄意儿孙戒玩笑, 一生误我“二流堂”。 那是一九七二年底两个穿解放军服装的“中央专案组”人员到干校逼他写“二流堂”材料时他写下的。这两个人接着又找我再写“二流堂”材料,我给写了一份。两天后,他们退还我,叫我抄在一种特制的稿纸上,这种稿纸的格子就和印《刘少奇罪证》的稿纸一样,我的原稿则多处被用铅笔修改,“是”改为“不”,“不”改为“是”,但我仍照我所写的抄,取稿时一人拍案大怒,并找我的“上司”细声指示。 夏衍老人出狱后,我曾将此事告诉他,他说:“项庄舞剑,意在周公。” 两位法国专家白霞夫妇,其中白霞曾为我主编的《新天地画报》翻译白桦的诗,一九八二年我在我家斜对过的翠华楼设便宴请“二流堂” 诸友,她在席上宣称要加入“二流堂”。我说:“敝堂从未有洋人入堂,此事需请示才能定夺。”她说:“我一定今晚就要加入。”杨宪益不知是否是有意为我解围,借口酒太少(酒楼竟无酒),将赵、白霞、丁聪、冯亦代、陆浮等大批人卷到他家继续尽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shēng huó · shū · xīn zhī sān lián shū diàn
èr liú tángzhòng shuō fēn yúnèr liú táng” (1)zhòng shuō fēn yúnèr liú táng” (2)èr liú tángzài
èr liú tángdài shàng mào wén qián fēng qiú gāo guàliǎng lǎo bào fàn
bào fēng lái liǎo shàng bào liǎotáng yuán zhī duō shǎo 'ěr bīn lái
xīn jiāng lái shàng hǎi lái rén biàn niúniú péngxīn niú
měi zāiniú péng chāo jiā de zhuān 'àn (1) de zhuān 'àn (2)
huò cóng kǒu chūèr liú tángde jiě fàngèr liú tángwǎn huìguǎng zhōu xiè hòu
dì   I   [II]   [I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