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陳丹青、艾未來:非藝術訪談   》 第1節:非藝術訪談(1)      陳丹青 Chen Danqing    艾未未 Ai Weiwei

陈丹青、艾未来:非艺术访谈 第1节:非艺术访谈(1)
陈丹青、艾未来:非艺术访谈 第1节:非艺术访谈(1)
陈丹青、艾未来:非艺术访谈 第1节:非艺术访谈(1)
每個時代都很豐富。每個時代都會自作多情,對別的時代,要麽看不起,要麽太看得起。人太自戀了,總覺得自己的時代太悲慘或太輝煌。哪個時代都一樣,因為人的感受力都是一樣的。人憑自己的可憐的感受力和大驚小怪來描述自己,衹是我們這個時代更容易被描述,因為我們有媒體。
第1節:非藝術訪談(1) 每個時代都很豐富。每個時代都會自作多情,對別的時代,要麽看不起,要麽太看得起。人太自戀了,總覺得自己的時代太悲慘或太輝煌。哪個時代都一樣,因為人的感受力都是一樣的。人憑自己的可憐的感受力和大驚小怪來描述自己,衹是我們這個時代更容易被描述,因為我們有媒體。 從前士紳有士紳的生活方式,農民有農民的生活方式,亂黨有亂黨的生活方式,非常具體,從穿着到談吐到舉止。現在生活方式失憶了,混亂了,大傢的背景來路都是一樣的。可是連無産階級的生活方式都失傳了,或者說,與時俱進了。 王: 你認為我們目前生活在怎樣的情境中?包括我們的自然生態和精神狀態? 陳: 就是一個後進國傢在大轉型、大轉彎。一條巨大的老船,大轉彎。因為轉彎,船上的人看見了新角度,新景觀,船下的水呢,大大小小的旋渦。 你見過輪船大轉彎麽? 自然生態?就是沙塵暴,就是旱災水災。總算在治理了,因為遭了報應。可是前段時間看報,兩千多年功能健全的都江郾,上遊處忽然又要蓋水庫。那都是"世界文化遺産"挂了號的,把管理官員急得發抖,竭力反對。到第二次開會,愣不讓他們去:你跟我談文化、談歷史?去他的文化,去他的歷史! 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就是你要來問這些問題。 王: 我們這個時代是太豐富了還是有所缺憾?缺什麽? 陳: 每個時代都很豐富。每個時代都會自作多情,對別的時代要麽看不起,要麽太看得起。 我們沒機會活在七世紀或者公元前。研究傳播學的人寫道,我們通常是通過有文字的歷史來揣測古人怎麽生活。實際上在語言發明前,人類就用各種表情、聲音、動作來溝通,非常吵鬧的一個世界。 我們要是動態地看過去的世界,再來看現在,就不會太詫異。 "豐富"不是"多",大畫傢的色彩異常豐富,可是調色板衹有幾種顔料。小提琴鋼琴響起來,多豐富!衹一個人在那裏玩幾根弦。 我不覺得現代多豐富,衹是鬧。現代交通、傳播、武器,比任何時代發達,造成"豐富"的錯覺。沒有戰爭,缺了一大塊。戰爭就是火嘛,原始森林過一陣會自己着火的。災難有,但這個社會太規範了,一切可能發生的災難很快就被製止。SARS要是擱到一百年內的任何時期,死多少萬人。現在這麽快就遏止了。 這是現代的好處,於是現代人壽命長。全世界老人問題從來沒像今天這麽嚴重。 人太自戀了,總覺得自己的時代太悲慘或太輝煌。哪個時代都一樣,因為人的感受力都是一樣的。 人憑自己的可憐的感受力和大驚小怪來描述自己,衹是我們這個時代更容易被描述,因為我們有媒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1節:非藝術訪談(1)第2節:非藝術訪談(2)第3節:非藝術訪談(3)第4節:非藝術訪談(4)
第5節:非藝術訪談(5)第6節:非藝術訪談(6)第7節:非藝術訪談(7)第8節:非藝術訪談(8)
第9節:非藝術訪談(9)第10節:非藝術訪談(10)第11節:非藝術訪談(11)第12節:非藝術訪談(12)
第13節:非藝術訪談(13)第14節:非藝術訪談(14)第15節:非藝術訪談(15)第16節:非藝術訪談(16)
第17節:非藝術訪談(17)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