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我當代表十年 》
第1節:自序
趙詠秋 Zhao Yongqiu
本書是歷任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趙詠秋講敘自己履職經歷的作品,以她本人領銜提出的議案和建議為主綫,以社會經濟的重大問題分章節,以歷史進程為順序,記錄了十年間她擔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的履職經歷,同時也記錄了國傢民主法製建設的進步和社會經濟、人民生活的進展。既有議案和建議等詳實資料,也有時代背景和當時的研究思索,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嚮廣大選民的履職報告。
第1節:自序
自序
1998年3月,我初任全國人大代表,至今已是第十個年頭。回顧十年的歷程,不禁感慨萬千。當時,整個國傢處於經濟體製轉換時期,法製尚不健全,國有企業各項改革剛剛起步,沒有成功的經驗可藉鑒,各方面都是"摸着石頭過河"。那時,我這位新任代表,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基層科技工作者,對政事不甚瞭解。然而,時代卻賦予了我重要使命,將我推嚮了參政議政的最高殿堂,成為國傢最高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要代表全體人民參與行使管理國傢的事務。如何履行好代表職責?是享受榮譽當一名"舉手機器",還是做一名有良知、有作為的人民代言人?擔任代表之初,我與各位新任代表一樣,面對選民考問的目光進行了心的選擇。
作為"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畢業生,經歷了國有企業科技崗位的良久浸潤,強烈的責任感和執著認真的習性已經潛入了我的靈魂。面對陌生的政壇,身負人民的重托,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神聖。一個樸素的想法是:當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就要反映人民的願望,努力為人民而工作。我相信,衹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認真聽取人民群衆的意見,多進行觀察、思考和研究,一定能吃透一些事情的本質,拿出一些有質量的議案建議,促進社會某些方面的進展。
為了履行好代表職責,我開始熱衷於學習研究政治經濟理論,解讀國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瀏覽世界發達國傢的先進做法和專傢觀點,關註時事進展,與廣大幹部群衆交談討論,廣泛汲取知識的養份。"作為兼職人大代表,你對參政議政投入多少精力?"這是很多朋友關心的一件事情,也是我必須思考的事情。十年來,我將代表職責融入了我的工作、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之中,參政議政成為我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的睏難和進步與我的喜怒哀樂緊密相連,我用勤奮努力來表達自己對代表職務的忠誠。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級人大代表的共性表現。隨着代表文化層次的提高,民主法製意識的增強,代表參政議政的質量水平也不斷提高,議案建議的數量逐年增多,各級人大代表以對國傢、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履行着法律賦予的職責,我衹是許許多多勤奮努力的人大代表中的一分子。
平時,也有不少朋友問我:"你個人重點關註哪些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如何履行職責?"其實,我不僅僅局限於某些方面,我的關註方面很廣泛,衹要是社會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衹要是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衆急需解决的問題,都會引起我的關註。根據代表法規定:"代表應當與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衆保持密切聯繫,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在自己參加的生産、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一般要求就地、就近開展視察。因此,我的視角往往先着眼於本地,再放眼全國。不僅要關註地方上、各自所在領域裏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更要研究全國性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既要關註法律法規、全國人大會議作出的各種决議决定的當前執行情況,也要研究方向性和前瞻性的問題,尤其要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議案或建議。本書中還介紹了一些大會期間的履職程序。
在十年的依法履職過程中,我有幸親歷了國傢領導人帶領政府各部門認真聽取代表意見共商國是的場面,參與了國傢法律製定、修訂的過程。這十年,我國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變革,國傢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民主法製逐步趨於完善,改革逐步走嚮成功。在這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中,我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是祖國進步的見證人。十年的磨練,我自己也從當年不甚瞭解政事的新代表成為了一個連任的老代表,領銜提交了100多件議案、建議,對我國社會、經濟、法製的發展狀況,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和國傢的前進方向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養成了隨時隨地觀察、詢問、思考、記錄社會問題的習慣和對政事特有的敏感性。國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中能體現我們人大代表的某些觀點,我個人的進步融入了國傢的進步之中。我想這就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廣泛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優越性的充分體現。我的實踐也使我充分認識到,人大代表作為國傢聯繫人民群衆的紐帶與橋梁,應當發揮重要作用。
十年的代表經歷讓我體會到,作為人民的代言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傾聽群衆的呼聲,觀察研究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最難的事情是擊中問題的要害,揭示事物的規律;最高興的事情是人民群衆的願望得到國傢的重視且逐步變為現實。人生沒有幾個十年,我為自己在年富力強的時候能有機會在國傢最高權力機關從事參政議政這樣的大事而感到榮幸,同時也為自己曾經努力履行了代表職責,為國傢、為社會、為老百姓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而感到欣慰。
在這十年中,我與九屆、十屆全國人大湖北團的代表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這個精英薈萃的團隊裏,在參政議政過程中,代表們為我樹立了榜樣,給了我諸多幫助與厚愛。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湖北團幾任的團長關廣富、賈志傑、蔣祝平、楊永良、羅清泉、蘇曉雲、鄧國政、朱純宣、鮑隆清,民盟湖北省委主委、副省長郭生練,黃石市兩任的市委書記任世茂、王振有,市長阮成發、肖旭明等,都對我的工作給予了指導與鼓勵。我所接觸的各級人大常委會和國傢各部門、社會各界朋友們給予了我信任和支持。我的議案建議來自於人民群衆的智慧,我的進步是各位領導、全團代表和社會各界朋友們指導、鼓勵、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要表達對他們的衷心感謝和敬意。
作為人民選出的一名代表,每次兩會歸來,面對人民群衆熱切期待的面龐,我常常自己發問:我拿什麽奉獻給您,我的父老鄉親們?在跨入參政議政的第十個年頭,我産生了強烈的寫作願望,我想將我履行代表職務的經歷和結果記錄下來,我要以自己提出的議案、建議及落實情況為主綫,不僅記錄十年間祖國的經濟、社會、法製、文化、人民生活的進展,記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進程和表現形式,而且我要以此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對選民的履職匯報,讓選民更多的瞭解代表履職實況,激發廣大人民群衆有序參與管理國傢大事的熱情,促進我國民主法製建設的進程。我想這是我必須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
我自嘆沒有專門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專傢學者那樣深厚的造詣,我的知識是不全面的,文筆是笨拙的。毫無疑問,我的履職軌跡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帶有地域色彩,唯能貫穿始終永不褪色的是人大代表為國傢、為人民的一顆心。也許讀者發現我的履職過程存在某些有益的經驗值得以後的新代表們藉鑒,也許存在諸多不足需要改進,那也同樣具有藉鑒意義。無論怎樣,如果從我這個普通代表的履職記錄中能引起一些思索和討論--如何當好人大代表?如果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那將是我所期待的。
2007年9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1) | | 第3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2) | 第4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3) | | 第5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4) | 第6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5) | | 第7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6) | 第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 | | 第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2) | 第1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3) | | 第1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4) | 第1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5) | | 第13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6) | 第14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7) | | 第15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8) | 第16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9) | | 第17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0) | 第1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1) | | 第1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2) | 第2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3) | | 第2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4) | 第2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5) | | 第23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1) | 第24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