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笑書神俠 》
第1節:與金庸狹路相逢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金庸的武俠小說早已在億萬華人的心中生根結果,但一直為主流文化和正統學術圈所排斥。此書是孔慶東解讀金庸的階段性總結。
在書中,他饒有趣味地分析了金庸小說中的愛情模式、金庸小說中的奇情怪戀、金庸小說中的武功、金庸小說的俠義精神、金庸小說對中國文化形象的建構的作用等等,還對金庸的若幹作品進行了細讀。由於作者廣博的知識面、豐富的人生體驗、獨到的思想見解、幽默的行文風格,使得他談論金庸縱橫捭闔,氣勢恢宏,妙趣橫生,使人時有豁然開朗之感,時有開懷大笑之樂。
第1節:與金庸狹路相逢
序:與金庸狹路相逢
社會上和學術界的許多朋友師長,都謬推我為金庸研究專傢。有些喜歡辱駡金庸和金庸研究的風流老先生也把誤導青年的帽子往我頭上戴。其實我關於金庸的文章寫了不少,講演訪談也做了不少,但直到2005年之前,並沒有出版過金庸研究專著。我是個什麽都研究、什麽也都不研究的人。我推崇我傢老祖宗的名言:“君子不器”。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我看來應是:“無所不為,一事無成。”不過為了報答人民的養育之恩,一個有良心的人總該研究點什麽。我學無所長,衹好研究“文化”。在文化裏,我重點研究文學;在文學裏,我重點研究小說和戲劇;近年來附庸風雅,重點研究通俗小說;在通俗小說裏,曾經用心研究過武俠小說;而金庸先生早早地埋伏在武俠小說裏等待我這個假面伯樂,於是我們就狹路相逢,悲慘遭遇了。
我開始讀金庸比較晚,那已經是建國35周年之後,80年代後期,我剛當上北大中文係學生會主席,官倒腐敗方興未艾,社會風氣日益崩壞,雷鋒精神受到質疑,救助落水兒童要先給報酬,光天化日之下,廣大市民踴躍圍觀流氓歹徒輪姦婦女的年頭了。我那時對什麽“武俠小說”是不屑一顧的。俺自幼受到高雅的正統文學教育,批林批孔時就讀《論語》《孟子》《韓非子》,評《水滸》時就讀《水滸》《三國》《紅樓夢》,批鄧小平時就讀魯迅茅盾高爾基,批“四人幫”時就讀王蒙張潔劉心武,後來上了北大,更是什麽托爾斯泰萊蒙托夫塞萬提斯巴爾紮剋海德格爾馬爾剋斯川端康成小林多喜二好色一代男……整天大魚大肉地鬍吃海塞,衹覺得天下的山珍海味已盡入腹中,曾經美味難為菜,除卻西施不是人。漸漸地,看穿了各種文學伎倆,煉就一副鐵石心腸,任你情天恨海,五雷轟頂,俺也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許多北大中文係畢業的朋友都走過這麽一段“人性喪盡”的歧路,試問,在那飽讀了古今經典、中外名著的時候,還有什麽文學,還有什麽作傢,能夠感動我們這些“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文學狂徒嗎?
就在這時,我發現周圍同學不僅僅迷戀錢鐘書瀋從文張愛玲和艾略特裏爾剋波伏娃,他們中頗有些人神氣活現地談論什麽三毛瓊瑤席慕容和金庸古竜梁羽生。作為一名優秀學生幹部和班裏第一批共産黨員,我覺得有責任有必要瞭解一下這些同學“思想墮落”的根源。我說:“什麽破玩意兒?你們這麽沒日沒夜地糟蹋身子?呈給本官,驗看驗看!”同學說:“這可是最偉大的文學啊,比你那魯迅老捨萬傢寶,一點都不差!”於是,遞過來一本脫落了封面的通俗文學期刊,上面連載着兩章《射雕英雄傳》。中國文學史上一個輝煌的時刻誕生了。
我是個讀書看戲都很投入的人,標榜“先感性,後理性;先感悟,後研究”。我在小學和中學時代,為《紅燈記》和《高玉寶》流過淚,為《賣花姑娘》和《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流過淚,為《雷雨》和《傢》流過淚,為《流浪者》和《簡愛》流過淚,為《愛是不能忘記的》和《高山下的花環》流過淚。上大學以後,就不曾再為文學作品而流過淚。我以為自己成熟了,永遠不會再被作傢騙去淚水了。像《悲慘世界》《復活》以及轟動一時的《這裏的黎明靜悄悄》,都深深打動過我,但是沒有摧垮我的淚腺。然而,我卻一次又一次,被金庸這廝感動了。當郭靖背負着黃蓉去找一燈大師療傷,當楊過苦等小竜女一十六年後毅然跳下懸崖,當郭襄“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衹影嚮誰去?”當程靈素為鬍斐吸盡毒液而死,當鬍一刀把孩子托付給敵手苗人鳳,當殷素素用生命告訴兒子張無忌“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當明教群雄出徵前高唱“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當香香公主把匕首刺進那世上最美麗的胸膛,當嶽靈珊和馬春花被愛人害死而臨死仍然挂念愛慕着那無情的愛人,當蕭峰一掌誤斃了世上最愛他最理解他的阿朱,當“惡貫滿盈”段延慶得知段譽是自己的兒子,當韋小寶在通吃島接到康熙畫的六幅充滿兄弟情誼的“救駕圖”……我幾乎每次讀到這些段落,都會熱淚盈眶。止庵兄說感動是不成熟的表現,讀書多了就不會感動。可我確實做不到止庵兄的境界。我是萬卷書也讀了,萬裏路也行了,亂七八糟的覺也睡了一萬多回了,可是眼看要到四十不惑的冷血大關了,卻反而愈加容易感動起來。美國人死了我也傷感,伊拉剋人死了我也嘆息,氣得我夫人咬牙切齒地咒駡我:“更年期這麽早就來了!”
由於迷戀金庸,我開始瘋狂地閱讀武俠。但是幾百部讀下來,大多都忘記了。沒有炒作,沒有指導,甚至沒有正版,是億萬人的閱讀實踐,把金庸的名字銘刻到了人類的文學史上。我加入了談俠論劍的行列,由同學間,談到老師處。我和其他同學,嚮錢理群這位以嚴肅著稱的導師推薦金庸,我們誇張地說,不讀金庸就等於不懂得一半的中國文學。於是,錢理群老師讀了金庸,後來還寫了研究文章,他和吳曉東著的插圖本文學史第一次列入了金庸的內容。錢老師又鼓勵我們把金庸當成嚴肅文學來談。於是,我又抱着研究者的態度一遍一遍重讀金庸,但是仍然不能控製自己的淚水。這時,我知道了金庸的讀者原來是遍布全球和幾乎所有的領域的,鄧小平、蔣經國、華羅庚、楊振寧、王選、李陀、馮其庸……都對金庸小說評價很高。但是,要在北京大學這座中國最高學府公開研究金庸,以我的年齡身份,是必遭保守勢力瘋狂漫駡陷害而自取滅亡的。陳平原老師以極大的熱情和才華寫出武俠小說研究專著《千古文人俠客夢》,在大學界振奮一時。然而陳平原老師居然也不敢乘勝開設武俠小說研究課,可見金庸進入北大阻力之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第1節:與金庸狹路相逢 | 第2節:金庸小說的情愛世界 | 第3節:愛情模式之一:英雄美人式 | 第4節:愛情模式之二:感天動地式 | 第5節:愛情模式之三:癡情女與負心郎式 | 第6節:愛情模式之四:單相思式 | 第7節:金庸小說的奇情怪戀 | 第8節:李莫愁是一個正常女人 | 第9節:一種商人的眼光 | 第10節:金庸小說中的武功 | 第11節:看不起武俠小說的真正原因 | 第12節:武打和舞蹈的區別 | 第13節:二月春風似菜刀 | 第14節:什麽叫真好 | 第15節:知道與說 | 第16節:近人情更怯 | 第17節:純潔的愛 | 第18節:孔慶東課堂語錄 | 第19節:批判是為了和諧 | 第20節:孔慶東的“金庸牌”小炒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