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张恨水小说的社会风俗画   》 张恨水小说的社会风俗画      Zhang Zhongliang

  2003年3月,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的播出,再度掀起了人们关注张恨水小说的热潮,之后的《啼笑因缘》、《红粉世家》更使很多读者对张恨水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张恨水用犀利的笔锋画就了20世纪上半叶在门第、权力与金钱交织下的社会生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这个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态。有达官贵人的腐败、奢华,有穷苦大众的窘迫和情趣。   张恨水几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使他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洞察力,他在和社会各阶层的接触、认识中,掌握了大量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当时政界的腐败黑暗、勾心斗角、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官场的恶劣风气,张恨水看在眼里、愤在心上。1924年到1929年,张恨水连续五年在《世界晚报》上连载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轰动。   张恨水小说对社会风俗场景的描写可谓独具匠心,在他的成名作《春明外史》里,他把20世纪上半叶文化场的肮脏、腐化,生活场的陈规陋习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嫖客的豪横欺凌,有新闻从业者的丑陋行径,等等遗风陋俗不一而足。   张恨水的走红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长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使他越来越关注民生的疾苦,他以后多年的流亡生涯,更加深了他对当时社会黑暗势力的憎恨。1939年12月,张恨水开始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寓言式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小说借鉴了《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及晚清谴责小说的笔法,用14段荒唐的梦来抨击大后方的腐败荒淫和空谈误国等等恶劣现象,无情地鞭挞了那些醉生梦死的贪官污吏。   人们为什么会对这部小说有这么大兴趣,张恨水是怎样描写官场的腐败 黑暗的?走进张恨水的小说世界,感受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风俗。
张恨水小说的社会风俗画 我们今天要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北京的市民生活,了解那些北京豪门贵族生活,我们看什么?只要看看张恨水的这些小说,我们就会知道吃的什么,穿的什么,那时候舞会什么样。我们有的年轻人觉得现在我穿得紧露透了,这很新潮了,其实不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就有紧露透,相当地解放。人们有一种欲望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想了解目力所不及的世界,那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呢?我们现在有电视,可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没有电视,电影也不太写实,我们通过什么了解?我们就通过小说,而张恨水小说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当时的民俗生活场景,看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从官府衙门豪门贵族到社会各个场景。我们说张恨水小说有社会风俗画特点,我可以分两个方面来介绍,一就是民俗生活场景,第二个方面就是社会生活场景。   先来看民俗生活场景。这个我们就可以从他小说可以看到,豪门贵族,当时西风东渐,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在豪门贵族之家经常举行舞会,舞会上有传统的旗袍,也有很现代的服装,像《金粉世家》里就描写了舞会上女性的晚礼服,上身仅仅是一层薄纱护着,胸脯和脊背露出一大截光洁的肌肤,下身穿着稀薄的长筒丝袜也透出肉红。《啼笑因缘》里呢,樊家树的表嫂陶太太要去参加舞会,穿的也是西式的盛装,长筒的白丝袜,紧裹着大腿,脚上还穿着一双很别致新潮的舞鞋,这都是西风东渐的产物,与这些豪门贵族奢华而时髦的生活,相对的是低层社会的,是另外一番场景。张恨水也有很多描写,像大家所熟悉的《啼笑因缘》,《啼笑因缘》里的鼓书艺人沈凤喜,她上台演出穿的不过也是普通的衣着。她的家里呢,也是拥挤得不堪,外面一间房破破烂烂的东西占了一大半,里边那个套房也是一铺大炕占据了三分之二,炕上又摆着破旧的柳条编织的箱子,装着她们的一些衣物。墙上贴的年画呢,像《耗子嫁闺女》,《王小二娶媳妇》等等,这些年画。我们从这些描写中也可以看出,民间社会底层社会的审美情趣,像另外大家都知道关寿峰,关寿峰老人他家里摆着关公的神像,关公信仰在我们中国是很普遍的,无论是过去的行商,还有镖局里的保镖这些人,还有练武的这些人,还有普通的百姓家,很多家庭都供有关公,我们正是从这些描写中就可以看到民间信仰的一些痕迹。   张恨水他的社会风云与感情涟漪的相互交织中,总是愿意把人物生活舞台的一些风俗引入到作品的情景,这就不仅有利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推进,而且平添了一种风俗小说的韵味。像《金粉世家》里面说,老北京有老三点,什么老三点呢?吃一点、喝一点、乐一点,那个时候也有大家的乐趣呀,每年三四月之交,人们都到西山、八大处、香山这样的地方去踏青,西直门外通往香山、八大处的路上络绎不绝。汽车、马车、还有人力车,平民百姓没车可坐呢,就雇个小毛驴骑着走也是一道风景。而像公子哥金燕西,他有汽车,他为了摆谱,他不坐,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群仆从,跑得骏马四蹄生风,好不威风。从这些描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年那些世俗生活的场景。《啼笑因缘》里关于天桥的描写更是经典的风俗画写实,一到天桥,就能听见梆子、胡琴、锣鼓声一片喧闹。木板支的街楼,楼前面挂了许多纸牌,都写着各种演出的剧目。还有耍杂技的、有摔跤的、有弄口技的,还有说相声的,也有练武的,这些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老北京,觉得作家写了咱们家门口的事,觉得亲切有味。南方人没有到过北京的,一看北京还有这样的好地方和南方的风情决然不同,所以他们也很感兴趣,很多南方人到了北京必访天桥。   我们中国明代有一位大哲学家叫王艮,他曾经说过,“百姓日用即道”,就是百姓日用就是道,关于这个道,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在我想来,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是天道也罢,人道也罢,其实这些道不是悬而又悬、远不可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现在美学讲的日常生活审美,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说起风俗场景的描写,刚才谈的是《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的一些例子,其实在张恨水的第一部影响巨大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里面,风俗场景的描写更为宏大。《春明外史》里面有戏院子里面热闹场面背后的种种把戏,比如有的角突然红了起来,怎么红的?有的是真唱得好走红,有的不是,有的是有钱人花重金买了捧场的人捧红的。有的戏子巴结有势有权者,有钱的人他们也巴结,拆白党,骗子也混迹其中,寻机诈骗。作品里还写了一些像八大胡同那些各种等级分明、装饰各异的妓院,这也是社会生活实际的一种存在状态吧,作品也有一些描写,像老鸨盘剥的种种伎俩,嫖客豪横欺人,或者聊解积郁的种种行止,还有妓女无奈苦熬,或者麻木度日的生存况味等等。《春明外史》除了写刚才说到的这些风俗场景以外,也写了一些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当时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或者带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东西,比如新闻从业人员,有的新闻从业人员他是把旧社会、传统社会那种恶俗带进了新闻场,他把舆论当做满足私欲的工具。   有一个报叫《敲金报》,这个报名就是带有讽刺意味的,专门敲人竹杠,拿来金银财宝,敲金,《敲金报》,《敲金报》记者柳上惠,我们都知道古代有个柳下惠,坐怀而不乱,这个柳上惠可和那个截然不同,柳上惠是见钱眼开的人,他与坤角互惠互利,一手从坤角手里拿钱,一手写他妙笔生花的文章,猛捧一气,把坤角捧红了,他的钱也多了起来。他还替坤角捉刀代笔,写诗发表在报纸上。还有一个报纸的记者呢,他打听到一个衙门里的官员、参事,他三个儿子都和他的老父亲的姨太太有染,于是这个记者,他拟定了十二回的回目,在报纸上先期发表,敲山震虎,看你怎么办。那个当官的,参事官和他的三个儿子全着了急,一起把钱送到他手里来,如果不送钱来,他就把这十二回挨回写去,弄得满城风雨,满天下都知道,会臭名远扬,所以那个人在官场里面官运难保。他这个敲金有术,竹杠轻轻地一敲,五百块大洋就到了手来。   教育界的情形呢,作品里也有描写。有的学生仅仅是因为自由恋爱,一起出去看了一场电影,就被学校双双开除,当然这是批评性的描写。也有不含褒贬的正面的描写,像模特,中国的女模特就是美术学校画模特,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办美术学校,裸体模特的风波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就有。但作品所写的不是裸体风波,它是写模特第一次站在模特台上,下面学生在那儿画模特的时候,台上台下不同的、各种微妙的心态和情态,写得惟妙惟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风气,就是二十世纪初,风气初开之时的一些文化景观。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文明新风乍起,而各种陈规陋习,轻易不肯退场。民国建立之初,当时反对纳妾的呼声就逐渐地高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呢,续妾的恶习仍然我行我素。像大家熟悉的《金粉世家》里面的堂堂民国总理金铨,纳了两个妾还嫌不够,还经常闹地震,当父亲的这样,那么还能怪他的几个公子,丢下家里的艳妻,独守空房,自己在外面寻花问柳吗?因为他父亲就给他做出了这样的榜样。这种像新旧杂陈的状态,在作品里还有很多的描写,比如民国的总理金铨他病倒以后,金府就请来了各路的大夫来看病,有西医的、有传统中医的、也有那种画辰州符、野狐禅的所谓大夫。堂堂民国总理之家,为了治病,竟然请了这么些人,请来鬼画符的所谓神医,从中就可以看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虽然新风乍起,但是旧的文化它不肯退出历史舞台。   张恨水他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最开始做校对,后来做编辑,也做过外勤记者,还做过总编。新闻从业几十年,这种新闻工作的经历呢,使他大大地开阔了眼界,也练就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迅捷的反应能力,也练就了一幅飞快的笔头,据说张恨水创作量最大的时候,他可以一天同时写,他可以同时写七部长篇,当然他不是写完,他是要这个写一段放下,然后再写另一个,他的思路很活跃,这个与他的见闻很广有关,如果不像他这样的新闻工作的经历,光靠凭空想像,一天同时写七个长篇,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不可想像的一件事情,当然这与他的才气也有关。   刚才我们提到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影响很大的《春明外史》,之所以影响巨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描写的生活视野非常地广阔。《春明外史》,所谓“春明 ”,它是唐代的都城,就是长安,现在的西安,它的东三门之一,门的名称。后来通常都用“春明”来代表皇城、都城。所谓《春明外史》实际就是京城野史,我们从《春明外史》里面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杨杏园,他的爱情故事,看到更多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军阀统治之下的京城全景图,就其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广阔性而言,可以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在这方面没有超过《春明外史》的。有一个总长叫做范统,作者起这个名字也是讽刺他的,“饭桶”总长,花了一千块钱,赁了个妓女充当临时姨太太,去参加选美大会。还有个下了台的财政总长,叫闵克玉,他为了官复原职,就授意自己的姨太太,向魏大帅的红人秦彦礼运动运动,所谓的“运动”,不过是请一顿饭。宴请的时候,吃得酒酣耳热之际呢,他托故走开,就是如此而已。那么这个秦彦礼是何方人士?他又有什么本领能成为魏大帅的红人呢?他的本事只是擅长给他的主子洗脚,所以他有谋得了一个出纳处长的要职。还有一个无耻之徒,叫卫伯修,他把自己的妹妹和妻子送到鲁大帅的专车上去解闷陪乐,作为回报,这样大帅就把他的官职,原来是个段长,后来提到了一个副局长。作品里所写的一个叫巡阅使,这是一个很高的官员,巡阅使鲁大昌,他手下有几十万的兵马,管辖两个省的地盘,靠强行派发公债,搜罗民脂民膏,一个月就能发行三千万的公债,他钱来得方便花得也大方,两个会察言观色说好话的妓女,他一手就一个人给了四千块大洋。后来和他一起吃喝玩乐的韩总指挥看不过去,说你两个贴身马弁,成天跟你鞍前马后地跑,你不赏给他们一点,这样就两个人随喜了,各四千块大洋,就是这么样一些人,鲁大帅花钱如流水,任官惟乡亲,童谣里有这么一句,叫“会说夕县话,就把洋刀挂” ,挂洋刀就是当官的一个标志。有一个军阀手下的一个营长,他仗势欺人,惹了当地一个武林高手,栽了面子没法混下去了,改换门庭,他就来投奔鲁大帅,因为他说得一口夕县话,就弄了个知县干干。还有一个算命的,叫王化仙,他靠给大帅算命,净说好听的,捡好听的说,这样呢,也给他个道尹等等,道尹能管十几个县,像这样一些描写很多。像有一个统率十几万兵马的,数十万的兵马的督理关孟纲进京晋见总统,动用了十八辆汽车,装了四五十名妓女,然后给他们那些同僚们,所谓公平地分配,这样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我们在张恨水的小说里看到很真切的描写,这都不是望风捕影的东西。当时很多都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张恨水不过是把他们综合了一下、加工了一下,细节略有出入,后来有的好事者,还做了一些考证,说那个秦彦礼指的就是某某人,还有鲁大帅指的某某人,在私下都有些考证,说明他写的是很写实的,不是完全地凭空虚构的东西。   当时能做出这样的描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都知道近代史上1926年,曾经发生过两次惨案,就是两位报人,一位是邵飘萍,就是《京报》的总编,还有一位林白水,他们都是因为在自己办的报纸上发表了不利于军阀统治的言论,被军阀派人暗杀掉了,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张恨水能以这么尖锐的笔锋来描写、刻画那些豪门贵族这些乌七八糟的人,那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当然了,他的言情小说是一层保护色,这是一个重要的保护色。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拍成电视剧的《金粉世家》,其实这样的描写也有一些揭露官场黑暗的描写,也有一些,权钱交易、化公为私等等。比如说金铨他身为民国的国务总理,他还兼任着一家银行的总董,就是总裁吧,这个官员他要兼了银行的总裁,那银行不成了他自家的买卖一样吗?所以这也是一个钱权交易的东西,权钱交易的表现。金府里的公子哥,金燕西要办喜事,他动用的是什么样的排场呢,都是动用的官府的东西,像总统府的礼官处处长甄守礼,这些名字,我觉得张恨水小说的名字都很有意思,甄守礼,他守的哪家的礼?是他官家的礼,不是百姓的礼,这个礼官处处长甄守礼,他带来了公府的乐队,前来听候使用,步军统领衙门拨了一连,一整连全副武装的军人,来充当助理司仪,那警察厅自不必说了,话早就递上来了,头一天就通知了区署,在金总理门前加四道岗,到了喜期区里又新派了12名警士,一名巡长随车出发沿路维持秩序,这是官府的东西,官产等于私产。金铨呢,他的儿子在他的外交部任职,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花街柳巷闲逛这样时间长了就有一些问题,有一些议论。他知道以后呢,他也要装装样子,他就写了一封措词严厉的信,给外交部的一个曾次长,就是他儿子的顶头上司,让他严加惩处,那曾次长,传统社会的人这点事还能不懂吗?哪是真要开除他,真要开除了他的公子,不连把他自己都开除了?那是肯定的了。所以他非常明白,心领神会,巧施妙计。有了问题不但不降,反而连升几级,而且金铨总理他做得非常巧妙,不露痕迹,传统社会的官场这样的把戏人们都玩得很熟。我们大家通常所理解的,我们印象中的张恨水,以往往往都是认为张恨水是一个言情小说作家,当然这没有错,他确实很会言情,但是同时另一方面呢,我们还应该了解张恨水也是非常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家,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算是苦出身吧,很苦的,他在报社工作了那么多年,他也了解民生疾苦,但是早年出山的时候,写的一些作品,他为了赢得市民读者,他有意地加大那些言情的成分,这样争取了他的读者面,成了一个走红的通俗作家。   随着时间的演进,他的写作越来越成熟,他的招牌已经打出去了,所以他对社会民生疾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起来。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初的时候,他还自费到大西北去考察,他要考察考察大西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可是走到半路,听说那边地方的军阀非常蛮不讲理,而且土匪也很多,后来很多朋友都劝他转一转回来,另外有些军阀也很害怕他,怕张恨水到我们这地界来了,是不是要采访什么东西?回头给我们写成鲁大帅那样的人,也受不了。所以就千方百计地阻拦他,各种原因吧,使他中断了西北之行。但是西北之行虽然没有完成,但是走了少半截,也使他看到了西北生活和江南生活,和他自己的家乡,他所熟悉的江南生活,差得很多很多,虽然同样是那样的社会,西北和江南贫富差别差得很多,像18岁的姑娘没有裤子穿,只能用草围着过冬,很多人一生只洗三次澡:他出生一次,如果他有幸,可能结婚的时候洗一次,再就是去世洗一次,就是一生只洗三次澡。街上要饿死的人,人们都劝不要给他们吃了,说你要给他吃延长他痛苦,还不如就那样饿过去算了,生活非常地艰难,看了这些情况以后,张恨水就在自己的作品中,他写了《燕归来》和《小西天》,对这些生活有一些描写,这也表现了他对底层社会,尤其是西北地区更为贫苦的底层生活做了真实描写。到了抗战爆发以后,张恨水流亡到重庆,流亡到重庆,他写了很多小说,揭露当时重庆大后方的一些腐败,也是腐败成风,种种情况,社会很多污浊不堪的现象。其中最有名的写得最好的一部我认为是《八十一梦》。《八十一梦》古今错杂,荒诞不经的神鬼世界,其实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折射,从那个变形的魔镜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的陪都重庆,一片乌烟瘴气,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丑类的卑鄙嘴脸,也可以体验到我们平常习焉不察的种种国民性弊端。   比如囤积居奇,这是抗战时期大后方人民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国难当头,物资紧俏,可是有一些人,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有权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他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黎民百姓深恶痛绝这种现象,作品里写警察署督办猪八戒,他把走私货的洋商标撕去,换上那个土产品商标囤积起来,等待时机,然后把它推出去,发更大的财。还有的人贩药,有的人贩面纱等等,战时的一些紧俏物资,都成了他们发财的工具,这些发国难财的人,在老百姓那么苦,没有房子住,或者住破草棚子的时候,他们却能在山里盖了非常豪华的房子,七层的洋楼,作品里写洋楼上有对联,“却揽万山归掌中,不流滴水到人间”,横批是“无天日处”,这横批骂得是非常地痛快。抗战时期,当时有一个事件,当时引起了人民的公愤,就是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当时很多在香港的一些要人纷纷地往内地要往回逃亡,这时候呢,我们有很多的文人、很多的社会名流,我们中国共产党都是派当时的东江游击队,冒着生命危险,雇船趁着夜色,把他们渡回内地,把他们国宝级的人物都抢救回来。很多老百姓,很多文化人他们就在那儿忍受着那种苦难的铁蹄下的生活。可是呢,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孔祥熙,孔祥熙的太太,她不光带着自己的家眷,那就自不必说了。她带着她的所有的宠物还不算,她把家里养的鸡鸭这些东西,也箱箱笼笼地一起坐着专机飞到了重庆,飞机一落,从那机场飞的时候大家都还不知道,一落下来以后这个消息就传出来,当时舆论哗然。说国难之际,四大家族他们竟然如此地奢华,不顾国计民生,也不顾人民的舆论,如此地荒唐。那这样的事呢,张恨水就把它写在了《八十一梦》里面。《八十一梦》里面写的,说豪门贵族动用民航飞机,空运香蕉、砀山梨、美国橘子,海鲜、鳜鱼等等,甚至哈巴狗、翻毛鸡都可以乘上空中电车,从钱眼车站上车,直入云霄。难怪车站门口要将那“顺治通宝”改成了“孔道通天”。这孔道的“孔”是那个古代的钱,钱是带孔的;再一个就是孔祥熙,直接影射孔祥熙真是胆量不小啊。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登天,像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所以读者一看就知道,这那是什么天堂,分明写的当时的陪都重庆的现实境况。   张恨水的笔锋锋利之处,并不只是对准了官僚社会,他也指向了国民性的弊端,如此惨烈悲壮的抗战,并没有能够使所有的人国家意识建立起来,也有极个别的人,他还盼着抗战晚一点结束,因为他出租房屋,抗战都结束了,逃难的人都走了,我的出租房出不去了,卖不了钱了,挣不到钱了。所以也有个别的人这样,张恨水的作品里对这样的人大加挞伐,讽刺他们心里一点的民族意识,一点的国家意识都没有,完全被私心所笼罩。有的人呢,还崇洋媚外,到了可笑的地步,自轻自贱,令人作呕,糖果都不吃中国的,一定要外国的糖果,不用外国货他就咳嗽,这病来得蹊跷。还有一个当官的兼药商,他心口疼要犯病的时候,吃药都不管事,一定要找个外国人打他这个病才能立刻就止住,像这样的梦做长了呢,当然最难受的是豪门贵族,刚发表了十四个梦在报纸上连载,这梦就很难做下去了,政府很恼火,特务头子戴笠,他指使他的手下就去查张恨水的来往信件,看有没有通共的嫌疑、赤色的嫌疑,也没有查到什么把柄。最后呢,派出一个安徽的老乡、一个高官请张恨水到他的豪宅里面长谈,开始称赞写得好,写得真深刻,骂得痛快,夸了一通之后说,见好就收吧,要不写作也很辛苦,要不然到贵州的息烽去修养两年,张恨水一听呢,我想头发茬子会马上立起来,息烽那是什么地方,国民党的一个监狱,专关政治犯的监狱,我们景仰的杨虎城将军就曾经被囚在那块,所以张恨水在这种情况下,《八十一梦》,就肯定圆不了这八十一,九九八十一做不到头,只做了十四梦就匆匆结束。但是这个作品,因为他写得很深刻,我们延安很欢迎,我们共产党非常欢迎,当时共产党办的《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亲自发表文章称赞张恨水,周恩来副主席也在和重庆各界人士见面的时候,称赞张恨水,用这种文学的笔法和反动势力、和保守势力做斗争,是非常聪明的办法,非常有利的办法,这个作品还是很受欢迎。总的来看呢,张恨水小说视野宽广,信息量丰富,现实感强,从张恨水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生活的诸多场景,这里不仅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也有深刻的历史认识价值,正是因为这多方面的价值,我们今天才会有很多读者看张恨水的小说,才有很多观众来看根据张恨水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张恨水小说的社会风俗画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