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大小眼看美国   》 第1节:代序      陈强 Chen Jiang

本书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强和他12岁的女儿旅美一年多期间写下的作品,试图从两代人的不同视角看美国。陈强带着时下困扰中国的热点难点问题去观察美国社会,试图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而陈韵正记录的则是她在美国上小学、中学的经历,对中国教育者、学生和家长无疑具有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第1节:代序 代 序 受陈强兄之托,为他和女儿的新著写序,这对我是一个挑战。 作为一个新闻界的同行和十几年的老朋友,特别是我们几乎同时到达美国,虽在美国不同的州生活,但这些相似的经历和相通的感触,却让我无法逃避这个邀请。 我常常想,像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骨子里头其实是非常正统的。当然,我们这些在"文革"中度过童年,接受过上世纪80年代新思想启蒙的洗礼,感受过改革开放浪潮的60后,注定和前一代或后一代人是不一样的。我还记得当初,我们在大学时代,因为中国女排夺冠而走上街头,数万人眼含热泪,振臂高呼:"振兴中华!"一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都会热血沸腾。我们身上没有50后那样的伤痕,也没有70后、80后的洒脱,但有一些理想,有一些执著,有一些开放,还有一些痴狂。我们看起来似乎不太安分,但绝不是那种爱惹是生非的人,就像我长这么大,妈妈从不担心我会走上邪路一样。 我们有机会旅居美国,有着与他人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我们为西方资本主义创造的现代文明欢呼,我们为他们经过数百年摸索和调试形成的社会机制而感到敬佩,我们为他们在全民解决温饱问题之后重新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自身修养的完善感到震撼。我深知,我们这种感觉,不是妄自菲薄,不是崇洋媚外,我相信我们的心态十分健康,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丝毫不输于国内同胞。 我们就像在海边沙滩漫步,不是捡起那些闪光的贝壳玩玩就算了,我们想揣着它们,回家装点自己的家。我们不是看到什么就捡什么,而是家里缺什么,我们就留意什么。结果,回家的时候,我们行囊沉沉,腰背压弯。 书中陈强和韵正小朋友的文章,多数写在国外,这是他父女俩不曾贪图享乐的一种见证。他们一家子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在美国轻松度过一年半的时间--春看花,夏看果,秋赏月,冬踏雪,如同诗人一般;他们也可以利用美国廉价的交通条件,频频往来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大峡谷、百老汇的歌剧院和汇聚世界各大品牌专卖店。而陈强父女用激情写就的文字告诉我们,他们在美国的时候,心中惦记的是祖国母亲,惦记她的发展和强大,惦记她的和谐和美丽。他们捡了不少"贝壳",希望装点在祖国母亲的身上。从美国的政治、社会、教育、文化和许许多多非设身处地无法真实了解的方面,一路走,一路捡,一路思考…… 和陈强交流的时候,我赞赏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敢于当众称赞别人的人,绝对不是自卑的人;相反,那些挺着腰杆挑剔别人缺点成为习惯的,未必算得上真正的英雄好汉。我们以新闻人特有的敏感,直接进入美国社会的具体环境,体验式的、感悟式的研究,找到我们某些方面的不足,探寻是否可以通过借鉴的方式来提高我们的认识,加快中国社会走向和谐的进程。 十多年来,我眼中的陈强,始终是这样一个人,不知疲倦,铆劲十足,虽有时言辞激烈,但不乏真诚坦荡。他即将付梓的这部新著,我相信对于变革时期的祖国,非常珍贵,那是游子珍藏的贝壳,那是游子的一片心。 邱江波 2008年1月于美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第1节:代序第2节:自序(1)
第3节:自序(2)第4节:自序(3)
第5节:为什么说诚信是美国社会的通行证(1)第6节:为什么说诚信是美国社会的通行证(2)
第7节:为什么说诚信是美国社会的通行证(3)第8节:为什么说诚信是美国社会的通行证(4)
第9节: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活雷锋"(1)第10节: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活雷锋"(2)
第11节: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活雷锋"(3)第12节:免费公共资源从何而来(1)
第13节:免费公共资源从何而来(2)第14节:残疾人在美国处处受优待(1)
第15节:残疾人在美国处处受优待(2)第16节:美国穷人如何过日子(1)
第17节:美国穷人如何过日子(2)第18节:美国穷人如何过日子(3)
第19节:市长为啥不领一分钱工资(1)第20节:市长为啥不领一分钱工资(2)
第21节:市长为啥不领一分钱工资(3)第22节:为什么要由陪审团来审案(1)
第23节:为什么要由陪审团来审案(2)第24节:为什么要由陪审团来审案(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