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季羡林谈人生 》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季羡林 Ji Xianlin
《谈人生》是本套自选集中最突出的作品。季老亲定的97篇文章中,有40余篇为首次出版。本书将季老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体验、感悟与回忆文章等有关探讨人生问题的佳作整理结集,是季老百年人生积淀的精华。本书比已出版的《季羡林谈人生》内容更全面,更合理,更正统。对引导当今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像我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我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离一个社会活动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已垂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
季羡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 第2节:人生 | 第3节:再谈人生 | 第4节:三论人生 | 第5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1) | 第6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2) | 第7节:不完满才是人生(1) | 第8节:不完满才是人生(2) | 第9节:缘分与命运 | 第10节:谦虚与虚伪 | 第11节:做人与处世 | 第12节:走运与倒霉 | 第13节:牵就与适应 | 第14节:知足知不足 | 第15节:有为有不为(1) | 第16节:有为有不为(2) | 第17节:三思而行 | 第18节:论压力 | 第19节:论朋友 | 第20节:论恐惧(1) | 第21节:论恐惧(2) | 第22节:爱情(1) | 第23节:爱情(2) | 第24节:爱情(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