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笔 》  季羨林談人生     》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
    
季羨林 Ji Xianlin
  
《談人生》是本套自選集中最突出的作品。季老親定的97篇文章中,有40餘篇為首次出版。本書將季老不同時期所寫的人生經歷、體驗、感悟與回憶文章等有關探討人生問題的佳作整理結集,是季老百年人生積澱的精華。本書比已出版的《季羨林談人生》內容更全面,更合理,更正統。對引導當今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
做真實的自己(代序)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變化總是難免的。連壽命比較短的人都無不如此,何況像我這樣壽登耄耋的老人!
我們舞筆弄墨的所謂"文人",這種變化必然表現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話,怎樣來處理這樣一些思想感情前後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這裏就有兩種辦法。在過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蓋自己幼年挂屁股簾的形象,盡量刪削年輕時的文章,使自己成為一個一生一貫正確,思想感情總是前後一致的人。
我個人不贊成這種做法,認為這有點作偽的嫌疑。我主張,一個人一生是什麽樣子,年輕時怎樣,中年怎樣,老年又怎樣,都應該如實地表達出來。在某一階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頗,甚至錯誤,决不應加以掩飾,而應該堂堂正正地承認。這樣的文章决不應任意刪削或者幹脆抽掉,而應該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在我的散文和雜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後矛盾的現象,是頗能找出一些來的。比如對中國社會某一個階段的歌頌,對某一個人的崇拜與歌頌,在寫作的當時,我是真誠的;後來感到一點失望,我也是真誠的。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刪改,統統保留下來。不管現在看起來是多麽幼稚,甚至多麽荒謬,我都不加掩飾,目的仍然是存真。
像我這樣性格的一個人,我是頗有點自知之明的。我離一個社會活動傢,是有相當大的距離的。我本來希望像我的老師陳寅恪先生那樣,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不求聞達,畢生從事學術研究,又决不是不關心國傢大事,决不是不愛國,那不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然而陰差陽錯,我成了現在這樣一個人。應景文章不能不寫,寫序也推脫不掉,"春花秋月何時了,開會知多少",會也不得不開。事與願違,塵根難斷,自己已垂垂老矣,改弦更張,衹有俟諸來生了。
季羨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 | 第2節:人生 | 第3節:再談人生 |  | 第4節:三論人生 | 第5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 | 第6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2) |  | 第7節:不完滿纔是人生(1) | 第8節:不完滿纔是人生(2) | 第9節:緣分與命運 |  | 第10節:謙虛與虛偽 | 第11節:做人與處世 | 第12節:走運與倒黴 |  | 第13節:牽就與適應 | 第14節:知足知不足 | 第15節:有為有不為(1) |  | 第16節:有為有不為(2) | 第17節:三思而行 | 第18節:論壓力 |  | 第19節:論朋友 | 第20節:論恐懼(1) | 第21節:論恐懼(2) |  | 第22節:愛情(1) | 第23節:愛情(2) | 第24節:愛情(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