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俗眼看紅樓   》 第1節:前言      鄭澐 Zheng Yun    鄭鑒 Zheng Jian

前人有四部書可供我們翻來覆去地讀,實在是莫大的福氣。“文字是對人的童年經歷、青春體驗和無數生命記憶的喚醒。”我們今日說紅樓,全以人情世態的角度看。《史記》、《資治通鑒》是帝王將相們的鏡子,他們在裏面照出權謀機運、世事興亡的大道來,剩下的蕓蕓衆生,且來照照《紅樓夢》這面石鏡,看看自己作為一個俗人的得失短長。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
第1節:前言 前言 前人有四部書可供我們翻來覆去地讀,實在是莫大的福氣。 "文字是對人的童年經歷、青春體驗和無數生命記憶的喚醒。" 看"西遊",不免被取經路上的怪異分了心,看興衰成敗的"三國"又純如隔岸觀火,《水滸》也寫了市井,但它推祟的是豪俠之氣,兒女情懷無立足境。 四部書之中,離我們最近的其實還是《紅樓夢》。鮮花着錦的寧榮二府雖不是常人所及,但是每一個小院落裏都在時時上演着類似的故事。吹去飲食起居的浮華,紅樓之中,衹剩下今古無甚差異的世態人心。 自幼讀紅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生命裏的蒼涼與感傷之美,是午夜夢回時的恍悟,無需有人在旁指點解說。《紅樓夢》自是一個冰肌玉骨的女孩兒,卻無端地被穿上了一層層的綢緞衣裳,插金挂玉,掩蓋了本來的面目。我有個表弟,學漢語言文學,在教授們的指引下先看考據後讀紅樓,生生把一個有靈性的孩子給荼毒了。轉來轉去,他忘記了《紅樓夢》在本質上就是一本古典白話小說,總是想在所有字句的夾縫裏,看出某種微言大義來。 難道定要把《紅樓夢》弄得跟考古似的,每個人物必都要着落在原形上?當年池莉作《生活秀》,武漢漢正街上,立刻有賣鴨頸的女子自認是來雙揚的原形,小攤旁高挂大幅的電視劇照,食客就來得熱鬧些,大可多賣些銅鈿養傢。而已經亡佚的人物和篇目,為何定要敲釘鑿地似的尋找?茴香的"茴"字有四種寫法,茴香卻還衹是一種茴香。 小女子不通經史,總以為文物的附加值都是後人平白堆上去的。一個瓶盞,造型樸拙色彩清明而已,這便是其美麗的本質了。將來我發財,直接用黃金鑽石作油畫框,說什麽也不弄些鼎彝供在書房裏。 要說完全不愛那些"考證"與"探佚"也是假話。原文中的人物,就像是認識了多年的朋友,熟極而流,該說的話都說盡了,忽然就想聽聽關於他們的流言蜚語。 我們今日說紅樓,全以人情世態的角度看。《史記》、《資治通鑒》是帝王將相們的鏡子,他們在裏面照出權謀機運、世事興亡的大道來,剩下的蕓蕓衆生,且來照照《紅樓夢》這面石鏡,看看自己作為一個俗人的得失短長。 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輯 自將磨洗認前朝(1)
第3節:第一輯 自將磨洗認前朝(2)第4節:第一輯 自將磨洗認前朝(3)
第5節:第一輯 自將磨洗認前朝(4)第6節:第一輯 自將磨洗認前朝(5)
第7節:第一輯 自將磨洗認前朝(6)第8節:第一輯 自將磨洗認前朝(7)
第9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1)第10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2)
第11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3)第12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4)
第13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5)第14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6)
第15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7)第16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8)
第17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9)第18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10)
第19節:第二輯 混在社會的底層(11)第20節:第三輯 男女與男女關係(1)
第21節:第三輯 男女與男女關係(2)第22節:第三輯 男女與男女關係(3)
第23節:第三輯 男女與男女關係(4)第24節:第三輯 男女與男女關係(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