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與百姓生活   》 第1節:序 孟子思想與我們的生活      田玉川 Tian Yuchuan

孟子,名軻。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傢,中國儒傢文化的代表人物,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著有《孟子》一書。本書以嶄新角度、現代視野,全面、係統地詮釋了孟子重要思想之於當代中國百姓生活的現實意義和啓迪價值。讓經典進入民間,讓傳統回歸現實,讓歷史告訴未來……
第1節:序 孟子思想與我們的生活 序 孟子思想與我們的生活 彭鬆建 當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和時代時;當互聯網把整個地球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時;當現代人越來越多地置身於鋼筋、水泥和玻璃組成的高樓森林中時,我們為何竟像被圍困在沙漠中一樣孤獨和無望?物質生活的空前豐富,為何會帶來精神的極度饑渴?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傢與國傢之間,所最為缺乏的,不僅僅是財富,更有誠信和友愛! 怎樣才能解除現代人的精神危機,重鑄現代人的靈魂? 人們不約而同地回望兩千多年前的聖賢——孔、孟!他們的學說至今仍無可替代地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和時代。 這恐怕正是當今“國學熱”的背景和前提,同時也是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講老子、講孔子深受各界觀衆歡迎的原因所在。 至於孟子,這位與孔子並尊的“亞聖”的學說,在今天又有何現實意義呢? 由資深出版人、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的劉明清先生全案策劃,文化學者兼作傢田玉川先生傾力創作的《孟子與百姓生活》一書,對上述述問題做出了滿意的回答。 什麽是人? 亞聖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他認為:“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告子章句上)“仁,內也。”(告子章句上)仁是人本質的心性;同時也是人心的所在。“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公孫醜章句上)人性生來就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告子章句上)人性的善良,猶如水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一樣,毋庸置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章句上)這“四心”,其實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良心。一個人,衹要有了這“四心”,才能夠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否則,那就是非人了。 孟子是徹底的性善論者,他不僅指出仁愛是人天生的本性,而且強調惡是人性的喪失。是否有良善之心,是人與禽獸最本質的區別。 由此而反思我們今天的現實,誰是真正的人,誰是非人,不就很清楚了嗎? 那麽,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呢?性不善者能否成為性善者呢? “人皆可以為堯舜。”(告子章句下)人人都可以與人為善。衹要“存其心,養其性”(盡心章句上),就會有仁愛之心。在孟子看來,“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離婁章句下)仁愛是互相的,也是對等的。先要從自身做起。“正己而物正者也。”(盡心章句上)衹要自己端正,天地萬物自會端正。衹有“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心章句上)由愛親到愛物,由愛衆到愛萬物,由己推人,由人推物,就能使仁愛之心永遠根植於心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梁惠王章句上)能像尊奉自己的老人那樣尊奉所有人的老人,能像愛護自己的孩子那樣愛護所有人的孩子,由己推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而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所最為缺乏的嗎? “養心莫善於寡欲。”(盡心章句下)每個人,修身養性,在由己推人,由人推己,利用今天所說的換位思考法的同時,還要限製自己的欲望。 孟子並不主張“滅人欲”,而是認為:“欲貴者,人之同心也。”(告子章句上)合情合理的欲望,不僅不能滅絶,而且是應該滿足的。縱是當權者,也是如此。“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梁惠王章句下)也是無可厚非的。衹要能夠“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滕文公章句下)當政者好貨、好色,又有什麽不好呢?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孟子與百姓生活》一書,用哲學的思維,詩意的語言,創新的結構,從詮釋孟子的核心思想入手,緊貼當代百姓生活和思想的現實,以專題為經,以問題為緯,縱橫論述,古今聯通,通過解析當代人的種種睏擾,可以使廣大讀者形象而深刻地理解孟子思想的現實意義。因此我相信讀者讀《孟子與百姓生活》一書,應當有不菲的收穫。 彭鬆建 2006年12月28日於北京 (作者為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出版人,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原北京大學出版社社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 孟子思想與我們的生活第2節:生於亂世
第3節:師於儒門第4節:遊於列國
第5節:授於故裏 聖於著作第6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1)
第7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2)第8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3)
第9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4)第10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5)
第11節:“親親”:孝為德之本(1)第12節:“親親”:孝為德之本(2)
第13節:“親親”:孝為德之本(3)第14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1)
第15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2)第16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3)
第17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4)第18節:養欲:即養禮
第19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1)第20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2)
第21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3)第22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1)
第23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2)第24節:從小抓起:“易子而教”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