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   》 第1节:序      李鍌 Li Xian

华语地区最权威国学教材,80%台湾人读此书长大,台湾地区沿用40年的国学必修教材。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鼎力推荐!周总理说:台湾国学比我们做的好。任继愈先生说:这种教材,内地根本做不出来。台湾讲国学纯正,深入,不仅仅是最权威的国学教育,更能具体指导人生,指导人们树立东方最基本最健康的人生观,指导人们具体生活、修身、为人。台湾和大陆,血脉文化本属同根,在众多繁茂的语文教材中增添一株奇葩也是一件好事,值得向社会推荐。
第1节:序 序 任继愈 教书几十年,时时与青年接触,从青年身上看到他们追求理想,敢于幻想的精神,从中受到鼓舞。我曾替一位朋友的夫人在一所中学代过课,教过初中二年级的语文。 多年来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前进,同步开展的。再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在中学时已经考虑过将来如何做人。 在应试教育的催化剂推动下,有的大学专门成立了少年班,有十四五岁的大学生,而且成绩优秀。这种情况,南方、北方各大学不乏先例。北京几所名牌大学,曾不断发生学生自杀的,也有拿到博士学位,有了工作后自杀的。 教育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人是社会的成员,社会培养他成长,成长后反过来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古今中外社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光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关心国家大事,除了专业分工以外,还要熟悉祖国的历史、对世界大势有所了解,对艺术欣赏,辨别美丑,对人间的善恶有判断的能力。 还要具备健全的体魄,有操作现代工具的基本能力,包括语言的运用。要养成关心别人,帮助弱者,坚持真理的品格。这是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什么专家,什么大师。等等。 这样的基本要求,起码要有十几年的系统培养,十二三四岁的少年是做不到的。必要的成功和挫折,对我们的青年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经验。 中学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幼苗打基础的阶段,只有语文课可以负担这个任务,其他课程无法替代。 王丽女士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丰富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她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关怀青少年的童心。她也是出入图书馆的常客。有一天她拿来一篇谈语文教育的文章给我看,其中的见解我很欣赏。这套台湾版的《中学国学基本教材》也是她让我看的。我看了选材篇目,选看了其中解说注释,认为选材精当,注解简明。按照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安排选材先后顺序,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市场上见到的同类书籍中,这套教材的特色鲜明,优点突出。它不光是增加古汉语知识,对培养青少年品格全面发展也有益。 台湾和大陆,血脉文化本属同根。在众多繁茂的语文教材中增添一株奇葩也是一件好事,值得向社会推荐。 2007. 10. 23北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第2节:论道德(1)第3节:论道德(2)第4节:论仁爱(1)
第5节:论仁爱(2)第6节:论仁爱(3)第7节:论仁爱(4)第8节:论仁爱(5)
第9节:论仁爱(6)第10节:论孝友(1)第11节:论孝友(2)第12节:论孝友(3)
第13节:论孝友(4)第14节:论孝友(5)第15节:论修养(1)第16节:论修养(2)
第17节:论修养(3)第18节:论修养(4)第19节:论修养(5)第20节:论修养(6)
第21节:论修养(7)第22节:论修养(8)第23节:论修养(9)第24节:论修养(10)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