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一代才子錢鍾書 》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1)
湯晏 Tang Yan
《一代才子錢鍾書》的作者湯晏是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博士,他自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接觸錢鍾書的作品,遂成“錢迷”。70年代末在美國和錢鍾書相識後,至今與錢鍾書、楊絳夫婦通信聯繫20多年,搜集了大量有關錢鍾書的資料,其浸淫之深,查證之詳,用功之勤,使本書成為目前最詳盡的一部錢鍾書傳。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1)
——讀《一代才子錢鍾書》
任然
《一代才子錢鍾書》上海人民出版社剛剛出版,還未在書店上架,我已先睹為快。錢鍾書的《圍城》、《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等都讀過,關於他的回憶文章、紀念文集也讀過一些,他的學問之深之博當代無人可及:他的幽默詼諧,趣聞逸事(有的是錯訛)也廣為傳布,似乎很瞭解他了。可讀罷湯晏寫得這本“惟真求實,言必有徵”的錢鍾書傳,我以前對錢先生“衹知其一,不知其二。”
湯晏著《一代才子錢鍾書》是一本真實的傳記,“惟真實纔可信,惟真實纔有閱讀價值。”書中所述之事均有出處,註解細密詳備,這在傳記中是少見的。作者湯晏與錢鍾書夫婦有20多年的書信往來,寫這本傳記時,多次去電去函求徵楊絳先生。這本傳記的繁體字版出版時,楊絳復信湯晏說:“您孜孜矻矻為他寫傳,不采用無根據的傳聞,不憑“想當然”的推理來斷定過去,力求歷史的真實;遇到不確切的事,不憚其煩地老遠一次次來信問我,不敢強不知以為知。我很佩服您這種精神。”楊絳肯定了作者嚴謹認真的寫作態度,從而在客觀上肯定了這本書的內容的真實性。
許多人通過讀錢先生的書知道他是一位大學者,錢先生對自己的私生活“守口如瓶”,人們對學問之外的錢鍾書不甚瞭解。那學問之外的錢鍾書是怎樣的一個人?
錢鍾書的博聞強記,學貫中西,會通古今,這是人所共知的。“文化昆侖”之譽是勤奮所為也。他在入清華大學讀書之前已經名滿清華。他的勤奮給他的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同學回憶,錢鍾書是在校藉書最多的一位。許振德在《水木清華四十年》一文中說:“鍾書兄,蘇之無錫人,大一上課無久,即馳譽全校,中英文俱佳,且博覽群書,學號為八四四號,餘在校四年期間,圖書館藉書之多,恐無能與錢兄相比者,課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許振德後來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說錢鍾書“傢學淵源,經史子集,無所不讀;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自謂‘無書不讀,百傢為通’。在校時,以一周讀中文經典,一周閱歐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圖書館藉書還書,必懷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馳。且閱畢一册,必作札記,美哲愛迪生所謂天才乃百分之九十九之血汗及百分之一之靈感合成之語,證之錢兄而益信其不謬。”(見許振德《憶錢鍾書兄》,《清華校友通訊》新三、四期合刊,1963年4月10日出版,第15頁)據國學大師錢穆晚年回憶說:“及餘去清華大學任教,鍾書亦在清華外文係為學生,而兼通中西文學,博及群書,宋以後集部殆無不過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1) |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2) |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3) | 楊絳先生函 | 引言(1) | 引言(2) | 傢世(1849-1910)(1) | 傢世(1849-1910)(2) | 幼年(1910-1929)(1) | 幼年(1910-1929)(2) | 幼年(1910-1929)(3) | 父親錢基博(1887-1957)(1) | 父親錢基博(1887-1957)(2) | 父親錢基博(1887-1957)(3) | 清華才子(1929-1933)(1) | 清華才子(1929-1933)(2) | 清華才子(1929-1933)(3) | 清華才子(1929-1933)(4) | 清華才子(1929-1933)(5) | 青年講師(1933-1935)(1) | 青年講師(1933-1935)(2) | 青年講師(1933-1935)(3) | 青年講師(1933-1935)(4) | 牛津(1935—1937)(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