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讽刺谴责 》 大馬扁 》
序
黃小配 Huang Xiaopei
《大馬扁》十六回,一名《大馬騙》,日本明治四十二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日本東京三光堂排印。衹出上捲,下捲未出。作者黃小配(1872-1913年),名世仲,號棣蓀,別署禺山世次郎,筆名黃帝嫡裔,又號世界一個人。廣東番禺人。1901年在南洋即參與興中會的外圍組織中和堂。1903年回香港任《中國日報》記者。發表《辨康有為政見書》而名聲大振。1905年年參加同盟會,被選為香港分部交際員。1907年創辦《少年報》,還在香港主辦過《中外小說林》。1911年武昌起義後,廣東宣告獨立,黃小配任民團局長。1912年被廣東軍閥陳炯明假手他人殺害。所作小說多部,成就卓著,計有《大馬扁》、《廿載繁華夢》、《洪秀全演義》、《宦海升沉錄》等。其作品積極鼓吹民主革命,主旨為暴露晚清的黑暗政治,抨擊保皇復闢。
大馬扁,馬扁合為騙字,取大騙之意。譴責資産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康有為,旨在反對立憲。此小說實為《辨康有為政見書》的延伸和形象化的描寫。作者對保皇黨人物深惡痛絶,寫康有為“唯恐人不惡之”而取“無往不惡”、“進惡設其罪”的“集惡”寫法。未免誇大片面而失實,有人身攻擊之嫌。故書中的康有為已是小說人物,不再是歷史人物了。小說以激進情緒對維新派人物基本上持否定態度,惟對譚嗣同持同情態度。
從文學角度看,技巧顯得有些粗糙,有的情節極為牽強。
序
餘友小配工小說,所為《廿載繁華夢》、《洪秀全演義》等,風行海內,大受社會之歡迎。近者,小配以新著之小說名《大馬扁》者出而示餘,餘受而讀之既竟,曰:“嗟乎!吾子過矣!子毋以康梁二人,招搖海外,藉題棍騙,於馬扁界中,別開一新面目,而遂為康梁罪也。吾子之意,詎不曰康梁二人害社會實甚,有心世道者誠不能為之寬假也?雖然,社會害康梁,非康梁之害社會也。康梁之棍騙,非康梁之罪,而社會之罪也。夫社會不平,金錢實為萬惡之原,世界一日有金錢,即人類一日不能無罪惡。康梁不幸生不逢社會平等之日,自呱呱墜地時,即浸淫於金錢銅臭之內,迷惘既深,則譸張為幻,人情大抵皆然,況纔足以濟姦者乎?故吾人方言康梁之不暇,而可以棍騙為康梁罪哉?抑餘聞之,康梁所以能招搖海外者,全恃《戊戌政變記》一書。蓋書中極力鋪張,去事實遠甚,而海外僑民,蒙於祖國情勢,先入為主,至於耗財破傢有所不恤。夫海通以來,內地謀生既睏,迫而衹身越重洋,寄他人宇下,不知受如何委屈,歷如何艱險,乃得區區血汗之金錢。而黠者又以術愚之,而盡劫其所有,徒希望於首領賜環之後,而分我以一杯羹,然卒以是而流離海外,客囊羞澀,終其身有不能歸見父母妻子者矣。餘言念及此,未嘗無餘痛也!然則謂此書之作,於社會無功焉,不得也。
戊申八月二十日吾廬主人梭功氏謹序於海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第一回 康無賴館堂出奇醜 繆文豪京邸著新書 | 第二回 遇棍徒繆寄萍失書 爭山長康有為喪氣 | 第三回 熱名場偽聖掇鄉科 落孫山公車陳腐策 | 第四回 餘御史割席拒狂生 黠娘兒登輪追蕩子 | 第五回 康學究避債吟劣詩 安御史據情參偽聖 | 第六回 朱一新論學究淵源 陳千秋夭壽歸泉壤 | 第七回 變宗旨遺書通革黨 詐傳道踏月涉荒山 | 第八回 談聖道即景觸風情 為金錢榮歸爭局董 | 第九回 據局戳計打康舉人 謀官階巧騙翁師傅 | 第十回 請舉賢翁同龢中計 聞變政清太後驚心 | 第十一回 革禮垣天子信讒言 亂宮闈妖人陳奏摺 | 第十二回 康長素挾仇謀國後 譚嗣同被騙入京師 | 第十三回 托革命當面寫書函 賺舉兵瞞心稱密詔 | 第十四回 陷同黨衹身逃險地 救危機義士入京津 | 第十五回 釀黨獄陷入罹死罪 赴筵會懼友泄真情 | 第十六回 戲雛姬失禮相臣傢 索密詔逐出東洋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