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春秋类 》  春秋大义     》
题记
    
熊逸 Xiong Yi 
 历史似乎总是这样的:是权力选择思想,而非思想获取权力。正如任何一种信仰,无论是无神论的还是有神论的,无论是一神论的还是多神论的,一旦走入大众,都只会变做同一个样子:仪式化的偶像崇拜和一厢情愿的消灾祈福(而他们所祈求的往往是为教义所禁止的);任何一种思想,无论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无论是德治的还是法治的,一旦走入专制权力,也只会变作同一个样子。
 ——作者题记之一
 历史上的“国家”是一个充满歧意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国家具有和天神相同的属性:被人类自己所创造,又被人类自己所服从,并且,正如祭司们自称在人间代行天神的旨意,统治者们也会自称代表国家的利益,而真正的获益者却往往只是这些“代理人”自己。
 人们忘记了国家本该只是一件工具,却满怀激情地把它当作目的本身。
 ——作者题记之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   I   [II]   [III]   页| | 题记 | 自序 |  | 引子之一:新问题常是老问题 | (一)“诋岳飞而推崇秦桧也” |  | (二)五十年前哈耶克 | (三)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 |  | (四)祭孔.文天祥 | (五)义和团.谁还记得陈天华 |  | (六)马克思论太平天国 | (七)恩格斯论“911” |  | 引子之二:事实问题还是逻辑问题 | 引子之三:在诗歌的标签之外 |  | 第一章 杀人无罪,报仇有理 (一)徐元庆谋杀案 | (二)梁悦谋杀案:韩愈的法律难题 |  | (三)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过分报怨 | (四)“汉时以经义断事” |  | 第二章 一经三传:哲学、历史、还是政治?(一)“三传”小史 | (二)作为官方政治学的“春秋大义” |  | (三)原心定罪:同罪不同罚 | (四)官员私斗 |  | (五)查案不难,判案才难 | (六)赵家村的爱国主义 |  | (七)江山可以送人吗? | (八)三纲实系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