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竜鳳再生緣   》 第一回 宴蟠桃神仙謫世 徵土番英雄立功      陳端生 Chen Duansheng

又名《竜鳳配再生緣》 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十二捲七十四回。 不題撰人。根據清道光年間陳端生二十捲四十四回彈詞本《再生緣》改寫而成。陳端生,字雲貞,又字春田,浙江錢塘(今杭州)人,陳句山孫女,生於乾隆十六(1751)年,卒於嘉慶元(1796)年。工詩擅文詞。十七歲(1768)起,二年間完成《再生緣》十六捲,後由於母死丶出嫁丶丈夫犯事等原因,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方始續寫第十七捲。卒後,由另一女作傢梁德繩續寫三捲始告完成。彈詞本《再生緣》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珍品,陳寅恪曾將它與希臘羅馬史詩相比。 敘述孟麗君女扮男裝高中狀元與夫婿皇甫少華團圓的故事。情節麯折,扣人心弦。
第一回 宴蟠桃神仙謫世 徵土番英雄立功 卻說元朝開國天子世祖皇帝,乃蒙古人,姓奇握溫,名忽必烈,興兵滅宋,追得宋天子名趙罡無地可居。幸有大忠臣文天祥,請帝避入福建登基,稱為宋端宗皇帝,在位二年,後被元番所迫,崩於嶺南□洲。幸忠臣陸秀夫再立宋度宗第三子晉,即位於□洲,遷千崖山,被元人追迫,陸秀夫負帝睿赴海而死,在位一年,未成帝,故稱帝睿。元遂混一中原,一世為世祖。適逢上界玉皇大帝蟠桃赴會,請天神仙佛。天色嚮尚早,神仙未到,當下有玉帝駕前執拂仙女先在靈霄寶殿散步。忽有東鬥星君進殿,執拂仙女見東鬥星君面如瑩玉,眼若朗星,三絡長須,金盔金甲,襯着綉綫袍,真有超群之貌,心甚悅之,註視而笑。星君見其容顔秀美,一時觸動凡心,嚮前笑迎曰:“仙姑若是有意,一同避入凡間,以完夙願若何?”執拂女微笑應曰:“貧道正有此心。亦是天意,綢繆間恰遇御前焚香女前來,見二仙攜手笑說,一時動起凡心,嚮前笑曰:“爾等如此及惜,莫非有私否?豈不氣殺貧道!”原來執拂女與焚香女平日投機,就把焚香女攜住笑日。我們正有此心,但恐污穢上界,欲下凡投擡,結為夫妻。道友若不棄,一同下凡,願以姊妹相待,不分妻妾同事東鬥。星君若何?”焚香女曰:“貧道實有此意,姊姊若肯分甘,貧道願為妾。”東鬥星君大喜曰,“若得芳卿等錯愛,何以消受。說罷,攜住二女。相視而笑。 忽背後轉出一人。扯住執拂,焚香二女香肩喝曰:“玉帝金闋。豈容爾等言私。有污天庭?吾當奏聞至尊定罪。”三仙人俱警的面上失色。個舉頭一看。認得是玉皇駕前秉奎仙女。東鬥星君期忙問曰:“道友忍心,果然欲奏請否?”秉奎仙女放手。笑對東鬥星君曰:“貧道見君豐姿超凡,有心欲欲私久矣。倘肯介紹,願附二位姐姐之驥尾,以完心願。怎肯漏泄?”東鬥星君並二仙女具喜。就說明欲投胎為妻妾之事。”兒既同心,一同下凡可也。”秉圭女曰,“二位既議定妻妾之分,妾願備為小妾,已為過份。”東鬥星君與執拂、焚香二女齊聲曰:“既有此心,何分大小。”秉圭女曰,“傢無大小。綱常不正。但不可多言,恐玉帝知道見責。”遂各自散開。 不多時。諸天神聖齊臨。金鐘聲響。玉帝登臨殿上,諸神聖拜賀畢,分列兩斑。衹見班中閃出一位神柢。出班俯伏奏曰:“臣乃糾查靈官。凡有上界罔法諸弊,理當直奏。不敢隱匿取咎。方纔又東鬥星君與執拂女思凡,欲投凡間。結為夫妻,又有焚香、秉圭二仙女亦貪東鬥容顔,願為偏房小妾,有污天庭。理合具奏。乞為定奪。”玉帝不悅:“查得歷代神仙思凡降生。結為夫婦,夫榮妻貴,享壽高年,後歸上界,仍成正果,故屬有神仙思凡之舉。但須使他歷盡苦楚,姻緣合而復離,受盡艱難。又要存心忠孝,廉節具全,方仍回上界;一有不全,即當發配地獄,不得超生人世。”就着太白金星速查人間,有積善人傢具奏,好使東鬥星君妻妾降生,使其歷受險祖。 太白星領旨退出查訪。不須臾,上殿復旨奏曰:“奉旨查得朝中有元帥皇甫敬先人及自己為善最大,俱數定十五年後當有橫禍,務要傢散人逃,三年方得團圓,富貴榮華,再有兵部尚書孟昭,字士元,亦有積德,更有寒士蘇信仁,亦積善兩代,請旨定奪。前蒙玉旨,差金童降生,為元朝一世天子。本該差玉女為正宮皇后,方得偕老。前因金童與織女娘娘私約為婚,遂降生人世劉傢為女,但織女福薄,不得到老。今既已降生;乞至尊再降玉女下凡,生於積德人傢,將來好續正宮之位,俾得金,方不有誤。”玉帝開金口曰:“就着註生娘娘送東鬥星君往皇甫傢為子,使其受盡磨難;再送執拂女往盂傢為女,使其才學蓋世,配以東鬥星君為正室,務使其姻緣合而復離,牽腸挂肚,方得成就。另着送生婆再送熒香女往蘇信仁傢為女,日後配以東鬥星君為妾;再送秉圭女往劉捷傢為女,日後與焚香女同配東鬥星君為妾,使劉女從中撮合此段姻緣,亦使其顛倒遲延,方得完成,務要貞烈。但皇后乃是大福,就着註生娘娘送玉女往皇甫敬傢,與東鬥星君為姊弟。茲年期已迫,就着姊弟一胎雙生,方得接續正官之位。”玉旨傳下,註生娘娘即擇日施行,群仙便自赴會,不表。 且說下界元朝世祖朝中,有一位忠良大臣,復娃皇甫,名敬字亭山。生得面方耳大,紅齒白,力大無窮,弓馬嫻熟,傢資十萬餘,祖上俱是宋朝武職。這皇甫敬文武全纔,祖居湖廣荊州府江陵縣,十七歲娶尹氏,夫妻相得。十八歲在元世祖手內高中武狀元,十九歲出徵北番韃靼國,至二十歲得勝班師回朝。世祖大喜,加封皇甫敬京營兵馬大元帥,遂搬妻尹氏入府。同享富貴。 按尹氏自十六歲完親,其時年方二十,德容俱備,夫妻相敬如賓;待下以寬,奴婢俱感其德。皇甫敬並不置妾。光陰迅速,又早過了三年,尹氏並無懷孕,自不過意,忽一日間,夫妻正在議論傢務,尹氏曰:“妾以君進三年未産,今君已二十四歲,未有子女,想是妾要衰弱,故難受胎。君當速續嬌妾,以快君心。倘得早生貴子,可免乏嗣之虞。”皇甫敬笑曰:“夫人美情,吾豈不知。但生産乃命中註定,亦係祖先積德,風水攸關,況你我正在少艾,先人未有過惡,何患無嗣?夫人切勿言及娶妾之事。”尹夫人曰:“妾成親八年末産,深為可慮,君當娶妾,免使旁人說妾嫉妒。君須聽從,後嗣乃是大事。”皇甫敬曰:“下官乃祖先多行善事,斷不致絶嗣。若果年至三旬無嗣,再議未遲,尹氏見丈夫情篤,甚不過意。遂夜夜燒香,祝天地神衹保佑早生貴子。 果是積善之傢,必有餘慶。不上三月,尹氏果然有孕,夫妻甚是歡喜。至次年六月間,早已十月滿足,並不生産,夫妻頗慮。至七月間,已是十二個月,懷孕並無動靜,夫妻甚是憂慮。緩至八月十五日,乃是中秋佳節,百官往來拜賀,十分熱鬧。是日天清日朗,閤府賜宴慶賞。至黃昏時侯,皇甫敬夫妻在後堂飲酒,酒過數巡,尹氏腹中脹痛,對丈夫曰:“妾腹中疼痛。大約是要分娩了。”皇甫敬曰:“如今已是十二個月,早該生産。”尹氏曰:“妾今失陪,先要去安寢。”皇甫敬曰:“下官甚不放心。且在此賞月,盼望夫人喜信。”說完回房,皇甫敬自在後堂飲酒,俟候消息。 至初更後,女婢來報,夫人睡醒,更加疼痛。皇甫敬不放心,移入房來,此時穩婆已到,尹氏對丈夫曰:“妾方纔上牀,即夢見數對撞幡寶蓋,並一頂鳳冠蟒袍的三人,對妾:“上帝察知爾傢世代積德,即送玉女、星君與爾,須當善視,吾乃註生娘娘是也。『又見背後隨的一位神仙,生得俊美長須,金盔金甲紅袍;又有一位美貌仙女,珠冠翠袍。一起嚮前扯妾衣袖,母親,吾來了。”把妾驚醒。又見註生娘娘騰空而去。諒必是要生産,此時腹加倍痛。”皇甫敬曰,“諒我先祖餘德,斷不致乏嗣,即吩咐女婢穩婆,各要小心伏侍,遂回後堂再飲。忽然兩個傢將慌忙嚮前曰:“啓上老爺,奇事不少,天上一輪皎月突然墜下,一道毫光正墜我後宅,外人正在圍看喧嘩。皇甫敬急忙下庭,擡頭一看,衹見一道月華,光彩耀目,照得四處光彩,正墜在後宅。心想孩子若此時降生,疑日長成,必定大貴,遂回堂坐下。正舉杯之時,忽女婢奔出報曰:“啓上老爺,夫人生産了。”皇甫敬聞言大喜,暗想果然天從人願,又見女婢再報曰:“果然奇事不少,夫人生下一位小想來耶。房外香氣撲鼻,毫光燦爛。”皇甫敬一聽此言,心中如有所失,尋思:既是女兒,為何小題大做,有月華毫光異香?我好是命乖,若是生男兒。異日富貴不少。又轉一念曰:縱是女兒,既有此兆,亦非小可女流。衹見女婢復報曰:“穩婆報稱夫人肚腹尚痛,定是雙生,尚有一位公子。”皇甫敬步在庭中看月,不須臾,月華漸息。及二更後,月華已息了許多,女婢狂喜曰:“果然可喜,夫人又産了一位公子,衹是房中毫光香氣微微而已。”皇甫敬自知日後男不如女。 雖然如此,卻亦非比庸流,就到房中,見夫人驚神壯健,大喜,再看初生一對男女面貌一樣,俱是四平一穩的端後,一樣竜眉秀眼,粉妝玉琢一般,夫妻好不歡喜,就令乳娘小心乳養。 及至三朝,百官俱來慶賀,免不得請酒仲謝。忙了數日。清月之日,百官又來慶賀,夫人同議取名,因生女之時月華大勝,即取名長華,公子降生,月華稍息,取名少華。是晚夫妻同房安寢,皇甫敬說起月華大小之事,“日後長華大貴難言,孩兒雖遜,亦非常人可比,我夫妻卻也有靠。”從此用心照顧,且喜無災無禍,易長易大。 光陰瞬息,男女已五歲,俱生得端後美貌。長華言語沉潛不苟;皇甫敬倍加愛護。按皇甫敬文學也精通,遂親教男女讀書,且喜男女聰敏,過目成誦。 到次年春間,忽一早,皇甫敬入朝房,世祖駕臨大殿,百官朝賀畢,分兩班站立,衹見午門官奏:“啓上陛下,今有雲南巡撫張紹賢具表告急,內稱土番兀鬆濤倡亂,會集個士番,合共七八萬,攻打雲南府省城,勢甚危急。現有表章,請旨定奪。”內侍接了表章,交付值日學士,學士接表朗誦一過,百官無言可說。班部內閣中皇甫敬出班奏曰:“陛下開基已久,土番乃敢告逆,攻打雲南,若不發兵徵剿,恐四夷效尤,人心播動。臣雖不纔,願領精兵二萬,前往退敵,未知聖意若何?”世祖大喜曰:“卿肯破敵,聯復何患,今封卿為都督雲南大元帥。”即傳旨發出黃?白旗,得專徵伐,便宜行事,領軍二萬前往。皇甫敬領旨,當殿挂了帥印,退圖府來,對妻子說明出徵事體,“此去不過半年之間,即能平定,但朝廷日後令我坐鎮雲南即當寄書來搬傢眷。”尹氏曰:“吉人自有天相,此去必定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皇甫敬下校場,點二萬人馬,擇了出軍吉日,收拾定當。 將到吉期,辭朝別駕後回府,夫人備酒餞行,免不得囑托行軍珍重等語。次早全裝甲冑,下校場祭奠旗對。大軍起行,一路森嚴。行了許多日子,及到雲南,張紹賢領衆官出迎。皇甫敬令屯兵城外,自己帶幾員隨將進城。張巡撫請到衙門,備席接風。皇甫敬問曰:“近來土番若何?”張巡撫曰:“連目前來攻城,近日聞元帥將到,已退軍離城五十瑞安營。未知元帥如何破敵?”皇甫敬曰:“土番各種不同,人心不一,唯有兀鬆濤猖狂。今當先破兀鬆濤人馬,其餘不戰自退。”衆官稱是。飲至黃昏,元帥出城安歇。 到了次日,皇甫敬大軍出城安營,掘下河塹。到第三晚,皇甫敬升帳,謂衆將曰:“朝廷開基已久,人心尚是搖動,若不連破番軍,恐人心思亂。來目當决一勝負!”即喚過隨徵副將馮日升,曰:“今夜可領軍三千,往左近離營五裏處埋伏。”又令參將施祖榮曰:“爾可帶兵三千,今夜往右邊離營五裏處埋伏。來日中午,俱聽陣上號炮,若響,可同馮副將從敵人陣後殺來,本帥從前面殺回,三路夾攻。”二將領命退了。再喚遊擊張逢鬥、洪公舉曰:“爾二人可帶二千人馬,今夜徒伏敵背左右。俊來日號炮響,三路夾攻,番兵必敗,爾等即殺入番營,放火燒他糧草,可保必勝。”二將亦領命而去。皇甫敬着三軍來日定當决戰。 且說土番王兀鬆濤駕下有元帥赤風不花,慣用一桿方天畫戟,英男異常,又大將二員,韓起、形升,亦有萬夫不當之勇,因此會兵來攻雲南省城。近聞皇甫敬前來,故退下五十瑞安營。兀鬆濤謂衆將曰:“聞得皇甫敬乃久戰沙場的好漢,必有一番大戰。爾等會戰,須要小心為是。”元帥赤風不花曰:“皇甫敬不過戰勝北番,亦是湊巧,未必有真本領,來日給他一個下馬威罷。”幾鬆濤曰:“正是。”傳令準備來日大戰,番兵各自準備。 次早,兀鬆濤升帳傳令,取披挂穿戴,領軍出營,直到元營前討戰。未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宴蟠桃神仙謫世 徵土番英雄立功第二回 皇甫敬威鎮雲省 秦布政賭采朱陳
第三回 蘇大娘乳哺守節 孟士元訂期比箭第四回 劉奎璧貪色誤事 蘇映雪憐纔相思
第五回 蘇映雪夢訂良緣 劉奎璧詭托美意第六回 奎璧使計害忠良 燕玉訂婚放夫婿
第七回 後花園少華逃生 小春庭進喜放火第八回 皇甫敬忿心拷僕 江進喜詭詞復主
第九回 元城侯聽子薦賢 皇甫敬忠君報國第十回 漢元帥過海鏖兵 番軍師隱身擒將
第十一回 彭巡撫冒奏陷忠 尹御史通信保嗣第十二回 全忠義主僕逃生 盡節孝母女侯死
第十三回 念忠良義結芝蘭 全名節假求配偶第十四回 韋勇達拜認母子 熊友鶴尋訪仙師
第十五回 為功名英雄苦練 圖美媳太郡進表第十六回 成宗帝麯意賜婚 祁丞相孽緣強合
第十七回 孟小姐畫圖慰親 劉國舅備聘逞勢第十八回 貞清女男裝逃難 義烈婦代夫報仇
第十九回 蘇映雪行刺技術 劉奎璧奪妻中傷第二十回 孟尚書怒索人命 景夫人喜認義女
第二十一回 成宗主金殿勸和 劉皇后內宮賜妾第二十二回 孟小姐換姓改名 康若山移花接木
第二十三回 風流妾暗羨才郎 慷慨父厚待義女第二十四回 錯中錯二妾求歡 人上人三元及第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