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运动 》 中國古代體育 》
中國古代體育
崔樂泉 Cui Lequan
在原始社會人與自然鬥爭的漁獵、採集、生産活動中,在先民祈求神靈保佑的原始宗教舞蹈中,在原始部落之間的徵戰中,誕生了獨具東方特色的中國古代體育。
中華體育文化是與中國社會歷代傳統文化同步發展的,中國古代的體育運動無論是形式、技法均有着鮮明的東方文化特徵,流露出了先民的聰明才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豐富多彩的中華體育文化,是支撐世界體育文化輝煌殿堂的重要支柱。從生産實踐、戰鬥技能中轉化出來的體育運動項目,充分體現出了中國古代體育的以增強自身體格體能、娛樂為主的體育精神,雖然有些項目在歷經朝代更迭後消失了,但它對我國及世界體育的諸多項目有着深刻影響。
在中國古代的詞彙中並沒有“體育”這個詞。這個詞是十九世紀從日本傳入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國古代沒有體育,衹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體育。現代體育是時代的産物。在中國古代,表現體育活動的內容,在文獻和文物資料中都有體現,包括從遠古人類勞動中産生和發展起來的有關體育活動。當這些體育活動從遠古人類的生産勞動中獨立出來,並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存在的時候,即被賦予了遊戲的、競技的、健身的和教育的功效與功能。
中國古代體育可歸結為五個方面:第一部分是從生産實踐活動和軍事戰鬥技能中轉化出來的一係列活動項目。包括射箭、“田徑”運動形式,以及水上與冰雪運動項目。第二部分,具有技擊和保健特色的武藝、武術與養生活動;第三個方面,娛樂特色的球類運動—蹴鞠、馬球和捶丸;第四個方面,在春秋時期已經相當普及的、具有益智特點的盤上棋類遊戲;最後一個方面,是具有地域和民俗時令特點的民俗、民間體育,包括竜舟競渡、還有其他的具有民俗特色的一些體育活動。
當世界絶大部分地區仍處於混沌朦朧狀態的時候,以中華民族為代表的中國東方體育文化已經從公元前五千年左右開始逐步嚮文明社會過渡,並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而此時,以歐洲及地中海為代表的西方古代體育,這時候纔剛剛起步,經過公元前八至五世紀的發展,西方的體育纔逐步形成。所以說在早期,還是東方體育占了主要的地位,它對世界體育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東方典型代表的中國古代體育,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上,有的項目雖然在風行一時以後消失了,但是有的隨着生命力的增強還是流傳下來了。
中國古代體育
大傢好,今天跟大傢談的題目是中國古代體育。對於中國古代體育,大傢有些陌生,因為我們平時接觸的都是現代體育。不過,隨着北京市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作為人文奧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傳統體育也時常見諸媒體,所以大傢也比較瞭解一點。在這裏,我所講的中國古代體育,從時間上來說,是指從體育活動的出現,到十八世紀末西方現代體育傳入中國為止的這個時間;從內容上來說,是指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産生並發展的傳統體育活動形式。它既包括了華夏民族的傳統體育形式,同時還包括了在歷史上民族交往過程中,少數民族以及其他國傢的傳統體育形式傳入我國並發展起來的體育活動。
大傢知道,在中國古代的詞彙中,並沒有“體育”這個詞。這個詞是十九世紀從日本傳入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國古代沒有體育,衹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體育,現代體育是時代的産物。在中國古代,表現體育活動的內容,在文獻和文物資料中都有體現,包括從遠古人類勞動中産生和發展起來的有關體育活動。當這些體育活動從遠古人類的生産勞動中獨立出來,並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存在的時候,即被賦予了遊戲的、競技的、健身的和教育的功效與功能。
現在在座的各位,當大傢一提起體育的時候,就會想到體育健兒們在賽場上競爭的場面,因為這是現代媒體嚮大傢努力灌輸的概念。實際上,中國古代體育主要還是指那些帶有競技特點的技巧娛樂性的活動形式,當然還包括人們為了增強自身的體格和技能而實施的一些自我訓練。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儘管中國古代體育的一些形式和現代體育,包括流行的一些體育形式有些相類,但並不代表我們把古代體育的一些和現代體育相類的形式重疊到一塊,就講清了古代體育。實際上,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中西體育之間還是有着不同的宗旨,他們各有各的正面,也各有各的負面。就競技這一點來講,西方體育強調的競技性比較濃厚;中國古代體育強調的是娛樂性。大傢從畫面可以看得出,一幅是古代奧林匹剋運動會上的賽跑圖,一幅是中國古代的養生圖,畫面典型地透視出了中西體育文化之間的差異。
的確,從另一個方面講,由於中國古代體育本來不太註重競技性,它甚至並不刻意追求超乎自然常態和令別人嘆為觀止的體格與體能,它也完全有理由拒絶僅僅用一些賽場上人為的量化指標,去判定人們的健康水準,特別是在人們為了身體某一部分過度發達而損害另一部分的健康成長時。更何況正因為中國古代體育講究自傢的切身體會,不需要別人去評判,無論男的老的少的、強的弱的,都可以身體力行。從這一點上來說,中國古代體育倒反而更接近體育的真精神。當然我這樣講,並不是為了非得要在不同的體育體係之間劃分出孰強孰弱來。我強調的是一種理解的觀點,因為有了這種觀點,才能對一個自成體係的傳統體育文化形式,有一個切身處地的瞭解。從這一點出發,我把中國古代體育分為五個方面給大傢介紹。
第一部分是從生産實踐活動和軍事戰鬥技能中轉化出來的一係列活動項目。這裏包括了射箭、“田徑”運動形式,以及水上與冰雪運動項目。射箭,可謂是中國古代體育項目的鼻祖了,據考古發現,它在距今兩萬八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曾經發現了一件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箭頭,這表明當時人類已經在開始使用弓箭了,這是用石頭磨製的箭頭,綁在木桿上作為當時射箭的用具。到了商周時期,隨着青銅工具的出現,石箭頭開始嚮青銅箭頭髮展。到了漢代,隨着鐵製器械的發展,青銅箭鏃逐漸地嚮鐵箭鏃發展。隨着箭頭的多樣化,射箭的形式發生了很多變化,譬如射箭在周代就被列入當時教育的內容之一,當時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其中射箭就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當時,射箭是一種禮儀,射箭活動要喝酒,還要奏樂,這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早的射箭比賽了。當時的孔子、荀子以及墨子等等,都是射箭愛好者,而且對學生身體力行,同時也鼓勵學生射箭。到了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曾經提倡“鬍服騎射”,把少數民族的射箭技術引入內地,同內地傳統的射箭結合起來,把射箭運動推嚮了一個高潮。到了漢代,射箭運動除了在實踐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理論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總結,僅《漢書·藝文志》記載的射法,就包括《李將軍射法》、《魏氏射法》等等有八種六十九篇之多。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射箭出現了專業的比賽,在《魏宗室常山王遵傳》裏邊,曾經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當時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陽的華林園舉行了一次射箭比賽,他把一個能容兩升的酒杯,懸於百步之外,讓19 個運動員進行競射,最後誰把這個酒杯射着了,誰就把這個酒杯據為己有,這在當時叫“奬杯賽”,在中國體育史上,這可是最早的一次奬杯賽了。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一直到隋唐,射箭活動得到了巨大發展。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製,在武舉製裏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等等。從唐代到宋代,整個射箭在民間更為普及,根據有關文獻記載,在當時的河北一帶,民間組織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個,參加的人員有三萬多,這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專業運動員組織了。到了明清,由於滿族人入主中原,把少數民族的射箭活動也帶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廣泛的開展。康熙61年(1722年),曾經將“木蘭秋獮”定為恆製,把承德作為涉獵的一個重要活動場所,提高了整個射箭的開展。當時,由於射箭活動比較普及,加上清代中後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國進一步普及,射箭逐漸地從軍事領域退出去了,演變為一種純粹的射箭比賽。大傢看到的這一幅清代射箭圖,是很典型的一幅體育比賽的畫面。
下面跟大傢介紹一下“田徑”。田徑,在古代實際上也沒有這個詞,但是與田徑有關的同義詞,如跑的同義詞“走”,投的同義詞“擲”,跳的同義詞“逾高 ”、“絶遠”等等經常見之於文獻當中,因為田徑比賽是現代體育的基礎,所以它在整個中國古代體育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國古代體育史上,留下了許多很動人的故事,譬如“誇父逐日”、“逾高絶遠”等等,這些都是反映當時“田徑”運動的一些故事、一些傳說。從戰國一直到漢代,由於車戰改成大規模的兵團作戰,所以士兵的走、跑是部隊的主要訓練方式,具有長跑能力的人,就成為當時軍隊的重要人才。在漢畫當中,大傢可以看到這麽一種畫面,在《車馬出行圖》前邊,往往有兩個奔跑的武士,在當時,它的名稱叫“伍伯”,因為“伍伯”經常在飛馳的奔馬前邊跟馬一起跑,所以練就了長途奔襲的能力,他們在傳遞信息或者重大戰役當中,往往發揮馬拉鬆的作用。從漢代開始,由於長跑得到人們的重視,到了後來就發展出一種專業的比賽。到了元代,出現了一種長跑比賽叫“貴由赤”,“貴由赤”是蒙古語,就是快行者的意思。當時“貴由赤”比賽是這麽一種方式,在元大都,就是今北京一個點,元上都,就是內蒙古一個點,這個距離是180裏,賽跑是兩個地點同時進行。大傢知道,現代馬拉鬆是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創始的,它的距離是42.195公裏,這個“貴由赤”比馬拉鬆的距離長兩倍多,而且時間上要早六百多年,所以說,中國古代“貴由赤”的長跑賽在體育史上比馬拉鬆的意義還重大。
除了跑,跳、投擲也是田徑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戰國兵書,像《六韜》、《吳子》以及其他兵書裏邊,都有這麽一項:選擇善投擲、善跳躍的兵組成特殊兵種進行訓練,這一項訓練方式,促進了田徑運動中跑以及投擲、跳躍的發展。南北朝時期,民間曾經流行着一種跳躍運動,叫做“賭跳”,賭就是賭博的賭,賭跳就以跳高為勝,當時劉宋皇帝也鼓勵大臣、鼓勵軍隊跳高進行比賽,這對整個軍隊、對民間跳躍比賽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跑和跳以外,投也是田徑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在戰國時期,秦軍為了統一全國,曾經在部隊當中提倡一種“投石超距”的訓練方式,讓士兵練習投、練習臂力,這樣增強了軍隊以及士兵的素質,提高了戰鬥能力。
從漢代一直到唐代,軍隊對於有投擲技能者都是“具祿封進”,進行嘉奬。到了明清時期,由於投的發展,出現了多種的方式,包括工具都有改進,像蒙古族使用的一種投擲用的“布魯”,有好多形式,它一是投遠為主,一是投準為主,當然還有其他的很多了。所以,投的發展,對現代體育當中包括鐵餅、標槍、鉛球等等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這是講的“田徑”。
另一個就是弄潮遊泳與跳水。在東周時候,南方各國都提倡水戰、舟戰,所以水上兵士訓練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在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宴樂漁獵攻戰紋銅壺》,壺壁上就有一幅雕刻水中進行遊泳的畫面,從這裏看出,人與魚共遊是非常明顯的,有的像自由泳,有的像蝶泳,整個畫面給人以很清新的感覺。秦漢以後,遊泳活動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到整個南北朝時期,遊泳活動在全國各地普及,北方地區以及西北地區遊泳都還存在,敦煌莫高窟就有一幅很典型的畫面,這個畫面是敦煌257窟裏的一幅《弄潮遊泳圖》,從畫面上四人遊泳的姿勢來看,跟現在的遊泳姿勢基本一致。當時,南方遊泳主要集中在端午節五月五日舉行,主要在錢塘江,還有一些比賽。整個遊泳在當時得到很大發展,也受到了衆多民衆的喜愛。唐代一個著名的詩人李益,曾經寫過這樣一首五言詩,他說:“嫁與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朝有汛,嫁與弄潮兒”。就是說一個商人遺棄的妻子,竟然去嫁與一個在大海中弄潮遊泳的好手,這說明弄潮遊泳的健兒已經成為當時的“體育明星” 了,受到人人的尊敬。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宋朝,整個遊泳在南方是比較普及的,特別到了宋代,整個弄潮還是以南方的浙江之潮為主。當時錢塘江之潮,在全國都是挺有名的,南宋詞人辛棄疾,曾經把當時在南方弄潮遊泳的壯觀景象用一首詩作以表達,這首詩是這麽說的:“吳兒不怕蛟竜怒,風波平步,看紅旗驚飛,跳魚直上,蹴踏浪花舞。”遊泳健兒在水上活動的場景躍然於紙上。到了明清,遊泳在全國各地比較普及,在西藏的布達拉宮就有這麽一幅畫面,反映當時的人在水中遊泳、跳水的畫面,而且非常形象。
與遊泳有關的,還有跳水、泅水。跳水在民間叫“紮猛子”,它主要是流行於民間,直到隋唐,隨着遊泳技術的改進,跳水的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特別是到12世紀的宋代,在跳水項目中出現了一種叫做“水鞦韆”的跳水活動,當時“水鞦韆”怎麽跳呢?就是在大海當中的船上樹兩個很高的竹竿,竿上紮上鞦韆,當跳水運動員蕩到跟鞦韆的橫梁齊平的時候,突然一個跟鬥從鞦韆上跳入水中。由於這種方式比較驚險,而且高度也比現在高,所以它要求運動員不僅要有高超的技藝,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耐力和勇氣。但是從整體上來說,這種跳水畢竟是民間的一種跳水活動,到了20世紀30年代,隨着現代西方跳水運動傳入中國,整個國傢的跳水運動纔緩慢地發展起來。
第一部分最後一個方面,我想給大傢說說古代的冰雪運動。我國古代冰雪運動在隋唐時期就已經存在了,而且是北方的少數民族首先掌握的。當時,在東北地區的女真族曾經發明了一種竹馬滑冰,人踏在竹馬上,手執一根麯棍,嚮前滑行,這是最早的一種滑冰的方式。在《隋書》裏,記載了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大興安嶺的“室韋人”曾經“騎木而行”滑雪,它是腳踏在兩個滑板上,相當於現在的雪橇,進行滑雪。從宋明以後,冰上運動更為興盛,據文獻記載,明熹宗五年(1625年)正月初二,東北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在太子河上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冰上運動會,他進行的第一個項目是冰球,然後又進行花樣滑冰表演。當時規定,凡是冠軍獲得者賞銀二十兩,亞軍十兩,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有文獻記載的第一次冰上運動會。到了清代,隨着滿族人入主中原,把他們的一些冰上活動也帶入內地。規定:每年從全國各地選拔近千名“善走冰”的人,入宮進行訓練,每年從鼕至到三九在太液池,就是現在的北海和中南海進行訓練、進行表演。當時的畫傢金昆、程志道曾把這個壯觀場面作了一幅《冰嬉圖》,從《冰嬉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表演有花樣滑冰的金雞獨立、哪咤鬧海等等。還有雜技表演的弄幡、爬竿等等,另外有軍事訓練冰上射箭,還有一種冰上踢足球,這都是當時滑冰表演的各種項目。所以這個形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現在的花樣滑冰還豐富得多,這是第一部分。
下面我給大傢介紹第二部分,具有技擊和保健特色的武藝、武術與養生活動,同時我把角抵與相撲,還有馬術也一塊兒給大傢介紹。武術,在中國古代體育的歷史上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器械,一個是拳術,一個是器械演練。武術器械在商周時期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實它最初是從生産工具和軍事兵器發展演化過來的,商周時期的一些青銅兵器,像戈、戟、鉞、矛、斧、刀、劍、鎩、殳等等都是最早的武術器械。秦漢,隨着鐵製武術器械的發展,整個武術器械的內容、範圍和種類更加多樣化了。在中國古代,由生産工具、軍事器械發展出來的武術器械,有這麽幾大類,一個是鈎擊類器械,有戈、鈎形器、戟、吳勾等等;擊刺類器械,有矛、劍、鎩、殳、槍、叉等等;劈砍類器械,有刀、斧、鉞;砸擊類器械,有棍棒頭、鞭錘等等;衛體類器械,有護臂、護甲以及盾。器械的發展,促進了整個武術器械走嚮多元化,可以說我國古代武術器械多樣化都是從這幾類演變發展過來的。
除了器械,拳術也是武術當中一項重要內容,最早在《詩經·巧言》當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無拳無勇,職為亂階”,說明當時的拳術已經出現萌芽了。到了漢代,拳術活動有了很大的發展變化,僅《漢書·藝文志》收錄的,就有《手搏》六篇,這是最早的有關拳類著作的記述。在畫像石上我們可以看到有關拳術演練的畫面,這是出在南陽的一幅漢代畫像石,上邊表現的人與人之間進行拳術相鬥的畫面比較形象。從漢代一直到隋唐,整個拳術在民間比較普及,特別是在宗教寺院,在其他的宗教聖地,拳術成為一種武術演練形式。在敦煌莫高窟,就有一類以拳術演練為主的圖案,而且這種圖案表現非常多,說明了當時與武藝有關的內容在整個民間是比較普及的。到了明清,拳術、拳法得以總結,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理論性的總結上升到一個高度,像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就曾經記載了宋太祖的“三十二式長拳”。明代,拳術已經出現了內外傢,內傢是以少林武術為代表,外傢是以張三豐創立的武當武術為代表。到了清代,幾大拳係已經逐漸形成了,當時文獻記載的拳係有幾十個,拳套路有幾百多種。這裏展示的一幅關於少林寺《拳術演練紋》的壁畫,就很形象地展示出在清代拳術已經非常普及了。
除了拳術,器械演練也有很大發展。實際上,器械演練是隨着武術器械的豐富和拳術的發展而出現的。到了秦漢,適應“近戰决勝負”之需要,器械演練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漢畫像石就有許多表現器械演練的畫面,這是在河南出土的漢畫像磚,上有兩個人在擊劍。除了擊劍,當時還有其他器械的技法,劍對鈎鑲、劍對戟等等多種,有單人訓練,也有雙人訓練。所以說器械演練除了實戰的,在民間互相之間的演習也非常普及。到了三國時候,這項活動也普及到民間,普及到一般老百姓當中,像三國吳朱然墓裏邊曾經出土了一個漆盤,上面有兩個小童進行對棍表演的畫面,這叫棍術,在民間都有存在。從宋元一直到明清,出現了一個關於器械演練的統稱,叫“十八般武藝”,其實“十八般武藝”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它本身是一個器械演練的統稱,它可以是十八般,也可以更多,這個名稱本身並不是限定某個數字,表示了中國器械演練的技術已經相當豐富了。在明清繪畫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關器械演練的場景。
與武術相關的還有一大類是古代的養生,保健養生被稱為中華武術之魂,也可以叫做中國整個古代體育的基礎。保健養生在古代主要分這麽三大部分,一個是導引術,一個是行氣術,還有一個按摩術。
行氣,又叫吐納,又叫胎息,又叫練氣。行氣起源什麽時候,現在文獻記載還不是太明確,但是從考古資料來看,在天津歷史博物館存有一件《行氣銘玉杖首》,這是一件玉器,它上面刻有四十餘個字,用“三字訣”的形式,把行氣的要領跟功能做了全面的描述,這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目前發現最早的行氣養生文獻。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了一件寫在繒帛上的《卻𠔌食氣篇》,也是一件文獻,它的內容要更詳細,這說明行氣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與行氣術有關的導引術,是以引伸肢體為主的一種鍛煉,當然它也配合呼吸。導引術最早的資料也是見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這是一件《導引圖》,它跟前面的那件《卻𠔌食氣篇》,是同繪在一個畫面上,這個畫面比較豐富,它反映了四十多個人物徒手、執器械進行各種養生練習鍛煉的情景,這個方式比較多樣化。這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保健養生體操。漢代以後,導引養生術常盛不衰,1900年發現於敦煌藏經洞,現存法國巴黎國傢圖書館的一件編號為P.3810的《呼吸靜功妙訣》,是當時很典型的一件行氣文獻,還有一件是南宋傳下來的《文八段錦》,它以八個形式反應了當時的行氣、導引的功法過程,是很珍貴的資料。
與導引、行氣發展的同時,以舒筋活絡為主的按摩術在明清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中醫研究院藏的清人繪的《導引圖》、中國醫史博物館藏的《十二度按摩圖》,就很典型的把整個按摩的形式做了描繪,像畫面展示的這幅《十二度按摩圖》,就從12個角度把這按摩的各個形式做了描述,當然這是其中的一幅。與此相關的,在故宮博物院及其他博物館,還存有明清時期的按摩器,這都是按摩術盛行的標志。所以說,無論從行氣,還是導引,還是按摩,它在歷史上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現在講究的有關保健養生的一些體係,與古代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它是在古代保健養生體係的基礎上,逐漸完善起來的,這是我講的保健養生體育。
再就是摔跤,摔跤基本上是沿着角力、角抵和相撲、摔跤這幾個形式發展過來的,最早起源於古代“蚩尤戲”,“蚩尤戲”是為了紀念與黃帝逐鹿中原的蚩尤而在北方流行的一種民間的競技活動。到了東周時期,這種角抵戲比較普及,特別是北方少數民族中非常多見,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一件銅牌,上面就有兩個人在摔跤角抵的畫面,這是比較典型的。在《史記?李斯列傳》裏也曾經記載秦二世鬍亥在甘泉宮觀看角抵的情景,所以角抵從東周一直到秦代還是比較普遍的。到了漢代,由蚩尤戲發展過來的角抵的形式,有很大的文化意義,當時有一出戲叫《東海黃公》,這個戲的大概意思,就是黃公的父親被老虎吃了,黃公為了報仇,跟老虎進行相搏,就是角抵,當時跟老虎相鬥的黃公也是有道具的。這跟前面講的蚩尤戲,是一個體係發展下來的,而且它在表演性質上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因素,具有很大的文化內涵,可以說後代戲劇當中的武打,與它們的發展有很大的聯繫,《東海黃公》可以說首開中國古代武打戲的先河。與此相關的漢代的角抵,也在各地有了發展,像出土於山東金雀山漢墓裏邊的一幅帛畫,中間兩個摔跤角抵人物正在躍躍欲試,整個動作都很典型,旁邊站着的一個應該是裁判。
角抵經過戰國秦漢的發展,到晉代出現了另一個名稱,叫相撲。整個宋遼金元,它的發展占主要地位,宋代的一部有關記載角抵的書,叫《角力記》,它是一個署名調露子的人寫作的。它把宋以前有關角抵的形式做了記錄,可以說是我國體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著作了。宋金元發展出來的相撲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個時候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正式比賽的,就像打擂臺。這種形式,我們大傢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在《水滸傳》第七十四回的“燕青智撲擎天柱”,這個過程就是描寫相撲正式比賽的一種性質;另一種相撲,是在表演場合進行表演的,它是給人看的,當時在東京,還有其他地方,在其他場合都有這種表演,而且表演的服裝基本延續前代。大傢看到的這幅畫面是金代的磚雕,現存於陝西省博物館,這個畫面就很典型的反映了兩個力士在相撲前的一個瞬間,這個畫面是上身赤裸,下身光腿赤足,僅在腰間係一個兜襠。這個相撲跟現在日本的相撲完全一樣,也就是說相撲從中國晉代以後,逐漸通過文化交流傳到日本去了,它基本上把這個形式保留下來。
明清時候出現了另一個名稱,就叫做摔跤。現在所稱的摔跤就從原來這個體係發展出來的。明末清初有一個叫陳元贇的,他在抗清失敗後,曾經東渡日本,把中國的摔跤與中國的拳術進行糅合,在日本授徒傳技。最後經過日本人士的輾轉傳播以後,發展成了日本現在的柔道。所以說,包括我們剛纔談的日本的相撲,日本的柔道,都與中國古代的摔跤有着很大的關係。到了清代,摔跤在宮廷當中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滿族人入主中原以後,摔跤是本民族很傳統的活動形式。當時的摔跤有兩種,一種是“官跤”,摔跤的人叫做“布庫”,當時宮廷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叫“善撲營”來管理,善撲營的布庫分一二三等,每年按等領取錢糧。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養心殿御前進行摔跤表演。說起布庫,在歷史上它還起過很大作用,看過電視劇、歷史書的都知道,少年康熙皇帝擒拿鰲拜,就有他所訓練的一幫布庫們的功勞。清代的摔跤,除了在民間,在軍隊當中也作為一種練兵的方式,大傢看到這幅畫面是乾隆時期的一幅《塞宴四事圖》,四事之一就是摔跤,儘管畫面極力宣染其中的藝術色彩,但也難以掩蓋其中的一些競技氣氛;除了“官跤”,在民間還有一種摔跤叫“私跤”,私跤就是老百姓進行的一些遊戲活動。當時在北京東四、西四、東單、西單、日壇、月壇、地安門等等,都有當時的“跤窩子”,老百姓叫跤窩子,就是摔跤的場所,每到有關節日、有關集會的時候、休閑的時候,幾對大漢就在跤窩子裏進行摔跤。這是民間的一種形式,中國現在的摔跤在很大程度上與古代的摔跤有着一定的淵源關係,它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藴的。
馬術活動,在中國古代也是一項很重要的體育運動,包括賽馬,還有馬戲等等。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的岩畫裏邊就發現了史前的賽馬術,在鄭州也發現了有關畫像磚上的《賽馬圖》,這是很典型的描寫賽馬的一個畫面。除了賽馬,馬戲也是當時百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馬戲的表演驚險絶倫,在漢畫像石、畫像磚以及壁畫、漆畫當中曾經留有下了無數著名藝術傢對當時馬戲的精妙刻畫。這裏展示的是在山東沂南出土大型百戲壁畫當中的一個畫面,是小孩在進行馬戲表演,非常驚險。到了明清,馬術表演除了民間,還作為軍隊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清宮畫傢郎士寧曾經描繪了一幅反映清軍進行馬術訓練的《馬術圖》,表現了清軍在馬術訓練當中的各種動作、各種方式,非常引人入勝。
下面我再給大傢介紹第三個方面,娛樂特色的球類運動—蹴鞠、馬球和捶丸。當然,中國古代的球類運動是比較豐富的,其他的像十五柱球、還有板球、還有麯棍球等等。這裏,我主要給大傢介紹這三個球類。
蹴鞠也就是中國古代的足球,瞭解足球歷史的也可能瞭解這一點。中國古代的蹴鞠,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在民間普及了。司馬遷《史記》曾經記載當時大政治傢蘇秦,在嚮魏王介紹他所看到的齊國首都臨淄的繁榮景時說,臨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歡樂,經常鬥雞、走狗、蹴鞠,所以說蹴鞠在市民當中是一項很典型的遊戲活動,這說明了在北方各國蹴鞠是比較流行的。實際上南方也是很流行的,像劉邦建立西漢以後,他的老傢是楚國,他把他的父親劉太公搬到宮裏去了,結果劉太公整天悶悶不樂,劉邦就非常奇怪,派人去打聽說為什麽呢,原來他老父親在楚國豐邑,也就是在家乡的時候經常跟一幫老鄰居、老哥們兒,一塊踢球、鬥雞、打六博等等,來到這兒雖然生活很幸福,吃得好、穿得好,但是比較鬱悶,劉邦說這好辦,就在首都仿照劉太公的豐邑新建了一座城—新邑,把劉太公的老鄰居全都一塊兒遷過來,一塊兒踢球、鬥雞、走狗,從此以後,劉太公又高興起來了。這說明了當時的蹴鞠活動在民間是非常普及的,而且也非常流行。
蹴鞠既然發展了,它形式就會有多樣變化。漢代的蹴鞠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音樂伴奏為主的蹴鞠,河南鄭州的一幅蹴鞠圖,是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是靠踢技巧,踢出動作來,這個蹴鞠圖是一個女子蹴鞠,這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女子蹴鞠了;除了以音樂伴奏為主的蹴鞠形式,還有帶球門的蹴鞠比賽。帶球門的形式是一種競技性的比賽,當時的蹴鞠設有六個球門,漢代有一個叫李尤的,他曾經寫過一首詩,叫《鞠城銘》,他就把蹴鞠的規則以及裁判、比賽當中遵守的一些道德規範記錄下來,他說比賽雙方各設六個球門,而且各有六個守門員,還有正副裁判。這種競技性蹴鞠除了在民間,也影響到軍隊中,著名大將霍去病在塞外徵戰的時候,在戰爭之餘以蹴鞠來訓練士兵,就是靠這種形式。當時的球場叫做“鞠城”,球門叫做“鞠室”,是在地下挖的球門。到了唐代,蹴鞠又發生了重大變化,什麽變化呢,第一個是球的變化,過去的蹴鞠用球是實心的,在動物尿胞裏面,或在其他皮製器物裏面塞上毛發,作為一個實心的球踢。到了唐代,發明了充氣的球,它這個充氣球怎麽做的,中間的芯是用動物的尿胞,衝上氣,周圍用八片皮子縫起來作為足球,跟現在的足球基本上一樣,這是一個球的改進。二是球門的改進,當時也是兩種形式的球門,一種是兩個球門的形式,就像現在的球門一樣。像畫面上展示的示意圖,就在場地兩端,各竪兩根竹竿,上面紮網作為球門,這是一種非常講究對抗性的競技比賽的足球。另一種,就是在場地中間竪一個球門的形式,在竹竿上紮上網子以後留一個球門洞,這個球直接對抗性不是太強烈,講究的是技巧性,衹要把這個球踢進了球門洞裏,落入對方場地,這就算勝了,這是另一種形式,講究技巧性。這也是中國古代體育的一個特點,講究技巧,而且競技性比起西方體育來說稍微遜色一點。
到了宋代,蹴鞠基本上延續着前代的形式,主要的還是單球門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蹴鞠在唐宋以後隨着文化的交流也傳入日本,雖然古代蹴鞠到清代以後逐漸消亡了,但是到日本卻一直流傳着,這個就是日本蹴鞠的一個畫面。宋代蹴鞠除了球門的形式,還有一種是“白打”。球門就是我剛纔說的唐代的一個球門的形式,“白打”就是踢出花樣,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十個人一塊踢,講究技巧性,就相當於現在足球當中的顛球。有一幅畫,上海博物館藏的,叫《宋太宗蹴鞠圖》,它表現了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還有大臣趙普等等,進行“白打” 蹴鞠的情景,一個很形象的反映。大傢看過《水滸傳》的、電視劇都知道,《水滸傳》裏邊描寫的那個高俅,就是因為踢得一腳好球,得到了宋徽宗的賞識被提拔做了高官,這些都是蹴鞠盛行的一個標志。從宋元一直到明清,在中國古代流行了幾千年的蹴鞠,逐漸走嚮衰落,它的特點就是從競技性的蹴鞠,當然競技性不太明顯,逐漸轉變到兒童當中,再就是婦女當中踢足球。這個特點比較明顯,慢慢的娛樂性增強了,競技性衰退了,它的存在的能力、影響逐漸的變小了。特別是近代,隨着西方足球逐漸傳入中國,中國古代的蹴鞠,到了清代末年基本上消亡了,現在基本上看不到這種運動形式了。
球類運動除了足球,還有一項就是馬球,馬球運動起源於什麽時候,現在還有爭議,但是在公元三世紀,曹植在他的《名都篇》裏有這麽一首詩句,叫做“連騎擊鞠壤,巧捷惟萬端”。這個“擊鞠”實際上就是對古代馬球的一種描寫,說明在漢末的時候,馬球就已經存在了。馬球運動從漢代一直到整個隋唐都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唐代曾經風行一時,還出現了專門的馬球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長安唐長安大明宮曾經發現了一個奠基石,上面就記載着關於馬球場建立的情況,刻的是 “含光殿及球場等大唐太和辛亥歲乙未月建”,它是馬球場建立的一個見證。除了球場,當時有關馬球的畫面表現的非常豐富,陝西章懷太子墓裏邊就有一幅很宏大的打馬球的畫面,其中球的形式、馬球桿的形式、人的動作都表現的維妙維肖。除了這種畫面,有關馬球的陶俑也經常見諸於各地,這件馬球俑是存於新疆的。另外在其他國傢許多博物館也經常有打馬球的唐代陶俑出現,中國體育博物館前幾年在國際奧委會洛桑博物館舉行了一次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覽,其中有一部分文物是從其他國傢調入的唐代的馬球俑,所以唐代馬球俑在其他國傢存着很多,在國內的許多博物館也有,這證明馬球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在唐代是非常盛行的一項運動形式。現在馬球運動是西方傳入的,中國古代馬球到了清代基本上消亡了,不過它的一些形式,跟現在馬球還是一樣的。
球類運動的另一類是捶丸,捶丸最早起源於什麽時候,元世祖至元19年(1282年),一個署名寧志齋的老人寫的一本書叫做《丸經》,他就記述說捶丸最早在宋徽宗的時候就出現了,在宋元明的時候曾經大盛。關於它的形象資料,早期的時候見得不多,但是很典型的一幅資料是山西洪洞水神廟這幅畫(《捶丸圖》),把擊球者的動態、球窩、球杖還有整個地形描寫的比較形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幅《捶丸圖》。到了明代,捶丸在民間比較流行,但是在宮廷當中還是一項高雅的運動,現存故宮博物院的《明宣宗行樂圖》,其中表現的就是明宣宗進行捶丸的畫面,這個場面包括地形、地貌、還有球的形式、擊球的動作,跟《丸經》、跟前面說的《捶丸圖》是基本一致的,從整個捶丸的形式、它運動規則來看,跟西方現代的高爾夫有很大的相類。關於這個問題,體育史學界、還有歷史學界很多專傢進行了考證,大傢都有這麽一種觀點,就是中國古代的捶丸與西方的高爾夫有着一定的淵源關係,現在西方的高爾夫最早見於蘇格蘭,它出現的時候,中國古代的捶丸已經比它早三四百年了,而且兩項的規則、運動方式基本上一致。所以說,從整個歷史上來說,兩者之間肯定有着淵源的關係。當然有很多因素,元代蒙古大軍西徵,是不是把中國古代的捶丸帶到西方去,這也是一個觀點,當然還有其他的。所以說它們之間這種淵源關係是不可否認的。
下面我給大傢介紹第四個方面,就是從春秋時期已經相當普及的,具有益智特點的盤上棋類遊戲。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棋類也脫不盡演化自古代戰爭的痕跡,即使撇開仍然保留着將、士、象、車、馬、炮、卒等等具有軍事術語的象棋不談,就是以抽象形式出現的“黑白”、“方圓”等等圍棋這一類的別稱,也正如東漢馬融所說的:“略觀圍棋兮,法於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陣聚士卒兮,兩敵相當;怯者無功兮,貪者先亡” 。這類古往今來徵引不盡的“以弈喻棋”的說法,令人想到儘管疆場上的鬥勇已轉化為棋盤上的鬥智,但是它們仍是中國本土固有的棋類遊戲當中最有競技性的一類益智活動。實際上,中國古代盤上的棋類遊戲,在發展中也具有了一種陶冶身心的活動形式,如圍棋在中國後來就具有“爛坷”、“坐隱”之稱,而其本意恰恰是讓弈者忘卻時光的流失,作為排遣消閑、娛樂養性的一種工具。
圍棋,根據文獻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流傳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曾經記載,魏國的大夫大叔文子曾經用“舉棋不定”這個術語,來比喻政治上的優柔寡斷,說明圍棋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考古資料所見是東漢時期的圍棋盤,這個棋盤在河北望都發現的,棋盤呈方形,上面有十七道,下面有四個足,這是當時圍棋的具體形製。圍棋在歷史上一共發現了兩次重大變化,第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根據敦煌石窟發現的《碁經》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棋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就是說這時候的圍棋已經有十九的棋盤了,跟現在的一致。從這一點來看,當時的棋盤已經流行十九、十七道兩種形式的,這是一種變化。另一種,就是在魏晉南北朝時候,梁武帝為了推進圍棋的發展,設立了“棋品製”,授予與棋藝相當的棋士為品格,當時棋品定為“九品”,這種“九品”後來傳到日本,形成現在的“九段”,所以日本的段位製就是從中國的“九品”製傳過去的;第二個變化是在隋唐時期,隋唐時期圍棋主要的變化是十九道的圍棋基本定型了,這個畫面是出土於新疆的一個唐代的《仕女圍棋圖》,就是反映唐代的仕女弈棋,它也反映了唐代圍棋的普及情況。在唐代,陝西、還有新疆一直包括日本的正倉院,都存有當時的圍棋盤,而且它都是十九道的。這件棋盤在日本正倉院,由中國皇帝送給日本孝武天皇的,它也是十九道的,說明這時候圍棋已經基本定型了。到了明清,圍棋的發展主要是流派增多,有關棋譜也更為多樣化。但是總得來看,到了清代末年,圍棋的水平還是有所下降,它與社會的發展有很大關係。
與圍棋相關中國象棋,一般認為起源於兵傢,據說是與春秋戰國時期部隊的遣將布陣有很大的關係。象棋最早稱為“象戲”,因為唐以前沒有象,甚至唐代傳入日本的“將棋”也沒有象,是為什麽稱為象棋呢?有人說因為當時的象棋子是象牙做的,所以把它叫象棋。象棋發展到了唐代,它的形製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王、軍師、馬、炮、車、兵這幾個棋子,其中砲是比以前多出來的,所以唐代的象棋比以前局製有很大的改進。
到了北宋時期,象棋基本上定型了,為什麽這麽說呢?無論從制度上,還是象棋子的特點上,都基本上跟後代沒有大的變化。河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洛陽曾經發現了一副瓷質的象棋子,黑、白象棋各十六枚,棋子的類型跟現在象棋基本上一樣,所以說宋代的象棋基本上完全定型了。
在棋類當中,還給大傢介紹一個六博棋,六博棋大傢知道得可能少一點。這個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實際上在古代的棋類史上它是比較早的一類棋,像我前面講的蘇秦在嚮魏王介紹關於齊國的繁榮景象時,也曾經提到臨淄的居民在下“六博”。所以說,六博就跟當時的蹴鞠一樣,也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活動形式。根據有關文獻,還有考古發現的資料,六博棋主要包括哪些呢?一個是棋局,一個是棋子,還有魚、還有箸、還有博籌,它是擲采行棋的一種方式。戰國到秦漢,曾經發現了許多與六博棋有關的棋局,畫像石上的有關刻畫等等,有些銅鏡上也有六博,這都是當時六博普及盛行的一種標志。但是,漢代以後,六博逐漸地轉化為一種賭博的形式了。隨着絲綢之路,六博曾經傳入西方,東晉十六國的時候,曾經傳入印度。但是隋唐以後,傳入印度的這種六博棋也逐漸消亡了,因為它的生命力已經沒有了,所以棋類同其他文化現象一樣,生命力沒有了,存在的價值也就逐漸消失了,這是講的棋類。
下面我給大傢介紹最後一個方面,就是具有地域和民俗時令特點的民俗民間體育,這裏包括竜舟競渡,還有其他的具有民俗特色的一些體育活動。
據考古發現最早的資料,有關竜舟競渡在春秋時候就出現了,在浙江鄞縣出土的一件青銅鉞,它表面的紋飾就是竜舟競渡,而且人戴着羽飾,動作整齊劃一,把競渡的場面描寫的比較形象。另外考古工作者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相當於戰國中期到東漢的石寨山式銅鼓上,好多畫面也是表現競渡賽的,所以說這種運動在當時是比較流行的。
秦漢魏晉以後,竜舟競渡經常在民間盛行。特別是隋唐以後它的競賽時間比較統一了,一般都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端午節期間。這幅畫就是宋代畫傢李嵩繪製的一幅《中天戲水圖》,這是當時竜舟競渡的一個畫面。直到現在,竜舟競渡還在全國各地非常普及,每年在一定節日舉行,而且作為一種群衆習見的形式。
除了竜舟競渡,在具有地域和民俗時令特點的民俗民間體育活動當中,還有一類是依據民俗節令的變化而興起來的、帶有規律性的一種體育活動。這種活動形式就是在節日期間、在民俗節會期間舉行,而且每當節日期間必須舉行這類活動。它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像春節、七夕、清明等等,這些期間都有民俗體育活動舉行。因為長期在節日之間,這種活動就演化為一種體育遊戲節,現在許多少數民族當中都存在着這種節日。因為它是一種例定性的、每年的活動,所以說這種活動就比較普及。還有一點,就是民俗節令體育是一種休閑娛樂的活動形式,因為它多在民俗節令期間舉行,所以說能使人們在勞動之餘,一張一馳、一勞一逸的轉化中發展身體,增進健康,這是民間體育活動的一大特點。從這一特點出發,典型體育項目主要有這麽幾種:像拔河、鞦韆、踏青、登高、高蹺、放風箏、元宵觀燈、跑旱船、舞竜以及踢毽子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很典型的民俗性的傳統體育活動。中國古代體育史上這些通過民俗節令而發展起來的體育活動形式,由於它形成的歷史背景和環境的影響,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當代,經過歷史的洗練而流傳下來具有民俗特點的體育活動,仍擁有衆多的參與者,而且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活動形式。
從上面講的整個中國古代體育史的發展表明,當世界絶大部分地區仍處於混沌朦朧狀態的時候,以中華民族為代表的中國東方體育文化已經從公元前五千年左右開始逐步嚮文明社會過渡,並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製定了與後世各項運動相關的規矩,也叫規則。而此時,以歐洲及地中海為代表的西方古代體育,這時候纔剛剛起步,經過公元前八至五世紀的發展,西方的體育纔逐步形成。所以說在早期,還是東方體育占了主要的地位,它對世界體育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東方典型代表的中國古代體育,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上,有的項目雖然在風行一時以後消失了,但是有的隨着生命力的增強還是流傳下來了。從對大衆健康來說,對整個社會發展來說,東方體育本身的意義還是非常大的,現在經常在街頭、在公園見到老百姓的鍛煉,許多活動方式實際上都是我們民族自己創造的。而且對老百姓身心有很大益處的,還是我們民族的體育。
我的演講到這兒,謝謝大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