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yán wén míng   》 1. xuán (1)      wáng rén xiāng Wang Renxiang

盐,似乎无处不在,却有时又求之不得。盐,是普通的,普通地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你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么普通的东西,却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盐就是文明之源。   盐,吸引着人类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这些人类聚集之地就成了最早的城邑。古时,人说“国家税赋,盐利居半”,盐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齐桓公靠盐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因盐而战,因盐得利。   《盐与文明》展现了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娓娓道来的与盐相关的人类故事,让我们在碎屑而平凡的故事中感受盐带给我们的历史感……
1.玄滋素液(1) 盐泉的牧羊女 盐从哪里来? 盐似乎无处不在,有时却又求之不得。 许多人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这是因为海水里有盐,那么海水中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一种推测说,最初大洋中海水的盐分很少,甚至是淡水。现在海水中含有的盐,是陆地上岩石和土壤里的盐分,受到了雨水的浸洗溶解,流入小溪,经过大江大河流入到了海洋。 一些实测结果表明,现在每年经江河带进海中的盐分有39亿吨之多。有的地质学家是根据海水中盐分的多少,来计算地球的大致年龄。 大陆有盐,大海有盐。盐由苦涩的海水和盐湖水风吹日晒出来,由井下的卤水熬出来。 盐是美的,在古人的诗赋里,用“玄滋素液”(晋·左思《魏都赋》)来描述盐卤,用“玉洁冰鲜”(晋·王《洛都赋》)来赞美白盐。在这样的词句里,可以体味到大自然对人类莫大的恩赐。 发现:循着动物的脚印 人类很早就知道,盐存在于大海之中。浅滩的海水经风吹日晒,因蒸发作用自然结晶生成白花花的盐。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也会很早发现并食用这种天然海盐。 陆地也许是盐的真正故乡,盐在大陆上几乎是无处不在。但是盐并不是就在人们的眼前,要得到它,还需要寻找。 有研究者注意到,研究北美洲几乎任何地方的一份交通图,都会关注到各地道路那古怪的线型,事先没有进行任何设计。这些道路只是经过扩展的小路和羊肠小道,我们也许不会想到,它们起初是动物寻找盐留下的踪迹。动物寻找卤水泉以获得它们体内所需要的盐,咸味的水、岩盐以及任何能够获得的自然盐,都是动物寻找并舔食的对象。这些舔食的对象,遍布大陆,往往在特别的土壤中。有一些深深的洞,是动物不断舔食形成的。 我不久前在西藏林芝考察,偶尔拍到这样一个镜头:一头牛在吃饱之后来到一处它熟识的断崖前,津津有味地舔食着咸咸的泥土。看着那大片舔光了的崖头,就知道那是它和它的同类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动物原本也需要盐的补给,食肉动物可以由其他动物获取盐,食草动物由草料获取。驯鹿会迁移到盐渍地或海岸以获取盐分,甚至会到人类的营地寻找人带有盐的尿迹。 人类寻找盐的最初方式便是跟随动物的脚印,动物最终会行走到有盐的地方。史前人在观察野生动物留下的脚印时,发现动物重复走着那些通往天然盐矿的道路。在动物舔食之处的尽头,因为有充足的盐,所以成为古代人类定居的适宜之地,古老的村庄往往就建立在附近。 伊利湖附近的一个舔食之处,有一条宽阔的道路,是由北美洲的水牛开发出来的,在那里形成的一座城镇被称为布法罗。 中国四川盐源的纳西族,传说是一位牧羊女在牧羊时发现了盐水。牧羊女发现白鹿群在池水边饮水,她的羊也喜欢饮这池水,她发现池水是咸的,回去告诉别人,于是人们就开始在那里提卤煎盐。 在重庆巫溪也传说是猎人在狩猎时,见到白鹿在山洞饮泉水,他发现是盐泉。从此人们置锅煎盐,渐渐人烟云集,形成了一个盐镇,这就是后来闻名的宁厂镇。 自然生成的池盐和海盐,以及露出地表的岩盐,自然溢流外泄的盐泉和随地可得的土盐,只要在生成这些天然盐的地域内有人类活动,总会或迟或早被发现。 人类就这样向动物学习,循着鹿、牛和羊等动物的脚印,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宝藏。我们与动物同行,动物给了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动物教我们找到的盐。 盐就在身边 比起人类来,野生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它们饮泉舐盐是出自生理本能的需要,这种需要使得它们成为自然盐的最初发现者。 人类对盐卤的发现和利用,与动物一样,也应当是出自生理的本能。当自然盐不再能满足需要,人类想到了自己生产盐,发明了一些生产食盐的技术,人工盐、土盐、湖盐、海盐、井盐和岩盐作为调味品先后进入到饮食生活中。凡是有古代先民活动的海滨和有盐湖、岩盐、井盐、土盐的地域内,都有可能在很早就开始了发现和食用盐的历史。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1. xuán (1)1. xuán (2)1. xuán (3)1. xuán (4)
1. xuán (5)1. xuán (6)1. xuán (7)1. xuán (8)
2. chuān jǐng (1)2. chuān jǐng (2)2. chuān jǐng (3)2. chuān jǐng (4)
2. chuān jǐng (5)2. chuān jǐng (6)2. chuān jǐng (7)2. chuān jǐng (8)
2. chuān jǐng (9)3. zhǔ hǎi 'áo (1)3. zhǔ hǎi 'áo (2)3. zhǔ hǎi 'áo (3)
4. yáng guāng chǎn pǐn (1)4. yáng guāng chǎn pǐn (2)4. yáng guāng chǎn pǐn (3)5. zào yán zhěyán dīng (1)
dì   I   [II]   [III]   [IV]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