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日記、書信、年譜中的鬍適:瞧,這人   》 第1節:一 路綫圖與時間表(1)      邵建 Shao Jian

鬍適是20世紀的一個文化坐標,一種精神象徵,一條思想脈絡。即使放在21世紀的今天,鬍適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義上的一種價值選擇。基於此,本著試圖從資料本身形塑鬍適,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現鬍適一生的思想脈絡,把握其思想的形成、發展與變化。更關註在他的思想語境中,作為知識分子的鬍適對社會事務的關懷和在公共領域中的表現。同時,以人帶史,由此折射鬍適身處的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
第1節:一 路綫圖與時間表(1) 負笈北美(1910-1917) 一 路綫圖與時間表 鬍適一生好作日記,令人奇怪的是,他第一次出洋讀書,在那近一個月的太平洋之旅中,居然無一字記載,真辜負了那漫長旅途的大好時光(當然也有可能是丟了,鬍適曾自云:"1910年8月以後,有日記,遺失了")。我們並不知道鬍適出國伊始的經歷和心歷,儘管我們很想知道。好在從他追憶友人和給朋友的信中,還可以窺其點滴。 剛到美國,鬍適便給國內朋友寫信,由此我們知道了他此行東去的"路綫圖"。8月16日從上海啓程,駛嚮茫茫的太平洋,經過東鄰日本時,鬍適不止一次地上岸盤桓。在太平洋東岸,最初抵達的是舊金山,時間9月10日。休息兩天後,換乘火車嚮東,大約四天路途,來到芝加哥。又一日,方到美東紐約州的綺色佳(Ithaca),這個小城就是鬍適此行的目的地,亦即鬍適將要就讀的康乃爾大學之所在。 為補鬍適記錄之不足,不妨抄一下趙元任的回憶錄。趙元任和鬍適同榜錄取,鬍考了第55名,而趙卻名列"榜眼"。他和鬍適"一葦杭之",同船赴美,後來又同在康乃爾就讀,一農學,一數學。以後,鬍適投奔哥倫比亞,趙卻進了哈佛。回國後,鬍適任教北大,趙是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之一。再以後,他們又成為終生莫逆。在趙的筆下,他們的行程是: "我們到達舊金山,正趕上看慶祝加州於1910年加入聯邦日……。我們這批清華學生由蔣夢麟等人來接,夢麟那時是加州大學四年級學生……。他們引導我們去看舊金山的景色,包括1906年大地震尚未清除的廢墟……。不久我們這批人便被分成較小單位,分別送往各大學,大多在東部各州。我們搭乘橫越大陸的火車去到水牛城(Buffalo),然後換車到綺色佳,由一位高年級學生金邦正(後為清華學校校長)來接。以前選送的第一批清華學生,大多數送到高中讀書,他們覺得高中課程太過淺顯,這是北京政府的錯誤。這次,我們全部送到大學,有些人甚至被承認具有稍高學分。我和另外十三位中國學生,獲準進入康乃爾大學,作一年級生,包括鬍適(當時英名為Suh Hu)和周仁……。" 從西部的舊金山嚮東橫貫美國大地,剛剛上岸的鬍適對這塊新大陸印象頗佳,他在上封信中寫到:"途中極蒙學界歡迎,每至一城,可不費一錢而得周遊全市。美國風俗極佳。此間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即一切遊戲之事,亦莫不泱泱然有大國之風,對此,真令人羨慕。"人對異地總會有種新鮮感,因此鬍適如此羨慕美國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對日本,日本對鬍適來說也是初到的異地,但它沒有留給鬍適一丁點兒好印象,以至鬍適在信中剛剛誇過美國之後,筆鋒陡轉: 過日本時如長崎、神戶、橫濱皆登岸一遊。但規模之狹,地方之齷齪,乃至不如上海、天津遠甚。居民多赤身裸體如野蠻人,所居屬矮可打頂、廣僅容膝,無幾無榻,作書寫字,即伏地為之,此種島夷,居然能駸駸稱雄於世界…… 語多不屑,這就是鬍適對日本的最初的態度。 奇怪的是,同樣從上海乘船赴美,同樣也在日本上岸觀光,對日本的觀感卻截然兩樣:這是若幹年後,同樣是清華留美學生蕭公權對日本的首次印象,可與鬍適形成比對: 船到日本,停泊了一天。我們全數上岸去橫濱和東京"觀光"。雖然"走馬觀花",時間短促,兩市街道的整潔固不必說,人民普遍的有禮貌和守秩序,尤其給我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坐公用電車的人都自然地、自動地,按到來的先後在車站上排成一列,電車來了,讓車上的乘客下車之後,纔魚貫上車,絶不擁擠先入。這雖然"無關宏旨",但確是國民軍育程度的一種表現)。我此前和許多中國人一樣,不大看得起"東洋人"。現在我開始修改我的態度。 鬍適赴美是1910年8月16日,小他六歲的蕭公權則是1920年8月23日(他們都是趕美國大學的秋季開學),時差不過十年零七天。可是從鬍蕭兩人的文字看,落差好像是幾個世紀。一個仿佛還在"化外",一個卻忽地井然有序並高度文明。是他們當中哪一個觀感走偏,還是日本十年就飛躍了一個時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第1節:一 路綫圖與時間表(1)第2節:一 路綫圖與時間表(2)
第3節:二 走嚮樂觀主義第4節:三 "民有、民治、民享"
第5節:四 "小敘事"、"大敘事"(1)第6節:四 "小敘事"、"大敘事"(2)
第7節:五 "吾對於政治社會事業之興趣"(1)第8節:五 "吾對於政治社會事業之興趣"(2)
第9節:六 模擬大選中的"激進"與"保守"第10節:七 民權政治的"初步"(1)
第11節:七 民權政治的"初步"(2)第12節:八 "天賦人權說之沿革"
第13節:九 "第一次訪女生宿舍"(1)第14節:九 "第一次訪女生宿舍"(2)
第15節:九 "第一次訪女生宿舍"(3)第16節:十 世界公民(1)
第17節:十 世界公民(2)第18節:十一 "自由政治者之大樞紐"(1)
第19節:十一 "自由政治者之大樞紐"(2)第20節:十二 字句之爭
第21節:十三"以人道之名為不平之鳴"第22節:十四 "萬國之上猶有人類在"
第23節:十五 尼采的"遺毒"(1)第24節:十五 尼采的"遺毒"(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