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六小龄童品西游(上)   》 第1节:序Ⅰ和序Ⅱ      六小龄童 Liu Xiaolingtong

六小龄童用了17年去饰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角色,对《西游记》这部传世之作有着深刻的感情和领悟。本书是按《西游记》原著章回为脉络,以孙悟空的发展变化——猴的生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佛的神圣性为主线对原著逐章品读。其间除品读原著故事及人物以外,融入六小龄童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过程中对原著章节的感悟和理解。
第1节:序Ⅰ和序Ⅱ 序Ⅰ 《西游记》其实是一部童话。童话是传播想像力的工具。《西游记》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有足够强大的想像力。遗憾的是,如今我们中国人的想像力日渐式微,这要“归功”于应试教育。知识是船,想像力是水。没有水,再大的船也寸步难行。从这个角度说,《西游记》对国人,是一副能够振兴想像力的灵丹妙药。有了想像力,我们就能进行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是富强的基础。 在国人中,和《西游记》距离最近的应该非六小龄童莫属。自从饰演孙悟空后,六小龄童就和《西游记》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我曾经参观过吴承恩故居,那里竟然有六小龄童的展室,由此可见六小龄童和《西游记》的关系之深。孙悟空表面看最大的特点是神勇和忠心耿耿;实际上,孙悟空是中国想像力的化身,他的魅力在于其变幻无穷。六小龄童之所以将孙悟空演得出神入化,在于他对《西游记》的准确把握和对其想像力的深度共鸣。应该说,六小龄童多年来饰演孙悟空不单是一项艺术活动,他是在将《西游记》的无穷想像力传播给大众。 现在,六小龄童不满足于用形体诠释《西游记》了,他要把他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心得告诉大家。六小龄童在拥有众多观众的同时,还要拥有读者。对于《西游记》这本书,六小龄童最有发言权,否则他不可能将孙悟空演得惟妙惟肖。于是我们看到了六小龄童撰写的这本《六小龄童品西游》。 看《六小龄童品西游》是一种享受。其乐趣就在于,我们能和孙悟空一起读一回《西游记》。 郑渊洁 2007年1月13日写于北京皮皮鲁城堡 序Ⅱ 说来和六小龄童彼此早就认识,但来往次数却屈指可数。1991年,万科旗下的影视公司拍摄电影《过年》,获得极大成功。章先生饰中年教师程志。记得制片人向我谈剧中演员表现时,对章先生的评价是:艺德好,待人诚恳热情,没有大明星架子,有正义感,给剧组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一晃12年,期间没有来往,只是报纸、电视上感觉着美猴王的踪影。2003年不期邂逅成都西岭雪山,兴奋地喝了不少酒。章先生佩服我52岁登顶珠峰的壮举,我则举杯称赞章先生17年时间完成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登上了艺术生涯的珠峰。我告诉“孙大圣”,60周岁,我要二次攀登珠峰;小我8岁的章先生笑着表示,绝不会停步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孙悟空的水平上。爷们儿的竞赛。 再次见面是在2006年大型文化考察活动——“玄奘之路”的考察途中。 在鹿野苑,法轮初转之地,参观结束,最后一个登车的章先生一脸兴奋,摊开一幅彩色画,佛陀左侧跪着一位猴脸人物,“这是印度的神猴,名字叫哈努曼,神通广大,也能七十二变,也有根金箍棒,印度的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是中国的哈努曼。我想这两只猴神应该作为中印两国友谊的桥梁”。第二天,在那烂陀玄奘纪念馆,章先生拿出一张黄迹斑斑的地图,介绍说是在北京的地摊上买到的一张民国十二年出版的玄奘取经线路图,请我、曲向东、葛剑雄教授在上面题字,他说:“这幅图我会很好地珍藏起来。我认为《西游记》里的玄奘+孙悟空=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章先生对玄奘西行的尊敬和那份执著的追求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人。 两天后,在德里一所中学,作为“玄奘之路”考察队的代表,章先生上台发表讲演,介绍了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角色,并同印度的哈努曼作了形象的对比,揭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宣传中印友好往来,博得热烈掌声。现场临时找了一根水管充作金箍棒,章先生竟表演起猴棍,赢得满堂喝彩。学生们争着让中国的哈努曼签字,场面感人。 此时,我才悟到:在17年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表演的艺术生涯中,章金莱先生是中国猴戏艺术的传承者,现在,则是中国猴文化的倡导者和中国美猴王精神的传播者。什么是当今的美猴王精神呢?我以为就是遵守道德底线,敬业求精,充满爱心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年来章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六小龄童品西游》一书是在弘扬西游文化,宣扬美猴王精神。对于商业上盛行的大话历史人物之类,章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上表明了他的观点:文学是平面的,成为影视剧作品后便是立体的了。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也不是胡说。名著的改编是有一个底线的,主要情节和这些角色的基本性格不能变。唐僧原型玄奘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玄奘精神一直以来被尊敬和推崇,所以我希望改编者一定笔下留情,千万不要拿先祖的名著去开涮或戏说,甚至恶搞,要防止一些影视剧作品为了商业利益或一时的所谓收视率,满足少数人的乐趣而丧失艺德和人格。 这样做,不仅需要坚守道德底线,还需要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王石 2007年1月15日凌晨写于深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选集】西游记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节:序Ⅰ和序Ⅱ第2节:前言(1)
第3节:前言(2)第4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1)
第5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2)第6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3)
第7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4)第8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5)
第9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6)第10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1)
第11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2)第12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3)
第13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4)第14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5)
第15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6)第16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7)
第17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8)第18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9)
第19节: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10)第20节:第八章 回味取经路(1)
第21节:第八章 回味取经路(2)第22节:第八章 回味取经路(3)
第23节:第八章 回味取经路(4)第24节:第八章 回味取经路(5)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