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新史 》
總序
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這部《呂著中國通史》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的一種。呂先生先後曾著作兩部中國通史:前一部稱為《白話本國史》,1923年9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部《呂著中國通史》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成為“孤島”的時候,適應當時大學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由於當時出版條件的艱難,上册於1940年由開明書店出版,下册拖延到1944年纔由開明書店出版。
總序
傅偉勳
去年年底我去香港開會之後,順道返國,停留數日,即有正中書局編審部的鐘惠民女士來訪,與我商談有關《當代趨勢》與《當代學術思潮》兩套姊妹譯叢的籌劃事宜。她極希望我藉這些年來主編幾套中英文學術叢書纍積下來的經驗,也能為這兩套叢書擔任主編,調動海內外一批翻譯人才參與此項工作,將世界各國(尤其歐美日等先進國傢)新近出版的暢銷名著或重要學術文化論著,有選擇性地介紹給我國一般讀者,藉以擴展國際視野,提供學術方面的最新信息。我聆聽鐘女士的譯叢構想,深覺很有啓蒙教育與學術發展雙重意義,就答允了她的懇切邀請,擔任主編。
這幾年來,我在臺北參加的幾次國際研討會上,以及個人著述之中,不時強調,為了適予解决我國思想文化傳統的現代轉化與創新課題,我們必須設法開發動用內外資源,尤其是外來資源。事實證明,我們在外來資源的開發運用,遠遠不及歐美日等先進國傢的成功。特就鄰邦日本而言,如無一百多年來積極迅速地容納、纍積豐富有益的外來資源,也絶不可能有今天的驚人成就。我希望正中書局新設的這兩套譯叢,不但有助於外來資源的吸取,對於我國"傳統與現代化"課題的解决也能有所貢獻。
《當代學術思潮》譯叢所收的著作,基本上關涉足以啓發我國讀者反思探討的,具有世紀性意義與全球性影響的新近學術思潮,以及獨特文化學術價值的各種論著。舉凡文化人類學、女性主義理論、文藝批評、解構主義、詮釋學、現象學、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後馬剋思主義、宗教學、精神醫學、死亡學、科際整合理論,乃至涉及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科學、文化學、心理學、生物科學等等方面的新近發展與創造性思維,都是《當代學術思潮》譯叢願意考慮的重要項目。
我們衷心盼望讀者能予強力支持此一譯叢,讓我們大傢順應當代學術思潮的發展趨勢,共同思考我們自己面臨世紀之交應取的文化學術方向。
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傅偉勳序於美國費城北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總序 | 餘序 | 自序 | 理解中國歷史的方法 | 第一捲 君主專製的興衰 | 第1章 起源:考古之發現 | 第2章 首度統一:帝王的儒學 | 第3章 佛教時代的再統一 | 第4章 中國最偉大的時代:北宋與南宋 | 第5章 宋代中國與內亞細亞的矛盾 | 第6章 明代的政府 | 第7章 清朝治世 | 第二捲 帝製中國的晚期(1600-1911) | 第八章 成長而無發展之矛盾 | 第九章 邊境騷動與門戶開放 | 第十章 造反與中興 | 第十一章 早期近代化與清朝衰微 | 第十二章 共和革命 一九〇一--一九一六 | 第三捲 中華民國(一九一二--一九四九) | 第十三章 追尋中國的文明社會 | 第十四章 國民革命與南京政府 | 第十五章 中國共産黨之復臨 | 第十六章 中國的抗日之戰(一九三七--一九四五) | 第十七章 內戰與國民黨在臺灣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