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海上魂   》 第一回 賈似道喪師辱國 文天祥興兵勤王      陳墨濤 Chen Motao

  詞曰:
  零丁洋裏,我為問,底事夕陽嗚咽?怒浪翻空,人道似,末路英雄熱血。恨結冰天,淚凝雪海,身死心猶熱。死灰餘燼,一時多少豪傑!一夜風雨蕭蕭,魂兮歸去也,趙傢宮闕。禾黍離離,夜欲闌,幾點殘磷明滅。慘淡山河,上新亭痛哭,淚枯聲絶。酒酣長嘯,幾回歌不成闕。
  《大江東去》
  咳,看官,古人有句話,說是“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這句話真真害人不淺。據我看起來,不過是成者王侯、敗者盜賊罷了,有什麽順天逆天呢?
  若說是天意,試問:他何以就曉得天意嚮那個呢?他也不過是待成敗既分,他便說那成者為順天,敗者為逆天罷了。若問他順天逆天的憑據,他便說是天與之,民歸之。咳,看官,這“民歸之”三個字,是最不足為憑的。大凡我們中國的倫理,衹有子死於父、臣死於君的義務,並沒有民死於國的格言,所以弄得為民的視國之存亡毫不動心。無論姦臣篡位,異種竊居,他也俯首帖耳,做個順天之民,隨你朝秦暮楚,今日弒一王,明日立一君,我為民的總不失我為民的面目。看官啊,你道這樣的民心,這“民歸之”三個字還算得數嗎?這樣看起來,我衹怕要別國“民歸之”難,要我們中國——咳,說書的也是中國人,說到這裏,我顔欲赤,我心則悲,我也說不下去了,衹好讓看官自己去理會吧。
  如今且說“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這兩句話害人的地方。看官,自古不是有“桀犬吠堯,各為其主”這句話嗎?至“順天”“逆天”這兩句話一起,便把那各為其主的格言一概抹倒。凡死不降仇的忠臣,倒說他是妄逆天意,徒取滅亡;那賣國求榮的姦臣,反得藉口說是知時順天。看官,照這樣說起來,豈不是要把我們中國普天下好男兒一點愛國心磨滅盡了嗎?你道這兩句話害人毒不毒呢?雖然黃帝有靈,終不使我們中國好男兒被他磨滅盡了,所以賣國求榮的衹管賣國求榮,那捨死報國的卻仍舊是捨死報國。有秦檜之姦,便有嶽武穆之忠。作個照妖鏡,姦雄的肺腑倒映在世界上,活靈活現的叫後人看了萬世唾駡。到如今,試問三尺之童,哪個不曉得嶽武穆的忠心赤膽呢?
  如今待小子說一位捨死報國的英雄,那姓名雖未為婦孺所習知,那氣魄卻不減嶽武穆之忠誠。看官若能不以其功之無成而灰雄心,衹看其事之悲壯而增生氣,那就不枉說書的一番饒饒不休、唇焦舌敝了。
  話說宋朝自高宗南渡以來,國勢日危,疆土日削,到理宗當朝,權姦在伍,忠臣凋喪,群小盈廷。那賈似道當朝秉政,欺君罔上,作威下民,那時天下已經成了土崩瓦解之勢了。此時卻來了一位捨死報國的英雄,這位英雄姓文名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吉水人氏。秉性忠鯁,不避權姦。他因生在這南宋衰末之世,見天下喪亂,宗社危亡,每每唏噓憾慨,以恢復故物為己任。卻奈權姦當朝,動輒掣肘,以此鬱鬱不得志。到得度宗皇帝鹹淳六年,因事觸了賈似道之怒,賈似道便叫御史誣他一款,把文天祥參了,後來又起為江西提刑,這文天祥從此便離了朝廷去江西了。
  那賈似道便益發無忌,恣意橫行。到得帝顯德祐元年,那元兵已是四面壓境而來,賈似道還是假扮太平,欺罔君上,滿朝文武百官,人人危懼,卻都怕賈似道的權勢,沒人敢說,可憐衹把個宋王如蒙在鼓裏一般,瞞得風雨不漏,那一天忽接到邊警,報道鄂州失守,滿朝大臣得了這個信息,衹嚇得目瞪口呆,沒奈何大傢商量了一回,硬着頭皮去請賈似道面奏聖上去。賈似道此時也曉得事體重大,不敢隱瞞,衹得會齊了文武百官,當時面聖去把此事奏了。帝顯聽了,登時面目失色,半晌道:“愛卿平日所奏,不過是邊鄙小警,如何元兵忽然會竟入鄂州呢?勢已至此,為之奈何!卿其速籌善策以救朕。”這一問不要緊,衹把個賣國姦臣賈似道問得汗流浹背,跪在丹階,一句話也說不出。此時有一班三學生,平日痛恨賈似道蠹國殃民,卻無法以除他,今見聖上要他籌策,便乘勢奏道:“勢危至此,不可終日,若再遲延,恐寇氛有警乘輿。然此事關係重大,若非師相親督諸軍出徵,恐無以慰軍士民之望;若師出無功,恐禍將不測。伏乞聖上察之!”賈似道聽了,心中十分含恨,卻無可奈何,也曉得自己若再不親出,必招衆怨,這祿位就也保不住了,衹得捨了這條老命去拚一拚。當時不等聖上問他,便連忙奏道:“聖上勿憂,諒他元人有多少兵馬,怎能猖獗。待老臣拼着這條老命,定把他殺個片甲不回,以報先帝養育之恩。”
  看官須知,這帝顯是個年幼無知的庸君,平日衹信了賈似道一個人,便把軍國大事一概都倚他為寄托。如今聽說他自己肯親自出師,似乎他若出去,有馬到功成的神氣,便十分歡喜道:“愛卿暮歲,又要勤勞鞍馬,朕實不安。但宗社重憂,非愛卿無以解此,惟願剋奏膚功,朕當為卿郊外犒師便了。”
  賈似道衹得叩頭謝了恩,退下朝來,好不懊喪,歸到傢中,咳聲嘆氣,毫無一策。
  次日,內侍忽奉到一道詔書,賈似道跪接展誦畢,卻是催他擇吉出師的;又命各處兵馬皆歸他轄下,所用隨員、參贊,任他調遣,一切軍餉,不問出入,準其嚮戶部支取。賈似道得了這道詔書,送出內侍之後,不得已便在臨安開了都督府。賈似道無精打采的入了都督府,所調的隨營參贊人員皆先調後奏,又嚮戶部支了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以供都督府公用,又勒諸王侯捐助軍錢𠔌。諸事停妥,賈似道卻因要想挨延時日,便衹推說是選擇吉日,暗中卻差了幾個心腹去探聽元人兵勢。不一日,去探聽的回來了,說是元人兵勢頗盛,惟近日元軍大將劉整新死,所以一時尚無進取之意。賈似道聽說劉整死了,當時大喜道:“是天助我也。”當即選定吉日出師。原來賈似道的心思,以為劉整乃我國叛臣,所以熟習地利,元軍全仗他為嚮導;如今劉整死了,彼元軍雖強,不習地利,必無能為,所以便膽大起來。到得吉日,祭了帥旗,聖上賜了賈似道三杯禦酒,以壯行色,又命文武百官送出郊外。賈似道便帶着大小將官,領了十三萬水陸軍馬,浩浩蕩蕩嚮蕪湖進發。
  一路上舳艫蔽江,旆旗映日,好不威風。不一日行進蕪湖。前軍探子報道:“前去五裏,已有元軍紮住江口了。”賈似道便下令安營紮寨。歇一回,賈似道帶了孫虎臣、夏貴兩員將官,登高遠望,見敵人戰艦排列江中,勢如常山之蛇,好不嚴整。賈似道看了,又有點害怕起來,回到帳中,左思右想,進退兩難,到晚上睡在床上,翻來復去,足足想了一夜,竟沒有想出一個破敵的法子來。看官,你道他真個想破敵嗎?原來他並不是想如何對陣,如何破敵的法子,卻衹管想如何祿位要失、如何祿位可保的法子,所以一夜想到大天亮,並沒想出一個破敵的法子,倒想出一個保祿位的法子來:仍舊是想用那故智,嚮元人求和,回去卻假報捷書,豈不兩全其美?
  次日,便寫了一封求和的書,叫宋京拿着投嚮元軍去求和。那宋京領了將令,連忙來到元軍營前,軍人高叫道:“來者何人?快報姓名,不然便要放箭了。”宋京高聲應道:“我乃宋營下書使者宋京,有事要面見你元帥,快快去通報來。”軍人聽了,連忙進去通報。原來元軍這位大元帥名叫巴延,是個久歷戰場、深嫻韜略的名將,當時聽說宋營有人來投書,還道是下戰書的,便叫:“放他進來。”宋京進來,嚮巴延行了禮,便呈上賈似道求和的書。巴延拆開一看,登時拍案大怒道:“姦滑小賊,前次背盟失約,拘留國使,老夫心頭餘怒還未息。如今時迫勢危,又想來弄這故智!你叫他不用起這妄想,準備着明日午後接戰吧!本當將你斬首,以消我心頭之恨,如今暫留下你這顆頭顱作個報信,快呈去吧!”宋京聽了,衹嚇得魂飛魄散,連忙抱頭鼠竄而去。
  卻說此時賈似道正在帳中和各將官商議軍情,忽見宋京神色驚慌匆忙地跑進來,便問道:“事體如何?”宋京搖頭道:“罷了,罷了!”便將巴延的話敘了一遍。賈似道當着衆人,聽了這話,當時滿面羞容,一語不發。此時早惱動了一員勇將,姓姜名纔,出位大叫道:“元帥無故的未戰而求和,至惹得人傢奚落,喪盡國體。聖上如果要求和,衹要命一介之使便可了事,又何必大興兵馬要元帥出徵呢?”賈似道聽了,羞惱變成怒,登時拍案大駡道:“本帥因不忍見士民塗炭,故甘為民受辱。你這無知小將,竟敢妄發狂言!軍士們,將他推出轅門斬首!”左右軍士答應了一聲,便將薑纔推出去。
  衹見旁邊又閃出一員大將,高叫道:“刀下留人!”賈似道看時,卻是夏貴,便道:“將軍為何叫刀下留人?難道這種狂徒將軍還要保他嗎?”夏貴道:“非是小將敢保他,衹因此人素忠勇,頗得軍心,若遽殺之,衹恐軍心有變,還請元帥三思而行。”賈似道見他說話時,臉上卻帶着三分怒色,也恐軍心離叛,連忙轉口道:“既然如此,看將軍之面,饒他不死,罰他明日去當前鋒,叫他立功贖罪便了。”便叫軍士把薑纔放了。當時大傢散後,除了賈似道幾個心腹之外,沒一個不忿恨不平。
  到次日,賈似道沒奈何,衹得傳下將令,命孫虎臣領了精兵七萬,屯於池州下流丁傢洲地方;命夏貴領了二千五百艘戰艦,橫亙於江中;自己卻領了後軍,屯於魯港,大傢遵命去了。
  卻說巴延曉得賈似道是毫不知兵的,便令軍中發竹結大筏數十,置薪芻其上,嚮着夏貴戰艦順流而下,陽為欲焚舟的神氣;命大將阿珠領了數千艘划船,嚮孫虎臣一軍而來,叫他首尾不敢相顧;自己卻領着步騎,夾岸齊進。
  卻說阿珠一軍離虎臣不遠,早見虎臣前軍艦一字擺開,阿珠便下令將划船分作五隊,揚旗擂鼓,嚮五處一齊衝將過去。原來孫虎臣前鋒將正是薑纔,他見元兵分五處衝來,便曉得他的用意,連忙下令軍中曰:“凡敵艦所衝之處,大傢各自為戰,不必彼此相顧,敢有退後者斬!”說時遲,那時快,話猶未了,那敵艦早已衝到薑纔軍中,幸虧得了這個令,果然人自為戰,一步不肯退後。阿珠見衝到一處,那處便竭力死戰,一步不讓,沒有衝到的地方,那船便象沒有開戰的一樣紮在那裏,一動也不動,卻並不來相救。阿珠一看,便曉得此計不行,不能亂他的陣了。正在無可奈何之際,忽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響,原來是巴延的騎兵到了,開了一大炮,不左不右的正中了孫虎臣一軍的中心。虎臣軍中少動,阿珠見了,連忙命軍士把戰鼓擂得山搖地震,軍士們呼聲動天,乘着順風,死命的又衝過來。薑纔還是拚命的死戰,正殺得陣雲慘淡、日影凄涼的時候,忽見孫虎臣從自己舟中走過他姬妾所乘的舟上,軍士們見了,大喊道:“步師逃走了!”軍遂大亂。薑纔也支持不住,漸漸退了下來。那夏貴便不戰而走,自己乘了輕舟,從賈似道的帥船邊掠過,大呼道:“衆寡不敵,勢不能支,軍已亂矣。元帥宜自為計!”賈似道聽了,驚愕失措,連忙下令鳴金收軍。可憐此時這軍如何還能收得住?那舳艫簸蕩,亂雜雜的擁擠不開;阿珠卻麾着戰艦,橫衝直撞,殺將過來。軍士們逃上岸的,又被巴延的騎兵擠下水去,溺死者不計其數。賈似道見勢不好,早帶了幾個心腹,乘了輕舟,先自逃走去了。那元軍一直追了十餘裏,纔鳴金收兵,大獲全勝,得了戰艦、器械無數。卻說賈似道忙忙如喪傢之犬,急急似漏網之魚,沒命的奔逃,逃到夜半,見元軍真個沒有追來了,纔敢把船停住,問了軍士們,纔曉得此地名叫珠金沙,當時便叫過夏貴來問計。夏貴道:“諸軍已經膽落,斷不能再戰了。師相惟有入揚州,集潰兵迎駕海上。末將當以死守淮西耳。”正商議間,忽見孫虎臣等一班都到了。原來夏貴平日因見孫虎臣好阿諛賈似道,所以與他不大輯睦,今見他來了,便辭出到自己船上去了。那孫虎臣一見了賈似道,便捶胸頓足大哭道:“我將士無一人用命者,叫我兵敗至此,何顔再生人世!”說罷,號哭不止。賈似道安慰了一番,便道:“如今且商議後計要緊。”因把夏貴的話敘了一遍,又叫軍士去請夏貴過來。軍士去了回來說道:“夏將軍早已解舟嚮淮西去了。”賈似道頓足道:“為何不通知我一聲呢?”躊躇了一回,無可奈何,衹得和孫虎臣等逃嚮揚州去了。
  次日,招集了些散卒,一面檄郡縣調兵到海上迎駕,一面上疏請遷都。
  朝臣得了這信息,各各驚惶失措,連忙奏了聖上。那帝顯滿望賈似道這一去是馬到成功,哪裏曉得竟一敗塗地,衹嚇得魂靈兒飛出九霄雲外,半晌道:“這、這、這卻如何是好?”當時知樞密院事大臣陳宜中便奏道:“賈似道姦臣誤國,久失士民之心,如今又負陛下重托,喪師辱國,罪不容誅。為今之計,惟有斬姦臣之首以謝天下;然後下一尺之詔,募天下勤王之師,則士民誰不願馳驅以效犬馬之勞!否則民心一散,大事去矣。”帝顯此時也曉得賈似道罪大,便道:“似道雖然有罪,但念彼勤勞三朝,朕安忍以一朝之過,遽殺先朝老臣。今其降彼為醴泉觀使,罷平章都督,凡似道所行害民諸政,一切除去,以慰民心便了。”當時降了賈似道,又命侍臣草了一道詔書,詔天下勤王。哪曉得詔書下了半個月之久,勤王的兵馬一個也沒有,元人兵勢日迫一日,朝臣衹急得仰屋而嗟。
  卻說此時文天祥在江西,早聽說賈似道喪師辱國,衹氣得他三屍神暴躁,七竅裏生煙,便立刻招兵買馬,準備勤王。這一日,忽奉到這道詔書,文天祥跪接着,聽內侍朗誦道:
  詔曰:朕實不德,貽禍生靈,誤用姦臣,傾危社稷。蹈輪臺之覆轍,雖悔何追!睹赤縣之沉淪,無顔望濟。爭奈渺躬罪重,死亦不能;念茲臣庶心忠,生皆有節。見侵陵於異族,雖秦越能不動心;當喪亂之中原,豈傢國詎分輕重?數十萬之黎民尚在,鹹應視國如傢;三百年之宗社苟延,何異絶而復續?若謂勤王之詔,非小子所敢稱;至興保國之師,惟諸君其自愛。欽此!
  文天祥聽完,那一股熱淚不知不覺的撲簌簌掉下來,濕得滿襟都是。當時送出內侍之後,便傳令將校,把新招的兵馬一概調齊。原來文天祥所新招的軍士,都是郡中豪傑,已經招有六千八百餘名。當下文天祥和淚捧着這道詔書,立在當中,衆將校軍士們兩旁齊齊跪下,文天祥便慷慨流涕,把詔書誦了一遍。軍士們聽了,一個個悲壯淋漓地高叫道:“小卒們今日願效死力,惟將軍所命,雖蹈湯赴火不辭!”文天祥嘆口氣道:“你們雖然勇於赴義,但是你們乃無辜百姓,比不得我,乃食人之祿,自然要死人之事;況且你們各有爺娘妻子,若叫你們一個個都拋親撇子,背井離鄉,嚮那戰場裏去拚這九死一生,我也於心不忍。如今與你們約:凡有父母無兄弟者,留此以養親;若無父母或有兄弟者,隨我去;凡妻少子幼者,留以撫育妻子;若無妻或無子者,隨我去;此外若別有隱情不願去者聽便。”軍士們聽了,越發感激流涕,一齊叫道:“我們今日皆出於心甘情願,並沒有什麽另外隱情不願去的。至於食祿不食祿,今日之事非所論。那元人野蠻異種,竟敢欺我中國到如此地步。小卒們雖然不肖,還有一點生氣,斷不肯受這異種的欺凌,定要洗這中國的恥辱!今日此去,並不是專為皇上有詔纔去的,竟算是自己辦自己的事罷了,不關於食祿不食祿。若說爺娘妻子,那更顧不得許多了,就使此去傢門絶了嗣,祖宗有靈,也應含笑地下,斷無埋怨子孫之理。”文天祥聽了,不覺流下淚來,嘆口氣道:“難得你們都是義氣幹霄,叫我不勝欽佩。可恨那班沒良心的豬狗,食祿萬鐘,還不如你們一介平民忠心報國。既然如此,你們且退去,等我籌備軍餉,即日動身便了。”軍士們如雷似的答應了一聲,退下去了。
  過了幾日,文天祥又招了三千餘名軍士,湊成一萬人馬。文天祥又寫了幾封信,勸鄰近各郡興兵勤王。怎奈沒一個人答應。文天祥無奈,衹得收拾了軍糧器械,也不擇吉日,便帶了大小將校,領着一萬人馬,無日無夜的奔嚮臨安而來。
  行了幾日,忽前軍探子報道:“前面去此半裏多路,有一隊人馬紮在那裏,不知是哪裏來的。”文天祥把手一揮道:“再探再報。”探子去後,文天祥便下令軍中嚴整隊伍,徐徐而進。正是:欲將碧血衝霄漢,誓剖丹心照鬥牛。
  欲知這一隊人馬究竟是從何而來,且聽下面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賈似道喪師辱國 文天祥興兵勤王第二回 張世傑焦山敗績 鄭虎臣漳洲誅姦
第三回 覘國勢群臣逃亡 作後圖二王出鎮第四回 殺卞彪世傑入海 駡餘慶天祥留元
第五回 壯客同心救主將 天祥冒死求二王第六回 奪故主薑纔陷陣 立新君秀夫卻邪
第七回 沒心肝投降相繼 有意氣殉難如林第八回 張世傑奉王入海 王積翁背主獻城
第九回 天祥聚兵雩都縣 時賞大戰贛州城第十回 興國縣天祥敗北 方石嶺鞏信施威
第十一回 元兵救泉襲淺灣 宋主溺水成驚疾第十二回 奔波裏幼主登遐 患難中新君即位
第十三回 造行宮崖山駐蹕 乘國喪元人興師第十四回 天祥被執五坡嶺 弘範大破崖門山
第十五回 陸秀夫負主投海 張世傑殉國亡身第十六回 勇天祥慷慨就刑 驚博羅忠魂顯聖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