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水滸後傳 》
出版說明
陳忱 Chen Chen
書中故事也是從梁山泊開始。棄官傢居的阮小七到梁山泊祭奠宋江等亡靈,被原蔡京爪牙張幹辦捉拿。阮殺死張幹辦,攜母出逃,路遇開酒店的孫新、顧大嫂……小說情節由此展開,逐一帶出散居各地的原梁山好漢,因不堪姦臣惡霸的欺壓,紛紛再次造反,嘯聚登雲山、飲馬川等地。隱居太湖捕魚為生的李俊,則和花逢春、樂和等與湖霸、貪官鬥爭,因大湖地盤不足發展,終效古虯髯客故事,出海謀取王業。不久金兵南侵,陷汴京,擄徽、欽二帝。李應、呼延灼等衆英雄遂以報國勤王為己任,加入以李綱、宗澤為首的抗金陣營,抗擊金兵,並處死禍國姦臣蔡京、高俅等四兇。後迫於形勢,衝破金兵重圍,棄寨出海,與李俊會合,立李俊為暹羅國主。
出版說明
《水滸後傳》是《水滸傳》的續書,講述梁山泊劫後幸存的李俊、阮小七、李應、燕青等英雄,再度聚嘯山林,反對姦臣惡霸,抗擊金兵入侵,最後到海島創基立業的故事。
和《水滸傳》相仿,書中故事也是從梁山泊開始。棄官傢居的阮小七到梁山泊祭奠宋江等亡靈,被原蔡京爪牙張幹辦捉拿。阮殺死張幹辦,攜母出逃,路遇開酒店的孫新、顧大嫂……小說情節由此展開,逐一帶出散居各地的原梁山好漢,因不堪姦臣惡霸的欺壓,紛紛再次造反,嘯聚登雲山、飲馬川等地。隱居太湖捕魚為生的李俊,則和花逢春、樂和等與湖霸、貪官鬥爭,因大湖地盤不足發展,終效古虯髯客故事,出海謀取王業。不久金兵南侵,陷汴京,擄徽、欽二帝。李應、呼延灼等衆英雄遂以報國勤王為己任,加入以李綱、宗澤為首的抗金陣營,抗擊金兵,並處死禍國姦臣蔡京、高俅等四兇。後迫於形勢,衝破金兵重圍,棄寨出海,與李俊會合,立李俊為暹羅國主。小說繼承了《水滸傳》的優良傳統,謳歌了梁山好漢們除暴安民的俠肝義膽和抗擊侵略的愛國熱忱。小說結尾寫李俊領兵救駕,接受宋高宗賜封,表現出衹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思想,也和《水滸傳》一樣,是封建時代知識分子所不能跳出的框框。
《水滸後傳》在藝術上也繼承了《水滸傳》的傳統。書中描寫好漢們與貪官惡霸等的鬥爭,有許多精彩動人的情節。如京劇《打漁殺傢》的故事,就取材於書中第九、十兩回。人物形象的刻畫,也較飽滿、鮮明。幾個主要人物,都能保持《水滸傳》中的性格形象,有的還有所發展。小說語言也多汲取民間口語,活潑生動,曉暢通俗。
《水滸後傳》舊題“古宋遺民著”、“雁宕山樵評”。現存最早的康熙甲辰(1664)本內封上刻有“元人遺本”,下有一段文字:“宋遺民不知何許人,太約與施(耐庵)、羅(貫中)同時,特姓名弗傳,故其書亦湮沒不彰耳……”其實“古宋遺民”、“元人遺本”都是托詞,真實作者乃是號雁宕山樵的明遺民陳忱。陳忱(1615—?)字遐心,一字敬夫,浙江烏程(今湖州市)人。自幼好博覽群書,經史之外,稗說野乘,無不涉獵。據他自己說,年輕時,曾寄居野寺,“篝燈夜讀,情與境會,輒動吟機,眠餐不廢者三年”,然後出遊福建、兩廣、湖南,“凡四易星霜”。明亡時,他正值盛年,面對傢破國亡、江山易代的巨變,他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感情,以明遺民自居,絶意仕進,靠賣卜拆字為生。曾與顧炎武、歸莊、顧樵等名士結成“驚隱詩社”,以民族氣節相激勵。曾著有《續廿一史彈詞》、《癡世界》麯本及詩文雜著等,均散佚不傳。《水滸後傳》為他晚年“白發孤燈續舊篇”之作,於書中寄寓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憧憬恢復之心。書中寫李俊立國海島,顯係影射鄭成功擁兵臺灣抗清之事。陳忱的友人魏耕,就因被指控為“通海案”的主謀,於康熙元年(1662)被斬。《水滸後傳》托名“古來遺民”,既暗寓了作者的民族立場,也是為逃避清初慘酷的“文字獄”的淫威。
我們這次出版《水滸後傳》,是以紹裕堂刊本為底本,參校大道堂本光緒三年(1877)申報館排印本等版本,作了一些訂正。原刊本正文之前有一篇《論略》,評論梁山泊人物,落款“樵餘偶識”,正文行間又有若幹小字批註,現在均已刪去。整理中有不當之處,敬希讀者諸君指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
|
|
出版說明 | 水滸後傳序 | 第一回 阮統製感舊梁山泊 張別駕激變石碣村 | 第二回 毛孔目橫吞海貨 顧大嫂直斬豪傢 | 第三回 病尉遲閑住受餘殃 欒廷玉失機同入夥 | 第四回 鬼臉兒寄書罹重禍 趙玉娥錯配遇多情 | 第五回 老管營少妾殺命 補天雕舊僕株連 | 第六回 飲馬川群英興舊業 虎峪寨鬥法辱黃冠 | 第七回 李良嗣條陳因賜姓 鐵叫子避難暫更名 | 第八回 燕子磯玉貌惹奇殃 寶帶橋金蘭逢故友 | 第九回 混江竜賞雪受祥符 巴山蛇截湖徵重稅 | 第十回 墨吏貪贓賠錢縱獄 豪紳聚斂加利償民 | 第十一回 駕長風群雄開霸業 射鯨魚一箭顯傢傳 | 第十二回 金鰲島興兵圖遠略 暹羅城危睏乞和親 | 第十三回 翻海舶天涯遇知己 換良方相府藥佳人 | 第十四回 安太醫遭讒先避跡 聞參謀高隱款名賢 | 第十五回 大徵戰耶律淳奔潰 小割裂左企弓獻詩 | 第十六回 潯陽江悶和酒樓詩 柳塘灣快除雪舟恨 | 第十七回 穆春血濺雙峰廟 扈成計敗三路兵 | 第十八回 鎮三山遭冤入登雲 焦面鬼謀妻落枯井 | 第十九回 啓兵端輕納平州城 逞神力奪轉唐猊甲 | 第二十回 呼延灼父子透重圍 美髯公良朋解險厄 | 第二十一回 撲天雕火燒萬慶寺 小旋風冤睏滄州牢 | 第二十二回 破滄州豪傑重逢 睏汴京奷雄遠竄 | |
| 第 I [II] 頁
|
|